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媒介融合时代,对于主流媒体来说,如何抓住融的核心与要点,实现全方位的深度融合,这是一个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安徽卫视新闻中心在媒介融合过程中从多维度发力,全面搭建融媒体平台:技术上,积极探索“超高清+5G”的应用;内容上,以精品节目为依托,打造品牌影响力;传播形式上善于抓风口,积极布局融媒体短视频领域,大大提高了传播效果;内部机制上,成立工作室制度,切实鼓励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内容融合为抓手,移动传播为优先的原则,坚定不移地推动电视媒体融合步伐的不断向深水期迈进。
关键词 融媒体;多维度;安徽卫视;新闻中心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0)24-0074-03
媒介融合,跨界传播,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基本动作。但是如何融合?怎么跨界?这成为主流媒体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总体来看,省级电视台与中央台相比,无论是新闻资源、人才队伍还是技术设备都稍显逊色。省级媒体必须要立足自身优势资源,找准融合发力点和技术突破口,下好媒体融合的一盘棋,实现自身的长足发展。安徽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作为全台新闻节目的主要生产部门,拥有多个重点新闻栏目,如在安徽卫视播出的《安徽新闻联播》《每日新闻报》和《超级新闻场》等。近年来,新闻中心在融媒体建设领域多领域布局,从传播技术、内容、形式和组织队伍建设多维度发力,坚持以内容融合为抓手,移动传播为优先的原则,取得了卓越的成绩。近年来,安徽广电新闻中心不断在媒介融合领域精耕细作,总结出了一系列的经验。
2019年,安徽广播电视台开始积极探索5G技术应用,使用华为公司5G室内小基站产品5G Lampsite方式来进行技术部署,实现5G信号的覆盖,实现4K高清视频的传输。安徽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利用这种技术上的突破,实现了超高清制作传播、超高清信号的实时直播,让新闻产品的传播速率和传播效率更加高效。以2019年的全国两会报道为例,安徽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在奔赴北京现场报道时,就充分调用了5G的技术力量:一方面,利用5G网络实现了超高清视频大文件素材从北京到安徽的快速回传,比往年的传播速度提升近10倍,有效地提高了新闻时效性,不仅大大节约了电视新闻视频制作的时间,还有效地提升了画面的质量。另一方面,利用5G网络进行了实时直播,成为2019年安徽台两会报道的新亮点。比如说两会期间江苏、浙江、安徽和上海三省一市推出的“长三角融媒看两会”直播,采取的就是四家升级媒体分别将两会融媒体演播室在现场的信号退留给其他三家,同时又分别将另外三家的信号流引入作为备份源。经过这种技术操作,呈现了网友眼前的就是,四家媒体同时直播的画面,默认主窗口是自己省(市)的直播画面,但是如果网络有兴趣,可以随时切换主窗口,观看其他省(市)的直播。这种直播方式对于信号上行的速率要求极高,及时按照每家最低2Mbps来计算,4家也需要最低8Mbps,再加上备用信号源6Mbps,上行速率需要达到12Mbps,如果使用4G网络,是无法满足需求的,而5G网络的上行速率可以达到70Mbps,完全可以稳稳地实现高质量信号传输。这种别处心裁的直播方式受到了网友和相关部门的肯定。
5G技术在两会报道中的应用,让电视的融媒体发展更加得心应手。下一步,安徽广播电视台将继续加大5G等新技术的运用推广力度、实现新媒体直播常态化。准备与安徽电信合作,在新媒体直播应用5G。在内容上,进行直播常态化策划并综合利用全中心所有新媒体资源,进行矩阵式宣传。
互联网时代,品牌效应被放大,现如今的公众对于品牌的信任度和依赖程度更高。电视媒体本身就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社会影响力,塑造了一定的品牌价值和市场影响,这也是电视媒体的传统优势所在。但是在媒体融合时代,电视媒体如果沉浸在过去的成绩单里,固步自封,很快就会被时代淘汰。首先,电视人必须认识到,传统传播形态的影响力有限,如果不能借助新媒体形态来扩大影响力,外延的束缚必将制约内涵的发展,媒体的品牌价值会大打折扣,生命力也会下降。其次,电视人必须认识到,过去咱们用收视率来评价一档电视节目的品牌影响力,但是现如今这一评价标准正在变化[ 1 ],一档节目除了要考察節目的收视率,还需要时刻关注节目黏性用户的需求变化以及市场的认可度,这样才能产生品牌长尾效应。
