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对数学教师教学素养的基本要求,文章宏观分析了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学教师教学素养面临的问题,并就如何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学教师教学素养给出了积极建议。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学教师;教学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5-0019-02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高等教育之类型及办学层次逐渐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高等教育的人才产出,不仅包括“精英”学术研究型、“高专”职业技能型,还包括转型期产业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应用技术型。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迫切需要,应用型本科院校近年来方兴未艾。
应用型本科院校既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也不同于高职高专院校,其专业设置以新兴专业或新的专业培养方向为主体,课程体系设计侧重于学科及应用,教学方法兼顾学科性及应用性,以具备应用能力的“双师型”教师为师资队伍。它以应用性人才培养为目标,以“为地方区域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为宗旨,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导向,突出地方特色,并根据社会和地方经济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灵活设置专业及课程,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现代人本教育理念。
数学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对数学素养、数学应用能力的锻炼,对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随着数学教育影响面越来越广,要求数学教师所具备的教学素养也将越来越高,这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学教师教学素养的提升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一、应用型本科对数学教师教学素养的要求
应用型本科院校之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以专业应用为导向、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专业能力为核心、以专业精神为灵魂”,也就是说,应用型本科教育有本科教育的共性,强调理论基础,更突出“应用型”和“实践性”,要培养具备“知识、能力、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因此,应用型本科数学教师除需具备一般高校数学教师基本素质,还应具有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要求的教学素养。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随着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数学教学变得更加容易。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原本深奥难懂的数学知识变得简单形象,使得理论性强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化、情境化,使得枯燥的数学理论变得可视化、平面化。应用型本科数学教师需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在教学过程中灵活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方能营造出良好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全面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2.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应用型本科专业往往对接产业需求而设,与产业、经济关系紧密。作为应用型本科的数学教师,应在掌握扎实数学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学习专业知识,关注产业发展动态,以便能指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和实际问题。因此,应用型本科的数学教师应具备在数学领域中跨学科拓展知识结构和将数学与学生的专业融会贯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3.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丰富的经验。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学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不仅是数学理论,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专业和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教师自己则首先要具备这种经验和能力。因此,应用型本科的数学教师应既是个理论家,又是实干家,既是能授业解惑的教书先生,又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行家能手。
4.广泛的社会联系。应用型本科院校是面向社会的生产、生活等活动而举办的,它更具有开放性和社会性,其专业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因此,应用型本科的数学教师就不可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埋头做学问”的学究,而应是积极参与到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研究者和实干家,在某种程度上更应是一个社会活动家。
二、应用型本科数学教师教学素养培养的现状分析
1.重学术教育而轻职业教育的教育体系。当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学教师主要来源于应届毕业研究生,他们在研究生学习阶段,主要学习高等数学专业,接受了完整的学科教育,掌握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训练了较高理论研究水平,但对应用数学缺乏足够了解,实践应用能力较差,理论和实践脱节。数学教育职前教育的缺失,给用人单位的入职教育及在职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针对新任教师开展的入职教育和在职教师开展的在职教育,教育内容虽然体现了从教专业的发展方向,但基本是在理论的基础上建构理论,对教师实际教学工作缺少实用性和针对性,在课程设置上具有很强的随意性,缺乏必要的激励和约束机制。”[1]尽管绝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都越来越重视对新入职教师进行入职教育,但数学素养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且整个培养过程缺乏系统性、规划性,培养效果并不理想。
2.重科研业绩而轻教学实践效果的评价体系。根据教育学原理,人才培養效果的显现,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很难在短期内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应用型本科数学教师教学素养的高低,及其培养人才的质量,均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有力验证。然而,数学教师申报科研课题,发展科研论文,却往往能很快获得社会认可。这使得社会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学教师的评价,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们申报课题、发表论文的数量及层次,而不是他们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效果,致使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往往把申报课题、发表论文等作为考核、评优数学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使课题、论文等科研成果成为了学校及教师获取社会声誉及谋求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手段,这很大程度上对学校、教师的发展都至关重要。“由于受社会评价与行政管理导向的影响,应用型本科院校也在力图建设成为科研型高校,甚至走向‘重科研而轻教学’的极端”[2]。“重科研而轻教学”的观念,使得很多数学教师会选择将精力放在申报课题、发展论文等科研工作中,忽视或应付数学课堂教学,这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教学素养的提升产生了致命的障碍。
