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喜欢文字的人应该是幸福的。不是吗?在文字中快乐游弋,可以纵览世间万物,遍赏人间美景。在文字的阡陌上,有春的倩影、夏的芳姿、秋的厚重、冬的圣洁,你可以恣意徜徉在四季的风景里,享受阳光,享受自由,享受温暖。你可以回望上下五千年的求索,凝听金戈铁马踏山河的豪歌,感受心灵共鸣的愉悦祥和。那一份爱的真挚、情的广博,让你心生感动而又难以割舍……
令人遗憾的是,许多时候,我们的语文教学却在无意中扼杀着孩子们的兴趣。一个考取大学的男孩,激动地对他的母亲说:“这下好了,到了大学终于可以不上语文课了!”在小学里做了个问卷调查,几乎有一半的学生不喜欢语文课!也许因为我们的功利,也许缘于我们那自以为是的条分缕析。要知道,没有人可以毫无来由地爱上一样东西,让学生对文字一见钟情并不容易。即便你把阅读的重要性讲得天花乱坠、入木三分,兴趣依然不可能立刻诞生。
然而,我们必须“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要让他们“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那就回望自己,在切身的经历中去寻找那一份契机和欣喜。
一、 抛却功利,在“读”中体验快乐
许多事经历了才有发言权,也才会产生教育意义。学生的阅读也是如此,不必去空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更不必去灌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真正地读起来才是至关重要的。你说西瓜甜,杨梅酸,那永远只是一个概念。在读中培养读的快乐,在读中体验读的乐趣,不必去在意读的目的和意义,抛却功利,只为在文字中去自由轻松地呼吸,那份惬意自会油然而生且无与伦比。
随手捡起案头的一本书,伴着舒缓的音乐,轻轻默念着这样的文字,我是快乐的。
森林里被锯掉一棵树/熊就在他的画册上/画下一棵树/森林被锯掉两棵树/熊就在他的画册上/画下两棵树……
熊时常翻开画册,对他已经/不再存在的朋友说/要是你们还在/这世界该多好
——读完,让人一笑,但笑得心隐隐作痛,为熊的可爱,也为逝去的留恋。
我背着书包上学的时候想/青蛙如果也背着书包/往前跳/那一定很好玩/我做早操的时候想/青蛙如果也排着队/做早操/那一定很好玩
我走到教室里的时候想/在黑板上写字的老师一转身/发现一只青蛙正鼓着眼睛看着她/那一定很好玩/如果老师知道/青蛙是我放在讲台上的话/那……一定很不好玩
——相信每位教师都会遇到这样顽皮的孩子,也会有过类似的童年记忆。但你却不得不由衷地喜爱这孩子的自由和天真,他的“有心无胆”也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再看:
嗡嗡嗡……/“耳朵里好痒,耳朵里好痒”/大树忍不住/颤抖了一下/耳朵里的探险家/可慌了神:地震啦/地震啦/
地
震
啦!
——小蚂蚁钻进了树的耳朵,多新奇的想象呀!尤其是结尾的三个“地震啦”,那排列的方式俨然一群惊慌失措、着急忙慌地从树上往下跳的小蚂蚁,真的是饶有趣味,读罢让我笑个不停。
读这样的书,我真的很陶醉。别以为我在做书的广告,之所以列出上述内容,一为自己喜欢,二也为让读到的人能切身去体验读它的快乐。我想,这份快乐应该传递给我们的学生。所以,捧着书,先把自己喜欢读书的情境给营造出来,再静静地、哧哧笑着把这些文字送到学生的耳边和心坎里,下课的铃声响起,孩子们立刻围拢到我身边,急切地询问:“老师,你读的是什么书呀?”