安徽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有社会影响力的新闻节目主要有三档:《安徽新闻联播》《每日新闻报》和《超级新闻场》。这几档新闻节目品牌定位不同,主要在安徽卫视播出。新闻中心在融媒体平台建设过程中,重点围绕这三档节目打造一系列新媒体矩阵:目前有官方微博3个、官方微信4个,官方抖音3个,官方快手3个,主要发布以原创内容为主的新闻资讯,通过传播外延的拓展,来不断增加品牌的含金量。以微信公众号为例,目前安徽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各栏目的微信公众号粉丝数从无到有,达到了一定规模。其中《安徽新闻联播》微信公众号粉丝3.8万;《每日新闻报》微博粉丝量116万,微信公众号粉丝32万;《超级新闻场》的微信微信公众号粉丝41万。2015年全国电视媒体微信和微博传播排行榜中,《每日新闻榜》获得微博榜第2名,《超级新闻场》获微信榜第5名和微信榜第15名。
与此同时,站在风口抢抓媒体融合的先机,移动短视频也成为安徽广电新闻中心重点打造的板块,总体来看,安徽广电新闻中心在制作短视频时,以热点新闻事件为抓手,加上一定的策划与专业优势,坚持内容为王,好策划开路,很快就在各地短视频平台抢占了宣传高地,在打响品牌,吸引粉丝的同时,也不断提升着电视台的品牌知名度和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2019年,“海豚新闻”“超级新闻场”“每日新闻报”均注册了抖音快手账号,多条短视频获得“1 000万+”的播放量。2020年疫情期间,中心牵头组织成立新媒体报道小组,全天候制作图文、短视频,24小时滚动推送,多个时政短视频成为热点。取得50多条作品浏览量过“100万+”,6个时政短视频播放量超千万的好成绩。如短视频《省委书记李锦斌现场电话调度16市疫情防控工作》在各平台累计播放量超过1 000万,获得50多万次赞;联合淘宝推出《助农战“疫”》公益行动,在“双电+双屏”强互动模式作用下,专区商品及店铺流量增幅7 300%,销售转化率增长4 480%。
其实在媒介融合的进程中,影响融合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由于传统媒体的体制落后,无法适应现代的传媒生态,很多电视媒体在发展新媒体时,都是两套运作机制,电视节目制作部门和新媒体部门完全割裂。
要实现融合,首先就要从内部机制创新做起,安徽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重点从两方面来进行人员和新闻资源的组织分配:
一方面,打造“中央厨房”模式,在栏目化运作的基础上,整合时政新闻采访部、社会新闻采访部、直播部等前期采访部门、后期编辑部门和新媒体部门,通过再造采编流程,实现台内新闻资源的统一汇聚、共享和创作,实现节目的一次采集、多级分发、多终端呈现,实现新闻产品的融合发布,最大限度的拓展融媒体的资源和渠道[2]。
另一方面,重视领头羊效益,充分调动新媒体人才的积极性和创作热情,让他们可以更加得心应手地在新媒体领域创作。2019年,按照省委宣传部和台里的统一安排,安徽广播新闻中心鼓励各部门的员工按照兴趣组合和能力特长,组建了2个融媒体工作室,分别是“影响力工作室”和“海豚宝贝工作室”,进行各种融媒体产品的创意、制作、分发。这种融媒体工作室一般只由几个人组成,队伍小而精,权、责和利非常明晰,中心对工作室加大制度帮扶和财力支持,明确了各种利润分成、评星奖励和作品奖励等内容,所有的参与人员的工作自主性和能动性更强,只要符合宣传政策和舆论导向,不会受到过多的约束,所谓船小好调头,根据用户需求,直接对接市场,更加专业化、垂直化和细分化,内容可以实现精准的定制发布。从实际效果来看,这种工作室制度建设对于媒体的深度融合意义很大。以“海豚宝贝”工作室为例,开展全媒体活动“海豚公开课”,为宝爸宝妈提供全面、科学的育儿知识。除小屏多途径互动,电视端也以新闻报道、游走字幕、口播预告等多种方式呈现。单期直播吸粉超2 000人,单期直播间观看人数突破5万人。活动在观众中获得了良好的美誉度,也受到了广告客户的认可。2020年,海豚宝贝融媒体工作室的《健康厨房》项目成功获得冠名,开创了安徽广播电视台融媒体工作室商业冠名的先河,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料丰收。
