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术欣赏,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探索,终将使学生更加努力的理解与感觉艺术家所表现的生动的内心世界,也终将会找到通向善于思考,善于发现真善美的心灵之路。
【关键词】美术欣赏 审美能力 情感教育
欣赏是审美能力培养与情感教育的有机结合。青少年正值易感而善变的年龄,他们喜欢感性的把握现实,因为对于他们,色彩和线条大概要比语言文字更易于接受,更易于受感染。如何正确引导和帮助他们从艺术作品中获得审美的满足,以及由此引起的精神上的潜波所导致的心理气质与世界观的深刻变化,成为具有高尚情趣和全面知识结构的人才,是美术欣赏课值得探讨的问题。
如何才能上好一堂美术课呢?下面就这个问题,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备教材要精妙挖掘,备学生要准确透视
上好课先要备教材,教材是教师上课的主要依据。就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来分析,要领会其编写意图,掌握其重点、难点和关键。即确定好“着眼点”,握准教学的主攻方向。美术欣赏教材不同于其他学科,其内容简明扼要,教师可从教材的课题、正文、配有的范围、教学参考资材方面入手,挖出其精妙之处。以《线描画中的情感世界》为例,文中线描作品有十来余幅,教师如果面面俱倒,一一予以讲解,课文的重点就抓不住,可结合题意,抓住一幅着重分析。如: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此画是我国古代线描艺术达到高峰时的代表作品之一,画家借用清明这个充满活力的节候,着意表现京都繁华的景象。教师在分析画面景物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用线方面的变化(如:虹桥的线条画得粗又浓、河水的线条细又柔、树的线条简练不失力度等),再进一步对作品所包涵的内蕴进行探讨和领悟。使学生懂得了线条不仅能恰当表现物体的形体、结构、质感、量感和空间感,而且还融和着画家的情感和性格。这正说明了中国画以线造形的艺术形式与特点,也是本课题的重点。教师通过“以一举十”的方法把重点同时也把如何引导学生认识理解线描作品艺术美这个难点轻松地解决了,在具体的图片观察中变得简单明白。
二、教学内容搭配虚实相间,排列要疏密有致
美学原理告诉我们虚实相间是艺术成功的要素,南宋山水画家马远作画时常常留空白而被人们喻为“马一角”,其画实中有虚,灵空不板,余味无穷。虽然艺术教学与绘画艺术不能完全等同,但两者却有沟通之处。在欣赏教学中,最忌教师“满堂灌”。教师应要直说细说精讲一部分,又要力求含蓄、隐约,留些“空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教学排列的疏密指教学中时间的安排分配,它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课文重点,难点要疏,以便学生有充分时间思考。课堂的导入,课尾的总结简明概括即密,形成疏密有致的节奏。
三、教学语言要准确易懂,顿挫有致
教学语言是教学艺术的核心。好的教案,好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不会很好地运用,也是白搭的,在一次美术优质课评选活动中,有些教师的教案令人看了相当满意,但在执教过程中由于讲课语调平淡、低沉、语速过快,缺乏吸引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难以启动,课堂效果因而大受影响。
要想取得理想的课堂效果,需要教师具备很好的语言技巧。归纳起来要注意:语意要通俗易懂,直观生动;语感要情真意切,富有情感性;语调要顿挫有致、富有节奏。使学生听起课来生动有趣,从而学得愉快、扎实。
四、教学中充分运用直观、电化教具
运用直观教具,尤其是电化教具,不但能使教材内容变得容易理解和接受,而且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在讲授水彩画作品欣赏中,提到水彩画透明湿润,水色交融的特点时,当场用水彩笔调色在画纸上示范,巩固加深了学生对水彩画其特点的认识与理解,这比单纯从字面上去理解“透明湿润”“水色交融”要形象得多。此外,还采用了幻灯机的教学手段,陆续分析了课文的部分水彩作品。这既利于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又缩减了教学时间,可谓一举多得。当然,教具的运用也要注意适时合理性。不要过早地展现给学生看,最好能按讲授顺序依次展现,以免学生眼花缭乱,教学效果适得其反。
五、教学板书要有简洁、条理、规范美
板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也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一些教师往往忽视这一环节。美术欣赏的教学板书要注意什么呢?总的来说做到简洁美、条理美和规范美。
板书的简洁美指板书要集中反映教材的精华,重点突出,简明扼要;板书的条理美,指板书条理清楚,层次清晰;板书的规范美是指板书要工整,布局要合理。有时可巧妙使用彩色粉笔,达到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
欣赏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上好它,不仅要注意上面讲的五个方面。并且,作为教师,自身须具备多种多样的技能技巧,需要博采众长,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不断完善,使美术欣赏课真正达到审美教育与情感教育结合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美术欣赏 审美能力 情感教育
