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澳門常有趣聞:百姓拿著賭場裡的籌碼,可以到街上的小舖買東西。籌碼成了貨幣。
籌碼成了貨幣,賭場也便成了一家小銀行。賭場向外賣籌碼,等於是在向買碼的人吸收免費存款。
澳門有著大概是世界上最自由的貨幣制度,澳門幣(俗稱葡幣)、港幣、人民幣,都可以自由流通。再加上賭場籌碼,其貨幣體系就更熱鬧了。
澳門沒有中央銀行,只有個金融管理局,這個金融管理局基本上不管賭場的事,賭場的事由博彩監察局統一管理。而博彩監察局所具有的關於賭場的金融意識,基本只有一個:賭場不能斷賠。所以它向賭場提出了一個“賠付準備金”的數量規定,規定賭場必須在指定銀行裡存有一定數額的現金,以保證有賭客拉爆了老虎機時能馬上得到賠付。博彩業,賭客可以賒賭場的帳,但賭場不能賒賭客的帳。賭客贏了錢,你就要馬上賠給人家。“斷賠”,可能是澳門博彩監管當局唯一能理解到的賭場金融風險。至於賭場無節制地濫發籌碼中所隱含著的金融風險,它可能理解不到。
在吸收零息存款的利益誘惑下,各博彩公司很可能會把賣籌碼作為一種競爭手段,而賭場通過賣籌碼斂到的“儲蓄”,如果不是老老實實地在帳上放著,而是以某種圖利方式將之用出去,就有可能為澳門的博彩市場內部吹起一個不大的金融泡沫,這個泡沫,有可能最終以“擠兌”的方式爆破。
賭博籌碼的貨幣化,是發生在澳門一個小地方的一件小事,就事論事,此事不難規管,問題不難解決。畢竟,賭客,是一群特殊的人群;博彩業,是一個相對孤立的市場;賭場籌碼,長相天然不同於一般貨幣。監管當局略施手段,不難把這個小市場與大市場絕緣。
然而,這件小事的哲學意義、暗示效果卻不小。把眼光從澳門移到華爾街,放眼望去,整個世界金融市場上,貨幣與籌碼,原本就是難以分得清的。可憂的不是籌碼變為貨幣,而是貨幣變為籌碼;不是賭場變為金融,而是金融變為賭場。
我們來作這樣一個思維實驗。假設一個多年混跡於CASINO的賭徒,終於明白了賭博遊戲的設置通理,明白了久賭必輸的下場,決定洗手,轉行到了外匯市場上去炒外匯了。他還是在賭博,但他用的籌碼變了,在外匯交易中,他無須先買籌碼後下注,在這個“賭場”裡,貨幣就是籌碼。
外匯市場在設計上並不是賭場,但它必然變成賭場。市場變賭場的機理很簡單:有市場就有價格,有價格就有波動,有波動就有風險,有風險就需要避險,任何避險機制同時就可以被賭徒們當作冒險機制來用。匯價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劇烈的波動,不僅使那些產品要在酒窖裡存放二十年以後才能上市的釀酒廠,需要把匯率風險的考慮納入自己的經營戰略,即使是今天進麵粉明天出麵包的食品加工廠也有外匯風險。市場匯率的瞬息萬變,把所有的商家,直接或間接地、程度不同地裹入了外匯市場的風險體系當中。於是,外匯期貨應運而生,以圖讓人們規避風險。然而,有風險就有機會,有對衝保值就有投機套利,有求保險的就有敢冒險的。越來越多的賭徒看上了這個新賭場。外匯市場變成了賭場,貨幣就變成了籌碼。
外匯市場並不是唯一的金融賭場,股票市場、債券市場、期貨市場、期權市場、黃金市場乃至各類金融衍生品市場,無一不是可以供人賭博下注的賭場。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諾貝爾獎得主米勒指出了一個現象,“近些年來,美國的貨幣供應增長速度一直保持在12%左右,而經濟實際增長率大致為3.5%。根據貨幣數量理論,美國的通貨膨脹率當在8~9%左右。”而其時的美國人並沒有感覺到通脹。多發的貨幣,並沒有象傳統的貨幣數量理論所說的那樣,把物價撐起來。那麼,錢,到哪兒去了?
