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素质创新型军事人才是未来最宝贵的战略资源,而创新能力是其核心素质。围绕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军校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展开研究,从多个角度对制约创新能力培养的“瓶颈”问题进行剖析,并在校园文化、人际关系、学术交流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为新型军事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军校研究生;创新能力;校园文化;学术交流;人才队伍建设
作者简介:李加勇(1968-),男,四川南部人,军械工程学院研究生管理大队,队长;白永生(1982-),男,河北赵县人,军械工程学院装备指挥与管理系,讲师。(河北石家庄050003)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4-0030-02
军校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重任。目前形势下,新军事变革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我军打赢现代信息化战争的需求不断增强,高素质创新人才在未来战争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在军委实施的人才战略工程中,研究生教育处于我军人才培养体系的顶层。根据当前形势任务,提高军校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关键环节之一,对于优化我军人才结构、适应未来战争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制约军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瓶颈”剖析
创新能力包括创造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两个层次。前者是指人在掌握丰富的感性材料基础上,通过头脑加工,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并提出新概念、形成新理论的能力;后者主要指创新所应具备的科学实验操作能力、社会实践调查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等。近几年来,军队院校的研究生教育发展很快,各级部门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普遍给予了高度重视。在看到丰硕成果的同时也应注意到标准提高后暴露出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如原始创新有限、理论与实践脱节、与地方一流院校存在差距等。究其原因,既有研究生自身的因素,也有具体体制上的不足。本文从多个角度对制约军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瓶颈”进行了思考。
1.过于偏重共性而忽视个性
从基础教育上看,目前军校研究生教育基本形成了简单划一的教育观念,在研究生的基本理论学习阶段,从培养计划、课程大纲到授课方式、考试方法等都比较偏重强调教育的统一性而忽视个性化培养,学员的自主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创新能力受到压抑。
从思维习惯上看,军校研究生受军队文化内涵的影响很深,以服从命令为潜意识的行为准则,其有利方面在于容易形成一致的价值标准和思维方式,但由于服从意识过于固化,也容易在学术研究中带来循规蹈矩、人云亦云的负面影响,从而制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2.参加学术交流的范围有限
军校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大多从事国防尖端武器研制、维修、改进等方面课题的研究工作,具有很强的军事指向性和军事实践性,保密要求高、创新难度大,难免造成学术交流范围的局限性,导致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共享有很大难度。对于研究生而言,学位论文是体现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质量的集中体现。研究表明,一篇达到国家级水平的高质量学位论文往往建立在广泛学术交流的基础上,但军校研究生由于其特殊身份而很难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及研究机构进行交流合作,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创新能力的提升。
3.实践操作方面相对薄弱
除少量军民通用的领域外,军校研究生涉及的课题大部分是专门为解决军事领域中的问题而设立。在军队工科院校,其研究对象通常为我军现役高技术装备或者正处于设计过程中的先进新概念武器,无论进口还是自研装备都属于系统复杂、价格昂贵的稀缺教育资源,不仅用于科研攻关,还要承担本科学员及部队技术骨干的大量培训任务,这就导致军校研究生在课题进程中“以理论计算为主、实践操作为辅”的现象。
同时,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各学科(尤其是工科)提供了优良的研究工具,但也导致研究生普遍习惯于理论推导,在仿真模拟和理想化实验方面倾注了极大的精力,而很少进行武器系统的实践操作,对于如何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装备没有比较清晰的概念,更谈不上对现代高技术装备的熟练掌握和驾驭。不过,理论联系实际恰恰是科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即使是理论研究,也需要符合实际的边界条件才能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因此,实践动手能力的不足必然导致军校研究生对高技术武器装备实际状态与性能的模糊,从而严重制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增强。
二、提高军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对策分析
1.积极倡导“创新性”校园文化
军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应该是一个动态、开放的过程。长期以来,军队院校注重强调严格统一管理,而在个性化培养方面往往力度不够,因此,可以从下面几个关键点入手,通过对“创新性”校园文化的倡导使目前相对保守的学术现状得以改善。
首先,应突破传统模式对于创新的制约,针对军校研究生是高层次军人这个最基本的群体性特征,着力培养学术创新中的“勇敢”精神,理清行政服从与学术个性张扬的区别,引导逆向思维,鼓励发表不同观点,为大胆进行学术争鸣提供宽松环境,形成军队院校“权威面前敢于亮剑”的独特校园文化。
