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适应社会可持续、协调、全面地发展,我们培养的人才应是各层次、各类型的开拓创新型人才,他们必须既能继承又能活用并且能创新人类的文明成果。面对这样一个生机勃勃、日新月异的大时代,教育者若只停留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层面上,无疑是落后和不合时宜的。那么当今的师者,除了“传道、授业、解惑”还有其它职责吗?新的理念出台了,如何将它深入人心呢?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人为本;教育教学策略;教师角色定位;转变教育理念的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7-0004-04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课程结构到课程评价的各方面都呼唤教学理念的更新,而要真正使这场改革获得成功,最重要的恐怕不是书面上的条条框框,也不是热热闹闹地组织教师们观摩几次事先精心制作好了的所谓“公开课”,而是使教育者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重新定位自己与受教育者的角色,制定新教学策略,转变教学观念,这是改革落到实处的关键点,也是改革实践的起始点。
一、教育理念的历史沿革
一千多年前,韩愈在他的《师说》中提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一思想对我国教育产生着巨大影响,时至今日,仍然是我国教师自觉不自觉地在遵守的基本教学原则。笔者并不否认教师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职责,这朴实的教学思想,无可争议地是我们必须传承的,但在日新月异的今时今日,我们不应只局限在这一观念上,而应结合时代的要求发展它,补充它,赋予它以新意。
从现代教育观来看,韩愈的教育理念,是教师中心论的观点,传达的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动权威决策者地位,学生当然就处于被动趋附服从者的地位。在封建君主制的古代,生产力极其低下,劳动者凭着直接的生产技艺和经验就可以生产,社会教育目的仅是培养封建统治人才,“学而优则仕”,教育的功能只有选拔甄别,他们不要求被教育者或者杜绝被教育者发展自己的个性,教育者必须符合统一规格:绝对服从“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等封建伦理,“儒学”烂熟于心,忠诚的封建统治的卫道士。韩愈的这一理念,在实现这一教育目的上无疑是颇具积极意义的。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从西方机器大工业新的生产力形式涌入中国开始,教育目的便不再局限于“学而优则仕”,而更注重与生产劳动结合在一起,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十七世纪始的欧洲,反映当时生产力水平的课程,如植物学、动物学、物理学等就出现在的学校课程中,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量子物理、激光技术、遗传工程等相继进入学校课程,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随后这一趋势逐渐遍布世界范围。课程设置门类不断增多,教育内容不断丰富与深化,是教育目的变化与发展的结果。
在当代的中国,为适应社会可持续、协调、全面地发展,我们培养的人才应是一定质量与数量的各层次、各类型的开拓创新型人才,他们必须既能继承又能活用并且能创新人类的文明成果,此时,教育者若只局限于自己“传”“授”“解”的职责,无疑是落后的,不合时宜的。为了早日实现我国社会现代化,基础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改革提出的新理念倡导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增强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那么,与之相适应的教师的教学观应该是:以人为本,从尊重人性、科学认识学生心理的角度出发,把学生放在自我发展提高的主体地位,把启发、引导作为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自己在教学双边活动过程中的重要任务。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的教学策略与教师角色的定位
(一)教师的教学策略——启发、引导。
教育过程中,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这是因为学生不仅是有生命的动物,更是有意识、有情感、有个性的社会人,他们不是盲目、机械、被动接受作用于他们的影响,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学生的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等主观能动性的素质会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与发展的能力也随之不断增强与提高,这是教育客观规律所决定的,也是教师必须首先认识到的学生特点,是现代教育者必须树立的科学的、正确的学生观。