4.1 坚持权威发布和信息解读
信息爆炸时代,网络资讯真伪难辨,参差不齐,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中,传统媒体才是定海神针,可以给出真实和准确的权威信息。安徽广电新闻中心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往往都会第一时间在全媒体发布权威信息,还原事实真相,帮助公众答疑解惑,发挥了主流媒体的责任与担当。有用的信息解读能够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和决策,电视人也需要根据新闻资源进行深度挖掘,让受众可以更加深刻地准确地理解新闻事件。
有人说现如今公众处于一种“快餐式”的信息消费时代,对阅读毫无耐心,但是实践证明,好的内容观众永远不会缺席。2017年,安徽广播电视台《安徽新闻联播》微信公众号在习总书记视察安徽一周年之际,开设话题互动、开设专栏#勇闯新路的安徽答卷#;在外交部推介安徽系列报道活动开展期间,分别以#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和#锦绣安徽迎客天下#为话题,宣传安徽历史文化,风景名胜,科研成果及经济社会发展等,累计阅读量破10万。
4.2 深挖新闻背后的新闻
新闻事件的背后,永远是受众追逐的焦点,也是最能引发受众阅读兴趣的。一则新闻事件发生了,网络上往往充斥着铺天盖地的同质化报道,但是主流媒体却应该顺着新闻去挖掘,去延展,这也就意味着电视人需要加大专业性和新闻策划,在独家和原创上做文章,这样才能形成内容的差异化竞争,获得独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安徽广电新闻中心在内容生产上就是采取这样的方式,坚决不搞人云亦云,而是在策划上下功夫。
4.3 重视深度评论
公眾对于信息的需求,除了及时的资讯,还需要表达意见和抒发想法。对报道内容的权威解读和评论,不是靠新媒体的快速抓取能实现,也不是靠直播能完成,这依赖于媒体的专业。对信息进行整合和二次解读,深度评论能够彰显传统媒体优势。安徽广电新闻中心近年来一直主动强化意见表达,《每日新闻报》和《超级新闻场》两档节目当中有专门的评论板块,将专业的评论语言以深入浅出的形式娓娓道来,讲述老百姓的心里话,深受观众欢迎。
虽然说过去的时间里,安徽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的融媒体平台发展从多维发力,取得了诸多成果,但是笔者认为,依然有一些瓶颈和薄弱环节是我们无法忽视的,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缺乏好的发稿平台。新闻中心没有新媒体大号可以依靠,节目内容的影响力还是不够。例如新闻中心制作的《安徽省委书记会见马云》短视频,在“海豚新闻”抖音上的播放量仅几十万,而其他抖音号拷贝转播的播放量都在千万以上。
另一方面缺乏专业的运营人才。运营工作非常重要也非常繁琐,如:及时回复评论,及时回应网友的求助,参与平台方组织的活动,组织直播等。而目前的人员在内容创作上较为擅长,运营是大短板。
下一步的媒介融合之路怎么开展,新闻中心也做了一系列谋划:包括打造短视频服务专栏《海豚访政务》。以第一人称走访的形式,带受众参观各政府职能机构,介绍政策信息及办事流程。通过该专栏使“海豚新闻”逐渐与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的新媒体形成矩阵互相联动,力争打造成我省政务信息发布的重要平台。拓展自有新媒体活动和策划,提升影响力和粉丝黏度。探索多类型活动盈利模式,避免完全依赖广告招商、受广告商干扰过多的弊端,打造栏目自有活动品牌。
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我们的竞争对手早已不是同行,也不是同业,任何和我们抢占时间和注意力的渠道和入口,都是我们的潜在对手。未来还有无限可能,融合永无止境,我们还需要不断尝试,才能迎来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李轩.融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融合创新——以江苏广电总台新媒体新闻中心为例[J].视听界,2017(9):37-40.
