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钟涣是万山特区敖寨乡一名小学生,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几度休学。几年来,他知道有一位和蔼的老人一直默默地关心着他,帮助他重新树立信心和勇气,使自己得以重返校园。
这位老人叫黄玉素,是万山特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像钟涣这样受到她关心和教育过的青少年,在万山特区还有1万余人。这位看似弱不禁风的老人,把晚年的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关心下一代的工作中。
退岗不退休
1994年4月,黄玉素从万山特区政协副主席工作岗位上退休后,就担任了特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的职务。
刚上任时,特区关工委还没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关心下一代工作在很多人头脑中还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黄玉素开始以这种身份到个别单位开展调研时,就吃了几回闭门羹。一次,她跟几位“五老”人员到某村开展禁毒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村支书首先问道:“你们关工委有没有钱支持我们村里面?如果有,就支持你们的工作;如果没有,下次就不要来了。”面对困难,黄玉素没有退缩,她坚信:路是人踩出来的。
此后,她与关工委其他成员一起,以坚韧顽强的毅力跑完了万山所有的乡镇、村、社区居委会和中小学校,对全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现状、学校德育工作现状以及社会对未成年人的关心程度等进行了一次全面深入的调查摸底,在此基础上认真撰写了长达万余字的工作调研报告,为后来关工委工作的顺利展开打下了基础。
为找到一名合适的法制宣传教育员,她不辞辛劳多次赴距万山城区40公里外的湖南省新晃县城,动员已退休回老家居住的原特区公安局局长方国平加入关工委。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方国平对她说:“你这样大的年纪还不‘退休’,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参加呢?”
如今,关工委已有专用工作车1辆,工作活动经费从当初的每年2000元提高到目前的每年3万元,并纳入了特区财政预算。各乡镇、中小学、社区、农村都成立了关工委,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在城乡和中小学开展得如火如荼、有声有色。
润物细无声
“你们就像一辆高速行驶的车子,只是在路途中出现了一些毛病,修好了,你们还是一辆好车子!”这是黄玉素时常给失足青少年说的一句话。如何让吸毒青少年迷途知返、重新做人,又如何使那些品学兼优却因贫困失学或面临辍学的青少年摆脱困境,是黄玉素15年来想得最多的。
15年来,几乎每年的“6·26”国际禁毒日,她都是在戒毒所里度过的。她在那里先后结识了200多位正在接受改造的“瘾君子”,与他们促膝谈心,帮助他们解开心结,走出阴影,摆脱毒品,步入了正常人的生活轨道,其中有几位还成了当地颇有名气的小老板。
黄世剑,开朗、活泼,但就在几年前,他却是一个孤僻的小孩。原来他的父母都因吸毒相继离去,他的爷爷把他关起来看管。得知情况后,黄玉素带着工作人员去他家,准备把他带出来。老人不肯,怕给自己丢脸面。在黄玉素的再三努力下,才说服了他。黄玉素时常给小孩买来玩具、学习和生活用品,使他得到了童年的快乐。
如今在万山特区,青少年有了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困难,都会首先找到关工委,因为这里有一位为他们排忧解难的“保护伞”。
全心投入
“定下来的事情,就要把它做好!”“工作投入、一丝不苟。”“她一讲起来,自己的病痛都忘了。”一提起黄玉素,大家都会这样说。
2004年9月14日至18日,结合“九·一八”事变纪念日,黄玉素率领其他“五老”同志深入全区各中小学开展大型国耻主题教育报告会。当讲到中国人民受到的巨大伤害和悲惨遭遇时,她饱含热泪地与同学们唱起了抗日流亡歌曲《松花江上》,不仅吸引了乡镇机关干部,学生食堂里正在做饭的师傅们和过往的群众也搬来板凳围听。她的报告大大激发了广大青少年的爱国热情。
2008年7月,铜仁地区召开全区关工委会议。黄玉素要在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会前,随行人员得知她患了重感冒,便对她说:“你身体不舒服,我们就安排人替你宣读吧。”她却说:“我能坚持。”轮到她发言时,她打起精神,声音洪亮,让人看不出一点病痛和疲倦的样子,发言结束时,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但黄玉素一出会议室,便昏倒了,随行人员立即将她送往医院治疗。
“不学习就赶不上时代。”黄玉素说。她喜欢看报、看电视,到图书馆和书店查阅资料,然后将一些重要内容摘录在工作本上,充实到相关的演讲稿中。15年来,她结合实际亲自撰写演讲稿件达10万余字。
家人和朋友担心她身体,对她说:“年纪大了,就不要再搞了。”