有人说,最好的文字不是诉诸眼睛和头脑,而是诉诸耳朵与心灵的。因此,“我读你听”可随时进行,相信那份来自文字的快乐体验会渐渐渗入学生的内心。每逢特别的时日,亦可读些特别的内容。开学第一课,切莫轻易让“新学期的打算”挤占课堂,因为那太空洞;倒不如静静地去读一读《你很特别》,把那份期待和祝愿融入到故事里。孩子们的眼神是安静的,心中萌发的那份心愿也是温润的。如此地读着,听着,回味着,就如同给小树的根部暗暗地输送着营养,在对文字心生喜爱之时,学生的精神之原野也必将会长出一片林莽。
二、 精心点拨,在“懂”中萌生喜爱
许多时候,人是因为懂得才喜爱,阅读亦如此。读不懂自然是索然无味,味同嚼蜡。一首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家喻户晓,那优美的旋律将一个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演绎得浪漫而又凄迷。可是,在我“不懂”之前,我是不听的。不了解乐曲所表达的主题,也就听不懂乐曲所表现的丰富情感内涵,更提不起聆听和欣赏的兴趣。直到听了一场《梁祝》音乐赏析会,方才明白此曲是那么的绚丽多彩,抒情动人;那音乐是那么的委婉动听,令人陶醉。再次聆听,我能在旋律中“读”出十八相送、长亭惜别的依恋,仙化成蝶的凄美,在丝丝弦乐中,我似乎听到了“三载同窗情似海,山伯难舍祝英台”的深情诉说。从此,我爱上了这首曲子。这些,缘于“懂得”。而这,又得益于赏析者那如春风抚柳般的轻轻点拨。
由此想到,学生的阅读也应如此。虽说好读书,不求甚解也是一种阅读方式,但课堂上精妙处的一记点拨,犹如拨云见日,使人茅塞顿开,带来的往往是兴趣陡增,欲罢不能。
教师的“点拨”要“点”之当点,“拨”之有术。有时是点在看似平坦却是崎岖处,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这“绿”字似乎原本就该是它,但诗人却有一个“过”或“到”的斟酌过程,为何最终选用“绿”字,其意何在?如此的一番点拨,文字的精妙和神韵便有了呈现;有时是在困惑不解之时进行,一首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脍炙人口,可为何诗人要“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一个“更”字作何解析?有时是在似懂非懂时雪中送炭,《天鹅的故事》中那“像石头似的重重地扑打”一处,为何将老天鹅比作石头?学生能悟出老天鹅扑打冰面的坚定决心,却未必能体察那血肉之躯所承受的疼痛,这些,就需要教师的适时点拨和启发。更重要的是,它启迪了学生的智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 大胆实践,在“用”中延续愉悦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有一段话很值得品味:“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什么是“语文实践”?学以致用该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语文的学习能力也定然是在语文活动中锻炼和形成的。很多时候,伴随着学以致用而产生的变化,不仅仅是能力的提升,还有情感的变化。这就好比初学驾车的人,一旦掌握了驾车技术,能够驾驶车子在路上行驶了,便也有了驾车的兴趣。学习游泳也一样,会者自然是兴趣盎然,畅游不断。所以,我认为,对文字的亲近之情也应在实践中保持和延续。读一首小诗:
我最喜欢
夏天满地的鲜花:
这里一朵,
那里一朵,
真比天上的星星还多。
到了晚上,
花儿睡了,
我数着满天的星星:
这里一颗,
那里一颗,
真比地上的花儿还多。
如此美妙有趣的一首小诗,读它,记下它,自然不在话下。可当你呈现一幅美丽的图画:蓝天上白云悠悠,阳光柔柔;蓝天下草儿青青,羊儿咩咩,轻轻地问孩子们:“你看到了什么?能不能像这首小诗一样说一说。”一个孩子站了起来。
