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详细探讨了建筑工程基础加固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并对其施工效果进行了观测和评析,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关键词:双液注浆; 加固地基; 施工措施
中图分类号:TU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前言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许多早期建设的多层建筑甚至高层建筑因种种原因,出现裂缝。但只要正确施工、合理利用,大大地降低工程造价与缩短工期。我们在工业园区4#住宅楼施工中,采用双液注浆方法加固地基,将该单元湿陷性土层强化,使其丧失湿陷性,节约基础造价,加快了施工进度。实践证明,局部建筑采用注浆法,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和施工效率。
2 工程概况
住宅楼为砖混结构,东西走向67.2米,短轴9米,楼的一侧是毛石墙,上面是砖围墙,建筑物有一个单元一楼至六楼全部发生墙体裂缝。
建筑场地属黄土塬,地形陡坎较多,北高南低,加之原地面为杂填土,土质疏松,砖头瓦砾与黄土混杂,极易透水。此楼地基土为Ⅰ级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基础下黄土用3:7灰土满铺,但处理深度不足。根据设计,基础灰土层下尚有4米厚的湿陷土层,其湿陷量120毫米,按规范要求,用灰土垫层处理地基是符合要求的,但结合地貌条件和填土性质综合考虑,又显不足,周围填土疏松渗水,加之土又具有湿陷性,这就是楼房局部下沉的原因。
3 施工准备工作
(1)在施工区修建围栏,预防高压胶管发生意外,伤击他人。在加固过程中进行观测,确保建筑物使用安全,不能产生新的结构变化,(如墙体出现新的裂缝)施工中遇到有关问题,及时向甲方和设计、施工人员反映,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2)将对注浆施工有影响的部位拆除清理,留出注浆必须的施工操作空间。
(3)安装注浆设备,布置好设备后,先调试合格。
(4)注浆配备380V、20千瓦以上电源,配电箱布置在距最远孔位100米内,设于现场北侧距注浆施工段约30米,采用三相五线单独布线。
4施工机具及劳动力配备
表1 机具表格
设备操作技术工8名、记录员1名、技师1名;现场管理工程师1名。 5 施工部署和施工方案
(1)4#楼西单元双液注浆加固主要是强化灰土层下地基湿陷软弱土层,提高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對建筑物周围边坡杂填土,采用低强度注浆,使其土体强化,形成胶结性,以稳定土坡。
(2)注浆加固重点,在确保建筑物使用安全的前提下,布置施工顺序。
(3)对地基注浆加固效果的检测方法分两步,第一步在未施工前用面波浅层勘探技术对加固区域内8个点进行承载力检测,取得地基加固前的承载力数据,第二步在加固结束后用同样的方法在相同位置进行承载力检测。然后进行比较,从而达到加固地基效果。
(4)工艺流程:75型抵制用钻机成孔,钻孔比注浆管粗很多,为了防止跑浆和分层注浆加固,采用较先进的索氏注浆模式,即钻机成孔后,下塑胶管,防止串浆,然后倒入套壳料,套壳料强度很低,注浆中可以挤裂。每个孔注浆,均自上而下,逐段完成。
工艺流程如下:确定孔位 →钻孔→下塑胶管→套壳料→配浆→下管→压浆→记录→下管压浆→注浆完毕→拔管→封孔→移孔。
(5)注浆结束后,即清理周边,进行封顶施工。
6质量要求和技术措施
(1)浆液组成,按设计配制,水灰比1:1,水泥、水玻璃混合浆液,其体积比1:0.5,水玻璃模数2.8~3.2,凝胶时间60~90/S。边坡为水泥、粉煤灰将。
(2)注浆孔位,注浆深度、注浆量严格按照设计施工,注浆压力不得小于100Kpa。
(3)注浆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检测湿陷软弱土层深度,确保加固质量。
(4)及时做好注浆记录和面波检测,达到设计地基承载力150Kpa的要求。
(5)桩基属于隐蔽工程,应对每个孔注浆过程进行观测,做好详细记录,作为验收签证依据。
(6)注浆施工完毕后,检查孔位偏差符合规范要求,并对承载力进行检验,承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7安全措施
(1)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坚持安全文明施工,上岗前做好安全技术交底。
(2)操作人员严格遵守岗位责任制,熟悉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3)各类机械设备使用前,先对安全性能进行检查,电器设备装设漏电保护装置。
(4)合理安排工序,控制施工进度,施工过程做好沉降的观测。
(5)注浆设备定专人操作、维护与保养。
8 经验总结
通过实践应用,采用双液注浆法加固建筑物地基承载力,只要慎重设计、合理施工,掌握好施工步骤,处理好基础的承载力和上部结构的整体刚度,可以大大地降低土建造价,缩短施工周期。
在工业园小区4#住宅楼工程中,一是节约了地基基础处理的成本和工期;二是先基础施工,后进行墙体裂缝的加固措施;三是采取了注浆施工,减少了对周边建筑与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该工程竣工验收后,经过多次观测,灰土垫层下原状土承载力约110 Kpa~170 Kpa,周边软弱杂填土层承载力约110Kpa~150 Kpa。注浆加固后,灰土垫层下承载力提高到140 Kpa~230 Kpa,周边软弱土层提高到140 Kpa~160 Kpa,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达到了预计效果。该处理方案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率与社会效率,在软弱地基基础中能够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建筑施工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4]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2000.
