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平安时期,“无常”观念受到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影响,倍受世人推崇。无常,即万事皆变,是一种由盛到衰、从有到无的转变,对于平安时代人们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向度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也为《源氏物语》中予人哀感的氛围和人物凄婉的命运提供了可解的文化内涵。本文主要从无常观念入手,透过《源氏物语》中无常感的显现及影响,具体分析这种衰变思想在小说的创作、解读过程中所产生的重要意义,以此为视点,重新审视佛家文化观照下的《源氏物语》。
【关键词】:源氏物语;無常感;盛衰变化
一.《源氏物语》中无常感的显现
1.人物命运的无常
女性文学作品最根本之处是对女性生活、命运的描写与关注。纵观《源氏物语》,出场女性近百位,重要的也有十几位,然而,在一幕幕撩人情思的恋爱物语背后,她们收获的是不能与之相配的结局,这种出乎意料的命运走向正是佛家无常观念的一种显现。
例如作品中的空蝉,作为地方官伊豫介的后妻,因机缘与地位尊贵的源氏相遇,并在源氏多次求爱之后选择拒绝。作为最早出现且唯一一位拒绝源氏的妇人,她本应生活安稳,然而丈夫的突然离世,继子的纠缠求双最终使得空蝉了却尘缘出家。此外,身为贵族的藤壶和女三宫,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却因不可预期的婚外恋情惶恐不安,终至出家;而反观夕颜、末摘花等下层女性,她们命若芥草,渴望通过相恋有所依托,却落得成为男人附属品的悲惨结局。
作品中,人物命运突如其来的转变显现出诸事无常的幻灭感,我们不难发现,紫式部通过对女性形象的刻画将浮生无常的哀感渗入其中,在这种无常感的介入下,读者领会到的不仅仅是对女性个体命运的哀怜,更是对生命本身的体悟与参透,是一种洞穿时代的悲凉与虚无,具有纵深的时空意味。
2.世态人情的无常
可以说,《源氏物语》是一部以爱情为经、政治为纬,从而表现世间人生百相的小说。作者将世态、人情真实细腻地描摹出来,使文中始终暗含着对于世间行事的无奈,而这种无奈通常正是伴随着盛衰的无常变化出现的。
最有代表性的是源氏贬谪前后的转变。他因与胧月夜之间的情事暴露被流放须磨,从而看尽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平时竞相往来的亲友们迫于右大臣、弘微殿女御的势力均远离源氏,音信全无。其岳父,即紫姬的父亲怕惹上麻烦,与女儿的关系竟疏远下来,“既无音讯,也未见来探访慰问”;紫姬的继母更冷言嘲讽道:“咳,好不容易交了好运,马上又都完了。真叫人寒心哪!那孩子命中注定会克害亲人的吧”。时至源氏返京升至内大臣,人们再次蜂拥而至,历经由盛到衰再转盛的源氏不禁发出了“世态炎凉竟是这样的吗?”的问言,叹息世态变迁之无常。文中关于此类世态人情变化的描写纷繁细腻,反映出的其实是紫式部对于整个社会的不满与否定,是基于对各个阶层、家族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照之下的一种解读。因此,在这一层面上,这种无常实则是更为宽广的寂落与无奈。
3.自然风物的无常
日本最古老的和歌《万叶集》在第19卷中就曾发出了“远从天地始,世间即无常”这种对于万物无常的感叹。可以说,日本民族对于季节、景物的感知尤为敏锐,雾云雷电,春华秋实等气象、季节的变化总能给纤细敏感的日本人带来感动,,比如在第十二帖《须磨》中,源氏走到望海的回廊上,看空中一行塞雁飞鸣而过,便不禁产生寂寥之感,即景赋诗,以释心中惆怅。其实自然风物的急速变动是“无常”二字最恰当、最本真的体现,这种面对大自然所产生的刹那感触作为一种无常的美,足以引发出人们无限的遐想与哀思。
此外,文中人物名字的设定大都是取材于自然中的景物,以花与植物为主,由此暗示女性的模样及性格,比如葵夫人、空蝉、夕颜、末摘花、胧月夜、花散里等等。在紫式部的精心的雕琢下,我们看到的其实是日本思维中强烈的自然意识,花草也好,四季也好,都是随时变幻的无常物,它们短暂的存在与无法长存的哀戚,也是现实生活中无常的宿命感的显现,人们往往根据自然的衰荣反观自身的经历,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变化融为一体,更具有一层朦胧的哀愁意识。
二.《源氏物语》中无常感的影响
1.人生价值层面的虚无
无常之说从有到无,由盛转衰的变化,不仅是构成早期佛家文化“空”观的主要内容,同时也被视作“苦”的本质所在,是世间人生的真谛。受这种无常、苦空思想的影响,一些作家倾向于在创作过程中给作品主题打上“一切皆空”的印记,即通过没落贵族起落沉浮的生活反映繁华背后的虚妄与空无,揭示人生本真的苦痛与灾难。
