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我国高校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应该具备的内涵之一,是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本文强调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同时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求对教育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教育中只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中国社会调查所的调查显示,26%的受访大学生有过自杀的想法。仅在2009年的上半年,北京市共发生了14例大学生自杀身亡案件。正确认识和分析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他们保持身心健康,预防各种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一)焦虑心理
大学生满怀激情参与就业竞争,但由于客观实际与自身情况并不完全相符,因而在未出校门前给自己定下的目标不能如愿实现,想要一份稳定且待遇不错的工作并没有预想的简单,毕业几个月甚至半年一年都没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多次的受挫必然会产生焦虑。
(二)自卑心理
很大一部分大学生都或多或少存在自卑心理,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过低,不愿意接近陌生人,不愿意和别人沟通,过于拘谨、优柔寡断、悲观失望,只是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
(三)从众心理
大学生正处于人格逐渐完善和成熟的阶段,容易受礼会思潮和社会观念的影响,从众心理比较严重,人云亦云,缺乏个人主见。表现在就业中,一些大学生忽视所学专业的特点,盲目涌向中心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求安稳,缺乏积极进取精神,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想严重。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因素
近年来,由于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逐年递增,使得大学生就业成了突出的大难题,不断扩招的大学生,源源不断地涌向社会,势必会出现大学生供过于求、人才过剩的现象。我国人口众多,分布广泛,不同区域的发展程度有很大的差异,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仍然存在相当大的距離,大部分的毕业生都想去发达地区工作,不愿意留在贫穷落后但人才稀缺的地方,因此,就产生了大学生职业期望与市场供给的矛盾,这种供需矛盾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产生了冲击,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就业状况。
(二)学校因素
高校学科设置不合理。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入,高校学科设置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学校没有根据社会的需求设置课程,而是按部就班地实行旧一套的学科专业设置,使得毕业生刚毕业就面临失业的困境。高校的职责是负责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便要加强培养力度,不能只追求眼前利益,盲目扩招,忽略了学科和专业的设置,最终只是培养了一批批整齐划一、能力平庸的大学生。
(三)大学生自身因素
大学生自身能力素质缺乏。刚进入校园的大学生,普遍都有这样的想法,他们认为自己辛苦努力总算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总算可以摆脱学习的压力了,大学生活的多姿多彩,老师的要求的降低,早就让他们忘记了学习的任务,他们忙着结伴出游,忙着体验大学生活的快乐和轻松,却忽略了大学同样需要学习,并且要求更高,它要求我们能自主学习,能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策研究
以上各种常见的大学生心理问题,究其产生的原因,有社会因素,有家庭因素,也有学校因素和自身因素。
(一)加强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人员的培训
虽然在高校中已经普遍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建立了心理咨询中心,但很多从事高校心理咨询的工作人员主要由辅导员或德育工作者担任,他们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心理学培训,缺乏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不高。
(二)利用网络等新形式及时进行辅导
很多的高校学生在心理咨询中心或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不敢或不愿完全敞开自己的心扉。这就导致了心理咨询工作人员无法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做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以致于无法科学合理的“对症下药”。
(三)加强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的良性互动影响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很多,既有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等方面的外在因素,也有学生个体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内在原因。首先,家庭是学生心理成长的最初也是最直接的因素。从家庭生活不美满的环境中走出来的高校学生往往行为比较偏激。不少家长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有的家长甚至与子女基本上没有沟通。其次,学校在传播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在向学生传播着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变化规律。第三,社会是高校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主要实践场所,同时社会也通过各种媒介影响着高校学生的成长。
四、结束语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个人的成长,关系到学生家庭的利益,也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因此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高校学生的心理特征,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评价、预防及治疗体系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
参考文献:
[1]史仲芳.心理与健康[M].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87.
[2]俞国良.心理健康[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彭飞.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4]冯忠良.学习心理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关键词: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教育中只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中国社会调查所的调查显示,26%的受访大学生有过自杀的想法。仅在2009年的上半年,北京市共发生了14例大学生自杀身亡案件。正确认识和分析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他们保持身心健康,预防各种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一)焦虑心理
大学生满怀激情参与就业竞争,但由于客观实际与自身情况并不完全相符,因而在未出校门前给自己定下的目标不能如愿实现,想要一份稳定且待遇不错的工作并没有预想的简单,毕业几个月甚至半年一年都没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多次的受挫必然会产生焦虑。
(二)自卑心理
很大一部分大学生都或多或少存在自卑心理,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过低,不愿意接近陌生人,不愿意和别人沟通,过于拘谨、优柔寡断、悲观失望,只是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
(三)从众心理
大学生正处于人格逐渐完善和成熟的阶段,容易受礼会思潮和社会观念的影响,从众心理比较严重,人云亦云,缺乏个人主见。表现在就业中,一些大学生忽视所学专业的特点,盲目涌向中心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求安稳,缺乏积极进取精神,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想严重。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因素
近年来,由于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逐年递增,使得大学生就业成了突出的大难题,不断扩招的大学生,源源不断地涌向社会,势必会出现大学生供过于求、人才过剩的现象。我国人口众多,分布广泛,不同区域的发展程度有很大的差异,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仍然存在相当大的距離,大部分的毕业生都想去发达地区工作,不愿意留在贫穷落后但人才稀缺的地方,因此,就产生了大学生职业期望与市场供给的矛盾,这种供需矛盾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产生了冲击,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就业状况。
(二)学校因素
高校学科设置不合理。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入,高校学科设置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学校没有根据社会的需求设置课程,而是按部就班地实行旧一套的学科专业设置,使得毕业生刚毕业就面临失业的困境。高校的职责是负责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便要加强培养力度,不能只追求眼前利益,盲目扩招,忽略了学科和专业的设置,最终只是培养了一批批整齐划一、能力平庸的大学生。
(三)大学生自身因素
大学生自身能力素质缺乏。刚进入校园的大学生,普遍都有这样的想法,他们认为自己辛苦努力总算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总算可以摆脱学习的压力了,大学生活的多姿多彩,老师的要求的降低,早就让他们忘记了学习的任务,他们忙着结伴出游,忙着体验大学生活的快乐和轻松,却忽略了大学同样需要学习,并且要求更高,它要求我们能自主学习,能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策研究
以上各种常见的大学生心理问题,究其产生的原因,有社会因素,有家庭因素,也有学校因素和自身因素。
(一)加强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人员的培训
虽然在高校中已经普遍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建立了心理咨询中心,但很多从事高校心理咨询的工作人员主要由辅导员或德育工作者担任,他们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心理学培训,缺乏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不高。
(二)利用网络等新形式及时进行辅导
很多的高校学生在心理咨询中心或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不敢或不愿完全敞开自己的心扉。这就导致了心理咨询工作人员无法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做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以致于无法科学合理的“对症下药”。
(三)加强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的良性互动影响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很多,既有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等方面的外在因素,也有学生个体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内在原因。首先,家庭是学生心理成长的最初也是最直接的因素。从家庭生活不美满的环境中走出来的高校学生往往行为比较偏激。不少家长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有的家长甚至与子女基本上没有沟通。其次,学校在传播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在向学生传播着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变化规律。第三,社会是高校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主要实践场所,同时社会也通过各种媒介影响着高校学生的成长。
四、结束语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个人的成长,关系到学生家庭的利益,也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因此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高校学生的心理特征,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评价、预防及治疗体系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
参考文献:
[1]史仲芳.心理与健康[M].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87.
[2]俞国良.心理健康[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彭飞.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4]冯忠良.学习心理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