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玉文化的内涵太丰富,它是在长期时空交织、文化交叠中形成的,渗入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时期各个方面。因此,研究玉文化不应只是简单地割裂时间来做作品、诗赋、艺术特点的罗列,应溯其源头,去摸索玉文化的根脉。为此,笔者淡化了历史年代的划分,从立体的角度,以神化的玉、王化的玉、德化的玉、世俗化的玉这个脉络,来浅析其文化属性沉积和丰富发展的过程,文末并对当代现状进行了思考,以期引发读者对玉文化发展和传承的深入探索。
关键字:玉文化;内涵;发展
引言
大量的出土文物和文字记载,似乎都在诉说着同一个史实:一块块玉石,从最原始一点的审美意识,最早的信念和虔诚,被不断赋予新的含义,发生新的作用,最终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中国玉文化。玉文化博大精深,它虽有起落但从未间断且一直延续发展,它的历史脉络几乎与人类同源,也许其本身就是一部鸿篇巨著般的人类发展史。
由于早于文字的出现,因此它最初的面貌仍然是神秘的……最初是一段“玉石不分”时期,远古先民们取石打造工具,受工具实用性能的制约,他们或许只关注石材的坚硬、份量,并无“玉”的概念,甚至可能有些漂亮的石头因为不够坚韧而被抛弃。后来,当审美意识萌生后,人们开始欣赏珍视有着美丽的颜色和纹理的石头,于是便进入了“玉石分开”的阶段。
1 神化的玉
文明初期,人对生命的起止充满崇敬,在古老的四大文明中不乏这样的实例,中国有“女娲造人”的传说,更曾是母系社会并以女性为尊。同时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四季更迭、日月星辰、丰收灾祸,这些神秘的现象或规律促使人们相信某种外在的、无形的力量,于是人们出现了崇拜心理。在中国,玉被认为是美丽的石头,同时也是最有灵性的石头,集天地日月、山川河流之精华,早于人的生命,玉的光泽有阳光一样的特性,在大地上,水虽有灵性但不能成器物,山石虽有形却无水之灵性,唯有玉,兼具了大地之上最好的两样东西的特征,坚硬、浑厚、温润、细腻,阴阳刚柔相收兼济。
因此玉被认为玉是自然界的精华,从万物中挑选了出来,被赋予神圣的意义,能够和自然界的神灵相通,同时与整个世界在总体上存在着联系,是界于此世界与彼世界的纽带和桥梁。原始社会传达天神旨意的巫覡,在祭祀的典礼中用玉表达对于天地的崇敬和畏惧,比如:“琮”上圆下方,可以通天地,“璜”则仿天上彩虹而做。而对于生命的自然终结的无奈,通过玉的坚韧、耐久,来表达希冀死后灵魂不朽乃至肉体的不朽,表达希望回归自然、回归永恒的愿望。例如:汉代玉琀,取义金蝉脱壳,可能象征着灵魂不灭,人褪去今世的躯壳转世再生。
2 王化的玉
王,天下所归往也。然而王还有更深的内涵,孔子曰:“一贯三为王。” 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 “三”的造字本义:衍生天地万物的天地人,《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的上面的一横代表“天”,下面的一横代表“地”,中间的一横代表“人”。就是说,能够参悟贯通天、地、人者为王。在古代,“王”和“玉”极为相似,但却有微妙差异,“玉” 的 三横疏密均匀,而“王”的中间一横比较靠近上面的一横。李阳冰曰:“中画近上。王者,則天之义。”因此,王更亲近于“天”,自称“天子”,被认为是拥有神的品性和拥有与神沟通的特殊天赋,因此他们无可厚非的选择了同样能贯通“天、地、人”的玉,用玉的神圣性以强化人们对他的英雄主义的敬慕和服从。
天子对维护其帝国与天、地和统治天地的神灵之间的和谐负有责任,如果他不能尽责,结果就是饥荒、洪水和地震。为尽这样的义务,天子定期来到五座圣山,在那里他通过祈祷和献祭为其帝国寻求神灵保佑。他还向土地、太阳、雨及河神祈祷,并从先辈的灵魂中寻求指导。此时,玉石原始的神性并未消失减弱或衍化,君王中央集权的统治为其提供稳固的保障,并用龙、瑞兽等象征天子身份权利威严的图案纹饰来加强这份庄严神圣至高无上的荣耀。比如玉玺,玉玺无疑是王权的象征,《说文解字》曰:“玺,王者之印也。”至秦始皇统一中国,首开玉制国玺之风,有传国玉玺“受天于命,既寿永昌”。尔后历代仿效,据《宋史·舆服志》称:“秦制,天子有六玺,又有传国玺,历代因之。”这六玺是:皇帝之玺、皇帝行玺、皇帝信玺、天子之玺、天子行玺、天子信玺。其中“皇帝”三玺用来处理国内事务,“天子”三玺用来料理外事活动。《汉官仪》记载,汉代皇帝的六玺,都是玉制,而其他人只能依等级分别用金、银、铜。再如礼制用玉,《周礼》将“礼”释为五个方面:吉、凶、宾、军、嘉,(吉为祭祀,凶为丧葬,宾为宾迎,军为军旅,嘉为婚冠)这五个方面,我们都能找到有关用玉的记载,《周官》曰:“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壁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3 德化的玉