其次,应构建“以创新为荣”的强势氛围,在校园内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创新活动,积极宣传学院提倡研究生创新的政策以及创新典型的事迹,大力推动“创新性”校园文化的形成,让创新典型的感召力覆盖全院,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最后,应鼓励军校研究生积极融入“创新性”校园文化,提倡勤于思考,提倡参加实践操作。同时,为研究生充分发挥创造力提供平台和机遇,激发他们创新的热情和信心,在更为广泛的学术空间内不断吸取新思想,形成新理念,谋求新发展,力争新突破。
2.大力营造“和谐化”人际关系
一个优秀的学术群体应该是互相尊重、团结协作、取长补短的富有团队精神的群体。相互尊重和信任的良好氛围可以促进军校研究生之间合作精神的迅速形成,能够把个体的隐性知识转化为共享的显性知识,从而实现知识的有效创新与整合。因此,在军校研究生群体之中营造“和谐化”的人际关系将有助于发挥军人与学者的双重优势,使他们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共同交流探讨,逐渐形成信任和沟通的人际关系环境,使军校研究生群体的发展更趋和谐。
另外,必须建立公平、科学的良性竞争机制,以军校研究生的真实学术水平和成果作为衡量其创新能力的标准,对真正的创新典型予以适当奖励,以提高研究生开展学术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广泛开展“立体式”学术交流
如何更好地开展研究生学术交流工作,多出、快出创新成果,为全军输送优秀技术人才已成为当前军校工作的重点之一。针对军校研究生保密要求高、学术交流范围有限的特点,在积极争取与国内外同行进行交流的同时应充分挖掘本校智力资源,定期申请举办开放程度较高的学术论坛,甚至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提倡创新、自由、严谨的学术精神,不仅邀请“纵向上”本领域的研究生导师以及各个层次和年级的研究生,也要将参加者的成分在“横向上”进行拓展,即邀请其他相关领域的专家和研究生共同探讨,以实现“立体式”的学术交流,这种方式有助于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全面跃升,其优势主要在于:
第一,利于军校研究生学习新兴交叉边缘学科的新知识。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专家、教授及研究生进行广泛交流、深入探讨不仅可以使研究生扩大知识面,而且有利于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为将来成为一专多能的综合性军事人才打好根基。
第二,利于军校研究生系统把握多个领域内的最新科技成果及前沿动态。通过交流,军校研究生开拓新领域、运用新知识以及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都会得到全面锻炼,有助于实现“个体思考,集体攻关,灵感共享,互助启发”的学术研究模式,有利于形成整体研究的合力与氛围。
第三,利于军校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显著提高。交流可以在研究生之间、课题组师生之间进行,也可以在跨专业、跨年级的具有共同学术兴趣的师生之间开展,这充分体现了学术交流的融会贯通性,其本质在于互补和启发,节约时间及空间资源,以充分发挥研究生学术研究的主体参与作用,有效强化所在学术团队的知识交流与信息融合。
4.重点培育“应用型”军事人才
未来战争将是高技术条件下多兵种合成、多要素聚集的全维信息化战争,而主宰战争胜负的焦点在于是否有一支能够驾驭高技术武器装备、适应未来战争节奏的新型军事人才队伍。因此,不断改进军校研究生教育模式,加速培养具有较强创新意识与知识迁移能力的新型人才,已成为抢占未来军事领域制高点的关键因素。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以及培养方向与目标的变化,军校研究生将从过去的学术型“专才”转变为应用型、学术型“通才”,这对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可以肯定,军校研究生在学业过程中都会取得一部分研究成果,但如何将这些成果与具体的武器装备联系起来,并将其应用到实际中,进而转化形成战斗力,却成为研究生所面临的一大难题。这是因为在理论研究过程中,由于时间精力的局限,研究生对武器装备的结构、功能、环境等往往没有清晰具体的认识,概念比较模糊,而平时研究过程中所实施的小实验与装备的具体情况全然不同,直接导致研究成果同实际装备脱节。由此可见,军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绝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上,否则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形成从理论研究到工程实践的素养。同时,如果在学校中缺乏工程应用方面的培养,走上工作岗位后就会对动手实践产生畏惧,久而久之,很可能失去面对高技术装备解决实际难题的信心,更谈不上进行创新性研究。因此,重点培育“应用型”军事人才不仅是适应军队编制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当前装备科技发展大趋势的正确选择,不仅有利于军校研究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军队战斗力和保障力的总体提高。
三、结束语
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型军事人才是我军人才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为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的要求,必须紧紧瞄准科技发展前沿,不断提高军校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使培养出的高层次新型军事人才完全满足部队当前及长远所需。本文从培养模式、学术交流、实践操作等多个角度对制约军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诸多“瓶颈”进行了思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对策,这些方法与途径的具体实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吕克洪,刘冠军,秦国军,等.浅谈高技术武器背景实验条件对军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3(2):42-43.
[2]柏仲淦,王雪松,王国玉.浅议军校博士生学术交流的“志愿者”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4):30-32.