謎底不難猜:這些沒有執行撐高物價功能的錢,流到了各類金融賭場中,執行起籌碼功能來了。
貨幣的功能二元化了,它一部分繼續充當著實體經濟的支付工具,一部分進入了各類金融賭場,充當起了賭博籌碼的角色。這些長相一樣又可一身二任的人造印刷品,在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間遊來蕩去,衝垮了傳統上只算實體經濟一筆帳的貨幣理論,衝垮了中央銀行調控宏觀經濟的貨幣堤壩,衝垮了老實人掙錢攢錢的“保守觀念”,形成了“逼良為賭”的世界潮流。隨著形形色色的金融“老虎機”(所謂的金融衍生產品)的創新和各類金融賭場的擴張,各國的中央銀行不但要為實體經濟發行交易貨幣,而且還不得不為這些金融賭場發行籌碼。
全球金融大賭場,實際上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貨幣蓄水池,越來越多的貨幣變成了各類賭博籌碼而滯留在了金融大賭場裡,誰也不知道有多少貨幣是用來執行實體經濟的交易功能,有多少是賭博籌碼。外匯市場有個大致的統計,在每天四萬億美元的外匯交易額中,其中用於實體經濟支付活動的只是個零頭,不到百分之二,其它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的交易流水,全是錢炒錢的賭博勾當。貨幣在實體經濟與賭博經濟兩個體系間遊蕩,來無蹤,去無影。當股市牛起來的時候,誰也不知道錢是從哪兒來的,當它熊下去的時候,誰也不知道錢溜到哪兒去了。如此,任何旨在調控實體經濟的反通貨膨脹措施或刺激經濟措施,一概抓瞎。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世界經濟史上發生了兩件看上去毫無關係的事件:一,西方世界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二,大西洋西岸的大西洋城通過了賭場合法化的法案,由此引發了美國“賭博爆炸”。
第一件事,標誌著“錢”字的“金”字旁成為歷史,從此,錢變成了一堆純粹的紙片,這為賭博“耍錢”的金融活動開闢了廣闊的天地;第二件事,標誌著耍錢的營生完全不必籍由“為實體經濟服務”的口實而可以直接玩起來。兩件不相關的事情在這個意義上實現了邏輯對接。
籌碼就是貨幣,貨幣就是籌碼。人掙錢不如錢掙錢,生產力不如炒作力。賭博變成了經濟,泡沫變成了主流,危機變成了常態。
籌碼成了貨幣,賭場也便成了一家小銀行。賭場向外賣籌碼,等於是在向買碼的人吸收免費存款。
澳門有著大概是世界上最自由的貨幣制度,澳門幣(俗稱葡幣)、港幣、人民幣,都可以自由流通。再加上賭場籌碼,其貨幣體系就更熱鬧了。
澳門沒有中央銀行,只有個金融管理局,這個金融管理局基本上不管賭場的事,賭場的事由博彩監察局統一管理。而博彩監察局所具有的關於賭場的金融意識,基本只有一個:賭場不能斷賠。所以它向賭場提出了一個“賠付準備金”的數量規定,規定賭場必須在指定銀行裡存有一定數額的現金,以保證有賭客拉爆了老虎機時能馬上得到賠付。博彩業,賭客可以賒賭場的帳,但賭場不能賒賭客的帳。賭客贏了錢,你就要馬上賠給人家。“斷賠”,可能是澳門博彩監管當局唯一能理解到的賭場金融風險。至於賭場無節制地濫發籌碼中所隱含著的金融風險,它可能理解不到。
在吸收零息存款的利益誘惑下,各博彩公司很可能會把賣籌碼作為一種競爭手段,而賭場通過賣籌碼斂到的“儲蓄”,如果不是老老實實地在帳上放著,而是以某種圖利方式將之用出去,就有可能為澳門的博彩市場內部吹起一個不大的金融泡沫,這個泡沫,有可能最終以“擠兌”的方式爆破。
賭博籌碼的貨幣化,是發生在澳門一個小地方的一件小事,就事論事,此事不難規管,問題不難解決。畢竟,賭客,是一群特殊的人群;博彩業,是一個相對孤立的市場;賭場籌碼,長相天然不同於一般貨幣。監管當局略施手段,不難把這個小市場與大市場絕緣。
然而,這件小事的哲學意義、暗示效果卻不小。把眼光從澳門移到華爾街,放眼望去,整個世界金融市場上,貨幣與籌碼,原本就是難以分得清的。可憂的不是籌碼變為貨幣,而是貨幣變為籌碼;不是賭場變為金融,而是金融變為賭場。