随着人们审美需求的提升,美玉自与人的精神气质发生了共鸣,其人格化的特征也日趋明显,此时佩玉不仅仅是装饰,更有着表示人的品德,约束人行为的内涵。古人已把佩玉同人的精神世界、行为举止、道德修养联系在了一起。因此,形成了玉的比德观,讲究“首德次符”,即佩玉的实质而不是表现外在的美,而是表现人的精神世界和自我修养的程度,并应时刻以玉的品性要求自己,即“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孔子论玉有“十一德”: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至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曰:“玉,石之美者,有五德。”五德即仁、义、智、勇、洁。
仁——“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说明玉 给人带来恩泽,具有仁爱之心, 生性温和。是以,经常佩带会给人一种非常平和的心态,就像是有个具有仁爱之心,生性温和的人时刻陪在你的左右,感染着你。玉不离身,人不离玉。
义——“理之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表里如一,从外表看就能看到玉的里面是否有杂质。所谓,画龙画虎难画骨, 知人知面不知心, 能做到五德之二实在是难得。 智——“其声舒畅,专以远闻,志者方也”,敲击玉石,会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并且能传达到很远的地方,说明玉是有智慧的,并且善于传达给周围的人。
勇——“不挠而折,勇之方也”,不屈不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代表着玉有过人的勇气。
洁——“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 当玉断裂的时候边缘会有很锋利的断口,但是用手来触摸的时并不会伤害到我们,这正表明了玉洁身自好,即便你把我摔碎了我也不会伤害你。
古代有用来约束人行走礼仪的玉饰:组玉佩,级别越高的人,身上组玉佩就越长,行走时的步子就越小越缓和雍容,西周的组玉佩有长达150厘米的,佩戴时从脖子一直悬挂至脚踝,佩戴者在走路时也就必须行止端庄温文。到了东周,组玉佩改为系在腰间,不再往颈部套了。这组玉佩不是发不出声音,而是不可以轻易发出声音,以此为鉴,一天到晚不分场合叮叮当当不断出声的人是不值得别人尊重的。玉的碰撞声提醒着自己“克己复礼”,如“故君子在车则闻鸾和之声,行则鸣佩玉,是以非辟之心无自入也”,行走时玉佩发出的声音,驱除非辟之心。这正是要求人们对内心的冲动和不平静进行克制,反应宣泄人的不良情绪,这与儒家的“克己复礼”实属一致。另外,《诗经》中不仅用玉比喻君子的品德,女子的贞洁,还用治玉过程的切磋琢磨来比喻人的美好品德的修成过程。“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壁……”
4 世俗化的玉
随着市井阶层的扩大和商贸经济的发展,玉雕开始出现了浓厚的生活气息的渗入,出现了自由活跃的民间手工作坊,规模可观的玉雕市场和专门出售玉器的店铺。随着汉代通西域,玉石被大量的开采,并流入中原,而能工巧匠们开始用自己的眼光观察事物,追随普遍的社会心理进行创作。玉雕获得了丰富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治玉工具、器型种类和图案纹样上。