正如译者林文月在序言中提到“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生命路程的终点总是相同的,而平安时代的帝王贵族们,在这虚幻的生命中,用种种隆重繁杂的仪式做点缀,寄托自身徒然且无可奈何的努力。这种思想,不仅仅是悲观消极的厌世情怀,也是经历与体悟世间事演变之后的豁达与超然。因此,“生、住、异、灭”无常观念影响下的价值虚妄实则是对《源氏物语》题旨的上升,具有一定高度。
从较为通俗的比较角度来看,这一虚无的人生向度既与《红楼梦》中香消玉殒的结局相一致,又契合了张爱玲小说中苍凉的生活启示。《红楼梦》与《源氏物语》的主题非常相似,最终一切皆空的的命运,在直指爱情、家族的同时,也包含着对整个社会的怀疑与控诉。而源氏苦苦求索意中人却不得长存的结果恰与张爱玲笔下那些步步为营、小心翼翼地打着人生如意算盘却最终落空的人物命运相契合,这种对人性心理的如实揭示,展现日常生活中隐而不彰的真相,使人们在人生价值方面具有更深切的洞察与思考。
2.审美意识层面的物哀
佛学思想中蕴含的无常观念对人们的审美价值有着深刻的影响,其中稍纵即逝的感叹培养着人们强烈的审美情怀,使其对四时风物、人情苦乐所产生的感受变得更为敏感,构成了《源氏物语》独特的“物哀”美学观。简言之,“物哀”是人由外在环境触发产生的一种凄楚、悲愁、低沉、伤感、缠绵徘恻的感情,有“多愁善感”和“感物兴叹”的意思。它是在见到、听到、接触到某一事物之后产生的一种直接发自内心的感动。这种作为审美意向的物哀主要来自无常的佛学思想。一方面平安时代佛家思想极为流行,无常、苦空、净土、轮回等一系列释义使人们的审美情绪偏向于“感伤”与“怜惜”。另一方面无常感的影响也使人们能够细腻、敏锐地去体味世间万物的变化,引发了物哀的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
正如杨永生将“物哀”的美学思想结构分为三个层次,而这三个层面恰与文中无常之感的生发相契合。第一个层次是对人的感伤;第二个层次是对世相的感叹,融贯在对人情世态包括天下事的咏叹上;第三个层次是对自然物的感触,尤其是季节带来的无常感,即对自然美的动心。因此,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人物命运,世态人情,还是自然风物,它们的無常变化催发着人们或隐或显的情感体验,当我们感物而哀,面对事物变化产生内心颤动,这种物哀美与知物哀的审美效应就均已产生。可以说,无常的感触虽不是物哀产生的决定性因素,却严重影响着这种审美情怀的诞生。
参考文献:
[1][日]紫式部,林文月译.源氏物语.译林出版社.2011.
[2][日]本居宣长,王向远译. 日本物哀.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
[3]叶渭渠.日本文化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王向远.物哀与《源氏物语》的审美理想.日语学习与研究.1990(1).
【关键词】:源氏物语;無常感;盛衰变化
一.《源氏物语》中无常感的显现
1.人物命运的无常
女性文学作品最根本之处是对女性生活、命运的描写与关注。纵观《源氏物语》,出场女性近百位,重要的也有十几位,然而,在一幕幕撩人情思的恋爱物语背后,她们收获的是不能与之相配的结局,这种出乎意料的命运走向正是佛家无常观念的一种显现。
例如作品中的空蝉,作为地方官伊豫介的后妻,因机缘与地位尊贵的源氏相遇,并在源氏多次求爱之后选择拒绝。作为最早出现且唯一一位拒绝源氏的妇人,她本应生活安稳,然而丈夫的突然离世,继子的纠缠求双最终使得空蝉了却尘缘出家。此外,身为贵族的藤壶和女三宫,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却因不可预期的婚外恋情惶恐不安,终至出家;而反观夕颜、末摘花等下层女性,她们命若芥草,渴望通过相恋有所依托,却落得成为男人附属品的悲惨结局。
作品中,人物命运突如其来的转变显现出诸事无常的幻灭感,我们不难发现,紫式部通过对女性形象的刻画将浮生无常的哀感渗入其中,在这种无常感的介入下,读者领会到的不仅仅是对女性个体命运的哀怜,更是对生命本身的体悟与参透,是一种洞穿时代的悲凉与虚无,具有纵深的时空意味。
2.世态人情的无常
可以说,《源氏物语》是一部以爱情为经、政治为纬,从而表现世间人生百相的小说。作者将世态、人情真实细腻地描摹出来,使文中始终暗含着对于世间行事的无奈,而这种无奈通常正是伴随着盛衰的无常变化出现的。
最有代表性的是源氏贬谪前后的转变。他因与胧月夜之间的情事暴露被流放须磨,从而看尽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平时竞相往来的亲友们迫于右大臣、弘微殿女御的势力均远离源氏,音信全无。其岳父,即紫姬的父亲怕惹上麻烦,与女儿的关系竟疏远下来,“既无音讯,也未见来探访慰问”;紫姬的继母更冷言嘲讽道:“咳,好不容易交了好运,马上又都完了。真叫人寒心哪!那孩子命中注定会克害亲人的吧”。时至源氏返京升至内大臣,人们再次蜂拥而至,历经由盛到衰再转盛的源氏不禁发出了“世态炎凉竟是这样的吗?”的问言,叹息世态变迁之无常。文中关于此类世态人情变化的描写纷繁细腻,反映出的其实是紫式部对于整个社会的不满与否定,是基于对各个阶层、家族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照之下的一种解读。因此,在这一层面上,这种无常实则是更为宽广的寂落与无奈。