我們來作這樣一個思維實驗。假設一個多年混跡於CASINO的賭徒,終於明白了賭博遊戲的設置通理,明白了久賭必輸的下場,決定洗手,轉行到了外匯市場上去炒外匯了。他還是在賭博,但他用的籌碼變了,在外匯交易中,他無須先買籌碼後下注,在這個“賭場”裡,貨幣就是籌碼。
外匯市場在設計上並不是賭場,但它必然變成賭場。市場變賭場的機理很簡單:有市場就有價格,有價格就有波動,有波動就有風險,有風險就需要避險,任何避險機制同時就可以被賭徒們當作冒險機制來用。匯價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劇烈的波動,不僅使那些產品要在酒窖裡存放二十年以後才能上市的釀酒廠,需要把匯率風險的考慮納入自己的經營戰略,即使是今天進麵粉明天出麵包的食品加工廠也有外匯風險。市場匯率的瞬息萬變,把所有的商家,直接或間接地、程度不同地裹入了外匯市場的風險體系當中。於是,外匯期貨應運而生,以圖讓人們規避風險。然而,有風險就有機會,有對衝保值就有投機套利,有求保險的就有敢冒險的。越來越多的賭徒看上了這個新賭場。外匯市場變成了賭場,貨幣就變成了籌碼。
外匯市場並不是唯一的金融賭場,股票市場、債券市場、期貨市場、期權市場、黃金市場乃至各類金融衍生品市場,無一不是可以供人賭博下注的賭場。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諾貝爾獎得主米勒指出了一個現象,“近些年來,美國的貨幣供應增長速度一直保持在12%左右,而經濟實際增長率大致為3.5%。根據貨幣數量理論,美國的通貨膨脹率當在8~9%左右。”而其時的美國人並沒有感覺到通脹。多發的貨幣,並沒有象傳統的貨幣數量理論所說的那樣,把物價撐起來。那麼,錢,到哪兒去了?
謎底不難猜:這些沒有執行撐高物價功能的錢,流到了各類金融賭場中,執行起籌碼功能來了。
貨幣的功能二元化了,它一部分繼續充當著實體經濟的支付工具,一部分進入了各類金融賭場,充當起了賭博籌碼的角色。這些長相一樣又可一身二任的人造印刷品,在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間遊來蕩去,衝垮了傳統上只算實體經濟一筆帳的貨幣理論,衝垮了中央銀行調控宏觀經濟的貨幣堤壩,衝垮了老實人掙錢攢錢的“保守觀念”,形成了“逼良為賭”的世界潮流。隨著形形色色的金融“老虎機”(所謂的金融衍生產品)的創新和各類金融賭場的擴張,各國的中央銀行不但要為實體經濟發行交易貨幣,而且還不得不為這些金融賭場發行籌碼。
全球金融大賭場,實際上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貨幣蓄水池,越來越多的貨幣變成了各類賭博籌碼而滯留在了金融大賭場裡,誰也不知道有多少貨幣是用來執行實體經濟的交易功能,有多少是賭博籌碼。外匯市場有個大致的統計,在每天四萬億美元的外匯交易額中,其中用於實體經濟支付活動的只是個零頭,不到百分之二,其它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的交易流水,全是錢炒錢的賭博勾當。貨幣在實體經濟與賭博經濟兩個體系間遊蕩,來無蹤,去無影。當股市牛起來的時候,誰也不知道錢是從哪兒來的,當它熊下去的時候,誰也不知道錢溜到哪兒去了。如此,任何旨在調控實體經濟的反通貨膨脹措施或刺激經濟措施,一概抓瞎。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世界經濟史上發生了兩件看上去毫無關係的事件:一,西方世界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二,大西洋西岸的大西洋城通過了賭場合法化的法案,由此引發了美國“賭博爆炸”。
第一件事,標誌著“錢”字的“金”字旁成為歷史,從此,錢變成了一堆純粹的紙片,這為賭博“耍錢”的金融活動開闢了廣闊的天地;第二件事,標誌著耍錢的營生完全不必籍由“為實體經濟服務”的口實而可以直接玩起來。兩件不相關的事情在這個意義上實現了邏輯對接。
籌碼就是貨幣,貨幣就是籌碼。人掙錢不如錢掙錢,生產力不如炒作力。賭博變成了經濟,泡沫變成了主流,危機變成了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