玉石的开采玉器的雕刻技术,反映了时代的前进过程,是玉文化创造活动的第一生产力。随着汉代通西域,玉石被大量的开采并流入中原,工匠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宋代“巧色雕”开始大量运用,“山子雕”亦开始出现;明代《天工开物》记载有“水凳”“添沙剖玉”的作法;元代玉器作工渐趋粗犷;明代早期作工简洁流畅,严谨而精美;清代则有“乾隆工”的精工细作;直至近代,现代的电动玉雕机,以电力轴动代替传统的脚蹬手磨,使琢玉者的效率大为提高,玉雕又以玲珑剔透见长……经过几千年的不断探索与积累,这些都显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工具的发展为玉雕艺术表现手法提供了坚实的现实基础,精美的玉雕也由此而出,器型种类和图案纹样也不断出新,琳琅满目,由早期的祭祀用玉、礼器等发展成了以实用器为主:如陈设类:瓶、熏、屏、像……器皿类:盘、碗、壶、盒……文用类:玉砚、笔架、水洗、镇纸……图案更加贴近生活,由原先的以图腾等象征风格为主转向以写实风格为主,题材中寄托着安康幸福、吉祥如意等朴素的生活愿景,如莲花童子、和合二仙、麻姑献寿、竹报平安等,且至今仍在传承应用,为人们所喜爱。
走入寻常百姓家的玉,虽弱化了玉文化传统的经典性、神圣性、尊贵性,但它的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独具民族特色的艺术魅力仍深深地吸引着人们。当代玉的世俗化发展,为更多的人走进玉的世界,与其结缘,识玉、赏玉提供了可能性。但不可否认的是,玉文化传统中精神层面的内涵在当代正深受着大众消费价值观念的影响,玉雕艺术品越来越多地成了急功近利的产品,一部分人一边在乐此不疲地浪费宝贵而又稀缺的资源,一边又对其艺术文化内涵束手无策,因而玉也似乎越来越“神秘”了。玉石是亿万年地质运动形成的石之精华,而玉文化历经上古、远古、近古的文化之水,汪汪万顷,奔流直下,难道会渐趋干涸?这是对当代玉雕从业人员的一大警醒,更是现代玉雕发展和传承的一大挑战。
5 结语
在玉文化的历史发展中有着许许多多的亮点,随便选取其中的一些,便可串成一条美丽的珠链,结合来看更似一副动人的画卷。千百年来,它与我们中华民族的子孙共生共长,共息共存。
玉文化的传承不能离开玉文化的根脉,传承的内容不能仅是技艺技法上的,更需有文化内涵和心法上的。创作者、经营者、研究者无疑是玉最亲近的人,在玉文化中他们既是被熏陶者,又是传播者,又或者他们本身就是玉文化有机整体中的一部分,理应对喜爱者负有玉文化内涵解读和传播的责任,因此抱敬畏之心、怀惜爱之情、负承继之责,融入玉文化传统,继承传统,发扬传统,使这千百年的文化之水奔流而下,不息不止。
关键字:玉文化;内涵;发展
引言
大量的出土文物和文字记载,似乎都在诉说着同一个史实:一块块玉石,从最原始一点的审美意识,最早的信念和虔诚,被不断赋予新的含义,发生新的作用,最终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中国玉文化。玉文化博大精深,它虽有起落但从未间断且一直延续发展,它的历史脉络几乎与人类同源,也许其本身就是一部鸿篇巨著般的人类发展史。
由于早于文字的出现,因此它最初的面貌仍然是神秘的……最初是一段“玉石不分”时期,远古先民们取石打造工具,受工具实用性能的制约,他们或许只关注石材的坚硬、份量,并无“玉”的概念,甚至可能有些漂亮的石头因为不够坚韧而被抛弃。后来,当审美意识萌生后,人们开始欣赏珍视有着美丽的颜色和纹理的石头,于是便进入了“玉石分开”的阶段。
1 神化的玉
文明初期,人对生命的起止充满崇敬,在古老的四大文明中不乏这样的实例,中国有“女娲造人”的传说,更曾是母系社会并以女性为尊。同时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四季更迭、日月星辰、丰收灾祸,这些神秘的现象或规律促使人们相信某种外在的、无形的力量,于是人们出现了崇拜心理。在中国,玉被认为是美丽的石头,同时也是最有灵性的石头,集天地日月、山川河流之精华,早于人的生命,玉的光泽有阳光一样的特性,在大地上,水虽有灵性但不能成器物,山石虽有形却无水之灵性,唯有玉,兼具了大地之上最好的两样东西的特征,坚硬、浑厚、温润、细腻,阴阳刚柔相收兼济。
因此玉被认为玉是自然界的精华,从万物中挑选了出来,被赋予神圣的意义,能够和自然界的神灵相通,同时与整个世界在总体上存在着联系,是界于此世界与彼世界的纽带和桥梁。原始社会传达天神旨意的巫覡,在祭祀的典礼中用玉表达对于天地的崇敬和畏惧,比如:“琮”上圆下方,可以通天地,“璜”则仿天上彩虹而做。而对于生命的自然终结的无奈,通过玉的坚韧、耐久,来表达希冀死后灵魂不朽乃至肉体的不朽,表达希望回归自然、回归永恒的愿望。例如:汉代玉琀,取义金蝉脱壳,可能象征着灵魂不灭,人褪去今世的躯壳转世再生。
