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的父亲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um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家住在河南信阳的一个小镇上,从我记事起,我们就管父亲叫“大”。
  父亲不甘心天天都窝在农田里下地干农活儿,挣一点死工分。到我三岁时,父亲开始做生意了,他在贩卖小猪和猪饲料的同时,也在镇上摆摊,并在家里离马路近的地方盖了一小间门面房卖起百货。因为门面房离街镇中心比较远,所以每逢赶集的日子,我们还是到街中心去摆摊,其他时间就在店铺里卖,生意也越做越大。父亲利用以前做小生意的钱在沿街盖了四间半门面铺房,并由零售百货变成了批发百货,专门到外地县城进货卖给那些在村里开小卖部的人。每到过年,家家都大包小包地买,我家铺子前都要排队买东西,由于生意太好,人手不够,我们全家总动员的同时,还要在年前那几天,请来一些亲戚帮忙。
  这样的好光景大约持续了10年,到90年代中期,我读大学以后渐渐就不行了。一是村里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乡村小店的生意开始走下坡路,自然进货也少了。二是交通越来越便利,镇土做生意的也越来越多,供大于求,几枝竞秀的时代过去了。总之,父亲的风光时代逐渐没落,除了过年前那几天忙一阵,平时生意越来越冷清,货也进得少了,家里的店显出萧条来。雪上加霜的是,不谙世事的哥哥姐姐在进货时接连遇到了骗子,家里损失惨重,几乎把老底赔进去了。许是太过操心和劳累,母亲的身体那几年也不太好,动不动就要住院,本来殷实的家彻底败落下来。大二那年暑假,我拎着行李千里迢迢回到家门口,居然一把铁将军锁门,家里没人。问了左邻右舍,才知道母亲又住院了。正准备去镇上的卫生院去找他们,半路上碰到父亲用架子车拉着母亲回来了,看着黑瘦的父亲、憔悴的母亲,我忍不住放声大哭。
  后来,虽然生意不行了,但父亲依然还是有眼光的,他看准了镇上的高中扩建到家门口的机遇,率先把离校门很近的两间小屋改扩建成三间三层小楼,租给那些来镇上陪读的家长。近些年来,镇上高中的教学质量不断攀升,高考升学率达到了全市农村高中的第一名,农村人也开始重视孩子的教育来,不少家庭都是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在镇上租房子陪孩子读高中,租房子的需求旺盛起来。父亲家的三层小楼离高中校门仅有几十米,非常好租,而且一楼做店面,二、三楼做套间,供不应求。
  接下来几年,陪读的人越来越多,左邻右舍也都开始改扩建房子,家家都做起了包租公。我家原来邻街的四间半平房离高中也不远,但因为面积大,要改建成楼房成本比较高,初步估计要七八十万元,靠我父母和在外打零工的哥哥嫂子很难筹到这么多钱,一大家人拼拼凑凑顶多能拿出十多万块钱。盖还是不盖呢?眼看着邻居一家家起高楼,父亲果断决策:盖,借钱也要盖,再不盖,钢筋、水泥、砖头都在涨价,成本会越来越高。于是全家总动员,父母拿出了毕生的积蓄,我和姐姐以及嫂子的兄弟姐妹分别伸出援手,再赊欠一点,历经一年多的时间,老家的楼房盖起来了。盖就盖高点,父母一咬牙,在原来老屋的基础上盖起了五层高的楼,每层都有一百五十多平方米,分成三室两厅、两室一厅和一室一厅不同规格的套间,便于出租。这样的楼房一盖起来立即产生效益,几乎间间不空,每年都能租满。父母把五层楼房全让给了哥哥,自己搬到三层小楼的一楼去住了。没有固定收入的哥嫂终于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嫂子不再外出打工,而是在家里带孩子上学,顺便打理出租房,当起了包租婆。
  儿子的日子过好了,嫁在乡下的女儿也不能不管。父亲很早就谋划把我家以前的一块地改成了宅基地,让姐姐花很少的钱买了下来。在全家的全力支持下,姐姐家也盖起了两层楼房,还带一个大大的院子,而且从乡下搬到了镇上。姐夫以前常年在外地做建筑工人,随着年纪的增大,身体又不好,吃不消那么重的体力活儿了。在父亲的张罗下,姐姐、姐夫就在父亲家三层小楼的一楼店面做起了餐饮生意,专门卖给高中的学生,生意也火得不得了,虽然利薄,总算有了稳定的营生和收入来源。
  生活都慢慢好起来!哥姐的四个孩子都是父母一手带大的,如今他们都已长大,最小的也在去年考上了大学,只有我这个老幺的孩子还小。以前我的孩子都是婆婆帮忙带,最近一年婆婆去深圳帮她小儿子带孩子去了,我的女儿就没人带了。我因为聪明懂事、学习成绩好,从小到大都是父母的骄傲,考大学、找工作、结婚几乎没让父母操过心,又远离他们,父母一直觉得对我帮助最少,心有虧欠,跟我说但凡有需要,他们义不容辞会来帮忙。眼下,终于把他们接到了城里,他们能帮我们分担家务,我独生的女儿也不会那么孤单了。
  父母在,家在,不管走多远,家都是永远的牵挂。
  美术插图:于德北
其他文献
