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国当代文学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立足于能力培养,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能力培养、考核机制等方面,展开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考。
关键词: 能力培养 当代文学 教学改革
中国当代文学是高校中文专业必修的基础课,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中文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随着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国家大力倡导创新教育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围绕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培养目标的定位、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方法的改进等问题,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寻求突破。
近十年来,各高校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研究如火如荼地开展。高校教师们对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与建议。在取得一些成效的同时也显现出一定的不足与缺憾。主要表现在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一些改革往往是局部的,枝节性的,缺乏全局性、整体性和系统性。总体而言不能脱胎换骨,收效不大。基本的教学模式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结合课程内容,辅以多媒体课件,过度地强调了教师如何“教”。在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如何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方面收效甚微。或者片面强调实现合作式、研究性学习和互教互学的拓展性学习,而缺乏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全方位的配套改革,往往容易使学生忽视对基础理论的学习。此外,教学评价形式单一,比较注重期末的终结性评价,造成部分学生不在意学习过程,缺乏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有效反馈机制。
笔者从事高校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十余年,一直致力于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笔者认为,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的新模式应以能力培养为导向,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能力培养、实践指导等全方位的开放式课程教学改革,多层次、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教学内容专题化,优化教学内容
中国当代文学的讲授范畴是中国1949年以来的文学。当代生活的不断演进和文学历史的不断延伸决定了当代文学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文学现象的纷繁复杂,层出不穷与思维观念的更新嬗变使其具有活跃性和新颖性,一些尚无客观定论的文学思潮、文化现象往往由于过于贴近当下而不易把握。这一独特的学科品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不必像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现代文学等课程一样以积累知识、继承经典为主,更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文学批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与此相应,教师应改变传统的就文学讲文学、就“当代”讲当代的灌输性教学方式,从过去的经验型、传输型向探索型和科研型教学方式转化。
传统的当代文学教学观念一般是循着社会史时间的经脉,先讲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学思潮,再讲作家作品。这种“大文学史”的讲述方式往往会带来的问题是,使教学偏离了文学课“以作品为本”的宗旨,教学内容过于庞杂: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文学史梳理、文艺思潮、文学运动、作家及流派活动、作品内容、形式与审美意蕴等混杂一体、面面俱到。带来的后果是,学生对当代文学的把握趋于零散混沌,不利于“问题意识”的形成,当然无法使其分析、综合、概括能力得到提高。
为使教学回归文学本体,强化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审美素养,笔者认为,要突破面面俱到的“大文学史”教学思路,必须遵循“淡化史的线索,突出作品阅读”原则,在对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内容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打破教材章节和时间限制,以某类文体、某类作家作品、某种文学现象等为线索,将分散的知识综合归纳,将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专题后予以启发式教学,优化教学内容。专题内容的设置既可以是框架性、贯通性的宏观概括,如当代文学与古代文学、世界文学、现代文学的关联专题,揭示其内在联系与原因,把它放在古今中外文学发展的历史链条上加以考察,又可以是中观论题的专题概括,如建国十七年文学理论思潮专题、十七年文学作家构成专题;也可以是微观的作家类型分析,如赵树理与农村写作专题、汪曾祺与当代小说文体专题、王安忆与女性写作专题等。在分析具体作品中,要把作品置于作家的创作整体中,考察该作品的地位与意义;把作品置于共时的文化背景中,考察其地位与价值;把作品置于历时的文化背景中,考察其创新之处,能否在文学史上占据一席之地;要将作品置于世界文学的背景中,考察其民族性与世界性。当代文学是古今中外不同文化、文学因素合力影响下的独特载体,其独特的审美品质和人文内涵需要教学者将其从多种维度予以拓展性阐释,既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作家作品的理解,又有利于促使学生初步形成融通古今中外的广阔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分析与审美鉴赏能力。