[3]杨春来.论军校研究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07,20(2):85-87.
[4]李艳明.试论影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两个因素[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11):59-60.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关键词:军校研究生;创新能力;校园文化;学术交流;人才队伍建设
作者简介:李加勇(1968-),男,四川南部人,军械工程学院研究生管理大队,队长;白永生(1982-),男,河北赵县人,军械工程学院装备指挥与管理系,讲师。(河北石家庄050003)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4-0030-02
军校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重任。目前形势下,新军事变革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我军打赢现代信息化战争的需求不断增强,高素质创新人才在未来战争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在军委实施的人才战略工程中,研究生教育处于我军人才培养体系的顶层。根据当前形势任务,提高军校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关键环节之一,对于优化我军人才结构、适应未来战争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制约军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瓶颈”剖析
创新能力包括创造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两个层次。前者是指人在掌握丰富的感性材料基础上,通过头脑加工,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并提出新概念、形成新理论的能力;后者主要指创新所应具备的科学实验操作能力、社会实践调查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等。近几年来,军队院校的研究生教育发展很快,各级部门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普遍给予了高度重视。在看到丰硕成果的同时也应注意到标准提高后暴露出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如原始创新有限、理论与实践脱节、与地方一流院校存在差距等。究其原因,既有研究生自身的因素,也有具体体制上的不足。本文从多个角度对制约军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瓶颈”进行了思考。
1.过于偏重共性而忽视个性
从基础教育上看,目前军校研究生教育基本形成了简单划一的教育观念,在研究生的基本理论学习阶段,从培养计划、课程大纲到授课方式、考试方法等都比较偏重强调教育的统一性而忽视个性化培养,学员的自主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创新能力受到压抑。
从思维习惯上看,军校研究生受军队文化内涵的影响很深,以服从命令为潜意识的行为准则,其有利方面在于容易形成一致的价值标准和思维方式,但由于服从意识过于固化,也容易在学术研究中带来循规蹈矩、人云亦云的负面影响,从而制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2.参加学术交流的范围有限
军校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大多从事国防尖端武器研制、维修、改进等方面课题的研究工作,具有很强的军事指向性和军事实践性,保密要求高、创新难度大,难免造成学术交流范围的局限性,导致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共享有很大难度。对于研究生而言,学位论文是体现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质量的集中体现。研究表明,一篇达到国家级水平的高质量学位论文往往建立在广泛学术交流的基础上,但军校研究生由于其特殊身份而很难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及研究机构进行交流合作,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创新能力的提升。
3.实践操作方面相对薄弱
除少量军民通用的领域外,军校研究生涉及的课题大部分是专门为解决军事领域中的问题而设立。在军队工科院校,其研究对象通常为我军现役高技术装备或者正处于设计过程中的先进新概念武器,无论进口还是自研装备都属于系统复杂、价格昂贵的稀缺教育资源,不仅用于科研攻关,还要承担本科学员及部队技术骨干的大量培训任务,这就导致军校研究生在课题进程中“以理论计算为主、实践操作为辅”的现象。
同时,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各学科(尤其是工科)提供了优良的研究工具,但也导致研究生普遍习惯于理论推导,在仿真模拟和理想化实验方面倾注了极大的精力,而很少进行武器系统的实践操作,对于如何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装备没有比较清晰的概念,更谈不上对现代高技术装备的熟练掌握和驾驭。不过,理论联系实际恰恰是科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即使是理论研究,也需要符合实际的边界条件才能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因此,实践动手能力的不足必然导致军校研究生对高技术武器装备实际状态与性能的模糊,从而严重制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增强。
二、提高军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对策分析
1.积极倡导“创新性”校园文化
军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应该是一个动态、开放的过程。长期以来,军队院校注重强调严格统一管理,而在个性化培养方面往往力度不够,因此,可以从下面几个关键点入手,通过对“创新性”校园文化的倡导使目前相对保守的学术现状得以改善。
首先,应突破传统模式对于创新的制约,针对军校研究生是高层次军人这个最基本的群体性特征,着力培养学术创新中的“勇敢”精神,理清行政服从与学术个性张扬的区别,引导逆向思维,鼓励发表不同观点,为大胆进行学术争鸣提供宽松环境,形成军队院校“权威面前敢于亮剑”的独特校园文化。
