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初中文言文教学

来源 :教育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20051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与现代文教学不同的是学生遇到语言障碍较多,因而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帮助学生扫除这些障碍,下一番“咬文嚼字”的功夫。 但是,我们用课改的精神,从素质教育的高度,从学生未来的发展来审视传统和文言文教学时,不难发现,这种方法施教的结果是“学会”。而当今以至未来,知识大爆炸,信息瞬息万变,科技迅猛发展,学生仅靠老师教会的知识如何适应?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变学生“学会”为“会学”。那么怎样在文言文教学中让学生“会学”呢?
  一、激发兴趣,指导预习。
  首先要让学生知道学习文言文的作用,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学习文言文从中了解我国古代的文物制度,风土人情,文化教育,文学艺术,科学发明等。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相关的历史事件,人物故事进行教学。例如,在讲到《桃花源记》时,教师可以讲讲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故事。講到《石壕史》时,可以讲安史之乱的故事。讲到《陈涉世家》时,可以讲讲司马迁遭“李陵之祸”入狱,受了宫刑后发愤著书和陈胜、吴广起义的故事。通过穿插故事,就会调动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了。只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主动地积极地学习文言文。这为教学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指导学生学会预习文言文。根据文言文本身的特点,它比其他任何一类文章的预习都更为重要。文言文预习的基本要求是依靠注释,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把握内容梗概。由于文言文离我们现在的时代久远,文章所涉及的一些词汇,相关的历史社会知识,学生未必清楚明白。这就需要教师简要的介绍作者的生平事迹,文章的时代背景,扼要的叙述作品的主要内容,对难词难句作适当的点拨。
  二、指导学生自己读、想、讲。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自己能逐渐领会文章的大意。 教学文言文,应和现代文一样,引导学生自己阅读、自己思考、自己讲解,以使他们真正理解,并激起阅读的兴趣。现在有的教师逐字逐句地串讲,一字不漏,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很彻底,实际上由于是灌注式的教学,可以说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反而是不彻底的。在教师指导下自读自思自讲,虽可能有误读和曲解的地方,但一经教师指出,既可得到纠正。再者,也是更为重要的,只有指导学生自读、自思,他们才能以自己之力,了解自己生疏的文言文,以至进入文言文所反映的历史生活中去。为此,教师就有必要提出思考题,让学生回答讨论。这对学习文言文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方法。思考题可以兼及内容和语言两方面。一般的应侧重在内容的一面,可就人物、事件、情景、气氛、环境、背景和作者等各个方面,提出思考题,让学生思索,发表看法。
  三、指导学生口译和笔译。
  在既有课文注释,又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口译和笔译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有效的。口译必不可少,笔译则看课文的长短和时间的多少或译或不译,或全译或译一部分。口译尤其是口译中的错误或不完全的地方是自然的,不能期望完善的口译。重要的是,只有学生自己译,他们才能深切地体验到文言文的特点和妙处,才更有利于真正掌握阅读它的能力。教师指导口译时,一要提出较具体的要求,比如哪里是重点译部分,哪些词、语句必须明确译出之类。二是只要求译出词、语句中直接反应出的意思,不要求深入思想内容。学生笔译课文,加深理解学习的内容。要求学生借助课下注释,用小号字在课文行间笔译,教师巡回指导,答疑解惑。这样做的好处是,提高学生整体感知文言文的能力,养成利用注释,翻查资料,质疑的学习习惯。
  四、学生说说笔译的文字,领悟翻译的准确性。
  笔译之后,让学生分段分层说说翻译的内容,再让别的学生评价、校正,最后教师给予点拨。教师点拨时,应注意几点:
  1、给予学生肯定性、鼓励性的评价。
  2、学生出现的疏漏之处,订正时要让其掌握规律性的东西。如(1)单音词变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的句子成份(3)调好句子的语序(4)强调古今词义的不同。
   3、告诉学生:能直译尽量直译,但并不是所有句子都能直译,直译不通要意译。
  五、做好练习题,强化知识重点。
  要巩固所学内容,就得多练习。知识重点设题要活,要突出每篇文章的特点。如:古诗练背诵,练默写,练欣赏名句,文言文翻译古今异义的词,翻译省略成分的句子等等。练习题要加强前后知识的联系,要注意辨析同一个词在不同语言环境当中的不同含义。
  六、小结每课知识要点,让学生对课文有整体印象。
  学生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时,往往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搞单打一,不善于综合。因而教师有必要将二篇课文加以梳理,理清知识脉络,同时让学生概括这篇文章的思想内容或主要写法 如:《卖油翁》——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宋定伯捉鬼》——说明了智慧战胜愚昧。 相同点在人物对比中,突出了主要人物,都运用了对话描写。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目的,注重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领悟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才能使文言文教学教得新、教得好、教出灵性,真正发挥其作用。
其他文献
高中化学教学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而有效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有效教学首先要解决的是:向课堂教学要效益、要成效。因为课堂作为教学的主阵地,其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知识、能力的提升。可见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质量是每个