2 王化的玉
王,天下所归往也。然而王还有更深的内涵,孔子曰:“一贯三为王。” 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 “三”的造字本义:衍生天地万物的天地人,《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的上面的一横代表“天”,下面的一横代表“地”,中间的一横代表“人”。就是说,能够参悟贯通天、地、人者为王。在古代,“王”和“玉”极为相似,但却有微妙差异,“玉” 的 三横疏密均匀,而“王”的中间一横比较靠近上面的一横。李阳冰曰:“中画近上。王者,則天之义。”因此,王更亲近于“天”,自称“天子”,被认为是拥有神的品性和拥有与神沟通的特殊天赋,因此他们无可厚非的选择了同样能贯通“天、地、人”的玉,用玉的神圣性以强化人们对他的英雄主义的敬慕和服从。
天子对维护其帝国与天、地和统治天地的神灵之间的和谐负有责任,如果他不能尽责,结果就是饥荒、洪水和地震。为尽这样的义务,天子定期来到五座圣山,在那里他通过祈祷和献祭为其帝国寻求神灵保佑。他还向土地、太阳、雨及河神祈祷,并从先辈的灵魂中寻求指导。此时,玉石原始的神性并未消失减弱或衍化,君王中央集权的统治为其提供稳固的保障,并用龙、瑞兽等象征天子身份权利威严的图案纹饰来加强这份庄严神圣至高无上的荣耀。比如玉玺,玉玺无疑是王权的象征,《说文解字》曰:“玺,王者之印也。”至秦始皇统一中国,首开玉制国玺之风,有传国玉玺“受天于命,既寿永昌”。尔后历代仿效,据《宋史·舆服志》称:“秦制,天子有六玺,又有传国玺,历代因之。”这六玺是:皇帝之玺、皇帝行玺、皇帝信玺、天子之玺、天子行玺、天子信玺。其中“皇帝”三玺用来处理国内事务,“天子”三玺用来料理外事活动。《汉官仪》记载,汉代皇帝的六玺,都是玉制,而其他人只能依等级分别用金、银、铜。再如礼制用玉,《周礼》将“礼”释为五个方面:吉、凶、宾、军、嘉,(吉为祭祀,凶为丧葬,宾为宾迎,军为军旅,嘉为婚冠)这五个方面,我们都能找到有关用玉的记载,《周官》曰:“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壁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3 德化的玉
随着人们审美需求的提升,美玉自与人的精神气质发生了共鸣,其人格化的特征也日趋明显,此时佩玉不仅仅是装饰,更有着表示人的品德,约束人行为的内涵。古人已把佩玉同人的精神世界、行为举止、道德修养联系在了一起。因此,形成了玉的比德观,讲究“首德次符”,即佩玉的实质而不是表现外在的美,而是表现人的精神世界和自我修养的程度,并应时刻以玉的品性要求自己,即“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孔子论玉有“十一德”: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至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曰:“玉,石之美者,有五德。”五德即仁、义、智、勇、洁。
仁——“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说明玉 给人带来恩泽,具有仁爱之心, 生性温和。是以,经常佩带会给人一种非常平和的心态,就像是有个具有仁爱之心,生性温和的人时刻陪在你的左右,感染着你。玉不离身,人不离玉。
义——“理之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表里如一,从外表看就能看到玉的里面是否有杂质。所谓,画龙画虎难画骨, 知人知面不知心, 能做到五德之二实在是难得。 智——“其声舒畅,专以远闻,志者方也”,敲击玉石,会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并且能传达到很远的地方,说明玉是有智慧的,并且善于传达给周围的人。
勇——“不挠而折,勇之方也”,不屈不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代表着玉有过人的勇气。