我最喜欢
天上飘着的白云:
这里一朵,
那里一朵,
真比草原上的羊儿还多。
不一会儿,
云儿飘走了,
我数着草地上的羊儿:
这里一只,
那里一只,
真比天上的白云还多。
想必每个听到的人都会欣喜万分,因为,它来自孩童的模仿和创造,它传递的是因为学会而带来的自信和骄傲。很多时候,“学会”会被师生当成教和学的终极目标,倘若如此,教和学的活动便缺失了一些情感的润滑剂,显得生硬枯燥。关注甚至强化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情感反应,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寻找自信,在自信中收获成功,在成功中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如此,喜爱并亲近文字的理想便会成为现实。
作者简介:江苏省句容市实验小学副校长。
令人遗憾的是,许多时候,我们的语文教学却在无意中扼杀着孩子们的兴趣。一个考取大学的男孩,激动地对他的母亲说:“这下好了,到了大学终于可以不上语文课了!”在小学里做了个问卷调查,几乎有一半的学生不喜欢语文课!也许因为我们的功利,也许缘于我们那自以为是的条分缕析。要知道,没有人可以毫无来由地爱上一样东西,让学生对文字一见钟情并不容易。即便你把阅读的重要性讲得天花乱坠、入木三分,兴趣依然不可能立刻诞生。
然而,我们必须“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要让他们“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那就回望自己,在切身的经历中去寻找那一份契机和欣喜。
一、 抛却功利,在“读”中体验快乐
许多事经历了才有发言权,也才会产生教育意义。学生的阅读也是如此,不必去空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更不必去灌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真正地读起来才是至关重要的。你说西瓜甜,杨梅酸,那永远只是一个概念。在读中培养读的快乐,在读中体验读的乐趣,不必去在意读的目的和意义,抛却功利,只为在文字中去自由轻松地呼吸,那份惬意自会油然而生且无与伦比。
随手捡起案头的一本书,伴着舒缓的音乐,轻轻默念着这样的文字,我是快乐的。
森林里被锯掉一棵树/熊就在他的画册上/画下一棵树/森林被锯掉两棵树/熊就在他的画册上/画下两棵树……
熊时常翻开画册,对他已经/不再存在的朋友说/要是你们还在/这世界该多好
——读完,让人一笑,但笑得心隐隐作痛,为熊的可爱,也为逝去的留恋。
我背着书包上学的时候想/青蛙如果也背着书包/往前跳/那一定很好玩/我做早操的时候想/青蛙如果也排着队/做早操/那一定很好玩
我走到教室里的时候想/在黑板上写字的老师一转身/发现一只青蛙正鼓着眼睛看着她/那一定很好玩/如果老师知道/青蛙是我放在讲台上的话/那……一定很不好玩
——相信每位教师都会遇到这样顽皮的孩子,也会有过类似的童年记忆。但你却不得不由衷地喜爱这孩子的自由和天真,他的“有心无胆”也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再看:
嗡嗡嗡……/“耳朵里好痒,耳朵里好痒”/大树忍不住/颤抖了一下/耳朵里的探险家/可慌了神:地震啦/地震啦/
地
震
啦!
——小蚂蚁钻进了树的耳朵,多新奇的想象呀!尤其是结尾的三个“地震啦”,那排列的方式俨然一群惊慌失措、着急忙慌地从树上往下跳的小蚂蚁,真的是饶有趣味,读罢让我笑个不停。
读这样的书,我真的很陶醉。别以为我在做书的广告,之所以列出上述内容,一为自己喜欢,二也为让读到的人能切身去体验读它的快乐。我想,这份快乐应该传递给我们的学生。所以,捧着书,先把自己喜欢读书的情境给营造出来,再静静地、哧哧笑着把这些文字送到学生的耳边和心坎里,下课的铃声响起,孩子们立刻围拢到我身边,急切地询问:“老师,你读的是什么书呀?”
