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全球化经济发展的21世纪,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与地区的经济贸易往来以及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已经日渐成熟并且向更加深入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着。这种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为我们重新审视16—18世纪中国与欧洲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视角。特别是以丝绸、瓷器、茶叶为主要贸易产品出口到欧洲,并以此掀起了一阵影响长达300年几乎遍布全球三分之一地区的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猎奇与狂热,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欧洲饮食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相关工业的发展,甚至对后来世界格局的变化都产生不可忽视影响。本文将着重于对中国瓷器特别是外销瓷在16—18世纪欧洲的传播与演变作以简单的介绍与分析。
关键词:外销瓷;欧洲;16-18世纪;贸易
中图分类号:K8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1
关于最初外销瓷的形式主要是以朝贡的赏赐和民间贸易为主。隋唐以前,中国外销瓷在历史上并没有记录和实物的发现,最早有记载的外销瓷贸易始于唐代,据记载8世纪呼啦珊总督阿里·宾·伊萨曾向巴格达国王河伦·拉希德进献了2000多件,在中东的许多地区都曾发现中国古瓷的存在。宋代由于市舶的发展瓷器及其他货物出口贸易增加,国内由于文人士大夫社会地位的提高,瓷器渐渐从单纯的生活用品变为具有收藏性质的工艺品,在造型与烧制工艺方面的技术也大大提高,从而也带动了瓷器商品的出口。14世纪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在中国用不到4个便士的银币便可以买到两三个瓷碗。这引起了欧洲人对于华夏这片神奇土地的憧憬和瓷器这种神奇器物的向往。从元代的大青花到明代郑和下西洋时期永乐朝特有的龙纹瓶都各有特点各领风骚,明代起更是由于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而向西亚和东南亚地区传播得更远。这之前,中国的瓷器主要是以主动贸易或作为皇家的赏赐散播到世界各地。当时的欧洲并不具备远洋航海的能力,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明嘉靖年间。1514年,葡萄牙人控制了波斯湾与马六甲海峡并且到达了广州。仅仅在1513—1522年间就有大量的瓷器出口葡萄牙。在1568年葡萄牙修道士巴托勒梅乌·杜斯·马尔蒂雷斯在教皇庇奥四世的宴会上,主张用瓷器取代豪华的银器,于是教皇在罗马向里斯本定购了大批的瓷器。尽管在16世纪末,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已经成为欧洲最大的中国瓷器的销售地,但是欧洲人对于白色黄金的需求仍得不到满足。1618年,里斯本就建成烧窑28个用于仿制中国瓷器并销售到荷兰丹麦一带,但由于没有掌握核心技术,烧造的瓷器易碎不易保存从根本上还不是所谓的硬质瓷器。
17世纪,荷兰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海上马车夫。 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后,1610年7月荷兰商船抵达广州,购回瓷器约9227件;1612年Gelderland号运荷瓷器达38641件,1614年,运抵荷兰的瓷器上升到69057件。追至1636年有6艘船回荷共运载瓷器259380件。1637年运荷瓷器21万件;1639年运荷瓷器达366000件。巨大的市场需求也催生了国内外销瓷的生产。光是景德镇一地的南门头窑址、新华瓷厂窑址、人民瓷厂窑址、十八桥窑址、桂花弄窑址都有发现过克拉克瓷,后又在景德镇老城区的观音阁窑址、莲花岭窑址、电瓷厂窑址、刘家下窑址发现了克拉克瓷。其中观音阁窑址发现一片有纪年款的克拉克瓷片,为“万历年”的青花瓷盘盘底残片。窑址伴随出土的其他青花瓷也多带有年款,如“大明万历年制”、“天启年造”、“辛酉年制”、“辛酉年造”(此辛酉即明天启元年)等。从出土地点看,景德镇克拉克瓷的生产分布于景德镇老城区的很多晚明窑址,因此可以肯定景德镇晚明时期生产克拉克瓷的作坊是普遍存在的。
18世纪英国成为中国外销瓷的重要消费国。那时的英国贵族流行用整套的中国瓷器装饰房间。一位叫丹尼尔·马洛特的法国设计师是这种装饰风格的带头人;此后一大批设计师投入其中,如托马斯·奇本尔德珍·怀特等等。由于瓷器本身导热系数较低冲泡茶叶时既能很好保温又不至于烫手;所以在18世纪一套中国茶具成为优雅身份的象征和贵族家庭的必需品。甚至一位叫约翰盖伊的英国诗人兼剧作家在自己的诗里将中国的瓷器比作自己的情敌;以此描写上层社会的贵妇对瓷器的热衷与喜爱:
她的眼睛因欲火而憔悴!
她缠绵的目光如果落在我的身上,
我会多么幸福快乐!