二、教学方式开放化,组建学习团队
长期的“应试教育”背景下,当代文学的教学一直以教师为中心,应用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被动教学模式。这种以教师课堂灌输、学生被动抄笔记、考前背笔记为主要特征的教师“独白型”模式,显然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品质,人文素質和师范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必须转变教学方式,将教学视点转向接受对象,落实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以主动接纳的姿态面对教学。
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笔者认为,可以以小组团队合作为形式,以承担共同学习任务,共同解决问题为内容,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创新精神、合作学习、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为目标,构建一种开放化的师生平等对话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准确地把握教材内容。备课时,把章节的教学内容问题化,围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原则设计问题。对学生回答比较充分、掌握比较全面的问题,教师只强调重点;对学生掌握不够、思考不深的问题,教师要适当分析、阐发,进行较为深入的讲解,将难点内容,讲深讲透。除此之外,还可采用学生助讲的方式参与授课。组建学习团队,引导学生展开广泛阅读和搜集整理资料,并撰写读书笔记和教案。课堂上拿出一定时间让学生代表讲解,由教师和其他学生对其进行点评和补充,将教学引向深入。每学期还可开展若干专题研讨。在实践教学中注重课堂讨论环节的设计和开展,每一学习团队各有分工又团结协作地完成某一专题研究和展示,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发表独立见解的空间。另外,学习团队还应尝试运用其他多种形式,如自读式、答疑式、报告式、分组辩论等,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课堂教学。 为使教学背景与教学内容尽可能形象化,可以有意识地从多个层面调动多媒体资源。多媒体教学可集文本、影像、动画等多种媒体于一体,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笔者在当代文学教学实践中注重以多媒体影音资料辅助当代文学教学。实践证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的兴趣由开课初问卷调查的“兴趣一般”转变为了“非常感兴趣”,并主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教师除自己制作内容丰富、生动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外,还可将教案资料、阅读书目、课件、学习指导、习题练习、科研论文、影音资料等上传,实现课程教学资源的网络共享。这有助于锻炼学生科学地选择、鉴别信息资料,综合运用多种学习资源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能力培养个性化,实施因材施教
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思路应该充分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开展教学,注重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比如对于有志于考研的学生,可以通过科研项目培养其文学研究能力,为其日后考研定下基础;对于师范类学生,可以以“设计学习”培养其思维的逻辑性与严密性,锻炼备课与试讲能力;对于文秘类学生,通过“辩论赛”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以实地考察项目锻炼学生的组织管理与写作编辑能力等。
在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可以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根据不同的学生个性与能力差异,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外实践活动,如话剧编演。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话剧,既锻炼了学生的文学写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编演能力、协作能力。又如鼓励和指导学生成立文学社团,如读书社、诗歌社、话剧社、儒学社、影视文化传播社等,打造实践交流的平台,多样化地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四、考核方式多元化,激励人才成长
实施以能力为导向的开放式课程教学,是围绕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进行的。教与学的每个环节都应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客观上需要建立相适应的考核体系。
传统的考核机制采用的是“一卷定成绩”。标准答案的过于强调无疑会影响学生的求异思维,阻碍学生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应该从考核方法、考核内容、考核形式上改变以往课程评价基本上以卷面成绩为主的考核方式,探索以能力为导向的多元化考核模式。在考核内容上,探索重实际应用能力的试题与论题,兼顾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考核。重视实际应用能力考核,以撰写论文为主要形式,考查学生文学审美、批评分析、论文写作的各方面素质。论文的题目可以自选,也可以由教师提供,要求论文有一定的创新性。基础理论知识的考核应增加主观理解的题型,如作品赏析题、论述题等。减少客观识记的题量,注重考核学生应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鼓励学生有创造性、有个性的见解,让有独立思考的学生得到较好的分数。取消标准答案,只要学生有创新见解或突出表现,就给奖励分。笔者认为鼓励创新,完善评价标准,将能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
在评分比例上,平时成绩与期末卷面考核并重。平时成绩考核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如回答问题、参与授课和专题研讨等课堂实践活动情况、文本阅读情况、竞赛获奖情况、文章發表情况、科研活动情况、学期论文写作等,彰显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督促学生加强实践参与。施行学生优秀实践成绩的学分奖励机制,有效促进应用型优秀人才的成长。