有人说,最好的文字不是诉诸眼睛和头脑,而是诉诸耳朵与心灵的。因此,“我读你听”可随时进行,相信那份来自文字的快乐体验会渐渐渗入学生的内心。每逢特别的时日,亦可读些特别的内容。开学第一课,切莫轻易让“新学期的打算”挤占课堂,因为那太空洞;倒不如静静地去读一读《你很特别》,把那份期待和祝愿融入到故事里。孩子们的眼神是安静的,心中萌发的那份心愿也是温润的。如此地读着,听着,回味着,就如同给小树的根部暗暗地输送着营养,在对文字心生喜爱之时,学生的精神之原野也必将会长出一片林莽。
二、 精心点拨,在“懂”中萌生喜爱
许多时候,人是因为懂得才喜爱,阅读亦如此。读不懂自然是索然无味,味同嚼蜡。一首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家喻户晓,那优美的旋律将一个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演绎得浪漫而又凄迷。可是,在我“不懂”之前,我是不听的。不了解乐曲所表达的主题,也就听不懂乐曲所表现的丰富情感内涵,更提不起聆听和欣赏的兴趣。直到听了一场《梁祝》音乐赏析会,方才明白此曲是那么的绚丽多彩,抒情动人;那音乐是那么的委婉动听,令人陶醉。再次聆听,我能在旋律中“读”出十八相送、长亭惜别的依恋,仙化成蝶的凄美,在丝丝弦乐中,我似乎听到了“三载同窗情似海,山伯难舍祝英台”的深情诉说。从此,我爱上了这首曲子。这些,缘于“懂得”。而这,又得益于赏析者那如春风抚柳般的轻轻点拨。
由此想到,学生的阅读也应如此。虽说好读书,不求甚解也是一种阅读方式,但课堂上精妙处的一记点拨,犹如拨云见日,使人茅塞顿开,带来的往往是兴趣陡增,欲罢不能。
教师的“点拨”要“点”之当点,“拨”之有术。有时是点在看似平坦却是崎岖处,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这“绿”字似乎原本就该是它,但诗人却有一个“过”或“到”的斟酌过程,为何最终选用“绿”字,其意何在?如此的一番点拨,文字的精妙和神韵便有了呈现;有时是在困惑不解之时进行,一首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脍炙人口,可为何诗人要“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一个“更”字作何解析?有时是在似懂非懂时雪中送炭,《天鹅的故事》中那“像石头似的重重地扑打”一处,为何将老天鹅比作石头?学生能悟出老天鹅扑打冰面的坚定决心,却未必能体察那血肉之躯所承受的疼痛,这些,就需要教师的适时点拨和启发。更重要的是,它启迪了学生的智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 大胆实践,在“用”中延续愉悦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有一段话很值得品味:“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什么是“语文实践”?学以致用该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语文的学习能力也定然是在语文活动中锻炼和形成的。很多时候,伴随着学以致用而产生的变化,不仅仅是能力的提升,还有情感的变化。这就好比初学驾车的人,一旦掌握了驾车技术,能够驾驶车子在路上行驶了,便也有了驾车的兴趣。学习游泳也一样,会者自然是兴趣盎然,畅游不断。所以,我认为,对文字的亲近之情也应在实践中保持和延续。读一首小诗:
我最喜欢
夏天满地的鲜花:
这里一朵,
那里一朵,
真比天上的星星还多。
到了晚上,
花儿睡了,
我数着满天的星星:
这里一颗,
那里一颗,
真比地上的花儿还多。
如此美妙有趣的一首小诗,读它,记下它,自然不在话下。可当你呈现一幅美丽的图画:蓝天上白云悠悠,阳光柔柔;蓝天下草儿青青,羊儿咩咩,轻轻地问孩子们:“你看到了什么?能不能像这首小诗一样说一说。”一个孩子站了起来。
我最喜欢
天上飘着的白云:
这里一朵,
那里一朵,
真比草原上的羊儿还多。
不一会儿,
云儿飘走了,
我数着草地上的羊儿:
这里一只,
那里一只,
真比天上的白云还多。
想必每个听到的人都会欣喜万分,因为,它来自孩童的模仿和创造,它传递的是因为学会而带来的自信和骄傲。很多时候,“学会”会被师生当成教和学的终极目标,倘若如此,教和学的活动便缺失了一些情感的润滑剂,显得生硬枯燥。关注甚至强化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情感反应,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寻找自信,在自信中收获成功,在成功中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如此,喜爱并亲近文字的理想便会成为现实。
作者简介:江苏省句容市实验小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