与学生自我发展的主体特点相对应的,应该是教师的启发、引导、促进的工作特点。教师应该认识到:教师教学的任务不只是教给学生知识技能,更应该是想尽办法让学生自己去学习,主动学习,学会学习。课堂上真正处于主动地位的不应该是教师,而应该是学生。与传统的教师只单纯向学生呈献现成学习内容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是,现代教师的工作策略应该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引导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并获得结论。
1.启发引导教学策略的心理学依据。
20世纪50年代始,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证明:外部刺激在引起动机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诱因具有唤起个体行动和指导行动方向的双重作用。
所谓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的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人们无论从事什么活动,总要受到动机的调节与支配。例如,我们去超市购物,是我们的购买动机在起作用。即便是像吃饭、喝水、走路这些简单的活动,也是在动机的推动下产生的。爱因斯坦在谈到他发现相对论的原因时就指出,引领他获得巨大科学成就的主要动力就是源于他童年时的一些兴趣与想法。这里所说的兴趣与想法,就是心理学的动机。那么动机的力量何以如此巨大呢?心理学研究揭示:当个体在动机的驱使下完成一个动作、一个行为、一个任务、解决了一个问题之后,会获得很强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是激励个体乐意去做自己认为重要的工作,并努力达到完善地步的一种内部的推动力量。这种内部力量可以使个体掌握周围环境、克服恶劣环境,为自己的成长和自我超越而愉悦、振奋,当个体付出大量的努力获得成功时,会产生一种征服成功的快感与情绪体验。从人的成长过程来看,这种个体动机,使个体在学习、探索与发现过程中获得的自我满足的快乐体验;是促进个体良性健康成长发展的内部驱力,其力量非常大,其积极意义非常明显。因而,我们知道了,引起个体动机的诱因是教师所应把握、利用与发掘的重要资源,这也就决定了教师教学的重要原则:启发性原则,决定了教师的启发引导的教学策略。
2.启发引导教学策略的实施。
(1)创设问题情境。
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是指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力所能及的疑难情境。
创设情境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教师的提问,也可以是教师布置的作业;可以从新旧教材的联系方面入手,也可以由学生的日常经验出发。例如,欣赏交响乐时,教师可以以分析音乐的情绪色彩为问题情境,这是一个学生仅凭情感经验就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很容易地激发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在学生简单直观的问题分析过程中,教师可因势利导,将学生引入分析引起音乐情绪色彩的理性因素——配器、力度与速度等的理性认识阶段。
(2)注重调节学生的动机水平。
教师都知道,如果动机水平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欠缺,学习效果不会理想。那么,是不是动机水平越强越好呢?答案是否定的。心理学家已证明:动机水平过强时,极易引发个体的过度焦虑和紧张状态,反而会降低个体处理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举一个常见事例。比如,一个学生在考试时,要求获得好成绩的动机过分强烈,以至于产生焦躁紧张,从而导致了“怯场”的不良后果。“怯场”干扰了记忆和思维的正常发挥,学生会连平时十分熟悉的问题都答不出来。因此,教师注意调节学生的动机水平,使学生动机的强度适中,以取得学习的最佳效果。艺术地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通过各种方法调节学生的动机水平也是教师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时,所应实践与研究的。以下就是几种被证明了的科学有效的调节途径。
①调节问题难度。
学校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的难度应该适中,这里所讲的“问题”是广义上的问题概念,不只是口头提问,也包括作业、平时测验与考试等等。
②有效利用学习评价的促进作用。
教师正确的评价,恰当地运用表扬或批评,是激发调节学习动机的重要途径之一。因为表扬与批评是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成绩肯定与否定的一种强化方式。正确地使用这一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激发起上进心、自尊心、荣辱感等。切忌不正确的表扬与批评,这会使学生要么盲目骄傲,要么灰心丧气失去自信。
③适当引进学习的竞争机制。
适当适度地组织学习竞赛等竞争活动,历来被认为是激发学生积极性、争取优良成绩的有效手段。适当地组织学习竞争,可以为学生营造力争上游的紧迫氛围,学生们会在这种气氛中你争我赶,更快更好地达到目标。同时,竞争中,也可使学生在集体中认识彼此的长处短处,彼此取长补短。