洁——“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 当玉断裂的时候边缘会有很锋利的断口,但是用手来触摸的时并不会伤害到我们,这正表明了玉洁身自好,即便你把我摔碎了我也不会伤害你。
古代有用来约束人行走礼仪的玉饰:组玉佩,级别越高的人,身上组玉佩就越长,行走时的步子就越小越缓和雍容,西周的组玉佩有长达150厘米的,佩戴时从脖子一直悬挂至脚踝,佩戴者在走路时也就必须行止端庄温文。到了东周,组玉佩改为系在腰间,不再往颈部套了。这组玉佩不是发不出声音,而是不可以轻易发出声音,以此为鉴,一天到晚不分场合叮叮当当不断出声的人是不值得别人尊重的。玉的碰撞声提醒着自己“克己复礼”,如“故君子在车则闻鸾和之声,行则鸣佩玉,是以非辟之心无自入也”,行走时玉佩发出的声音,驱除非辟之心。这正是要求人们对内心的冲动和不平静进行克制,反应宣泄人的不良情绪,这与儒家的“克己复礼”实属一致。另外,《诗经》中不仅用玉比喻君子的品德,女子的贞洁,还用治玉过程的切磋琢磨来比喻人的美好品德的修成过程。“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壁……”
4 世俗化的玉
随着市井阶层的扩大和商贸经济的发展,玉雕开始出现了浓厚的生活气息的渗入,出现了自由活跃的民间手工作坊,规模可观的玉雕市场和专门出售玉器的店铺。随着汉代通西域,玉石被大量的开采,并流入中原,而能工巧匠们开始用自己的眼光观察事物,追随普遍的社会心理进行创作。玉雕获得了丰富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治玉工具、器型种类和图案纹样上。
玉石的开采玉器的雕刻技术,反映了时代的前进过程,是玉文化创造活动的第一生产力。随着汉代通西域,玉石被大量的开采并流入中原,工匠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宋代“巧色雕”开始大量运用,“山子雕”亦开始出现;明代《天工开物》记载有“水凳”“添沙剖玉”的作法;元代玉器作工渐趋粗犷;明代早期作工简洁流畅,严谨而精美;清代则有“乾隆工”的精工细作;直至近代,现代的电动玉雕机,以电力轴动代替传统的脚蹬手磨,使琢玉者的效率大为提高,玉雕又以玲珑剔透见长……经过几千年的不断探索与积累,这些都显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工具的发展为玉雕艺术表现手法提供了坚实的现实基础,精美的玉雕也由此而出,器型种类和图案纹样也不断出新,琳琅满目,由早期的祭祀用玉、礼器等发展成了以实用器为主:如陈设类:瓶、熏、屏、像……器皿类:盘、碗、壶、盒……文用类:玉砚、笔架、水洗、镇纸……图案更加贴近生活,由原先的以图腾等象征风格为主转向以写实风格为主,题材中寄托着安康幸福、吉祥如意等朴素的生活愿景,如莲花童子、和合二仙、麻姑献寿、竹报平安等,且至今仍在传承应用,为人们所喜爱。
走入寻常百姓家的玉,虽弱化了玉文化传统的经典性、神圣性、尊贵性,但它的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独具民族特色的艺术魅力仍深深地吸引着人们。当代玉的世俗化发展,为更多的人走进玉的世界,与其结缘,识玉、赏玉提供了可能性。但不可否认的是,玉文化传统中精神层面的内涵在当代正深受着大众消费价值观念的影响,玉雕艺术品越来越多地成了急功近利的产品,一部分人一边在乐此不疲地浪费宝贵而又稀缺的资源,一边又对其艺术文化内涵束手无策,因而玉也似乎越来越“神秘”了。玉石是亿万年地质运动形成的石之精华,而玉文化历经上古、远古、近古的文化之水,汪汪万顷,奔流直下,难道会渐趋干涸?这是对当代玉雕从业人员的一大警醒,更是现代玉雕发展和传承的一大挑战。
5 结语
在玉文化的历史发展中有着许许多多的亮点,随便选取其中的一些,便可串成一条美丽的珠链,结合来看更似一副动人的画卷。千百年来,它与我们中华民族的子孙共生共长,共息共存。
玉文化的传承不能离开玉文化的根脉,传承的内容不能仅是技艺技法上的,更需有文化内涵和心法上的。创作者、经营者、研究者无疑是玉最亲近的人,在玉文化中他们既是被熏陶者,又是传播者,又或者他们本身就是玉文化有机整体中的一部分,理应对喜爱者负有玉文化内涵解读和传播的责任,因此抱敬畏之心、怀惜爱之情、负承继之责,融入玉文化传统,继承传统,发扬传统,使这千百年的文化之水奔流而下,不息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