[5] 吴松勤主编.《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应用讲座》,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关键词:双液注浆; 加固地基; 施工措施
中图分类号:TU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前言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许多早期建设的多层建筑甚至高层建筑因种种原因,出现裂缝。但只要正确施工、合理利用,大大地降低工程造价与缩短工期。我们在工业园区4#住宅楼施工中,采用双液注浆方法加固地基,将该单元湿陷性土层强化,使其丧失湿陷性,节约基础造价,加快了施工进度。实践证明,局部建筑采用注浆法,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和施工效率。
2 工程概况
住宅楼为砖混结构,东西走向67.2米,短轴9米,楼的一侧是毛石墙,上面是砖围墙,建筑物有一个单元一楼至六楼全部发生墙体裂缝。
建筑场地属黄土塬,地形陡坎较多,北高南低,加之原地面为杂填土,土质疏松,砖头瓦砾与黄土混杂,极易透水。此楼地基土为Ⅰ级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基础下黄土用3:7灰土满铺,但处理深度不足。根据设计,基础灰土层下尚有4米厚的湿陷土层,其湿陷量120毫米,按规范要求,用灰土垫层处理地基是符合要求的,但结合地貌条件和填土性质综合考虑,又显不足,周围填土疏松渗水,加之土又具有湿陷性,这就是楼房局部下沉的原因。
3 施工准备工作
(1)在施工区修建围栏,预防高压胶管发生意外,伤击他人。在加固过程中进行观测,确保建筑物使用安全,不能产生新的结构变化,(如墙体出现新的裂缝)施工中遇到有关问题,及时向甲方和设计、施工人员反映,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2)将对注浆施工有影响的部位拆除清理,留出注浆必须的施工操作空间。
(3)安装注浆设备,布置好设备后,先调试合格。
(4)注浆配备380V、20千瓦以上电源,配电箱布置在距最远孔位100米内,设于现场北侧距注浆施工段约30米,采用三相五线单独布线。
4施工机具及劳动力配备
表1 机具表格
设备操作技术工8名、记录员1名、技师1名;现场管理工程师1名。 5 施工部署和施工方案
(1)4#楼西单元双液注浆加固主要是强化灰土层下地基湿陷软弱土层,提高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對建筑物周围边坡杂填土,采用低强度注浆,使其土体强化,形成胶结性,以稳定土坡。
(2)注浆加固重点,在确保建筑物使用安全的前提下,布置施工顺序。
(3)对地基注浆加固效果的检测方法分两步,第一步在未施工前用面波浅层勘探技术对加固区域内8个点进行承载力检测,取得地基加固前的承载力数据,第二步在加固结束后用同样的方法在相同位置进行承载力检测。然后进行比较,从而达到加固地基效果。
(4)工艺流程:75型抵制用钻机成孔,钻孔比注浆管粗很多,为了防止跑浆和分层注浆加固,采用较先进的索氏注浆模式,即钻机成孔后,下塑胶管,防止串浆,然后倒入套壳料,套壳料强度很低,注浆中可以挤裂。每个孔注浆,均自上而下,逐段完成。
工艺流程如下:确定孔位 →钻孔→下塑胶管→套壳料→配浆→下管→压浆→记录→下管压浆→注浆完毕→拔管→封孔→移孔。
(5)注浆结束后,即清理周边,进行封顶施工。
6质量要求和技术措施
(1)浆液组成,按设计配制,水灰比1:1,水泥、水玻璃混合浆液,其体积比1:0.5,水玻璃模数2.8~3.2,凝胶时间60~90/S。边坡为水泥、粉煤灰将。
(2)注浆孔位,注浆深度、注浆量严格按照设计施工,注浆压力不得小于100Kpa。
(3)注浆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检测湿陷软弱土层深度,确保加固质量。
(4)及时做好注浆记录和面波检测,达到设计地基承载力150Kpa的要求。
(5)桩基属于隐蔽工程,应对每个孔注浆过程进行观测,做好详细记录,作为验收签证依据。
(6)注浆施工完毕后,检查孔位偏差符合规范要求,并对承载力进行检验,承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7安全措施
(1)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坚持安全文明施工,上岗前做好安全技术交底。
(2)操作人员严格遵守岗位责任制,熟悉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3)各类机械设备使用前,先对安全性能进行检查,电器设备装设漏电保护装置。
(4)合理安排工序,控制施工进度,施工过程做好沉降的观测。
(5)注浆设备定专人操作、维护与保养。
8 经验总结
通过实践应用,采用双液注浆法加固建筑物地基承载力,只要慎重设计、合理施工,掌握好施工步骤,处理好基础的承载力和上部结构的整体刚度,可以大大地降低土建造价,缩短施工周期。
在工业园小区4#住宅楼工程中,一是节约了地基基础处理的成本和工期;二是先基础施工,后进行墙体裂缝的加固措施;三是采取了注浆施工,减少了对周边建筑与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该工程竣工验收后,经过多次观测,灰土垫层下原状土承载力约110 Kpa~170 Kpa,周边软弱杂填土层承载力约110Kpa~150 Kpa。注浆加固后,灰土垫层下承载力提高到140 Kpa~230 Kpa,周边软弱土层提高到140 Kpa~160 Kpa,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达到了预计效果。该处理方案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率与社会效率,在软弱地基基础中能够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建筑施工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4]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2000.
[5] 吴松勤主编.《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应用讲座》,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