④指导学生对自己成败正确归因,促进学生奋斗意志。
试验表明:具有成功倾向的个体,都认为自己可以胜任大多数的学业挑战,当他们成功时,更多地将成功的原因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失败时,将失败的原因归因于自己的努力不够。这种归因,对于个体的后续学习活动是十分有利的。因为成功激发了个体更强的自信心,失败又是加倍努力的动力。因此,具有成功倾向的个体在遭受失败时不容易气馁,反而会更加意志坚定地奋斗下去,正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就是这个道理。
而现实当中,并非每个学生都具有对自己成败正确归因的能力。我们在教育实施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很多学生在对自己的成败进行不正确的归因后,深受不良心理暗示的误导,走进了不断失败的死胡同不可自拔。例如,具有失败倾向的个体,失败时往往归因于自己能力低下,而成功时,又归因于偶然的外部条件所致,比如运气好或问题简单等等,因而使自己陷入了一个沮丧的境地——总是为失败而自责,即便成功也感觉不到自信,进而暗示自己是一个没有能力控制学业成败的“失败者”,以至于学习行为上表现出逃避与犹豫。
因此,教师有责任更深入地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归因状况,尤其是掌握学生是否处于失败倾向的归因状况,以对症下药,引导学生对自己正确、科学地归因,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信念:通过不懈的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成功。
(二)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
我们在强调学生是自我教育与提高的主体时,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学生正处于发展中,他们的经验知识还不丰富,心智还不成熟,在教学方向、教学进程等方面还起不了主导作用。学生的身心尚在发展完善中,决定了他们还摆脱不了“依赖性”“向师性”等不成熟的特点。而教师,是受社会、国家和家庭的委托,“闻道在先”,受过专门师范教育,熟知教育规律的身心发展成熟的成人,因而,教师务必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揭示知识重点难点关键点,起到启发点拨和引导指导的作用,以使学生认识知识发生过程的效率提高,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更为灵敏,并最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
由此看来,强调提高学生自我发展与提高的能力,并不等于教师可以对学生放手不管,并不是将教师的传统“控制者”的地位,一下子削弱到“旁观者”地位,这无异于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是教育改革的初衷,改革所提倡的是从科学正确的现代教育观的角度出发,让教师成为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
三、转变教育观念的途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放民主
新一轮教改以来,各种批评中国教育现状的声音此起彼伏,其中大多数是对教师队伍的批评与指摘,什么“应试教育”“落后的教学模式”,什么“一言堂”等等字眼不绝于耳。可冷静下来想想,这种指摘之声也有偏颇之处。
中国教师历来有个别名“教书匠”,所谓“匠”,就是“按别人的设计工作的人”,其创造性与自主性是被严格限制的。传统观念中,“课程”被作为由国家规范教师教育行为的模本,从教学内容、教学实施及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都严格制约着教师,而“课程”向来只是政府和课程专家所研究决定的问题,教师无权过问,只要按“课程”教书就可以了。因此,教育评价若侧重于“甄别选拔”,当然就有教师的“应试教育”;教育内容若过于严格规范,当然就有已掌握教学内容教师的“一言堂”……这些是很难回避的矛盾。
教育问题的长期存在,教育改革之声此起彼伏,教改势在必行,“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的提出引发了全社会的共鸣,而笔者认为改革所实行的一些“以人为本”的举措,似乎更多的是面对学生的“以人为本”,直指教师队伍的“以人为本”并不多,我们的改革更像是“自说自话”只属于少数教育决策者的改革。在笔者看来,改革的成败在于人的因素,归根结底在于转变众人的思想观念,我们的改革也应意识到:“以人为本”转变教师队伍的观念也是极其重要的,务必将改革所倡导的思想精髓深深地植入教师的心里,成为教师指导自己教育行为的内在动力,而要做到这点,不应该只是开几次贯彻教改精神的会议或组织几次“教改模范课”观摩。笔者经常参加各类大大小小的“公开课”的观摩活动,但大多数所谓“教改模范课”也只是师生精心排练多日的“汇报演出”而已,并不能反映日常教学的真实状况,其推广的意义并不大。事实上,多数情况下,多数教育者仍在老的教育观念下运用着老的教学模式。这些举措有的并没有真正撞击教师灵魂引起共鸣的价值。
笔者认为,“以人为本”地转变教师教育观念的做法应是:
首先,结合各种宣传媒体,尽可能地打开教师的教育视野,为教师提供教育改革的精神动力。让教师在自觉能动地比较权衡中,从心坎儿里做出改革的选择,使教师做到:思想上有可学习的优秀榜样;行为上有优化教学方法。比如,多组织教师学习发达国家一些先进的教育成果,将国外的教育改革趋势与现状、理念与成果呈现给教师,有条件的话可以派教师深入地考察学习。这一点很重要,我们改革的原因,就是我们认识到了我国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的距离,所以引领我国教师广泛地近距离地领略发达国家的教育现状,是触及教师灵魂,使教师从内心深处产生“不改不行”的紧迫感的必要途径。改革切忌封闭,封闭的就事论事,产生的是更多的指令与限制,结果是指令执行者的“知行”不愿合一、“知行”无从合一。
第二,倡导教师也是内在的课程,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适当允许教师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与个人正确观念融入教学,从而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智慧,使之既是改革的实践者,又是改革的创造者与组织者,使教师自觉能动地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
第三,尽可能地为教师提供更多的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学习进修机会等等,从知识素养、道德素养、能力素养等综合素质上,引领教师队伍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通过知识储备与知识更新,为教师响应教育改革提供智力支持。目前许多国家,甚至教育水平很发达的国家,如日本,都面临着教师队伍知识结构老化的困惑,这是很值得我国教育界关注的问题。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以人为本”一系列教育理念,是对传统课程与教育体系的巨大冲击,而观念的突破是改革成功的关键。以现代教育观来看,教师的定义应该是: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组织者、管理者与指导者,起到主导作用,教师的主要任务除“传道、授业、解惑”外,更应该是“启发、引导和促进”。这一观念一旦深入人心,必将引发教与学、师与生等关系,以及教学法、教学组织等方面革命性的变化,必将使我国教育真正意义上做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必将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向现代化发展转变。因而,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势在必行,转变的途径就是:立足于本国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使中国教育的改革走向“开放,民主,发展”的道路。
【责任编辑:韩四清】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人为本;教育教学策略;教师角色定位;转变教育理念的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7-0004-04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课程结构到课程评价的各方面都呼唤教学理念的更新,而要真正使这场改革获得成功,最重要的恐怕不是书面上的条条框框,也不是热热闹闹地组织教师们观摩几次事先精心制作好了的所谓“公开课”,而是使教育者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重新定位自己与受教育者的角色,制定新教学策略,转变教学观念,这是改革落到实处的关键点,也是改革实践的起始点。
一、教育理念的历史沿革
一千多年前,韩愈在他的《师说》中提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一思想对我国教育产生着巨大影响,时至今日,仍然是我国教师自觉不自觉地在遵守的基本教学原则。笔者并不否认教师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职责,这朴实的教学思想,无可争议地是我们必须传承的,但在日新月异的今时今日,我们不应只局限在这一观念上,而应结合时代的要求发展它,补充它,赋予它以新意。
从现代教育观来看,韩愈的教育理念,是教师中心论的观点,传达的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动权威决策者地位,学生当然就处于被动趋附服从者的地位。在封建君主制的古代,生产力极其低下,劳动者凭着直接的生产技艺和经验就可以生产,社会教育目的仅是培养封建统治人才,“学而优则仕”,教育的功能只有选拔甄别,他们不要求被教育者或者杜绝被教育者发展自己的个性,教育者必须符合统一规格:绝对服从“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等封建伦理,“儒学”烂熟于心,忠诚的封建统治的卫道士。韩愈的这一理念,在实现这一教育目的上无疑是颇具积极意义的。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从西方机器大工业新的生产力形式涌入中国开始,教育目的便不再局限于“学而优则仕”,而更注重与生产劳动结合在一起,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十七世纪始的欧洲,反映当时生产力水平的课程,如植物学、动物学、物理学等就出现在的学校课程中,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量子物理、激光技术、遗传工程等相继进入学校课程,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随后这一趋势逐渐遍布世界范围。课程设置门类不断增多,教育内容不断丰富与深化,是教育目的变化与发展的结果。
