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隨着科技的日益发展和进步,教育教学过程中也呈现出更多的科技因素,这其中,以信息技术为运行方式的多媒体教学,逐渐以其在教学中的突出优势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接受。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而言,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的各个感官都发挥了学习的作用,而学习氛围也更加轻松自在,在这种情况下学习,学习效果也会更加明显。因此,笔者结合多媒体教学的一些特点,探讨了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就此发表一些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 多媒体;初中历史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TN915.43,B0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6-0024-01
目前,课堂教学在改革中存在诸多的问题。首先,初中历史教材所涉及的教学内容都是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但课本中的表述往往不够具体,学生只能从中获取这些历史事件的大致梗概以及其历史意义,对于事件本身的发展过程不甚了了,这就造成学生缺乏学习这些内容的兴趣,学习积极性受到压抑;其次,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有效再现历史事件的真实情况,有些分析只是照本宣科,学生缺乏对这些内容的真实体验,对这些内容的掌握也只能是死记硬背,缺乏理解性的分析和记忆,从而影响到教学效果。针对这些问题,一个较为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结合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形象、使教学过程更加直观,以弥补传统教学的漏洞。因此,文章探究了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相关问题。
一、利用多媒体形象性,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应用于教学的一大优势,在于其可以使教学内容以更加形象的方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对于初中历史而言,由于教学内容都是已经发生的事情,教师和学生都不可能有亲身的经历和体验,在教学时往往就会由于缺乏对事件本身的了解而无法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集中到对教学内容的学习上。有了多媒体的介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视频、音频等功能以更加形象的方式使历史事件再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会更加浓厚。
二、结合多媒体直观性,突破重点难点
在初中历史教学内容当中,涉及到历史事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方面的内容,都是教学的重点,而外国史的学习,则成为教学的难点,一方面由于年代久远,学生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无法进行详尽的了解,另一方面这些历史内容往往涉及到很大的时间跨度以及众多的政治背景,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分析这些宏大的历史数据确实有很大的难度。鉴于此,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尤为必要。因为初中历史知识的特点之一,是过去性和不可再现性,这是历史教师教学面对的难题之一,即生动的历史情景仅靠语言很难再现,动态的历史活动过程,静止在地图上就成了死的线条,而信息技术可以很方便地解决这些问题。音像资料的播放可以让学生随机进入历史情景,能切实突破重点和难点。比如,“美国侵朝”是“美国的霸权政策”中的重点之一,文中内容少,故事情节不多,那么怎样才能化抽象为具体呢?播放影视《朝鲜战争》片段,配以幻灯片《朝鲜战争形势图》,让其声色交融,图文并茂,变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以其动态性、故事性、形象性、直观性刺激学生的感官、思维,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对美国侵略行径的愤慨,认识到侵朝战争是美国霸权主义政策在亚洲的具体体现,是当代战争的根源。
三、发挥多媒体互动性,锻炼思维能力
发展学生基于学科学习的思维能力,是学科教学的一项重要教学目的,初中历史教学也是这样。要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使学生逐渐学会和养成透过历史事件分析社会发展方向的历史思维方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提供相对完备的历史材料,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这些历史材料背后所隐藏的历史规律,从而引导学生掌握常规的历史学习思维方式。如,讲《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时,教师可播放电影《甲午风云》中的几个镜头:邓世昌等北洋水师官兵在海上奋勇抗敌,李鸿章下令北洋水师“避战自保”,慈禧太后大肆铺张地筹备六十大寿庆典,北洋水师在威海卫全军覆没,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在短时间里就毁灭在了日本侵略者手里?这样学生能够将这几个镜头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得出结论: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是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不断的思考,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学会了多角度思考历史背景和历史结局。
总之,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在教学中应用,确实可以从多个方面有效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更多知识,同时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课堂教学只是达成这一目的的手段,而多媒体所起到的只是辅助教学的作用,这方面教师尤其需要注意,不要因为追求完美的看似热闹的课堂教学效果,而过度依赖多媒体,形成为了使用多媒体而教学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最终影响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黎康乐.浅谈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师版,2018(3)32-33.