3.自然风物的无常
日本最古老的和歌《万叶集》在第19卷中就曾发出了“远从天地始,世间即无常”这种对于万物无常的感叹。可以说,日本民族对于季节、景物的感知尤为敏锐,雾云雷电,春华秋实等气象、季节的变化总能给纤细敏感的日本人带来感动,,比如在第十二帖《须磨》中,源氏走到望海的回廊上,看空中一行塞雁飞鸣而过,便不禁产生寂寥之感,即景赋诗,以释心中惆怅。其实自然风物的急速变动是“无常”二字最恰当、最本真的体现,这种面对大自然所产生的刹那感触作为一种无常的美,足以引发出人们无限的遐想与哀思。
此外,文中人物名字的设定大都是取材于自然中的景物,以花与植物为主,由此暗示女性的模样及性格,比如葵夫人、空蝉、夕颜、末摘花、胧月夜、花散里等等。在紫式部的精心的雕琢下,我们看到的其实是日本思维中强烈的自然意识,花草也好,四季也好,都是随时变幻的无常物,它们短暂的存在与无法长存的哀戚,也是现实生活中无常的宿命感的显现,人们往往根据自然的衰荣反观自身的经历,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变化融为一体,更具有一层朦胧的哀愁意识。
二.《源氏物语》中无常感的影响
1.人生价值层面的虚无
无常之说从有到无,由盛转衰的变化,不仅是构成早期佛家文化“空”观的主要内容,同时也被视作“苦”的本质所在,是世间人生的真谛。受这种无常、苦空思想的影响,一些作家倾向于在创作过程中给作品主题打上“一切皆空”的印记,即通过没落贵族起落沉浮的生活反映繁华背后的虚妄与空无,揭示人生本真的苦痛与灾难。
正如译者林文月在序言中提到“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生命路程的终点总是相同的,而平安时代的帝王贵族们,在这虚幻的生命中,用种种隆重繁杂的仪式做点缀,寄托自身徒然且无可奈何的努力。这种思想,不仅仅是悲观消极的厌世情怀,也是经历与体悟世间事演变之后的豁达与超然。因此,“生、住、异、灭”无常观念影响下的价值虚妄实则是对《源氏物语》题旨的上升,具有一定高度。
从较为通俗的比较角度来看,这一虚无的人生向度既与《红楼梦》中香消玉殒的结局相一致,又契合了张爱玲小说中苍凉的生活启示。《红楼梦》与《源氏物语》的主题非常相似,最终一切皆空的的命运,在直指爱情、家族的同时,也包含着对整个社会的怀疑与控诉。而源氏苦苦求索意中人却不得长存的结果恰与张爱玲笔下那些步步为营、小心翼翼地打着人生如意算盘却最终落空的人物命运相契合,这种对人性心理的如实揭示,展现日常生活中隐而不彰的真相,使人们在人生价值方面具有更深切的洞察与思考。
2.审美意识层面的物哀
佛学思想中蕴含的无常观念对人们的审美价值有着深刻的影响,其中稍纵即逝的感叹培养着人们强烈的审美情怀,使其对四时风物、人情苦乐所产生的感受变得更为敏感,构成了《源氏物语》独特的“物哀”美学观。简言之,“物哀”是人由外在环境触发产生的一种凄楚、悲愁、低沉、伤感、缠绵徘恻的感情,有“多愁善感”和“感物兴叹”的意思。它是在见到、听到、接触到某一事物之后产生的一种直接发自内心的感动。这种作为审美意向的物哀主要来自无常的佛学思想。一方面平安时代佛家思想极为流行,无常、苦空、净土、轮回等一系列释义使人们的审美情绪偏向于“感伤”与“怜惜”。另一方面无常感的影响也使人们能够细腻、敏锐地去体味世间万物的变化,引发了物哀的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
正如杨永生将“物哀”的美学思想结构分为三个层次,而这三个层面恰与文中无常之感的生发相契合。第一个层次是对人的感伤;第二个层次是对世相的感叹,融贯在对人情世态包括天下事的咏叹上;第三个层次是对自然物的感触,尤其是季节带来的无常感,即对自然美的动心。因此,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人物命运,世态人情,还是自然风物,它们的無常变化催发着人们或隐或显的情感体验,当我们感物而哀,面对事物变化产生内心颤动,这种物哀美与知物哀的审美效应就均已产生。可以说,无常的感触虽不是物哀产生的决定性因素,却严重影响着这种审美情怀的诞生。
参考文献:
[1][日]紫式部,林文月译.源氏物语.译林出版社.2011.
[2][日]本居宣长,王向远译. 日本物哀.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
[3]叶渭渠.日本文化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王向远.物哀与《源氏物语》的审美理想.日语学习与研究.1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