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国学经典提升语文课堂教学实效

来源 :山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x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学经典是古代先贤的智慧结晶,语文教学融合国学教育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法,传统文化和语文教学的结合使语文教学更具魅力,同时也让语文教学成为传播传统文化价值观和民族精神的桥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融入国学经典,培养学生的国学素养和语文素养,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同时也为国学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教师可从以下几个层面渗透。
  一、在课前诵读中渗透国学经典
  学生最初是通过朗读来学习国学经典的,所以国学教育要在学生记忆力发展最好的时期进行。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用不同于阅读现代课文的语气诵读古文经典,如果缺乏正确的范读引领,学生就无法正确理解文段的意思和作者的思想情感,所以掌握正确的诵读方式是小学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把握诵读的节奏,积累语感,沉淀情感,同时还要消除学生因为反复诵读而出现的无聊情绪。
  我国从古代蒙学教育开始,对经典诵读的断句,都是采取先抑后扬的方法,对于不同的文言文句型,教师要紧抓结构分层,引导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这样学生才能在之后的国学学习中更好地把握文本内容。但是小学生知识积累有限,诵读经典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重视诵读,这对提升学生的语感和语文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为每天的晨读准备好材料,坚持每周读一定量的古诗、成语、古代名人名言等。
  例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类既优美又饱含深意的诗句,是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不经常接触的,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选择一些容易理解的诗词歌赋,通过晨读使学生对经典的诗词歌赋特有的语言和旋律有初步的感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拓宽学生的眼界和知识水平,让学生体会欣赏国学经典中蕴含的人文思想和祖国的壮丽河山,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感受国家的富强之路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和对国学作品的兴趣。学生通过日常阅读经典的练习,能提高他们的谈吐和思想高度。
  二、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
  在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选什么样的材料、怎样选择材料是需要仔细考虑的。父母和家庭是一个很好的素材,由于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被父母宠溺,他们会觉得自己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对于这种观念,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可以用特殊的素材进行引导,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
  例如,教师可利用《三字经》中的“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些容易理解的词句让学生重新建立对家的认识,并鼓励他们写下自己的感想,这些细小的心理变化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行为习惯。教师在教育学生学习句子的过程中应要求学生对好词佳句或自己喜欢的句子摘抄到笔记本上作为写作素材,同时教师还要帮助学生理解摘抄下来的名言并内化为自己的理解,主动运用。在学生刚开始接触国学时,教师可以以故事的形式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让他们体会学习国学的魅力和趣味,激發学生对国学经典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对于语文其他方面的学习也更加有信心和动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引入国学经典,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格品质和思想修养,促进多元化教学。此外,以语文的方式深化国学教育,才能使教学更加有韵味。一些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可以作为国学教育的开端,抓住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国学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在民族精神学习中渗透国学经典
  当下的教育走向不仅仅要求教师传授学生知识,更要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和道德品行,所以我们要把握住国学经典的教育作用,为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行和礼仪规范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三字经》和《弟子规》都是国学的经典之作,《三字经》中的“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意为作为儿女要在小时候亲近父母、师长、朋友,多学习一些处事的礼仪规范。《弟子规》中有“父母教,须敬听”指的是身为子女要遵循最基本的孝道,一种为人的规范,国学经典可以使学生在感受传统文化的同时,完成品德教育。可以说国学典藏是国粹,是传统文化的体现,在中国发展的各个领域都有其特殊的作用,传承中华文化、传播民族精神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所以培养学生热爱民族和国家、传承传统文化的精神是一名语文教师的职责,这也要求教师要更加精通国学教育的宗旨和内涵,提高自身的国学素养以便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学段学生需要背诵160余篇古诗文。诵读国学经典,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语感,还可以更好地感知情感和意境,如名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还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在小学生记忆最好的时期进行经典文化的学习,能够理解文中表达的情感,也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学涵养,比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表达的情感,是学生在日常生活所体会不到的,还有名作《春秋》告诉我们,作为一个人要做到忠孝仁义。学生在国学故事中可以体会到未曾体验的人生百态,汲取各个方面的智慧和人生道理。
  四、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不乏长篇大论,也有诸多短篇的诗词歌赋,小学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模块,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国学思想,可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国学学习的基本方法便是诵读,诵读可以深化古诗文教学,促进小学生思政道德与审美素养的提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所谓“三分文章七分读”,尤其是文言文的诵读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国学经典,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反复诵读。课程设置可以考虑在固定课程中加入朗诵课。也需要把部分晨读时间交给国学经典朗诵。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融合国学经典,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朗诵,为学生制造一个安谧祥和的书香学习环境,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国学知识,丰富学生的人文内涵。教学中,可以由教师领读,或者教师挑选几个“朗读小队长”领读,还可以将语文教学内容融入诵读活动,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低年级学生可以选择《三字经》《弟子规》等进行朗读,高年级学生可以选择儒学经典《论语》《孟子》等进行朗读。
