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的语文课堂教学形式探讨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peip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过于强调基础知识的传授,基本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人文教育。课堂组织形式过于严密、封闭,约束了学生的思维,禁锢了学生的思想,阻碍了学生的创新,影响了学生自身的发展。因此,笔者在这里进行了“开放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开放式;语文;课堂教学
  
  所谓“开放式”语文课堂教学就是改变传统教学的统一模式。打破固定的格局。老师少设一些限制,多给一些自由,使学生在尽可能多的时间内,尽可能大的空间内,发挥潜质,获得成功与满足。
  老师站讲台,学生一人一位的学习形式整齐而有序,但是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影响了学生的主动性,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形式也应“开放式”。比如。平时根据男女差异分成几个小组,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让学生自由结组。结成“问题小组”,即研究相同问题的同学一组;结成“伙伴小组”,即研究问题最为默契的同学一组。让学生在小组中与他人合作学习,说说自己的意见、观点,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观点,集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老师作为课堂学习中的重要一员,也参与到学生小组中去,与他们一起思考、讨论、交流。学习形式的开放,给学生创造了自由活动的空间,营造了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快乐。
  如《参观人民大会堂》一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人民大会堂各个地方的特点,我把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斤、会议厅分别写在小纸牌上,放在教室事先撰好的桌子上,每一处都代表人民大会堂的一个地点,在学生充分读书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参观”,也就是学生自愿到任何一个地方。与那里的同学交流参观的感受。这样一来,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极高,纷纷行动起来,走到教室各个角落,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宛如同学们真的来到了人民大会堂。这节课,学生在自主的意识下,在自由的形式下,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到了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感受到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创造力,感受到了北京人的自豪。
  “开放式”的学习形式使学生获得了自由,为学生营造了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真正地活起来、动起来,让语文课堂充满了青春活力。同时,增强了学生与人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了与人交往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性格。
  “开放式”的语文课堂教学以“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使他们逐渐学会求知、学会审美、学会做人。我想,只要将“开放式”语文课堂教学研究到底,进行到底,我们培养出的学生一定会是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其他文献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列举“十七条困难”  七大召开时,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行动上实现了伟大的觉醒,实现了新的团结和统一;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发展到91万,民兵220万,解放区的人口达到9550万。正如毛泽东所言,“中国共产党从来没有现在这样强大过……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应当说是完全可能的。”  国际国内形势一片“光明”,但是,5月31日,毛泽东在其作的七大“结论”中,在阐述“国内形势”时,却表示在看
在一个家庭里,父母的思想往往决定了家庭的价值观。父母的言行引导了整个家庭的风气,这风气就是家风。家风正,遂人不斜。良好的家风对下一辈有着深远的影响,甚至决定着子女们出门在外为人处世的态度和底气。好的家风需要温柔。  有个同事嗓门很大,动不动就对家人大声责骂。这一天,同事的丈夫回到家,担心地告诉她昨晚放进洗衣机的脏衣服忘记洗了。她摇摇头表示没事。等到晚上儿子放学回家,看到妈妈正在做饭,小心翼翼地跑过
士,尤其文士的社会分工和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是社会中最为敏感的人群。他们总是最早、最强烈地感受到时代脉搏的震荡,因此便较其他阶层的人群走过了更为繁复、更为艰难的心路历程。  袁济喜的《人海孤舟——汉魏六朝士的孤独意识》一书,以汉魏六朝为切面,讨论了这一时期士人所走过的凄寂孤哀的心路:两汉时代,士与帝王之间已丧失了春秋战国时代君臣、师友、同道诸多关系,而仅存单一的君臣关系,甚至如同主仆。这一根本上的
我最初知道陈康先生,是年轻时读他的译著《巴门尼德斯篇》,看到序中他关于信达雅的论述,好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对他关于做学问方式的说明似懂非懂,只觉重要。后来每年春节去看望汪子嵩先生,常听汪先生谈起他,加上学习他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思想的研究,思考他对一些术语的解读和讨论,对他的生平和思想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甚至有了似曾相识的感觉。这里我想集中谈一谈他的学术理念,也可以说是他的哲学理念,当然,这只是我所理
人类自从有教学活动起,就有一定的教学目标。因为教学总是以实现或达到某种目标而展开的活动,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目标教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学目标也要相应的进行创新。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在小学语文中应用目标教学呢?我认为要特别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一、 教学目标的内容从平面到立体    目标教学从开始实施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不论是教师的备课,教学设
〔摘要〕小豪是一名初二年级的男生,因为性别认同问题引起换座位风波,与班主任沟通不畅,从而导致情绪问题及人际关系紧张。咨询师采取认知行为疗法、空椅子对话技术、自我表露技术等方法,引导小豪建立正确的自我认识,掌握有效的人际沟通策略,学会宣泄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性别认同;初中生;辅导个案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28-0049-
在山東省临沂市兰陵县,有个关于铜钱的故事流传至今。  兰陵县曾叫赵镈县,是为了纪念革命烈士赵镈。赵镈,陕西省府谷县人,抗战时期任中共鲁南区委书记、鲁南区委党校校长兼鲁南军区政委。1940年初夏,赵镈带队检查工作,行军途中他的军马受惊,跑到路边老百姓的瓜田里,踩坏了两个西瓜。赵镈深感抱歉,从马褡子里摸出两枚铜钱,放到西瓜上作为赔偿。第二天,他又专门找到瓜田的主人赔礼道歉。  1941年10月,国民党
摘要:目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很多学校每年对班主任进行培训,旨在提高他们的班级管理能力,并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中。部分学校甚至直接选派心理教师担任班主任。而心理教师和班主任分属两个不同的角色,存在矛盾与冲突,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化解这种冲突,将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融入班主任工作中,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心理周记”融洽师生关系,促进心理健康;“心理班会”共同参与,
十年间,纷至沓来的生命新技术、医疗新奇迹让人眼花缭乱,婴儿可以设计了,基因可以编辑了,大脑可以移植了,病残器官可以3D打印替换了,治疗可以精准(打靶)了,濒死可以冷冻了(来日复活),不病、不老、不死的生命图景似乎越来越清晰,目标越来越接近……却扰得哲人们坐不住了,纷纷跳出技术的逻辑,从生命哲学与伦理角度质疑生命技术提速的前景,是美妙新世界,还是深渊险壑?弗朗西斯·福山在《我们的后人类未来:生物技术
摘要:疫情以来,很多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在家总会不自觉地拿起手机,对家人说的话置若罔闻,有时甚至说一句,顶三句……面对孩子沉迷手机的现象,家长应该如何进行有效引导呢?本文提出了四大妙招,供家长参考:读懂孩子的心理需求,给予孩子精准的爱;用平和的心态,共同协商“亲子的约定”;用美和爱的眼睛看孩子,多给孩子心灵上的滋养;营造“无声”的家庭环境,发掘孩子成长的力量。  关键词:沉迷手机;亲子沟通;心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