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传统文化对民工子女成长教育的影响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_casp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浙江省“春泥计划”旨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促进农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本文以兰溪为例,以外来居民为主要调查对象,深入了解流动民工及其子女的成长现状及教育思想。不难发现,当地传统文化在流动民工子女的成长教育过程中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尤其体现在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上,本文就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传统文化 流动民工子女 成长教育 影响
  [中图分类号]G40-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9-0021-01
  一、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兰溪当地传统文化现状的分析
  调研显示,大多数居民表示当地传统文化仍有积极意义,但仍有少部分居民对当地传统文化表示不关心。由此可见,在兰溪生活的绝大部分居民对兰溪传统文化认识及重视程度较高,但仍有继续提高的空间,可以加强文化引导。
  (二)流动民工子女成长健康状况
  从分析结果看,近半数居民觉得流动民工子女的心理可能存在自卑的不健康因素,还有部分居民对民工子女这个特殊的群体没有在意。可见社会对于民工子女的关注度仍然不够。
  (三)兰溪传统文化对流动民工子女成长教育的影响
  据统计,超过半数居民认为兰溪传统文化对自身发展具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培养意志及道德的作用,其余作用包括自我认知与自我塑造能力的开发、榜样的力量、自信心的建立、独立性的完善和其他,主要体现在思想观念上。所以有必要为流动民工子女营造一个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
  二、调查结论及分析
  (一)兰溪传统文化对当地民工子女成长教育影响的分析
  流动民工子女成长状况不乐观的原因分为家庭因素和自身因素两大块。就家庭因素而言,大多数民工文化素质不高,对教育市场缺乏了解,不能为孩子提供稳定的学习环境。再加上民工父母资本匮乏,导致在子女的教育投资中处于不利地位。自身因素方面:一是自卑感作祟,导致人际关系紧张;二是最佳教育时间错过,价值观念出现偏差;三是消极心理的存在,使得学习没有动力;四是对抗情绪的存在,容易出现问题行为。[1]
  (二)发挥当地传统文化在流动民工子女成长中积极作用的建议
  1.制定完善政策,加大教育比重
  当今的学校教育或多或少存在着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倾向。学校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文化”的现象。为了能够防止中小学校知识教育与文化教育失衡,有以下几点:(1)加强学科建设,构建全新的文化教育体系。(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体系。[2]
  2.定期开展活动,加强文化交流
  首先,可以在公共场所布置具有纪念性的宣传画,在潜移默化中发挥兰溪传统文化的影响。其次,学校、社区等场所可举办知识竞赛、专题讲座等丰富的活动,调动流动民工子女对兰溪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加强文化的交流。鼓励流动民工子女积极参与文化活动,让流动民工子女能更好融入兰溪传统文化,以适应兰溪生活。
  3.增开相关课程,确保良好实施
  流动民工子女正处在学校接受教育的阶段,大部分知识来源于在校学习的课本。因此,学校方面可以增开与兰溪当地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在开设该课程的同时,要确保该课程的良好实施。在学校方面,要利用好传统文化相关课程,杜绝出现文化课程被主课替代的现象。
  4.加强媒体宣传,重视家庭教育
  可以通过大众媒体资源开展广泛宣传,形成一个全社会关心、重视、热爱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使得流动民工子女在耳濡目染中了解和学习兰溪当地的传统文化。同时,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要从民工家长做起,通过民工家长对子女的影响,发挥传统文化对流动民工子女的正面塑造作用。
  三、结束语
  调查发现,兰溪传统文化对流动民工子女的成长教育有一定积极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思想观念方面。在发挥当地传统文化积极作用过程中,应注意只有综合个人、学校、社会和政府各方面,才能更好地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提高民工子女的文化素养,改善他们的成长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雷雨佳.流动农民工的教育观念对子女成长的影响[J].科技咨询导报,2007,(03).
  [2]辜小花,杨利平.理工类高校知识教育与文化教育失衡之我见[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其他文献
摘要研究生教育处于高等教育的最高阶段,研究生作为高级专门人才将在未来社会承担更为重大的社会责任,发挥更为重要的社会作用。做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关系到研究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还关系到研究生培养教育事业,为此,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主动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解决新问题,追求新目标,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关键词思想政治 教育 研究生  作者简介:赵雪,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助教。  中
生物是一门自然科学,是经过无数次的实践检验的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人类希望利用生物高科技的手段解决当前日益减少的生产资料与不断膨胀的需求。因而生物技术必将是21世纪发
数学课课堂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学方式形象生动,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在课堂上都是神采飞扬,尽管课堂教学容量很大,但通过教师运用鼠标的一点、一触、一拖、一划就能轻松完
首先介绍国内外列车车辆内部电缆电线的损坏现状,然后介绍目前针对电缆电线磨损采取的边缘防护措施,通过将铝合金边缘防护与其他边缘防护措施进行对比,并且介绍铝合金边缘防
本文通过在数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实践,从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的角度,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浅谈多媒体能提高学生兴趣、加深图像记忆,更能增大课堂容量,共享丰富教学资源等
目的 研究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温阳健脾汤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诊所选取2017年09月~2018年09月56例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信封法分为研究组(n=28)和常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是构建我国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本文将以兰溪为例,首先阐述分析农民农村医保的供需差异,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以期实现农村医
新课程的理念是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人。以前主要是侧重于知识的学习,强调记知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加入很有必要。在过程教育学中,引导学生能积
摘要劳动教养制度作为有中国特色的一项法制制度,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深入推进,其自身存在的诸多顽疾已经严重阻碍了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本文试图通过管教工作的相关经验及一定的法理学分析,来阐述劳动教养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及其立法改革设想。  关键词劳动教养 依法治国 立法改革  作者简介:宋永明,苏州大学2008级在职法律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
[摘要]教育部、各省教育部门和各高校禁止高校学生校外住宿,使得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难题呈现在公众面前,并引起了不小的社会关注。本文分别从社会政策的主体、社会政策的对象、社会政策的受益者角度分析了高校“禁租令”这一社会政策的合理性,并提出了解决高校学生校外住宿问题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校 学生 校外住宿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