大黄是我喂的一只老母鸡。  母鸡大都喜欢炫耀,下了蛋就“咯咯嗒嗒”大叫一通,唯恐人们不知道。想想也怪不得母鸡,母鸡会下蛋,而且鸡蛋比鸭蛋、鹅蛋、鹌鹑蛋,甚至比天鹅蛋幸运。当年,一位外国女士,是钱钟书先生的粉丝,读了先生的书,就想见一见先生。先生不想见,就说:“吃了一个鸡蛋觉得味道很好,为什么要去看下蛋的母鸡呢?”也就顺嘴那么一说,意思是书好就可以了,没必要见那位写书的人。于是这句话便成了鸡蛋的荣耀
期刊
有那么一个地方,除了脚印,什么都不留下,除了照片,什么也不带走;有那么一个地方,不属于任何国家,却有着独有的公约。  毕淑敏在《南极之南》里写道:我从未想过今生今世,可以走得这样远。我也这么想。后来看了电影《南极之恋》,心中便种下了南极的种子,但一直觉得好遥远,遥远得貌似永远摸不着边。生活有时候就是这样,当你放下渴望的时候,往往内心想要的东西却不期而遇了。2020年的新春,国内新型冠状病毒开始肆虐
期刊
我家那几亩自留地,我记得最清楚的不是玉米、土豆、谷子、黍子等农作物,而是苍耳。因为只要去地里,苍耳就毫不留情地黏刺我。  八月底,晌午的热浪能把村庄融化,知了躲在蔫蔫的枝叶间声嘶力竭地叫。娘总说,只有这毒日头的暴晒才能除掉杂草,娘总是在半晌午带我们姐弟去地里拔草。  农田在村外,视线所及绿浪汹涌。村人多种玉米,玉米一人高,密而旺。不跟紧大人,我们分辨不清自家田垄,垄间杂草密布,一脚踩下不知深浅。据
期刊
高台,是我夫家的族人对那几间平房所在位置的称呼。其实,高台算不得高,只比皖西路的地面高出十几个台阶,可陡峭的窄阶、未粉饰的黄砖褐瓦、门口杂陈的废品,突兀地夹在鳞次栉比的高楼中,显得尤为颓废和醒目。  很长一段时间里,高台更像是对一个人的隐喻,因为这里住着整个家族中最有权威的女人——我丈夫的祖母。不知从几时起,人还在,高台也在,可渐渐都在家族中退隐了他们的地位,曾经的威望,已被风干,镶嵌在族人记忆的
期刊
老屋后边的地头,长着一棵小枣子树。说它小,因为它大不过拇指,也开浅黄色的细碎的花,这花朵让我们姐妹极为兴奋。  我拉着父亲的衣角,仰着脸问:“爷,什么时候有枣子吃啊?”爷就是父亲。在我们老家,妈妈称娘,父亲称爷。  “梨子熟的时候就有枣子吃了吧?”我妹抢着回答,她得意扬扬地望着爷,想得到他的表扬。梨花早已落了,枣花才开。说它们一起熟,怎么可能呢?  父亲正挑着一担肥料从我们姐妹面前走过,吭哧吭哧的
期刊
以持续一生的冥寂无声,薇薇安·迈尔  在身后获得了人们由衷的加冕和恒久的忆念。这冥寂无声,并非她生理性的喑哑或日常语言的强行关闭。在日常生活中,她仍然是发声的,以一个持续 40年的保姆、管家的身份,她和男女主人进行简洁有效的交流;她和孩子们,当然说得更多些,为了行使照管和教育他们的职责。她的冥寂无声,主要是指她对自己终生从事的另一行当——摄影的彻底缄默。她近乎疯狂却又无比隐秘地拍摄,收好所有底片,
期刊
恢南驼子  恢南驼子,终身未娶,无儿无女,一人喝酒,全家皆醉。当然,他一辈子单身,并不意味着他一辈子没近过女色。他酒后就常常吹嘘自己年轻时的风流韵事。据说, 年轻时曾经私下与他相好过的女人,村里村外有好几个。有意思的是,他每次结束这个话题时,总不忘深抿一口酒再自嘲几句:“她们哪是看中我这个驼子喽,她们惦记的是我口袋里的钱喽!你们不晓得,有一回钱带少了,我那个相好,立马就把已脱到一半的裤子又重新提了
期刊
我是在墨江堰的堤上碰到老幺的。村子里的人都叫他老幺,也有不少人背后叫他幺哑巴的。墨江堰早就不再是个堰塘了,一洼浅浅的水坑,水上面还铺着一层半绿半黄的颜色,凝固了似的一动不动。  冬日空无一人的田野上,只是静。偶尔在杂草丛生的深处突然就飞出一只不知名的鸟,扑棱一声吓得人,心突突地跳,等你静下心来,那鸟早就不见影踪了。堰塘里已经生出了芦苇,瘦高瘦高的,仿佛一群营养不良的少年在天地间嬉戏打闹,你碰我一下
期刊
麦子熟了!  一眨眼,麦子就抖动着一身的芒,把沉甸甸的麦粒举到头顶。一条条土路伸着长长的胳膊,把麦香递到村子里。  麦芒,刺疼了乡下。  老人们把电话打到孩子们各自务工的城市,跟他们说,麦子黄了,快回来收麦子。这些麦地里曾经的王者,如今,都老了,干不动农活儿了,开始惧怕这场农事。随即,小村一下子年轻起来,有了活力。酒香,醉倒了乡情。  那些挂在墙壁上,已经锈蚀的镰刀被取了下来。老人们坐在院子里,磨
期刊
前几日下班,小雪伴着微风,我慢慢踱着脚步,不经意间雪花似乎变大了。望着纷天的落雪,让我不由想起在祖国边境地区当兵的日子。  我是2008年大学毕业走进警营的。先是在呼和浩特边防指挥学校当见习警官。一年之后,从呼和浩特边防指挥学校人警大学生集训队结业,就被分配到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一个叫作善都宝力格的边防派出所。偏巧那天去往驻地时也是下着雪,白茫茫一片,走到哪里都是一片片的亮白,充斥着我的视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