我心中掀起新的疑虑和恐惧:
是哪个情敌近在眼前?
原来是一个中国花瓶。
中国便是她的激情所在,
一只茶杯,一个盘子,一只碟子,一个碗,
能燃起她心中的欲望,
能给她无限的遐想。
171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就通过谈判最早获得在广州开设贸易机构的权力, 18世纪中叶,英国占有了在欧洲经营中国瓷器的首要地位。1716年英国赛杂纳号装有价值5.4万两银的瓷器返回国;1717年英国埃塞克斯号装有30.5万件瓷器回国;1721年英国埃塞克斯号又装载了瓷器112箱。1723年英国蒙塔格号装有485箱瓷器回国;1735年,英国格拉富圈号和哈雷林号,分别从广州和厦门返航,共运载了24万件中国瓷器。1755年,英国又在宁波开辟了贸易港,进一步掌握了中国瓷器的贸易大权。
整个18世纪不仅仅是荷兰和英国,整个欧洲大陆都呈现出对东方文化的狂热之中,这种狂热不仅只限于瓷器还包含了中国园林,中国饮茶习惯,中国丝绸,中国的哲学及文化中。对于单独的某个欧洲国家来说,从中国文化中吸收利用的元素不尽相同;比如,法国将中国瓷器及卷轴画上的艺术装饰风格加以运用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洛可可风格,英国由于较早的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在制度上已经优先于中国;对中国当时的制度文化不但像法国那样不追捧而且从18世纪初开始就有批评的声音存在,以至于英国的中国热在18世纪达到顶峰时期也很快衰落了。但是经济贸易的发展,也促使了英国人猎奇追求新鲜事物的脚步加快,巨大的国内需求给精明的英国商人以契机,反而促进了对华贸易的发展。具体来说对于中国的园林式建筑和饮茶的习惯英国人则更加热爱。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中叶,由于制瓷技术传到欧洲特别是荷兰的制瓷业蓬勃发展,导致中国瓷器失去市场竞争力。欧洲大量的白银外流也使欧洲特别是英国国内怨声四起。从19世纪起英国开始向中国进口鸦片进而导致随后的鸦片战争和社会动荡。
参考文献:
[1]严建强. 18世纪中国文化在西欧的传播与反应[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余春明. 中国名片;明清外销瓷探源与收藏[M].北京.三联书店
[3]万钧. 东印度公司与明清瓷器外销[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9(4)
[4]Robert A. Leath ."After the Chinese Taste": Chinese Export Porcelain and Chinoiserie Design in Eighteen Century Charleston.Historical Archaeology Vol.33,NO.3
作者简介:黄合欢(1991-),女,仡佬族,西南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在读,美术理论。
关键词:外销瓷;欧洲;16-18世纪;贸易
中图分类号:K8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1
关于最初外销瓷的形式主要是以朝贡的赏赐和民间贸易为主。隋唐以前,中国外销瓷在历史上并没有记录和实物的发现,最早有记载的外销瓷贸易始于唐代,据记载8世纪呼啦珊总督阿里·宾·伊萨曾向巴格达国王河伦·拉希德进献了2000多件,在中东的许多地区都曾发现中国古瓷的存在。宋代由于市舶的发展瓷器及其他货物出口贸易增加,国内由于文人士大夫社会地位的提高,瓷器渐渐从单纯的生活用品变为具有收藏性质的工艺品,在造型与烧制工艺方面的技术也大大提高,从而也带动了瓷器商品的出口。14世纪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在中国用不到4个便士的银币便可以买到两三个瓷碗。这引起了欧洲人对于华夏这片神奇土地的憧憬和瓷器这种神奇器物的向往。从元代的大青花到明代郑和下西洋时期永乐朝特有的龙纹瓶都各有特点各领风骚,明代起更是由于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而向西亚和东南亚地区传播得更远。这之前,中国的瓷器主要是以主动贸易或作为皇家的赏赐散播到世界各地。当时的欧洲并不具备远洋航海的能力,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明嘉靖年间。1514年,葡萄牙人控制了波斯湾与马六甲海峡并且到达了广州。仅仅在1513—1522年间就有大量的瓷器出口葡萄牙。在1568年葡萄牙修道士巴托勒梅乌·杜斯·马尔蒂雷斯在教皇庇奥四世的宴会上,主张用瓷器取代豪华的银器,于是教皇在罗马向里斯本定购了大批的瓷器。尽管在16世纪末,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已经成为欧洲最大的中国瓷器的销售地,但是欧洲人对于白色黄金的需求仍得不到满足。1618年,里斯本就建成烧窑28个用于仿制中国瓷器并销售到荷兰丹麦一带,但由于没有掌握核心技术,烧造的瓷器易碎不易保存从根本上还不是所谓的硬质瓷器。