[2]周安琪.刍议融媒体矩阵的构建——以江苏广电总台“我苏”融媒体平台为例[J].今传媒,2018(6):130-131.
关键词 融媒体;多维度;安徽卫视;新闻中心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0)24-0074-03
媒介融合,跨界传播,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基本动作。但是如何融合?怎么跨界?这成为主流媒体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总体来看,省级电视台与中央台相比,无论是新闻资源、人才队伍还是技术设备都稍显逊色。省级媒体必须要立足自身优势资源,找准融合发力点和技术突破口,下好媒体融合的一盘棋,实现自身的长足发展。安徽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作为全台新闻节目的主要生产部门,拥有多个重点新闻栏目,如在安徽卫视播出的《安徽新闻联播》《每日新闻报》和《超级新闻场》等。近年来,新闻中心在融媒体建设领域多领域布局,从传播技术、内容、形式和组织队伍建设多维度发力,坚持以内容融合为抓手,移动传播为优先的原则,取得了卓越的成绩。近年来,安徽广电新闻中心不断在媒介融合领域精耕细作,总结出了一系列的经验。
1 5G技术引领,打造超高清传播渠道
2019年,安徽广播电视台开始积极探索5G技术应用,使用华为公司5G室内小基站产品5G Lampsite方式来进行技术部署,实现5G信号的覆盖,实现4K高清视频的传输。安徽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利用这种技术上的突破,实现了超高清制作传播、超高清信号的实时直播,让新闻产品的传播速率和传播效率更加高效。以2019年的全国两会报道为例,安徽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在奔赴北京现场报道时,就充分调用了5G的技术力量:一方面,利用5G网络实现了超高清视频大文件素材从北京到安徽的快速回传,比往年的传播速度提升近10倍,有效地提高了新闻时效性,不仅大大节约了电视新闻视频制作的时间,还有效地提升了画面的质量。另一方面,利用5G网络进行了实时直播,成为2019年安徽台两会报道的新亮点。比如说两会期间江苏、浙江、安徽和上海三省一市推出的“长三角融媒看两会”直播,采取的就是四家升级媒体分别将两会融媒体演播室在现场的信号退留给其他三家,同时又分别将另外三家的信号流引入作为备份源。经过这种技术操作,呈现了网友眼前的就是,四家媒体同时直播的画面,默认主窗口是自己省(市)的直播画面,但是如果网络有兴趣,可以随时切换主窗口,观看其他省(市)的直播。这种直播方式对于信号上行的速率要求极高,及时按照每家最低2Mbps来计算,4家也需要最低8Mbps,再加上备用信号源6Mbps,上行速率需要达到12Mbps,如果使用4G网络,是无法满足需求的,而5G网络的上行速率可以达到70Mbps,完全可以稳稳地实现高质量信号传输。这种别处心裁的直播方式受到了网友和相关部门的肯定。
5G技术在两会报道中的应用,让电视的融媒体发展更加得心应手。下一步,安徽广播电视台将继续加大5G等新技术的运用推广力度、实现新媒体直播常态化。准备与安徽电信合作,在新媒体直播应用5G。在内容上,进行直播常态化策划并综合利用全中心所有新媒体资源,进行矩阵式宣传。
2 立足品牌栏目优势,扩大影响力
互联网时代,品牌效应被放大,现如今的公众对于品牌的信任度和依赖程度更高。电视媒体本身就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社会影响力,塑造了一定的品牌价值和市场影响,这也是电视媒体的传统优势所在。但是在媒体融合时代,电视媒体如果沉浸在过去的成绩单里,固步自封,很快就会被时代淘汰。首先,电视人必须认识到,传统传播形态的影响力有限,如果不能借助新媒体形态来扩大影响力,外延的束缚必将制约内涵的发展,媒体的品牌价值会大打折扣,生命力也会下降。其次,电视人必须认识到,过去咱们用收视率来评价一档电视节目的品牌影响力,但是现如今这一评价标准正在变化[ 1 ],一档节目除了要考察節目的收视率,还需要时刻关注节目黏性用户的需求变化以及市场的认可度,这样才能产生品牌长尾效应。
