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介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向、理论知识,以及如何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和研究成果,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学会感恩和培养乐观向上的积极思维方式,挖掘学生的潜能。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 积极情绪 积极人格特质 潜能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196-01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里格曼及其搭档契克岑特米哈依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思想,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一个新里程。它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
根据积极心理学的有关理论,结合心理课程教学的实际,本人在心理课堂教学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运用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实践表明,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积极力量,推动心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激发其积极的情绪体验不仅能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更能决定其积极人格养成与否,进而影响其面对困难的人生态度。
积极心理学研究发现,很多方法能够可靠地诱发学生的积极情绪,所诱发出的积极情绪最长可以保持15分钟。这些方法包括:观看令人兴奋的电影或阅读激动人心的故事,收到意外的礼物,阅读积极的自我陈述等。能使学生在愉悦的积极情绪和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播放相关视频和音乐等,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愉悦的积极情绪和气氛中学习。例如,有关“什么是爱情”教学过程中,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中职学生对于爱情的理解很简单,甚至肤浅。比如,对于爱情的理解就是:可以买喜欢的东西,而不用花自己的钱;心情不好时,可以当人肉沙包等等比较功利和自私的想法。针对这些想法,教师提出:爱情就是索取吗?让学生思考,之后播放“爱的意义”视频,通过讨论视频,使学生明确:爱情更多的不是索取,而是给予。最后给出关于爱情的定义。通过观看学生喜闻乐见的视频,激发学生对于爱情问题的思考和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积极情绪中纠正和改变自己的错误观念和想法,学生心服口服。相比之下,其效果远远超过直接说教。
二、塑造学生的积极人格特质
在心理健康教学过程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成果为指导,注重学生有关感恩和乐观等人格特质的培养。
(一)感恩
积极心理学研究发现,当我们承认自己是他人亲社会行为的受益者时,就会感恩。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感恩心态,我们在一个月的教学时间内,要求学生完成以下感恩任务。
1.要求学生每天睡觉前,写下三个感恩的理由。记录下来,并上交到老师QQ邮箱,或者写在作业本里上交。
2.督促和检查学生按老师提供的方法、策略对感恩任务完成情况,期末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成绩考核内容之一。
(二)乐观
积极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把悲观解释风格转化成乐观解释风格的三个技巧:转移、远离和辩论。转移是“关掉”悲观思维,而远离是“调小”悲观思维对情绪的影响。辩论是一种内部对话,目的是为坏事找一个同样有力甚至更有力的乐观解释。利用以上理论,在《情绪调控,寻找快乐》这一节课中,首先介绍了把悲观解释风格转化成乐观解释风格的三个技巧:转移、远离和辩论,同时介绍了艾利斯ABC情绪理论,ABC分析技巧与转移、远离和辩论技巧放在一起 ,就称为ABCDE练习,为了利用这个练习,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设置了以下的教学环节:请学生当一回心理咨询师。
案例:求助者林林说班会课上,林林因为讥笑老师宣布的学校规章制度,没想到老师突然生了气,让我站起来,还当众批评了我。我很不服气,与老师顶撞起来。结果李老师命令我去办公室反省,还让我第二天写一份“深刻的检查”。我很气愤。我这个人真的很晦气,倒霉的事情总是轮到我。
如果你是心理咨询师,你怎样才能帮助林林走出情绪低谷呢?
引导学生:利用“转移”技巧,可以建议他打球、逛街、散步等。待林林心情平静下来后,利用“远离”技巧,提醒林林:他的悲观想法仅仅是一种可能的解释,而不一定是客观现实,同一情境可以从多个角度加以解释,从而引入“辩论”技巧,分析以上事件过程,先明确林林原来的想法和由此引发的情绪行为,然后,让林林为这一事件找到一个同样有力甚至更有力的乐观解释。
以下是辯论过程展示:
通过以上练习,学生学到了如何把自己原来的解释风格从悲观转为乐观,学会凡事以乐观心态面对,从而提升了自己的人格特质。
三、挖掘学生的潜能
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它主张充分挖掘人类的潜能,关注人性中的积极方面,致力于帮助普通人生活得更健康、更美好,以增进人类的健康、幸福。
在心理健康教学过程中,本人开设了《寻找自身的优势和潜能》这一教学内容,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首先,设计“寻宝记”活动,即让学生在校园里寻找诸如:“一只活的小动物”、“门卫叔叔的脚印”等宝物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过程,领悟到人的优势和潜能犹如我们寻找的“宝物”一样,隐藏在角落里。其次,提出主题,寻找自身宝物,即自身优势和潜能就是自己的“宝”,结合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的主人公的生活提出问题:兰柯为什么生活和学习都那么得心应手呢?如果姚明和周杰伦俩人互换角色,他们还能成功吗?通过讨论得出: 发现自身的潜能并从事与其相关的工作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积极心理学从积极的层面来研究课堂教学问题,这种理念对改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供了一个更为开阔的视角。教师要以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工作实践,充分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 积极情绪 积极人格特质 潜能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196-01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里格曼及其搭档契克岑特米哈依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思想,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一个新里程。它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