17世纪,荷兰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海上马车夫。 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后,1610年7月荷兰商船抵达广州,购回瓷器约9227件;1612年Gelderland号运荷瓷器达38641件,1614年,运抵荷兰的瓷器上升到69057件。追至1636年有6艘船回荷共运载瓷器259380件。1637年运荷瓷器21万件;1639年运荷瓷器达366000件。巨大的市场需求也催生了国内外销瓷的生产。光是景德镇一地的南门头窑址、新华瓷厂窑址、人民瓷厂窑址、十八桥窑址、桂花弄窑址都有发现过克拉克瓷,后又在景德镇老城区的观音阁窑址、莲花岭窑址、电瓷厂窑址、刘家下窑址发现了克拉克瓷。其中观音阁窑址发现一片有纪年款的克拉克瓷片,为“万历年”的青花瓷盘盘底残片。窑址伴随出土的其他青花瓷也多带有年款,如“大明万历年制”、“天启年造”、“辛酉年制”、“辛酉年造”(此辛酉即明天启元年)等。从出土地点看,景德镇克拉克瓷的生产分布于景德镇老城区的很多晚明窑址,因此可以肯定景德镇晚明时期生产克拉克瓷的作坊是普遍存在的。
18世纪英国成为中国外销瓷的重要消费国。那时的英国贵族流行用整套的中国瓷器装饰房间。一位叫丹尼尔·马洛特的法国设计师是这种装饰风格的带头人;此后一大批设计师投入其中,如托马斯·奇本尔德珍·怀特等等。由于瓷器本身导热系数较低冲泡茶叶时既能很好保温又不至于烫手;所以在18世纪一套中国茶具成为优雅身份的象征和贵族家庭的必需品。甚至一位叫约翰盖伊的英国诗人兼剧作家在自己的诗里将中国的瓷器比作自己的情敌;以此描写上层社会的贵妇对瓷器的热衷与喜爱:
她的眼睛因欲火而憔悴!
她缠绵的目光如果落在我的身上,
我会多么幸福快乐!
我心中掀起新的疑虑和恐惧:
是哪个情敌近在眼前?
原来是一个中国花瓶。
中国便是她的激情所在,
一只茶杯,一个盘子,一只碟子,一个碗,
能燃起她心中的欲望,
能给她无限的遐想。
171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就通过谈判最早获得在广州开设贸易机构的权力, 18世纪中叶,英国占有了在欧洲经营中国瓷器的首要地位。1716年英国赛杂纳号装有价值5.4万两银的瓷器返回国;1717年英国埃塞克斯号装有30.5万件瓷器回国;1721年英国埃塞克斯号又装载了瓷器112箱。1723年英国蒙塔格号装有485箱瓷器回国;1735年,英国格拉富圈号和哈雷林号,分别从广州和厦门返航,共运载了24万件中国瓷器。1755年,英国又在宁波开辟了贸易港,进一步掌握了中国瓷器的贸易大权。
整个18世纪不仅仅是荷兰和英国,整个欧洲大陆都呈现出对东方文化的狂热之中,这种狂热不仅只限于瓷器还包含了中国园林,中国饮茶习惯,中国丝绸,中国的哲学及文化中。对于单独的某个欧洲国家来说,从中国文化中吸收利用的元素不尽相同;比如,法国将中国瓷器及卷轴画上的艺术装饰风格加以运用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洛可可风格,英国由于较早的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在制度上已经优先于中国;对中国当时的制度文化不但像法国那样不追捧而且从18世纪初开始就有批评的声音存在,以至于英国的中国热在18世纪达到顶峰时期也很快衰落了。但是经济贸易的发展,也促使了英国人猎奇追求新鲜事物的脚步加快,巨大的国内需求给精明的英国商人以契机,反而促进了对华贸易的发展。具体来说对于中国的园林式建筑和饮茶的习惯英国人则更加热爱。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中叶,由于制瓷技术传到欧洲特别是荷兰的制瓷业蓬勃发展,导致中国瓷器失去市场竞争力。欧洲大量的白银外流也使欧洲特别是英国国内怨声四起。从19世纪起英国开始向中国进口鸦片进而导致随后的鸦片战争和社会动荡。
参考文献:
[1]严建强. 18世纪中国文化在西欧的传播与反应[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余春明. 中国名片;明清外销瓷探源与收藏[M].北京.三联书店
[3]万钧. 东印度公司与明清瓷器外销[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9(4)
[4]Robert A. Leath ."After the Chinese Taste": Chinese Export Porcelain and Chinoiserie Design in Eighteen Century Charleston.Historical Archaeology Vol.33,NO.3
作者简介:黄合欢(1991-),女,仡佬族,西南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在读,美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