欣赏是审美能力培养与情感教育的有机结合。青少年正值易感而善变的年龄,他们喜欢感性的把握现实,因为对于他们,色彩和线条大概要比语言文字更易于接受,更易于受感染。如何正确引导和帮助他们从艺术作品中获得审美的满足,以及由此引起的精神上的潜波所导致的心理气质与世界观的深刻变化,成为具有高尚情趣和全面知识结构的人才,是美术欣赏课值得探讨的问题。
如何才能上好一堂美术课呢?下面就这个问题,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备教材要精妙挖掘,备学生要准确透视
上好课先要备教材,教材是教师上课的主要依据。就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来分析,要领会其编写意图,掌握其重点、难点和关键。即确定好“着眼点”,握准教学的主攻方向。美术欣赏教材不同于其他学科,其内容简明扼要,教师可从教材的课题、正文、配有的范围、教学参考资材方面入手,挖出其精妙之处。以《线描画中的情感世界》为例,文中线描作品有十来余幅,教师如果面面俱倒,一一予以讲解,课文的重点就抓不住,可结合题意,抓住一幅着重分析。如: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此画是我国古代线描艺术达到高峰时的代表作品之一,画家借用清明这个充满活力的节候,着意表现京都繁华的景象。教师在分析画面景物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用线方面的变化(如:虹桥的线条画得粗又浓、河水的线条细又柔、树的线条简练不失力度等),再进一步对作品所包涵的内蕴进行探讨和领悟。使学生懂得了线条不仅能恰当表现物体的形体、结构、质感、量感和空间感,而且还融和着画家的情感和性格。这正说明了中国画以线造形的艺术形式与特点,也是本课题的重点。教师通过“以一举十”的方法把重点同时也把如何引导学生认识理解线描作品艺术美这个难点轻松地解决了,在具体的图片观察中变得简单明白。
二、教学内容搭配虚实相间,排列要疏密有致
美学原理告诉我们虚实相间是艺术成功的要素,南宋山水画家马远作画时常常留空白而被人们喻为“马一角”,其画实中有虚,灵空不板,余味无穷。虽然艺术教学与绘画艺术不能完全等同,但两者却有沟通之处。在欣赏教学中,最忌教师“满堂灌”。教师应要直说细说精讲一部分,又要力求含蓄、隐约,留些“空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教学排列的疏密指教学中时间的安排分配,它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课文重点,难点要疏,以便学生有充分时间思考。课堂的导入,课尾的总结简明概括即密,形成疏密有致的节奏。
三、教学语言要准确易懂,顿挫有致
教学语言是教学艺术的核心。好的教案,好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不会很好地运用,也是白搭的,在一次美术优质课评选活动中,有些教师的教案令人看了相当满意,但在执教过程中由于讲课语调平淡、低沉、语速过快,缺乏吸引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难以启动,课堂效果因而大受影响。
要想取得理想的课堂效果,需要教师具备很好的语言技巧。归纳起来要注意:语意要通俗易懂,直观生动;语感要情真意切,富有情感性;语调要顿挫有致、富有节奏。使学生听起课来生动有趣,从而学得愉快、扎实。
四、教学中充分运用直观、电化教具
运用直观教具,尤其是电化教具,不但能使教材内容变得容易理解和接受,而且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在讲授水彩画作品欣赏中,提到水彩画透明湿润,水色交融的特点时,当场用水彩笔调色在画纸上示范,巩固加深了学生对水彩画其特点的认识与理解,这比单纯从字面上去理解“透明湿润”“水色交融”要形象得多。此外,还采用了幻灯机的教学手段,陆续分析了课文的部分水彩作品。这既利于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又缩减了教学时间,可谓一举多得。当然,教具的运用也要注意适时合理性。不要过早地展现给学生看,最好能按讲授顺序依次展现,以免学生眼花缭乱,教学效果适得其反。
五、教学板书要有简洁、条理、规范美
板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也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一些教师往往忽视这一环节。美术欣赏的教学板书要注意什么呢?总的来说做到简洁美、条理美和规范美。
板书的简洁美指板书要集中反映教材的精华,重点突出,简明扼要;板书的条理美,指板书条理清楚,层次清晰;板书的规范美是指板书要工整,布局要合理。有时可巧妙使用彩色粉笔,达到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
欣赏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上好它,不仅要注意上面讲的五个方面。并且,作为教师,自身须具备多种多样的技能技巧,需要博采众长,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不断完善,使美术欣赏课真正达到审美教育与情感教育结合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