她说:“我和学生有缘,我就是要让他们有一个健全的人生。只要还有一线生命,只要腿还能走,我就会坚持下去。”
这位老人叫黄玉素,是万山特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像钟涣这样受到她关心和教育过的青少年,在万山特区还有1万余人。这位看似弱不禁风的老人,把晚年的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关心下一代的工作中。
退岗不退休
1994年4月,黄玉素从万山特区政协副主席工作岗位上退休后,就担任了特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的职务。
刚上任时,特区关工委还没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关心下一代工作在很多人头脑中还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黄玉素开始以这种身份到个别单位开展调研时,就吃了几回闭门羹。一次,她跟几位“五老”人员到某村开展禁毒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村支书首先问道:“你们关工委有没有钱支持我们村里面?如果有,就支持你们的工作;如果没有,下次就不要来了。”面对困难,黄玉素没有退缩,她坚信:路是人踩出来的。
此后,她与关工委其他成员一起,以坚韧顽强的毅力跑完了万山所有的乡镇、村、社区居委会和中小学校,对全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现状、学校德育工作现状以及社会对未成年人的关心程度等进行了一次全面深入的调查摸底,在此基础上认真撰写了长达万余字的工作调研报告,为后来关工委工作的顺利展开打下了基础。
为找到一名合适的法制宣传教育员,她不辞辛劳多次赴距万山城区40公里外的湖南省新晃县城,动员已退休回老家居住的原特区公安局局长方国平加入关工委。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方国平对她说:“你这样大的年纪还不‘退休’,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参加呢?”
如今,关工委已有专用工作车1辆,工作活动经费从当初的每年2000元提高到目前的每年3万元,并纳入了特区财政预算。各乡镇、中小学、社区、农村都成立了关工委,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在城乡和中小学开展得如火如荼、有声有色。
润物细无声
“你们就像一辆高速行驶的车子,只是在路途中出现了一些毛病,修好了,你们还是一辆好车子!”这是黄玉素时常给失足青少年说的一句话。如何让吸毒青少年迷途知返、重新做人,又如何使那些品学兼优却因贫困失学或面临辍学的青少年摆脱困境,是黄玉素15年来想得最多的。
15年来,几乎每年的“6·26”国际禁毒日,她都是在戒毒所里度过的。她在那里先后结识了200多位正在接受改造的“瘾君子”,与他们促膝谈心,帮助他们解开心结,走出阴影,摆脱毒品,步入了正常人的生活轨道,其中有几位还成了当地颇有名气的小老板。
黄世剑,开朗、活泼,但就在几年前,他却是一个孤僻的小孩。原来他的父母都因吸毒相继离去,他的爷爷把他关起来看管。得知情况后,黄玉素带着工作人员去他家,准备把他带出来。老人不肯,怕给自己丢脸面。在黄玉素的再三努力下,才说服了他。黄玉素时常给小孩买来玩具、学习和生活用品,使他得到了童年的快乐。
如今在万山特区,青少年有了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困难,都会首先找到关工委,因为这里有一位为他们排忧解难的“保护伞”。
全心投入
“定下来的事情,就要把它做好!”“工作投入、一丝不苟。”“她一讲起来,自己的病痛都忘了。”一提起黄玉素,大家都会这样说。
2004年9月14日至18日,结合“九·一八”事变纪念日,黄玉素率领其他“五老”同志深入全区各中小学开展大型国耻主题教育报告会。当讲到中国人民受到的巨大伤害和悲惨遭遇时,她饱含热泪地与同学们唱起了抗日流亡歌曲《松花江上》,不仅吸引了乡镇机关干部,学生食堂里正在做饭的师傅们和过往的群众也搬来板凳围听。她的报告大大激发了广大青少年的爱国热情。
2008年7月,铜仁地区召开全区关工委会议。黄玉素要在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会前,随行人员得知她患了重感冒,便对她说:“你身体不舒服,我们就安排人替你宣读吧。”她却说:“我能坚持。”轮到她发言时,她打起精神,声音洪亮,让人看不出一点病痛和疲倦的样子,发言结束时,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但黄玉素一出会议室,便昏倒了,随行人员立即将她送往医院治疗。
“不学习就赶不上时代。”黄玉素说。她喜欢看报、看电视,到图书馆和书店查阅资料,然后将一些重要内容摘录在工作本上,充实到相关的演讲稿中。15年来,她结合实际亲自撰写演讲稿件达10万余字。
家人和朋友担心她身体,对她说:“年纪大了,就不要再搞了。”
她说:“我和学生有缘,我就是要让他们有一个健全的人生。只要还有一线生命,只要腿还能走,我就会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