在当代的中国,为适应社会可持续、协调、全面地发展,我们培养的人才应是一定质量与数量的各层次、各类型的开拓创新型人才,他们必须既能继承又能活用并且能创新人类的文明成果,此时,教育者若只局限于自己“传”“授”“解”的职责,无疑是落后的,不合时宜的。为了早日实现我国社会现代化,基础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改革提出的新理念倡导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增强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那么,与之相适应的教师的教学观应该是:以人为本,从尊重人性、科学认识学生心理的角度出发,把学生放在自我发展提高的主体地位,把启发、引导作为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自己在教学双边活动过程中的重要任务。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的教学策略与教师角色的定位
(一)教师的教学策略——启发、引导。
教育过程中,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这是因为学生不仅是有生命的动物,更是有意识、有情感、有个性的社会人,他们不是盲目、机械、被动接受作用于他们的影响,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学生的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等主观能动性的素质会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与发展的能力也随之不断增强与提高,这是教育客观规律所决定的,也是教师必须首先认识到的学生特点,是现代教育者必须树立的科学的、正确的学生观。
与学生自我发展的主体特点相对应的,应该是教师的启发、引导、促进的工作特点。教师应该认识到:教师教学的任务不只是教给学生知识技能,更应该是想尽办法让学生自己去学习,主动学习,学会学习。课堂上真正处于主动地位的不应该是教师,而应该是学生。与传统的教师只单纯向学生呈献现成学习内容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是,现代教师的工作策略应该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引导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并获得结论。
1.启发引导教学策略的心理学依据。
20世纪50年代始,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证明:外部刺激在引起动机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诱因具有唤起个体行动和指导行动方向的双重作用。
所谓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的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人们无论从事什么活动,总要受到动机的调节与支配。例如,我们去超市购物,是我们的购买动机在起作用。即便是像吃饭、喝水、走路这些简单的活动,也是在动机的推动下产生的。爱因斯坦在谈到他发现相对论的原因时就指出,引领他获得巨大科学成就的主要动力就是源于他童年时的一些兴趣与想法。这里所说的兴趣与想法,就是心理学的动机。那么动机的力量何以如此巨大呢?心理学研究揭示:当个体在动机的驱使下完成一个动作、一个行为、一个任务、解决了一个问题之后,会获得很强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是激励个体乐意去做自己认为重要的工作,并努力达到完善地步的一种内部的推动力量。这种内部力量可以使个体掌握周围环境、克服恶劣环境,为自己的成长和自我超越而愉悦、振奋,当个体付出大量的努力获得成功时,会产生一种征服成功的快感与情绪体验。从人的成长过程来看,这种个体动机,使个体在学习、探索与发现过程中获得的自我满足的快乐体验;是促进个体良性健康成长发展的内部驱力,其力量非常大,其积极意义非常明显。因而,我们知道了,引起个体动机的诱因是教师所应把握、利用与发掘的重要资源,这也就决定了教师教学的重要原则:启发性原则,决定了教师的启发引导的教学策略。
2.启发引导教学策略的实施。
(1)创设问题情境。
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是指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力所能及的疑难情境。
创设情境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教师的提问,也可以是教师布置的作业;可以从新旧教材的联系方面入手,也可以由学生的日常经验出发。例如,欣赏交响乐时,教师可以以分析音乐的情绪色彩为问题情境,这是一个学生仅凭情感经验就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很容易地激发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在学生简单直观的问题分析过程中,教师可因势利导,将学生引入分析引起音乐情绪色彩的理性因素——配器、力度与速度等的理性认识阶段。