关键词: 能力培养 当代文学 教学改革
中国当代文学是高校中文专业必修的基础课,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中文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随着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国家大力倡导创新教育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围绕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培养目标的定位、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方法的改进等问题,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寻求突破。
近十年来,各高校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研究如火如荼地开展。高校教师们对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与建议。在取得一些成效的同时也显现出一定的不足与缺憾。主要表现在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一些改革往往是局部的,枝节性的,缺乏全局性、整体性和系统性。总体而言不能脱胎换骨,收效不大。基本的教学模式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结合课程内容,辅以多媒体课件,过度地强调了教师如何“教”。在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如何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方面收效甚微。或者片面强调实现合作式、研究性学习和互教互学的拓展性学习,而缺乏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全方位的配套改革,往往容易使学生忽视对基础理论的学习。此外,教学评价形式单一,比较注重期末的终结性评价,造成部分学生不在意学习过程,缺乏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有效反馈机制。
笔者从事高校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十余年,一直致力于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笔者认为,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的新模式应以能力培养为导向,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能力培养、实践指导等全方位的开放式课程教学改革,多层次、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教学内容专题化,优化教学内容
中国当代文学的讲授范畴是中国1949年以来的文学。当代生活的不断演进和文学历史的不断延伸决定了当代文学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文学现象的纷繁复杂,层出不穷与思维观念的更新嬗变使其具有活跃性和新颖性,一些尚无客观定论的文学思潮、文化现象往往由于过于贴近当下而不易把握。这一独特的学科品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不必像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现代文学等课程一样以积累知识、继承经典为主,更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文学批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与此相应,教师应改变传统的就文学讲文学、就“当代”讲当代的灌输性教学方式,从过去的经验型、传输型向探索型和科研型教学方式转化。
传统的当代文学教学观念一般是循着社会史时间的经脉,先讲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学思潮,再讲作家作品。这种“大文学史”的讲述方式往往会带来的问题是,使教学偏离了文学课“以作品为本”的宗旨,教学内容过于庞杂: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文学史梳理、文艺思潮、文学运动、作家及流派活动、作品内容、形式与审美意蕴等混杂一体、面面俱到。带来的后果是,学生对当代文学的把握趋于零散混沌,不利于“问题意识”的形成,当然无法使其分析、综合、概括能力得到提高。
为使教学回归文学本体,强化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审美素养,笔者认为,要突破面面俱到的“大文学史”教学思路,必须遵循“淡化史的线索,突出作品阅读”原则,在对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内容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打破教材章节和时间限制,以某类文体、某类作家作品、某种文学现象等为线索,将分散的知识综合归纳,将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专题后予以启发式教学,优化教学内容。专题内容的设置既可以是框架性、贯通性的宏观概括,如当代文学与古代文学、世界文学、现代文学的关联专题,揭示其内在联系与原因,把它放在古今中外文学发展的历史链条上加以考察,又可以是中观论题的专题概括,如建国十七年文学理论思潮专题、十七年文学作家构成专题;也可以是微观的作家类型分析,如赵树理与农村写作专题、汪曾祺与当代小说文体专题、王安忆与女性写作专题等。在分析具体作品中,要把作品置于作家的创作整体中,考察该作品的地位与意义;把作品置于共时的文化背景中,考察其地位与价值;把作品置于历时的文化背景中,考察其创新之处,能否在文学史上占据一席之地;要将作品置于世界文学的背景中,考察其民族性与世界性。当代文学是古今中外不同文化、文学因素合力影响下的独特载体,其独特的审美品质和人文内涵需要教学者将其从多种维度予以拓展性阐释,既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作家作品的理解,又有利于促使学生初步形成融通古今中外的广阔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分析与审美鉴赏能力。
二、教学方式开放化,组建学习团队
