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d9638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是动态的,变化发展的,师生、生生互动交流的过程。让传统的枯燥的数学丰富起来,灵动起来,还课堂给学生,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巧、数学思想和方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让关爱充满课堂,让创新与实践充满课堂,把生活实例融入数学教学,把数学问题回归于生活,让孩子们成为課堂的主人,在快乐中自主学习,在学习中体味到快乐。
  【关键词】课堂教学 自主 交流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换句话说,数学教学应该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就是让课堂教学“活”起来。那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谈谈我自己的想法。
  首先,转变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
  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教师教的过程,现在重视学生学的过程和体验;过去关注教师教的行为,现在更多关注学生的创造;过去是有条不紊的程式化模式,现在是注重个体的差异,突出学生的个性特点。这样,面对新课程教师必须走下“一言堂”的讲坛,多给学生机会,让他们能就所学的内容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互相取长补短,集思广益,使课堂成为“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学习天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让课堂充满爱。没有爱意的课堂算不上理想的课堂。课堂上师生之间充满爱意,课堂才会变得有活力,教师游刃有余的教,学生才会自由自在的学;课堂上有了爱意,师生之间才会互相尊重和理解;课堂上有了爱意,教师不会将目光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上,而是更多的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存在。
  在课堂创新实践。只有营造和谐、自主、有创意的课堂氛围,摒弃那种教师高压式、灌输式、一问一答式等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自在大胆地表现出好奇心、想象力、动手能力等,才会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提出一些极具创新思维的问题。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关于《体积和体积单位》的一个教学案例:
  师:同学们,老师非常想给大家交个朋友,愿意吗?生:愿意。师:是朋友就应该相互了解,相互信任。老师想了解一下大家,可以吗?生:可以。师:我在家里,我的女儿非常爱穿爸爸的衣服,你们在家是不是也这样呢?生:是的。师:穿上你爸爸的衣服有什么感觉?生:很大,非常宽松 。很温馨 ,感觉自己长大了师: 你爸爸穿你的衣服吗? (学生很惊讶,会笑)师:你们笑什么?生:我的衣服太小了,爸爸穿不上 爸爸太胖,会把衣服涨破 。师:你的衣服,爸爸穿不上,为什么呢?像这样日常生活中看起来非常简单,实际上包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每个同学都应该善于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体积和体积单位”,相信通过学习,大家会理解得更清楚。此案例中教师以“我在家里,我女儿爱穿爸爸的衣服,你们在家也这样吗”这句话,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把自己作为学生中的一员,使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课堂变得融洽了。“愿意吗?”“可以吗”随和的话语、亲切的交谈,表现出教师对学生的极大尊重。不用怀疑,这堂课老师和学生一定是发挥到淋漓尽致,让听课的老师无不赞叹。
  其次,融入生活,让学生体味数学乐趣:
  实践表明,通过寻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例,有目的地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炼出来,再将数学知识回归生活,既能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又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无疑是提高学生数学积极性的“活力源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把生活实例融入数学教学,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数学学习的大课堂。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既要让学生感觉到所面临的问题是熟悉的、常见的,同时又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一方面使学生去进行思考和探索,另一方面使其感受到自身已有的局限性,从而处于一种想知而未知,欲罢而不能的心理状态,引起强烈的探索欲望。
  把数学问题回归于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记得我在教学《最小公倍数》一课时,让学生先报数,并请报数是2的倍数和3的倍数的同学分别站起来,问学生,“你有什么发现”这时,学生发现,有的同学两次都站起来,再让两次都站起来的同学说说自己报的数:6、12、18、…很快学生发现他们既是2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像这样的数还有24、30、36…由此引出课题:公倍数以及后来的最小公倍数。教学时,我从学生熟悉的报数游戏开始,把生活融入教学中,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请符合条件的学生站起来,使课堂活跃起来。因为有的同学站了两次,让学生展开讨论,在宽松、和谐、民主自由的气氛中,学生把抽象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一下形象化了,不仅使学生理解知识,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最后,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数学:
  《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因此,课堂中设计一些具有探究性和开放性的数学问题,把课本中的既成结论转化成学生探究的教材,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探究的思路新颖化,解题的方式独特化,收到异曲同工之妙,让学生边学边用,而不是学后通过单纯的复习巩固利用所学的知识。
  此外,教育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师的职业就是研究人和培养人。教师的每一天都在与学生打交道,而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老师只能多用心,多观察,只有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因势利导,做到润物细无声,给学生更多的尊重,向学生心灵更深处漫溯,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让他们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其他文献