(2)注重调节学生的动机水平。
教师都知道,如果动机水平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欠缺,学习效果不会理想。那么,是不是动机水平越强越好呢?答案是否定的。心理学家已证明:动机水平过强时,极易引发个体的过度焦虑和紧张状态,反而会降低个体处理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举一个常见事例。比如,一个学生在考试时,要求获得好成绩的动机过分强烈,以至于产生焦躁紧张,从而导致了“怯场”的不良后果。“怯场”干扰了记忆和思维的正常发挥,学生会连平时十分熟悉的问题都答不出来。因此,教师注意调节学生的动机水平,使学生动机的强度适中,以取得学习的最佳效果。艺术地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通过各种方法调节学生的动机水平也是教师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时,所应实践与研究的。以下就是几种被证明了的科学有效的调节途径。
①调节问题难度。
学校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的难度应该适中,这里所讲的“问题”是广义上的问题概念,不只是口头提问,也包括作业、平时测验与考试等等。
②有效利用学习评价的促进作用。
教师正确的评价,恰当地运用表扬或批评,是激发调节学习动机的重要途径之一。因为表扬与批评是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成绩肯定与否定的一种强化方式。正确地使用这一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激发起上进心、自尊心、荣辱感等。切忌不正确的表扬与批评,这会使学生要么盲目骄傲,要么灰心丧气失去自信。
③适当引进学习的竞争机制。
适当适度地组织学习竞赛等竞争活动,历来被认为是激发学生积极性、争取优良成绩的有效手段。适当地组织学习竞争,可以为学生营造力争上游的紧迫氛围,学生们会在这种气氛中你争我赶,更快更好地达到目标。同时,竞争中,也可使学生在集体中认识彼此的长处短处,彼此取长补短。
④指导学生对自己成败正确归因,促进学生奋斗意志。
试验表明:具有成功倾向的个体,都认为自己可以胜任大多数的学业挑战,当他们成功时,更多地将成功的原因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失败时,将失败的原因归因于自己的努力不够。这种归因,对于个体的后续学习活动是十分有利的。因为成功激发了个体更强的自信心,失败又是加倍努力的动力。因此,具有成功倾向的个体在遭受失败时不容易气馁,反而会更加意志坚定地奋斗下去,正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就是这个道理。
而现实当中,并非每个学生都具有对自己成败正确归因的能力。我们在教育实施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很多学生在对自己的成败进行不正确的归因后,深受不良心理暗示的误导,走进了不断失败的死胡同不可自拔。例如,具有失败倾向的个体,失败时往往归因于自己能力低下,而成功时,又归因于偶然的外部条件所致,比如运气好或问题简单等等,因而使自己陷入了一个沮丧的境地——总是为失败而自责,即便成功也感觉不到自信,进而暗示自己是一个没有能力控制学业成败的“失败者”,以至于学习行为上表现出逃避与犹豫。
因此,教师有责任更深入地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归因状况,尤其是掌握学生是否处于失败倾向的归因状况,以对症下药,引导学生对自己正确、科学地归因,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信念:通过不懈的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成功。
(二)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
我们在强调学生是自我教育与提高的主体时,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学生正处于发展中,他们的经验知识还不丰富,心智还不成熟,在教学方向、教学进程等方面还起不了主导作用。学生的身心尚在发展完善中,决定了他们还摆脱不了“依赖性”“向师性”等不成熟的特点。而教师,是受社会、国家和家庭的委托,“闻道在先”,受过专门师范教育,熟知教育规律的身心发展成熟的成人,因而,教师务必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揭示知识重点难点关键点,起到启发点拨和引导指导的作用,以使学生认识知识发生过程的效率提高,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更为灵敏,并最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
