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探讨案例教学法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将4个基本情况相同的班级随机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采用以案例教学法为主的多种教学方法;对照班采用单一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法。结果显示:采用案例教学法学生的理论成绩、实验成绩以及对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可见,案例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性和综合素质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法。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
案例教学法是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研究院于1918年首创并成功应用于MBA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其选择的案例都是来自于真实情境或事件,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其面临的情境可有多种选择性的解决方法,没有特定的解决之方法。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讨论,不像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扮演着传授知识者角色。案例教学法具有以下的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可提高学生非智力能力;师生互动,平等交流,学生有充分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可缩短教学与临床的距离;结果多元化。为适应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改革,笔者于2008年将案例教学法引入教学中,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选取桂林市卫生学校2008级护理73、74、75、76班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护理73、74班(共119人)为对照班,护理75、76班(共120人)为实验班。所有学生均为初中毕业生,入学成绩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
对照班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满堂灌传统的授课法,实验班采用以案例教学法为主的多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的教学程序如下:
1 阅读案例、个人分析。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应在学生心灵中激起求知的欲望和点燃爱知识的火花,这欲望和火花,就是学习兴趣和动力的内容和源泉之一”。笔者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恰当选择具有启发性而又有一定难度的案例,让学生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中,激起学习兴趣,学会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2 小组讨论,达成共识。课前发给学生已印制好的案例,让学生先自己查阅有关资料,小组讨论,互相交流,提出解决方案和依据。
3 课堂发言、全班交流。在民主、和谐的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全班进行有效的交流。
4 改变考核方法。成绩是平时成绩、段考和期考的综合。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自己寻找的与微生物有关的科学趣闻、实验自行设计分和课堂主动回答问题的各项累加总分。
5 实验课的内容不再是单纯的“重复验证”。如部分实验让学生们设计;学生参与实验准备。
6 精讲点拨,课后反思。
二、结果
学期末根据学校规定,采用教考分离方法进行理论测试。实验班与对照班用同一份试卷,成绩比较采用z检验,实验班与对照班比较有显著性差异(D<0.01)。说明案例教学法优于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法(见表l和表2)。
(2)问卷调查。学期末,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实验班学生对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班(见表3)。
三、讨论
(一)取得的效果
1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桂林市卫生学校护理专业80%以上的学生文化基础较差,有较明显的“厌学”心理。面对抽象并且枯燥、内容多的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学习兴趣不浓。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在实验班通过有关热点问题的案例介绍,如AIDS给人类带来的灾害;“9.11”事件后,恐怖分子利用炭疽杆菌制造的生物恐怖,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性。结果实验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兴趣浓厚。而使用传统教学法对照班,学生反映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内容较空洞、抽象,不感兴趣。
2 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医学基础课程,其与临床联系紧密。为实现教学互动,让学习变被动为主动,首先应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如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学生不再是被动的重复老师做过的实验。如细菌的分布实验。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内容,有的检查手上的细菌。有的检查人民币上的细菌。有的检查教室内的细菌,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最后选派一名学生归纳总结实验结果,有不同意见的学生可补充。结果实验班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主动参与意识强,学生动手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而使用传统教学法对照班,有的只看不做,甚至有的学生在老师做完试教后就偷偷溜走。
3 提高了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认为教师的作用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思维和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指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大胆质疑,通过自我反思与评价,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在实验班讲解破伤风梭菌时,笔者首先用幻灯片让学生观看破伤风典型的临床体征,然后给出护士给两个不同外伤病人处理伤口的案例,让学生自己思考、分析案例,挖掘学生个性潜质。
4 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是21世纪的年轻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在案例的讨论中,学生学会如何进行有效的合作与交流,如何恰当的表达自己的见解,培养了团队精神。
5 促进教学改革的深人发展。三年来在教学的实践中,笔者用教学新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在课堂主渠道上下工夫,将教学新理念转化为日常的教学行为,重视职业意识的渗透,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充分、恰当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全感官参与学习,提高了课堂调控能力,促进课改的深入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1 自学能力差的学生适应慢。中职卫生学校的学生长期受单调、“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的影响,学习缺乏主动性。2008年以来笔者的课题组5位老师,想方设法教学,仍有一少部分自学能力差的学生适应案例教学法慢。
2 所需的课时比传统教学法多。因其要求学生课前人人都要亲自动手查资料、积极开动脑筋,然后小组或全班讨论等,需要学生积极主动配合。而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课时由原来的76学时削减为54学时,因教材内容繁多,所以学生感觉有一定的压力。 3
教师的教学任务重。由于笔者课题组的老师周学时都在20学时以上,日常教学任务过重,都是利用周末、节假日和寒暑假查资料做课件,因而大家也深感压力比较大。