根据积极心理学的有关理论,结合心理课程教学的实际,本人在心理课堂教学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运用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实践表明,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积极力量,推动心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激发其积极的情绪体验不仅能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更能决定其积极人格养成与否,进而影响其面对困难的人生态度。
积极心理学研究发现,很多方法能够可靠地诱发学生的积极情绪,所诱发出的积极情绪最长可以保持15分钟。这些方法包括:观看令人兴奋的电影或阅读激动人心的故事,收到意外的礼物,阅读积极的自我陈述等。能使学生在愉悦的积极情绪和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播放相关视频和音乐等,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愉悦的积极情绪和气氛中学习。例如,有关“什么是爱情”教学过程中,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中职学生对于爱情的理解很简单,甚至肤浅。比如,对于爱情的理解就是:可以买喜欢的东西,而不用花自己的钱;心情不好时,可以当人肉沙包等等比较功利和自私的想法。针对这些想法,教师提出:爱情就是索取吗?让学生思考,之后播放“爱的意义”视频,通过讨论视频,使学生明确:爱情更多的不是索取,而是给予。最后给出关于爱情的定义。通过观看学生喜闻乐见的视频,激发学生对于爱情问题的思考和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积极情绪中纠正和改变自己的错误观念和想法,学生心服口服。相比之下,其效果远远超过直接说教。
二、塑造学生的积极人格特质
在心理健康教学过程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成果为指导,注重学生有关感恩和乐观等人格特质的培养。
(一)感恩
积极心理学研究发现,当我们承认自己是他人亲社会行为的受益者时,就会感恩。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感恩心态,我们在一个月的教学时间内,要求学生完成以下感恩任务。
1.要求学生每天睡觉前,写下三个感恩的理由。记录下来,并上交到老师QQ邮箱,或者写在作业本里上交。
2.督促和检查学生按老师提供的方法、策略对感恩任务完成情况,期末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成绩考核内容之一。
(二)乐观
积极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把悲观解释风格转化成乐观解释风格的三个技巧:转移、远离和辩论。转移是“关掉”悲观思维,而远离是“调小”悲观思维对情绪的影响。辩论是一种内部对话,目的是为坏事找一个同样有力甚至更有力的乐观解释。利用以上理论,在《情绪调控,寻找快乐》这一节课中,首先介绍了把悲观解释风格转化成乐观解释风格的三个技巧:转移、远离和辩论,同时介绍了艾利斯ABC情绪理论,ABC分析技巧与转移、远离和辩论技巧放在一起 ,就称为ABCDE练习,为了利用这个练习,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设置了以下的教学环节:请学生当一回心理咨询师。
案例:求助者林林说班会课上,林林因为讥笑老师宣布的学校规章制度,没想到老师突然生了气,让我站起来,还当众批评了我。我很不服气,与老师顶撞起来。结果李老师命令我去办公室反省,还让我第二天写一份“深刻的检查”。我很气愤。我这个人真的很晦气,倒霉的事情总是轮到我。
如果你是心理咨询师,你怎样才能帮助林林走出情绪低谷呢?
引导学生:利用“转移”技巧,可以建议他打球、逛街、散步等。待林林心情平静下来后,利用“远离”技巧,提醒林林:他的悲观想法仅仅是一种可能的解释,而不一定是客观现实,同一情境可以从多个角度加以解释,从而引入“辩论”技巧,分析以上事件过程,先明确林林原来的想法和由此引发的情绪行为,然后,让林林为这一事件找到一个同样有力甚至更有力的乐观解释。
以下是辯论过程展示:
通过以上练习,学生学到了如何把自己原来的解释风格从悲观转为乐观,学会凡事以乐观心态面对,从而提升了自己的人格特质。
三、挖掘学生的潜能
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它主张充分挖掘人类的潜能,关注人性中的积极方面,致力于帮助普通人生活得更健康、更美好,以增进人类的健康、幸福。
在心理健康教学过程中,本人开设了《寻找自身的优势和潜能》这一教学内容,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首先,设计“寻宝记”活动,即让学生在校园里寻找诸如:“一只活的小动物”、“门卫叔叔的脚印”等宝物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过程,领悟到人的优势和潜能犹如我们寻找的“宝物”一样,隐藏在角落里。其次,提出主题,寻找自身宝物,即自身优势和潜能就是自己的“宝”,结合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的主人公的生活提出问题:兰柯为什么生活和学习都那么得心应手呢?如果姚明和周杰伦俩人互换角色,他们还能成功吗?通过讨论得出: 发现自身的潜能并从事与其相关的工作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积极心理学从积极的层面来研究课堂教学问题,这种理念对改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供了一个更为开阔的视角。教师要以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工作实践,充分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