其次,应构建“以创新为荣”的强势氛围,在校园内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创新活动,积极宣传学院提倡研究生创新的政策以及创新典型的事迹,大力推动“创新性”校园文化的形成,让创新典型的感召力覆盖全院,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最后,应鼓励军校研究生积极融入“创新性”校园文化,提倡勤于思考,提倡参加实践操作。同时,为研究生充分发挥创造力提供平台和机遇,激发他们创新的热情和信心,在更为广泛的学术空间内不断吸取新思想,形成新理念,谋求新发展,力争新突破。
2.大力营造“和谐化”人际关系
一个优秀的学术群体应该是互相尊重、团结协作、取长补短的富有团队精神的群体。相互尊重和信任的良好氛围可以促进军校研究生之间合作精神的迅速形成,能够把个体的隐性知识转化为共享的显性知识,从而实现知识的有效创新与整合。因此,在军校研究生群体之中营造“和谐化”的人际关系将有助于发挥军人与学者的双重优势,使他们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共同交流探讨,逐渐形成信任和沟通的人际关系环境,使军校研究生群体的发展更趋和谐。
另外,必须建立公平、科学的良性竞争机制,以军校研究生的真实学术水平和成果作为衡量其创新能力的标准,对真正的创新典型予以适当奖励,以提高研究生开展学术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广泛开展“立体式”学术交流
如何更好地开展研究生学术交流工作,多出、快出创新成果,为全军输送优秀技术人才已成为当前军校工作的重点之一。针对军校研究生保密要求高、学术交流范围有限的特点,在积极争取与国内外同行进行交流的同时应充分挖掘本校智力资源,定期申请举办开放程度较高的学术论坛,甚至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提倡创新、自由、严谨的学术精神,不仅邀请“纵向上”本领域的研究生导师以及各个层次和年级的研究生,也要将参加者的成分在“横向上”进行拓展,即邀请其他相关领域的专家和研究生共同探讨,以实现“立体式”的学术交流,这种方式有助于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全面跃升,其优势主要在于:
第一,利于军校研究生学习新兴交叉边缘学科的新知识。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专家、教授及研究生进行广泛交流、深入探讨不仅可以使研究生扩大知识面,而且有利于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为将来成为一专多能的综合性军事人才打好根基。
第二,利于军校研究生系统把握多个领域内的最新科技成果及前沿动态。通过交流,军校研究生开拓新领域、运用新知识以及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都会得到全面锻炼,有助于实现“个体思考,集体攻关,灵感共享,互助启发”的学术研究模式,有利于形成整体研究的合力与氛围。
第三,利于军校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显著提高。交流可以在研究生之间、课题组师生之间进行,也可以在跨专业、跨年级的具有共同学术兴趣的师生之间开展,这充分体现了学术交流的融会贯通性,其本质在于互补和启发,节约时间及空间资源,以充分发挥研究生学术研究的主体参与作用,有效强化所在学术团队的知识交流与信息融合。
4.重点培育“应用型”军事人才
未来战争将是高技术条件下多兵种合成、多要素聚集的全维信息化战争,而主宰战争胜负的焦点在于是否有一支能够驾驭高技术武器装备、适应未来战争节奏的新型军事人才队伍。因此,不断改进军校研究生教育模式,加速培养具有较强创新意识与知识迁移能力的新型人才,已成为抢占未来军事领域制高点的关键因素。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以及培养方向与目标的变化,军校研究生将从过去的学术型“专才”转变为应用型、学术型“通才”,这对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可以肯定,军校研究生在学业过程中都会取得一部分研究成果,但如何将这些成果与具体的武器装备联系起来,并将其应用到实际中,进而转化形成战斗力,却成为研究生所面临的一大难题。这是因为在理论研究过程中,由于时间精力的局限,研究生对武器装备的结构、功能、环境等往往没有清晰具体的认识,概念比较模糊,而平时研究过程中所实施的小实验与装备的具体情况全然不同,直接导致研究成果同实际装备脱节。由此可见,军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绝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上,否则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形成从理论研究到工程实践的素养。同时,如果在学校中缺乏工程应用方面的培养,走上工作岗位后就会对动手实践产生畏惧,久而久之,很可能失去面对高技术装备解决实际难题的信心,更谈不上进行创新性研究。因此,重点培育“应用型”军事人才不仅是适应军队编制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当前装备科技发展大趋势的正确选择,不仅有利于军校研究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军队战斗力和保障力的总体提高。
三、结束语
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型军事人才是我军人才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为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的要求,必须紧紧瞄准科技发展前沿,不断提高军校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使培养出的高层次新型军事人才完全满足部队当前及长远所需。本文从培养模式、学术交流、实践操作等多个角度对制约军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诸多“瓶颈”进行了思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对策,这些方法与途径的具体实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吕克洪,刘冠军,秦国军,等.浅谈高技术武器背景实验条件对军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3(2):42-43.
[2]柏仲淦,王雪松,王国玉.浅议军校博士生学术交流的“志愿者”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4):30-32.
[3]杨春来.论军校研究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07,20(2):85-87.
[4]李艳明.试论影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两个因素[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11):59-60.
(责任编辑:王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