安徽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有社会影响力的新闻节目主要有三档:《安徽新闻联播》《每日新闻报》和《超级新闻场》。这几档新闻节目品牌定位不同,主要在安徽卫视播出。新闻中心在融媒体平台建设过程中,重点围绕这三档节目打造一系列新媒体矩阵:目前有官方微博3个、官方微信4个,官方抖音3个,官方快手3个,主要发布以原创内容为主的新闻资讯,通过传播外延的拓展,来不断增加品牌的含金量。以微信公众号为例,目前安徽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各栏目的微信公众号粉丝数从无到有,达到了一定规模。其中《安徽新闻联播》微信公众号粉丝3.8万;《每日新闻报》微博粉丝量116万,微信公众号粉丝32万;《超级新闻场》的微信微信公众号粉丝41万。2015年全国电视媒体微信和微博传播排行榜中,《每日新闻榜》获得微博榜第2名,《超级新闻场》获微信榜第5名和微信榜第15名。
与此同时,站在风口抢抓媒体融合的先机,移动短视频也成为安徽广电新闻中心重点打造的板块,总体来看,安徽广电新闻中心在制作短视频时,以热点新闻事件为抓手,加上一定的策划与专业优势,坚持内容为王,好策划开路,很快就在各地短视频平台抢占了宣传高地,在打响品牌,吸引粉丝的同时,也不断提升着电视台的品牌知名度和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2019年,“海豚新闻”“超级新闻场”“每日新闻报”均注册了抖音快手账号,多条短视频获得“1 000万+”的播放量。2020年疫情期间,中心牵头组织成立新媒体报道小组,全天候制作图文、短视频,24小时滚动推送,多个时政短视频成为热点。取得50多条作品浏览量过“100万+”,6个时政短视频播放量超千万的好成绩。如短视频《省委书记李锦斌现场电话调度16市疫情防控工作》在各平台累计播放量超过1 000万,获得50多万次赞;联合淘宝推出《助农战“疫”》公益行动,在“双电+双屏”强互动模式作用下,专区商品及店铺流量增幅7 300%,销售转化率增长4 480%。
3 创新内部机制,发挥工作室领头羊作用
其实在媒介融合的进程中,影响融合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由于传统媒体的体制落后,无法适应现代的传媒生态,很多电视媒体在发展新媒体时,都是两套运作机制,电视节目制作部门和新媒体部门完全割裂。
要实现融合,首先就要从内部机制创新做起,安徽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重点从两方面来进行人员和新闻资源的组织分配:
一方面,打造“中央厨房”模式,在栏目化运作的基础上,整合时政新闻采访部、社会新闻采访部、直播部等前期采访部门、后期编辑部门和新媒体部门,通过再造采编流程,实现台内新闻资源的统一汇聚、共享和创作,实现节目的一次采集、多级分发、多终端呈现,实现新闻产品的融合发布,最大限度的拓展融媒体的资源和渠道[2]。
另一方面,重视领头羊效益,充分调动新媒体人才的积极性和创作热情,让他们可以更加得心应手地在新媒体领域创作。2019年,按照省委宣传部和台里的统一安排,安徽广播新闻中心鼓励各部门的员工按照兴趣组合和能力特长,组建了2个融媒体工作室,分别是“影响力工作室”和“海豚宝贝工作室”,进行各种融媒体产品的创意、制作、分发。这种融媒体工作室一般只由几个人组成,队伍小而精,权、责和利非常明晰,中心对工作室加大制度帮扶和财力支持,明确了各种利润分成、评星奖励和作品奖励等内容,所有的参与人员的工作自主性和能动性更强,只要符合宣传政策和舆论导向,不会受到过多的约束,所谓船小好调头,根据用户需求,直接对接市场,更加专业化、垂直化和细分化,内容可以实现精准的定制发布。从实际效果来看,这种工作室制度建设对于媒体的深度融合意义很大。以“海豚宝贝”工作室为例,开展全媒体活动“海豚公开课”,为宝爸宝妈提供全面、科学的育儿知识。除小屏多途径互动,电视端也以新闻报道、游走字幕、口播预告等多种方式呈现。单期直播吸粉超2 000人,单期直播间观看人数突破5万人。活动在观众中获得了良好的美誉度,也受到了广告客户的认可。2020年,海豚宝贝融媒体工作室的《健康厨房》项目成功获得冠名,开创了安徽广播电视台融媒体工作室商业冠名的先河,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料丰收。
4 坚持优质内容生产,树立“大”媒体形象
4.1 坚持权威发布和信息解读