  总之,学生人格品德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要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利用国学经典中的典故开展国学教育,使每位学生的心里萌生一朵“文明之花”,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十总小学)
  (责任编辑 张 妤)
其他文献
以问题驱动的教学秉持了“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引领学生展开系列探究学习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紧密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引发学生探究圆的面积的内在需要,突出圆的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通过估、数、算、剪、拼等活动,将探究逐步引向深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体悟数学思想的价值,提升数学学习的品质。  一、挖掘生活资源,树立问题意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
期刊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中特有的教学内容,它是根据那些千古名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创作经历编写成的一篇篇生动活泼、语言优美、结构严谨的散文。长期以来形成的诸如诗文对照、借文学诗、诗文共赏等教学策略指引着我们借助文本更好地触摸诗的内核。而涵泳之法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学习能力,更是千百年来品味诗文的传统方法。  一、融通历史背景,在涵泳中明意悟情  文包诗中的古诗,往往是传颂千古的经典,意蕴深远,含蓄
期刊
情境式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此外,小学美术手工课的综合性和开放性特征,十分有利于在教学中引入情境式教学。  一、借助多媒体为手工课教学创设学习环境  小学美术手工课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将抽象的美术知识以及相关操作变得更加形象、简单,同时还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漂亮的房间》一课时,教师就可充分借助多媒体开展手工
期刊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为学生的学习注入了无穷的动力,为学生学习互动的深入开展提供了不竭的进步源泉,让学生在轻松、活泼、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保证了数学教学活动更加高效、深入、广泛的开展,为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一、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生活情境教学  发展过程就是人类对世界不断探究、不断实践的过程,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
期刊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引导,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与沟通中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实现学生综合技能的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转换理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使他们在积极发言中掌握数学知識,提升学习能力。  一、实现有效的数学课堂设计  学生在课堂发言的兴趣得益于教师设置的提问或主题的设计。实践中要求这种设计能促使学生引发探索的原动力而吸引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积极发
期刊
“二十四番花信风”,有的花儿开得早,有的花儿开得晚,但不论花期早晚,要相信每一朵花儿都会如期开放,都会绽放花蕾,都会结出属于自己的果实。正如菊花选择秋天自有它自身的规律和时令的特点。每个学生也是一样,都有自己的智慧,都有自己的潜能,都有不同的成长姿态和花期。作为教师,一点一滴地开启学生的智慧,一点一滴地培育他们的核心素养,就一定能实现精彩的智慧课堂、打造不一样的智慧时空、享受厚重的智慧人生。  一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传统教学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自身发展需求,教学形式单一、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下降。长时间运用传统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发展,难以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教师需要运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应在课堂上创设有效问题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此背景下,有必要探讨课堂有效问题的设计策略,以期提高小学数學课堂教学有效
期刊
小学数学中计算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计算能力与学生的数学能力有很大的相关性。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显得十分重要。学生学习习惯较差、计算能力薄弱等因素导致学生在做计算题时错误百出。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呢?笔者结合自身经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注重培养良好计算习惯  很多情况下,学生出现计算错误的原因是自身粗心大意,没有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
期刊
阅读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关键内容,通过阅读教学,学生可以积累词汇,提升英语理解和表达能力。环境对于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如果有一个好的课堂氛围和环境,就可以让学生一直处于轻松的状态中,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课堂环境的构建是很有必要的。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课堂环境构建的重要性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英语知识相比小学更加深入,所以在学习的时候,部分学生可能会感到一定的阻碍。
期刊
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该从阅读情趣、阅读自由和拓展延伸三方面构建让学生乐学、善学的三维谱系,打造摇曳生姿的语文个性阅读新时空。  一、激发兴趣,进行个性阅读  机械、死板、陈旧的阅读不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个性化阅读也就无从谈起。唯有引领学生寻回阅读的兴趣、乐趣、情趣,才是开展个性阅读的长久之计。创设新颖、具体、活泼的情境化教学,才能让学生“走进课文并有收获”。  教学人教版初中语文《秋天的怀念》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