由此看来,强调提高学生自我发展与提高的能力,并不等于教师可以对学生放手不管,并不是将教师的传统“控制者”的地位,一下子削弱到“旁观者”地位,这无异于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是教育改革的初衷,改革所提倡的是从科学正确的现代教育观的角度出发,让教师成为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
三、转变教育观念的途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放民主
新一轮教改以来,各种批评中国教育现状的声音此起彼伏,其中大多数是对教师队伍的批评与指摘,什么“应试教育”“落后的教学模式”,什么“一言堂”等等字眼不绝于耳。可冷静下来想想,这种指摘之声也有偏颇之处。
中国教师历来有个别名“教书匠”,所谓“匠”,就是“按别人的设计工作的人”,其创造性与自主性是被严格限制的。传统观念中,“课程”被作为由国家规范教师教育行为的模本,从教学内容、教学实施及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都严格制约着教师,而“课程”向来只是政府和课程专家所研究决定的问题,教师无权过问,只要按“课程”教书就可以了。因此,教育评价若侧重于“甄别选拔”,当然就有教师的“应试教育”;教育内容若过于严格规范,当然就有已掌握教学内容教师的“一言堂”……这些是很难回避的矛盾。
教育问题的长期存在,教育改革之声此起彼伏,教改势在必行,“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的提出引发了全社会的共鸣,而笔者认为改革所实行的一些“以人为本”的举措,似乎更多的是面对学生的“以人为本”,直指教师队伍的“以人为本”并不多,我们的改革更像是“自说自话”只属于少数教育决策者的改革。在笔者看来,改革的成败在于人的因素,归根结底在于转变众人的思想观念,我们的改革也应意识到:“以人为本”转变教师队伍的观念也是极其重要的,务必将改革所倡导的思想精髓深深地植入教师的心里,成为教师指导自己教育行为的内在动力,而要做到这点,不应该只是开几次贯彻教改精神的会议或组织几次“教改模范课”观摩。笔者经常参加各类大大小小的“公开课”的观摩活动,但大多数所谓“教改模范课”也只是师生精心排练多日的“汇报演出”而已,并不能反映日常教学的真实状况,其推广的意义并不大。事实上,多数情况下,多数教育者仍在老的教育观念下运用着老的教学模式。这些举措有的并没有真正撞击教师灵魂引起共鸣的价值。
笔者认为,“以人为本”地转变教师教育观念的做法应是:
首先,结合各种宣传媒体,尽可能地打开教师的教育视野,为教师提供教育改革的精神动力。让教师在自觉能动地比较权衡中,从心坎儿里做出改革的选择,使教师做到:思想上有可学习的优秀榜样;行为上有优化教学方法。比如,多组织教师学习发达国家一些先进的教育成果,将国外的教育改革趋势与现状、理念与成果呈现给教师,有条件的话可以派教师深入地考察学习。这一点很重要,我们改革的原因,就是我们认识到了我国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的距离,所以引领我国教师广泛地近距离地领略发达国家的教育现状,是触及教师灵魂,使教师从内心深处产生“不改不行”的紧迫感的必要途径。改革切忌封闭,封闭的就事论事,产生的是更多的指令与限制,结果是指令执行者的“知行”不愿合一、“知行”无从合一。
第二,倡导教师也是内在的课程,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适当允许教师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与个人正确观念融入教学,从而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智慧,使之既是改革的实践者,又是改革的创造者与组织者,使教师自觉能动地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
第三,尽可能地为教师提供更多的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学习进修机会等等,从知识素养、道德素养、能力素养等综合素质上,引领教师队伍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通过知识储备与知识更新,为教师响应教育改革提供智力支持。目前许多国家,甚至教育水平很发达的国家,如日本,都面临着教师队伍知识结构老化的困惑,这是很值得我国教育界关注的问题。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以人为本”一系列教育理念,是对传统课程与教育体系的巨大冲击,而观念的突破是改革成功的关键。以现代教育观来看,教师的定义应该是: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组织者、管理者与指导者,起到主导作用,教师的主要任务除“传道、授业、解惑”外,更应该是“启发、引导和促进”。这一观念一旦深入人心,必将引发教与学、师与生等关系,以及教学法、教学组织等方面革命性的变化,必将使我国教育真正意义上做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必将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向现代化发展转变。因而,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势在必行,转变的途径就是:立足于本国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使中国教育的改革走向“开放,民主,发展”的道路。
【责任编辑:韩四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