信息爆炸时代,网络资讯真伪难辨,参差不齐,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中,传统媒体才是定海神针,可以给出真实和准确的权威信息。安徽广电新闻中心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往往都会第一时间在全媒体发布权威信息,还原事实真相,帮助公众答疑解惑,发挥了主流媒体的责任与担当。有用的信息解读能够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和决策,电视人也需要根据新闻资源进行深度挖掘,让受众可以更加深刻地准确地理解新闻事件。
有人说现如今公众处于一种“快餐式”的信息消费时代,对阅读毫无耐心,但是实践证明,好的内容观众永远不会缺席。2017年,安徽广播电视台《安徽新闻联播》微信公众号在习总书记视察安徽一周年之际,开设话题互动、开设专栏#勇闯新路的安徽答卷#;在外交部推介安徽系列报道活动开展期间,分别以#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和#锦绣安徽迎客天下#为话题,宣传安徽历史文化,风景名胜,科研成果及经济社会发展等,累计阅读量破10万。
4.2 深挖新闻背后的新闻
新闻事件的背后,永远是受众追逐的焦点,也是最能引发受众阅读兴趣的。一则新闻事件发生了,网络上往往充斥着铺天盖地的同质化报道,但是主流媒体却应该顺着新闻去挖掘,去延展,这也就意味着电视人需要加大专业性和新闻策划,在独家和原创上做文章,这样才能形成内容的差异化竞争,获得独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安徽广电新闻中心在内容生产上就是采取这样的方式,坚决不搞人云亦云,而是在策划上下功夫。
4.3 重视深度评论
公眾对于信息的需求,除了及时的资讯,还需要表达意见和抒发想法。对报道内容的权威解读和评论,不是靠新媒体的快速抓取能实现,也不是靠直播能完成,这依赖于媒体的专业。对信息进行整合和二次解读,深度评论能够彰显传统媒体优势。安徽广电新闻中心近年来一直主动强化意见表达,《每日新闻报》和《超级新闻场》两档节目当中有专门的评论板块,将专业的评论语言以深入浅出的形式娓娓道来,讲述老百姓的心里话,深受观众欢迎。
5 正视不足,积极布局未来发展方向
虽然说过去的时间里,安徽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的融媒体平台发展从多维发力,取得了诸多成果,但是笔者认为,依然有一些瓶颈和薄弱环节是我们无法忽视的,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缺乏好的发稿平台。新闻中心没有新媒体大号可以依靠,节目内容的影响力还是不够。例如新闻中心制作的《安徽省委书记会见马云》短视频,在“海豚新闻”抖音上的播放量仅几十万,而其他抖音号拷贝转播的播放量都在千万以上。
另一方面缺乏专业的运营人才。运营工作非常重要也非常繁琐,如:及时回复评论,及时回应网友的求助,参与平台方组织的活动,组织直播等。而目前的人员在内容创作上较为擅长,运营是大短板。
下一步的媒介融合之路怎么开展,新闻中心也做了一系列谋划:包括打造短视频服务专栏《海豚访政务》。以第一人称走访的形式,带受众参观各政府职能机构,介绍政策信息及办事流程。通过该专栏使“海豚新闻”逐渐与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的新媒体形成矩阵互相联动,力争打造成我省政务信息发布的重要平台。拓展自有新媒体活动和策划,提升影响力和粉丝黏度。探索多类型活动盈利模式,避免完全依赖广告招商、受广告商干扰过多的弊端,打造栏目自有活动品牌。
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我们的竞争对手早已不是同行,也不是同业,任何和我们抢占时间和注意力的渠道和入口,都是我们的潜在对手。未来还有无限可能,融合永无止境,我们还需要不断尝试,才能迎来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李轩.融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融合创新——以江苏广电总台新媒体新闻中心为例[J].视听界,2017(9):37-40.
[2]周安琪.刍议融媒体矩阵的构建——以江苏广电总台“我苏”融媒体平台为例[J].今传媒,2018(6):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