3.重教学研究轻教学实践的教研制度。在应用型本科院校“重科研而轻教学”的评价体系里,用人单位虽都十分注重对新进数学教师进行入职教育培训,但其培训内容却仍侧重于理论知识讲授,缺乏对教师实践应用教学素养的培养,培训所讲授的理论与教学所需要的实践应用相脱节,有些院校的培训甚至过分强调教师科研素养,学术主义明显。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为新进数学教师安排的入职培训,其培训内容缺乏系统性及发展性,未能为数学教师讲授有益的数学教学技能,对其教学实践水平的提高作用甚微。 三、应用型本科数学教师教学素养培养策略
1.转变考核要求。作为数学教师,熟练掌握数学学科专业知识已属不易;更很少人能同时通晓应用型本科相关专业的课程内容及实践知识,并熟练运用数学理论知识解决专业实际问题。因此,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各专业开设的课程可宏观划分为理论类、实践类的特点,应用型本科院校可尝试将数学教师按两个发展方向来培养,其一为侧重于理论知识教学的数学教师,主要负责数学专业课的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其二为侧重于实践应用的数学教师,主要负责数学实际应用能力的教学培养,重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两类数学教师的比例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进行合理划分。
2.改革评价体系。对侧重于理论、实践这两类数学教师,应进行分类考评。其中,对侧重理论型数学教师的教学评价,重点关注所教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效果;对侧重实践型数学教师的教学评价,则重点关注所教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及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学教师科研评价,也应进行分类评价,引导侧重理论型数学教师从事基础教学研究,引导侧重实践型数学教师从事应用数学研究。此外,为优化两类数学教师比例,可适当降低实践型教师科研指标,以鼓励侧重理论型数学教师积极向侧重实践型数学教师转型。
3.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政府出台财政、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协同培育“双师型”數学教师。政府创新改革学制,开设培育实用性人才的博士生教育,进一步拓宽应用型数学教师来源渠道,积极培育高素质侧重实践型的数学教师。同时,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将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优化市场机制对高教资源的配置作用,进一步增强应用型本科院校参与、服务社会的意识,全面深化校企合作,联合提升数学教师教学素养。
应用型本科数学教师教学素养的提高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学校做好主讲教师的考核与评价,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从外部促进数学教师教学素养的养成。数学教师主动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问题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能力,并积极参与到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与企业建立广泛的联系,则是提高教学素养的内在因素。数学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与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总结,不断挑战自我,方能成为一名高素养的应用型本科数学教师。
参考文献:
[1]陈林元,张玉梅.学习型社会中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0,(8).
[2]张文凌,黄涛.高校办学:教授一大拨,名师有几许[N].中国青年报,2010,(24).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学教师;教学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5-0019-02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高等教育之类型及办学层次逐渐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高等教育的人才产出,不仅包括“精英”学术研究型、“高专”职业技能型,还包括转型期产业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应用技术型。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迫切需要,应用型本科院校近年来方兴未艾。
应用型本科院校既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也不同于高职高专院校,其专业设置以新兴专业或新的专业培养方向为主体,课程体系设计侧重于学科及应用,教学方法兼顾学科性及应用性,以具备应用能力的“双师型”教师为师资队伍。它以应用性人才培养为目标,以“为地方区域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为宗旨,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导向,突出地方特色,并根据社会和地方经济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灵活设置专业及课程,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现代人本教育理念。
数学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对数学素养、数学应用能力的锻炼,对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随着数学教育影响面越来越广,要求数学教师所具备的教学素养也将越来越高,这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学教师教学素养的提升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一、应用型本科对数学教师教学素养的要求
应用型本科院校之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以专业应用为导向、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专业能力为核心、以专业精神为灵魂”,也就是说,应用型本科教育有本科教育的共性,强调理论基础,更突出“应用型”和“实践性”,要培养具备“知识、能力、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因此,应用型本科数学教师除需具备一般高校数学教师基本素质,还应具有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要求的教学素养。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随着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数学教学变得更加容易。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原本深奥难懂的数学知识变得简单形象,使得理论性强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化、情境化,使得枯燥的数学理论变得可视化、平面化。应用型本科数学教师需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在教学过程中灵活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方能营造出良好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全面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2.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应用型本科专业往往对接产业需求而设,与产业、经济关系紧密。作为应用型本科的数学教师,应在掌握扎实数学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学习专业知识,关注产业发展动态,以便能指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和实际问题。因此,应用型本科的数学教师应具备在数学领域中跨学科拓展知识结构和将数学与学生的专业融会贯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3.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丰富的经验。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学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不仅是数学理论,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专业和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教师自己则首先要具备这种经验和能力。因此,应用型本科的数学教师应既是个理论家,又是实干家,既是能授业解惑的教书先生,又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行家能手。