[2]任嘉慧.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中小学电教:下,2018(1)112-113.
关键词 多媒体;初中历史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TN915.43,B0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6-0024-01
目前,课堂教学在改革中存在诸多的问题。首先,初中历史教材所涉及的教学内容都是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但课本中的表述往往不够具体,学生只能从中获取这些历史事件的大致梗概以及其历史意义,对于事件本身的发展过程不甚了了,这就造成学生缺乏学习这些内容的兴趣,学习积极性受到压抑;其次,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有效再现历史事件的真实情况,有些分析只是照本宣科,学生缺乏对这些内容的真实体验,对这些内容的掌握也只能是死记硬背,缺乏理解性的分析和记忆,从而影响到教学效果。针对这些问题,一个较为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结合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形象、使教学过程更加直观,以弥补传统教学的漏洞。因此,文章探究了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相关问题。
一、利用多媒体形象性,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应用于教学的一大优势,在于其可以使教学内容以更加形象的方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对于初中历史而言,由于教学内容都是已经发生的事情,教师和学生都不可能有亲身的经历和体验,在教学时往往就会由于缺乏对事件本身的了解而无法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集中到对教学内容的学习上。有了多媒体的介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视频、音频等功能以更加形象的方式使历史事件再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会更加浓厚。
二、结合多媒体直观性,突破重点难点
在初中历史教学内容当中,涉及到历史事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方面的内容,都是教学的重点,而外国史的学习,则成为教学的难点,一方面由于年代久远,学生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无法进行详尽的了解,另一方面这些历史内容往往涉及到很大的时间跨度以及众多的政治背景,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分析这些宏大的历史数据确实有很大的难度。鉴于此,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尤为必要。因为初中历史知识的特点之一,是过去性和不可再现性,这是历史教师教学面对的难题之一,即生动的历史情景仅靠语言很难再现,动态的历史活动过程,静止在地图上就成了死的线条,而信息技术可以很方便地解决这些问题。音像资料的播放可以让学生随机进入历史情景,能切实突破重点和难点。比如,“美国侵朝”是“美国的霸权政策”中的重点之一,文中内容少,故事情节不多,那么怎样才能化抽象为具体呢?播放影视《朝鲜战争》片段,配以幻灯片《朝鲜战争形势图》,让其声色交融,图文并茂,变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以其动态性、故事性、形象性、直观性刺激学生的感官、思维,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对美国侵略行径的愤慨,认识到侵朝战争是美国霸权主义政策在亚洲的具体体现,是当代战争的根源。
三、发挥多媒体互动性,锻炼思维能力
发展学生基于学科学习的思维能力,是学科教学的一项重要教学目的,初中历史教学也是这样。要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使学生逐渐学会和养成透过历史事件分析社会发展方向的历史思维方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提供相对完备的历史材料,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这些历史材料背后所隐藏的历史规律,从而引导学生掌握常规的历史学习思维方式。如,讲《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时,教师可播放电影《甲午风云》中的几个镜头:邓世昌等北洋水师官兵在海上奋勇抗敌,李鸿章下令北洋水师“避战自保”,慈禧太后大肆铺张地筹备六十大寿庆典,北洋水师在威海卫全军覆没,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在短时间里就毁灭在了日本侵略者手里?这样学生能够将这几个镜头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得出结论: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是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不断的思考,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学会了多角度思考历史背景和历史结局。
总之,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在教学中应用,确实可以从多个方面有效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更多知识,同时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课堂教学只是达成这一目的的手段,而多媒体所起到的只是辅助教学的作用,这方面教师尤其需要注意,不要因为追求完美的看似热闹的课堂教学效果,而过度依赖多媒体,形成为了使用多媒体而教学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最终影响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黎康乐.浅谈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师版,2018(3)32-33.
[2]任嘉慧.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中小学电教:下,2018(1)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