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情境润智细无声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nx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堂不仅是数学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也是师生心灵碰撞、情感沟通,从而形成數学素养的过程,这一过程就如一首乐曲。如何才能演奏得悦耳动听,这对演奏者就是一大考验。从学生的学习愿望和认知水平出发,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促进学生形成数学素养的可行路径。
  一、问题情境,思源于问
  古人语:“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没有疑问,没有困惑,无疑难以产生求知的动力,而不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则不能全面而深入的掌握问题的核心节点。数学具有高度逻辑思维性,是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围绕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思考,从而才能有所思、有所得。比如说,笔者在教学小学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章节内容时,为了有效引导学生们进入到问题情境中,笔者在上课伊始,设置了如下问题情境:“同学们,今天我们先不忙学习,同学们都是大孩子了,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同学们能帮助老师解答吗?现在,老师手里有三个苹果,这三个苹果要平均分给我们班上的乐乐、洋洋和轩轩,这三位同每个人可分到几个苹果呢?”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一个。”笔者道:“同学们都非常聪明。接下来还有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我们用手指来表示,同学们的一根手指就表示一个苹果。如果,老师现在还有两个苹果,而这两个苹果同样要平均的分给乐乐、洋洋和轩轩三名同学,那应该怎么表示呢?”笔者说完后,教室里安静了下来,笔者发现学生们低头搬弄着手指,有的学生还露出疑惑的表情。学生们的注意力被问题吸引了,在思考后仍旧找寻不到合理的解决途径。于是,笔者因势利导:“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数并不是完整的个数,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数,学习后同学们就能明白刚才的问题该怎么解决了。”以问题激发出学生的求知动力,从而为后续的教学工作开展做好了铺垫。
  二、游戏情境 ,寓教于乐
  热爱游戏,追逐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是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影响深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灌输式、一言堂的教学方法,认识到游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意义,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因地制宜地渗透游戏因素。在数学课堂上开展游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群体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强化对学习主题的认知及把握,寓教于乐,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提升学习效率。从学生的角度考量,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活泼好动,因而其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大致为5至10分钟,而在游戏过程中,或游戏教学情境中,由于游戏的趣味性、竞争性、多元性的影响,学生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可延长至10~15分钟。为此,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结合教学主题,针对性地构建游戏教学情境。比如说,笔者在教学小学二年级“三十以内加减法”时,在复习阶段,为了有效夯实学生基础,笔者对学生们说:“同学们,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好不好?”听到“游戏”,学生们立刻兴致昂扬,充满期待。笔者接着说:“这个小游戏叫作‘算数小能手’。一会儿老师会打开多媒体课件,里面有十道算数题目,同学们看见题目后就开始计算,哪位同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计算完毕,且全部计算正确,这名同学就能荣获我们班级‘算数小能手’的称号。”富有竞争性的游戏,激发了学生们的好胜心理。游戏开始后,学生们全程投入,认真计算,基础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三、故事情境,引人入胜
  6至12岁的小学生,热情洋溢,对事物充满好奇心理。然而,事物具有正反两面性。学生们在富有探索精神,具有巨大学习潜力的同时,也普遍缺乏学习的柔韧性、持久性。作为教学工作者,应善于捕捉学生心理活动,从学生细微的举止行为中,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并相对应地进行优化调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工作者需提高对课堂节奏的把控能力。不言而喻,课堂教学节奏过快,学生们在面对大量纷至沓来的陌生信息时,因为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不能有效地理解和吸收,学生们的学习过程将变得事倍功半,效率低下;与之相反,如课堂节奏过慢,则容易导致学生们出现开小差、走神、说话等消极现象。为此,课堂教学节奏应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加以把握,而故事化的教学情境,正是调节课堂节奏的有效途径之一。比如说,笔者在教学“圆的面积”相关知识点时,由于学生们之前接受了许多新知识,因而脸上有些疲惫之态。为此,笔者为学生们讲述了如下小故事:“同学们在暑假时候,和父母去过内蒙古大草原吗?盛夏时节,在一望无垠的内蒙古大草原上,万里无云,绿草如茵,朵朵鲜花点缀在绿草之中,而在远处,一条蜿蜒的小河缓缓流过。牧民们载歌载舞,欢聚一堂,骏马悠闲地吃着青草。在一片安逸祥和之中,一匹性格暴戾的小马驹突然横冲直撞起来。牧民伯伯十分生气,于是将小马驹拴在了木桩上,可怜的小马驹暂时失去了自由。如果拴住小马驹的绳子长5米,当它饿了,能吃多大面积的青草?”故事化的描述,将学生们引入到既定的情境之中,学生们听着故事缓解了疲劳,而故事又激发了学生们的探究欲望,于是精神饱满地再次投入到学习之中。
  四、结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设置教学情境,并利用教学情境中的对立性、矛盾性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人们的衣食住行均与数学知识息息相关,密切相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生活化课堂的构建。立足学生们的生活实际,以学生们喜闻乐见的生活场景为切入点,以此丰富、拓展课堂。学有所得,学以致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也有利于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们在生活中的数学探究能力及实践能力。
  【课题名称:情境教学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有效性的研究;立项号:GS[2017]GHB0709】
  【作者单位:兰州市西固区福利西路小学
其他文献
数学是一门实用与理论相结合的学科,它不但能够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这对学生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当前《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要学有价值的数学。”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善于探索,可实行小学生课堂策略,避免形式,注重实质。本文在新课程标准下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小学生实际需要,不断创新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
在日常数学教学中,开展数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重视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反思能力和运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做”“看”“思”“练”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活动不应该只关心结果,还应该关心活动的过程。应该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让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分层次教学,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开发智力的效果。在数学活动中,教师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驱动下,越来越需要改变原先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出适合本课程、适合新时代学生的教学方法,翻转课堂、学习共同体等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不管是哪种先进的教学方法,都离不开教师学生交流互动的本质。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有着其独特的条件和优势,更能通过交流互动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中,突出“参与”“互动”和“发展”的基本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