4.广泛的社会联系。应用型本科院校是面向社会的生产、生活等活动而举办的,它更具有开放性和社会性,其专业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因此,应用型本科的数学教师就不可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埋头做学问”的学究,而应是积极参与到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研究者和实干家,在某种程度上更应是一个社会活动家。
二、应用型本科数学教师教学素养培养的现状分析
1.重学术教育而轻职业教育的教育体系。当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学教师主要来源于应届毕业研究生,他们在研究生学习阶段,主要学习高等数学专业,接受了完整的学科教育,掌握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训练了较高理论研究水平,但对应用数学缺乏足够了解,实践应用能力较差,理论和实践脱节。数学教育职前教育的缺失,给用人单位的入职教育及在职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针对新任教师开展的入职教育和在职教师开展的在职教育,教育内容虽然体现了从教专业的发展方向,但基本是在理论的基础上建构理论,对教师实际教学工作缺少实用性和针对性,在课程设置上具有很强的随意性,缺乏必要的激励和约束机制。”[1]尽管绝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都越来越重视对新入职教师进行入职教育,但数学素养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且整个培养过程缺乏系统性、规划性,培养效果并不理想。
2.重科研业绩而轻教学实践效果的评价体系。根据教育学原理,人才培養效果的显现,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很难在短期内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应用型本科数学教师教学素养的高低,及其培养人才的质量,均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有力验证。然而,数学教师申报科研课题,发展科研论文,却往往能很快获得社会认可。这使得社会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学教师的评价,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们申报课题、发表论文的数量及层次,而不是他们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效果,致使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往往把申报课题、发表论文等作为考核、评优数学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使课题、论文等科研成果成为了学校及教师获取社会声誉及谋求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手段,这很大程度上对学校、教师的发展都至关重要。“由于受社会评价与行政管理导向的影响,应用型本科院校也在力图建设成为科研型高校,甚至走向‘重科研而轻教学’的极端”[2]。“重科研而轻教学”的观念,使得很多数学教师会选择将精力放在申报课题、发展论文等科研工作中,忽视或应付数学课堂教学,这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教学素养的提升产生了致命的障碍。
3.重教学研究轻教学实践的教研制度。在应用型本科院校“重科研而轻教学”的评价体系里,用人单位虽都十分注重对新进数学教师进行入职教育培训,但其培训内容却仍侧重于理论知识讲授,缺乏对教师实践应用教学素养的培养,培训所讲授的理论与教学所需要的实践应用相脱节,有些院校的培训甚至过分强调教师科研素养,学术主义明显。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为新进数学教师安排的入职培训,其培训内容缺乏系统性及发展性,未能为数学教师讲授有益的数学教学技能,对其教学实践水平的提高作用甚微。 三、应用型本科数学教师教学素养培养策略
1.转变考核要求。作为数学教师,熟练掌握数学学科专业知识已属不易;更很少人能同时通晓应用型本科相关专业的课程内容及实践知识,并熟练运用数学理论知识解决专业实际问题。因此,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各专业开设的课程可宏观划分为理论类、实践类的特点,应用型本科院校可尝试将数学教师按两个发展方向来培养,其一为侧重于理论知识教学的数学教师,主要负责数学专业课的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其二为侧重于实践应用的数学教师,主要负责数学实际应用能力的教学培养,重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两类数学教师的比例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进行合理划分。
2.改革评价体系。对侧重于理论、实践这两类数学教师,应进行分类考评。其中,对侧重理论型数学教师的教学评价,重点关注所教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效果;对侧重实践型数学教师的教学评价,则重点关注所教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及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学教师科研评价,也应进行分类评价,引导侧重理论型数学教师从事基础教学研究,引导侧重实践型数学教师从事应用数学研究。此外,为优化两类数学教师比例,可适当降低实践型教师科研指标,以鼓励侧重理论型数学教师积极向侧重实践型数学教师转型。
3.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政府出台财政、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协同培育“双师型”數学教师。政府创新改革学制,开设培育实用性人才的博士生教育,进一步拓宽应用型数学教师来源渠道,积极培育高素质侧重实践型的数学教师。同时,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将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优化市场机制对高教资源的配置作用,进一步增强应用型本科院校参与、服务社会的意识,全面深化校企合作,联合提升数学教师教学素养。
应用型本科数学教师教学素养的提高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学校做好主讲教师的考核与评价,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从外部促进数学教师教学素养的养成。数学教师主动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问题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能力,并积极参与到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与企业建立广泛的联系,则是提高教学素养的内在因素。数学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与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总结,不断挑战自我,方能成为一名高素养的应用型本科数学教师。
参考文献:
[1]陈林元,张玉梅.学习型社会中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0,(8).
[2]张文凌,黄涛.高校办学:教授一大拨,名师有几许[N].中国青年报,2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