期刊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年的学习与实践中,我目睹了初中大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严重掉队甚至彻底放弃的现象,作为一名数学教学工作者甚是担忧。追其缘由,“难”当然为首属,但是抽象与枯燥也是导致学生厌学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变抽象为形象、变呆板为灵活、变复杂为简单、变单一为多样,全面提高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是提高数学效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巧妙导入
期刊
现在的中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经济的飞跃,竞争异常激烈。这不仅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驾驭科学文化知识的能力,而且能够以良好的心理素质适应瞬息万变的形势和环境。然而,就目前中学生的实际情况看,在应试教育还不可能根本改变的条件下,教师依然在为了“名次”拼命地教,学生照常是为了“分数”没命地学,结果使学生负担日益加重,心理健康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表现在:  (一)紧张、压抑。  频繁的测验、考试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从培养目标、教学现状、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对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        随着国家大力提倡职业教育和发展高科技信息技术,中职教育也加大了计算机专业建设的力度,但符合社会需求的计算机应用方面的技术性人才仍然短缺。这一现象表明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脱节,教师应重新审视当前的教学是否符合社会
期刊
摘要:在物理教学中,通过选择适当的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开放性思维,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自主探究的乐趣。  关键词:物理实验 实验探究 探究性学习    实验是物理的灵魂,学生探究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观察能力行之有效的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提高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过去接受性学习转变为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欲望的良方,兴趣是作好一切事情的前提,只有有了兴趣才有机会去学习,去钻研,去奋斗。学生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它将决定学生一生的发展。  一、让学生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习目的。  大多数学生对上体育课的目的并不明确,仅仅是停留在“玩”、“活动舒服”、“随堂上课”等表面认识,忽视了身体锻炼的实际意义。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健康第一、增强体制、掌握技术”等学习目标
期刊
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关键在于教师,而教师的关键是转变教育观念。在教学活动中确立明确的目标在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同时,重视学法指导,指精提要,以讲导学,要建立一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为主的新课型,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一、有效运用初中语文课堂导入  “一个好的开始,便是成功的一半”,是一把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而在语文这门人文性、趣味性较强的科目上,有一个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更是至关
期刊
【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关系到教学的质量,而且关系到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培养。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新思维的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有独特的作用。本文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从几个方面谈了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 创新思维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开
期刊
心理学家马斯洛在《成长心理学》中指出:学生生而具有内发的成长潜力,不需要教师刻意教导。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设置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小组合作起来,自由选择、自行决定,他们就会学到他们所需要的一切。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在相当程度上表现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显示出充分的互动作用。  据智力测试,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智商无显著的差别,但学生的学前教
期刊
体育是中学学科教学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的学习,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为人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学生不仅要身体健康,心理和精神也要是积极向上的。美育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让学生不再对体育课望而却步、不是每天枯燥的跑步,练广播体操。学生积极地参加运动,正好也可舒缓高考带来的压力,放松时刻绷紧的神经。尤其是高三的学生,更应该加强体育的锻炼。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