(1)转变教育功能,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实到课程标准之中。  新的课程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从而促进学校教育重心的转移;  (2)突破学科中心,加强学科整合并设置综合课程。  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加强教科书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课程结构的这种转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古诗词占据重要地位,不仅带领学生领略中华文化的风采,还能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在对小学生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应当注重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个性化教学,才能让学生逐渐进行自主学习,真正探究古诗词的深层蕴意。下面,我就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相关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  更新教育观念——组织教师们接受培训,同时多进行教师之间的交流,更新教学观念,并将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交流。教师要明确在教学过程当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以《角的分类》一课为例,从课堂导入、知识探究、实践操作,巩固练习和总结评价等方面谈信息技术对数学课堂产生的深刻影响。互联网时代,信息海量,传播快捷,获取多元,如何引导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四十分钟,尽可能学习无限的知识?如何让学生乐学善学,演绎精彩数学课堂,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借助信息技术与數学学科的整合,创造出的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于一体的网络学习环境,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高中化学教学中进行实验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物质变化的动态过程,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认真观察与主动思考,总结出一般规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出发,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重要作用。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在对在学生技能目标的培养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这对化学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化学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改革实验教
期刊
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指出,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作为班妈妈,要抓住教育的每一个契机,唤醒孩子,让孩子变善良、友好。  一、沉睡的灵魂  刚做课间操时,我看到黄鸿顺连续踢晏禹恒三脚。我赶紧制止黄鸿顺并问:“黄鸿顺,你为什么要踢他?”“他先打我。”我没看见晏宇恒打他,但黄鸿顺说的应该是事实。我接着对黄鸿顺说:“他先打你,他先不对。你可以告
期刊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主题情境教学,是指构建一个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于一体的主题情境,并通过与主题相关联一系列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将这个主题内容贯穿教学始终,在快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高效完成教学目标。  一、构建初中地理主题情境教学的原则  初中地理主题式情境教学重视主题的选择,强调主题情境的构建,可以说主题情境是教学设计中的核心问题、焦点问题,是教师在反复研究的教材、教法、学法的基础上编
期刊
写作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从小学中年级才开始进入写作教学,其实小学一年级就应开始重视习作教学了。从学说完整通顺的话到书写句式的造句都是习作入门的开端。《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段的写话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后的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新课标倡导写话要以兴趣为首。鼓励学
期刊
一、课题的提出  阅读教学是传统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当前新课程语文学习的“五大领域”之一,并起着核心支撑作用,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是提高小学语文能力的关键,首先,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讲风过盛”及“费时低效”的现象,甚至出现了“口诛笔伐”的局面;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仍是一句空话;教师累,学生苦;
期刊
【摘 要】主题阅读是一种以单元主题为核心来构思教学过程展开教学流程的阅读教学法,打破了一篇一篇进行课文讲述的传统教学法。它根据学生阅读的需要,整合与构建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文章和信息,让学生能够在教材单元主题的引领下品读不同文本,并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更深刻地感悟、体会本单元的主题,构建了“一主两翼”的课程体系,也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织模式。该论文在语文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探讨了主题阅读在小学语
期刊
一、设计意图:  鲁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创者、奠基人,同时又是一座高峰。一方面,鲁迅的文学创作是为了改造国民的劣根性,是为了重塑和振兴民族精神,是为了推进中华民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另一方面,鲁迅更是一个思想家,这就决定了他作品的思想深度与众不同。《少年闰土》和《老年闰土》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我在教学这两篇文章时,并不仅仅定义为写人的典型文章,而是要引导学生跨越时空回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