长期的“应试教育”背景下,当代文学的教学一直以教师为中心,应用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被动教学模式。这种以教师课堂灌输、学生被动抄笔记、考前背笔记为主要特征的教师“独白型”模式,显然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品质,人文素質和师范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必须转变教学方式,将教学视点转向接受对象,落实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以主动接纳的姿态面对教学。
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笔者认为,可以以小组团队合作为形式,以承担共同学习任务,共同解决问题为内容,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创新精神、合作学习、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为目标,构建一种开放化的师生平等对话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准确地把握教材内容。备课时,把章节的教学内容问题化,围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原则设计问题。对学生回答比较充分、掌握比较全面的问题,教师只强调重点;对学生掌握不够、思考不深的问题,教师要适当分析、阐发,进行较为深入的讲解,将难点内容,讲深讲透。除此之外,还可采用学生助讲的方式参与授课。组建学习团队,引导学生展开广泛阅读和搜集整理资料,并撰写读书笔记和教案。课堂上拿出一定时间让学生代表讲解,由教师和其他学生对其进行点评和补充,将教学引向深入。每学期还可开展若干专题研讨。在实践教学中注重课堂讨论环节的设计和开展,每一学习团队各有分工又团结协作地完成某一专题研究和展示,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发表独立见解的空间。另外,学习团队还应尝试运用其他多种形式,如自读式、答疑式、报告式、分组辩论等,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课堂教学。 为使教学背景与教学内容尽可能形象化,可以有意识地从多个层面调动多媒体资源。多媒体教学可集文本、影像、动画等多种媒体于一体,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笔者在当代文学教学实践中注重以多媒体影音资料辅助当代文学教学。实践证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的兴趣由开课初问卷调查的“兴趣一般”转变为了“非常感兴趣”,并主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教师除自己制作内容丰富、生动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外,还可将教案资料、阅读书目、课件、学习指导、习题练习、科研论文、影音资料等上传,实现课程教学资源的网络共享。这有助于锻炼学生科学地选择、鉴别信息资料,综合运用多种学习资源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能力培养个性化,实施因材施教
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思路应该充分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开展教学,注重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比如对于有志于考研的学生,可以通过科研项目培养其文学研究能力,为其日后考研定下基础;对于师范类学生,可以以“设计学习”培养其思维的逻辑性与严密性,锻炼备课与试讲能力;对于文秘类学生,通过“辩论赛”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以实地考察项目锻炼学生的组织管理与写作编辑能力等。
在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可以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根据不同的学生个性与能力差异,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外实践活动,如话剧编演。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话剧,既锻炼了学生的文学写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编演能力、协作能力。又如鼓励和指导学生成立文学社团,如读书社、诗歌社、话剧社、儒学社、影视文化传播社等,打造实践交流的平台,多样化地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四、考核方式多元化,激励人才成长
实施以能力为导向的开放式课程教学,是围绕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进行的。教与学的每个环节都应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客观上需要建立相适应的考核体系。
传统的考核机制采用的是“一卷定成绩”。标准答案的过于强调无疑会影响学生的求异思维,阻碍学生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应该从考核方法、考核内容、考核形式上改变以往课程评价基本上以卷面成绩为主的考核方式,探索以能力为导向的多元化考核模式。在考核内容上,探索重实际应用能力的试题与论题,兼顾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考核。重视实际应用能力考核,以撰写论文为主要形式,考查学生文学审美、批评分析、论文写作的各方面素质。论文的题目可以自选,也可以由教师提供,要求论文有一定的创新性。基础理论知识的考核应增加主观理解的题型,如作品赏析题、论述题等。减少客观识记的题量,注重考核学生应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鼓励学生有创造性、有个性的见解,让有独立思考的学生得到较好的分数。取消标准答案,只要学生有创新见解或突出表现,就给奖励分。笔者认为鼓励创新,完善评价标准,将能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
在评分比例上,平时成绩与期末卷面考核并重。平时成绩考核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如回答问题、参与授课和专题研讨等课堂实践活动情况、文本阅读情况、竞赛获奖情况、文章發表情况、科研活动情况、学期论文写作等,彰显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督促学生加强实践参与。施行学生优秀实践成绩的学分奖励机制,有效促进应用型优秀人才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