4 教材内容繁多。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职业学校应把教学、求知与做事和技能结合在一起。但当前教材脱离实际,面面俱到内容繁多,学生无法完全消化吸收。
实践证明,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具有传统教学法无法比拟的优势。应用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意识的增强,对培养实用型人才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
案例教学法是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研究院于1918年首创并成功应用于MBA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其选择的案例都是来自于真实情境或事件,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其面临的情境可有多种选择性的解决方法,没有特定的解决之方法。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讨论,不像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扮演着传授知识者角色。案例教学法具有以下的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可提高学生非智力能力;师生互动,平等交流,学生有充分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可缩短教学与临床的距离;结果多元化。为适应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改革,笔者于2008年将案例教学法引入教学中,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选取桂林市卫生学校2008级护理73、74、75、76班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护理73、74班(共119人)为对照班,护理75、76班(共120人)为实验班。所有学生均为初中毕业生,入学成绩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
对照班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满堂灌传统的授课法,实验班采用以案例教学法为主的多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的教学程序如下:
1 阅读案例、个人分析。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应在学生心灵中激起求知的欲望和点燃爱知识的火花,这欲望和火花,就是学习兴趣和动力的内容和源泉之一”。笔者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恰当选择具有启发性而又有一定难度的案例,让学生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中,激起学习兴趣,学会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2 小组讨论,达成共识。课前发给学生已印制好的案例,让学生先自己查阅有关资料,小组讨论,互相交流,提出解决方案和依据。
3 课堂发言、全班交流。在民主、和谐的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全班进行有效的交流。
4 改变考核方法。成绩是平时成绩、段考和期考的综合。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自己寻找的与微生物有关的科学趣闻、实验自行设计分和课堂主动回答问题的各项累加总分。
5 实验课的内容不再是单纯的“重复验证”。如部分实验让学生们设计;学生参与实验准备。
6 精讲点拨,课后反思。
二、结果
学期末根据学校规定,采用教考分离方法进行理论测试。实验班与对照班用同一份试卷,成绩比较采用z检验,实验班与对照班比较有显著性差异(D<0.01)。说明案例教学法优于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法(见表l和表2)。
(2)问卷调查。学期末,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实验班学生对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班(见表3)。
三、讨论
(一)取得的效果
1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桂林市卫生学校护理专业80%以上的学生文化基础较差,有较明显的“厌学”心理。面对抽象并且枯燥、内容多的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学习兴趣不浓。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在实验班通过有关热点问题的案例介绍,如AIDS给人类带来的灾害;“9.11”事件后,恐怖分子利用炭疽杆菌制造的生物恐怖,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性。结果实验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兴趣浓厚。而使用传统教学法对照班,学生反映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内容较空洞、抽象,不感兴趣。
2 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医学基础课程,其与临床联系紧密。为实现教学互动,让学习变被动为主动,首先应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如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学生不再是被动的重复老师做过的实验。如细菌的分布实验。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内容,有的检查手上的细菌。有的检查人民币上的细菌。有的检查教室内的细菌,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最后选派一名学生归纳总结实验结果,有不同意见的学生可补充。结果实验班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主动参与意识强,学生动手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而使用传统教学法对照班,有的只看不做,甚至有的学生在老师做完试教后就偷偷溜走。
3 提高了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认为教师的作用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思维和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指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大胆质疑,通过自我反思与评价,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在实验班讲解破伤风梭菌时,笔者首先用幻灯片让学生观看破伤风典型的临床体征,然后给出护士给两个不同外伤病人处理伤口的案例,让学生自己思考、分析案例,挖掘学生个性潜质。
4 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是21世纪的年轻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在案例的讨论中,学生学会如何进行有效的合作与交流,如何恰当的表达自己的见解,培养了团队精神。
5 促进教学改革的深人发展。三年来在教学的实践中,笔者用教学新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在课堂主渠道上下工夫,将教学新理念转化为日常的教学行为,重视职业意识的渗透,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充分、恰当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全感官参与学习,提高了课堂调控能力,促进课改的深入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1 自学能力差的学生适应慢。中职卫生学校的学生长期受单调、“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的影响,学习缺乏主动性。2008年以来笔者的课题组5位老师,想方设法教学,仍有一少部分自学能力差的学生适应案例教学法慢。
2 所需的课时比传统教学法多。因其要求学生课前人人都要亲自动手查资料、积极开动脑筋,然后小组或全班讨论等,需要学生积极主动配合。而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课时由原来的76学时削减为54学时,因教材内容繁多,所以学生感觉有一定的压力。 3
教师的教学任务重。由于笔者课题组的老师周学时都在20学时以上,日常教学任务过重,都是利用周末、节假日和寒暑假查资料做课件,因而大家也深感压力比较大。
4 教材内容繁多。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职业学校应把教学、求知与做事和技能结合在一起。但当前教材脱离实际,面面俱到内容繁多,学生无法完全消化吸收。
实践证明,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具有传统教学法无法比拟的优势。应用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意识的增强,对培养实用型人才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