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教学对提升初中英语课堂效果的探讨

来源 :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iwa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前言
  世界呈现整体化的发展格局,无论是在经济、政治还是文化等其他方面,各个国家都已经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俨然已经在世界的舞台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与其他各国之间的联系也日益加强,也就意味着中国人民的就业方向也越来越国际化,与国际之间的交流也日趋增多,而国际之间的交流都用英语的,英语俨然是一门国际化的语言,因此掌握好英语的学习,能够架构起一座桥梁使不同文化环境下的人民可以流畅的沟通。中外交流所需英语人才的最简单的一个标准就是能够很好地进行沟通,通俗来讲就是能听得懂他们在讲什么,而目前我国的英语教育却难以达到这一标准。我国学生的英语学习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尽管在初中课程中,听、说、读、写是构成英语这门课程的主要方面,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仍然是以书面形式的教育为主,使得诸多英语知识变得枯燥乏味,使得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丧失兴趣,而且我国的英语太过于卷面化,学生尽管学习了多年的英语仍然是无用武之地。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的能力在课堂中得到充分的锻炼。
  2. 参与式教学应用于初中英语课堂中的策略
  参与式教学,简单来讲,就是在教学中教师运用相关的策略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而使得教学更加富有趣味性。在初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使用这一方法,把学生视为教学的主体,让初中英语课堂由原来简单机械记忆的方式转变等更加具有灵活性,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
  2.1结合生活素材,创设问题情境
  由于学生好奇心较强,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在加上所使用的牛津书本教材是根据大纲早就编册好的,它所涉及的内容都是跟所要教授的知识点相互联系的,还有依据知识点纳入的案例,是非常贴近实际生活的,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遵循多元化、开放化为原则,事先应该找好相关生活中的例子,结合书中要阐述的知识点,把学生生活中接触的英语内容也纳入到课堂中来,通过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学生进行讲解,借助实例向学生讲述相关的知识点,使得学生能够踊跃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比如,在学习到第七单元的Let’s celebrate 单元的 Comic and strip 和 Welcome to the unit 时,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以往放课件、教单词、学生记笔记的模式,以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完成布置的学习任务,看哪位学生能够用较短的时间写下较多的节日,就算获胜并给胜利者一定的奖励,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在导入 What is your favourite festival? 让学生在参与中得以学习,进行更好地教学。
  2.2小组合作学习,锻炼学生口语能力
  英语口语能力是学生在今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方面,实际上也是教师教学中最忽视的一部分,但是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必要的单词讲解,其余的教学都是用中文来表达意思,相当于是变相地在给学生上语文课。而英语学习中最为基础的就是口语,能在与人交谈中进行很好的沟通才是学英语的目的,现实的条件很难为学生提供锻炼口语的实际场景,初中生进行学习的主要场地就是课堂,成功的英语课堂教学应在课内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通过对话的练习掌握一些知识点。英语教材主要有对话组成,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分组,然后布置一个话题让学生进行讨论,通过分组,把5、6个人分为一个小组,根据自身擅长的领域进行分工合作,教师可以在学生讨论时从旁协助,最后结束小组讨论后,教师可以任意抽查小组里的任何成员进行英语对话或者随机抽取小组成员进行对话,通过对话了解学生对哪些词语掌握不好进行及时纠正。
  2.3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能力
  正所谓兴趣是打开事件大門的关键钥匙,一件事情要想做成功必然有对这方面的兴趣,才能花心思在这方面,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主,从而开展教学活动。初中生尽管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与智力方面都在成长,但是由于以往的英语课堂模式较为枯燥,初中生正处于成长的阶段,很容易被其他新颖的事物所吸引,从而无法集中注意力认真听教师讲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把简单的游戏运用到数学课堂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够集中在课堂中,而游戏的设置可以在结合基本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重点以锻炼学生的听力和口语方面为主,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3. 结束语
  将参与式教学用于提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发展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
  [1] 郭芸. 情景教学法在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英语教师, 2015(01).
  [2] 徐凌云. 把生活元素融入初中英语教学[J].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上旬), 2014(10).
  [3] 潘操.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探析[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3(01).
  (作者单位:江苏省丰县华山镇套楼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1. 研究背景  目前,英语是中国高中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学生了解世界,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各所学校也很重视英语教学。作为一名高中学生,通过我个人的观察、体会以及与学生的谈话,我了解到,周围的高中生(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诸多困难,导致很多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厌学情绪,结果极大地影响了学习效果。因此,作为暑期实践的一个活动,我希望通过调查的方式找出原因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2. 研究设计 
文章采用中西对比,说古道今的方法,多角度阐明和论述了我国中小学生图书馆学教育的意义及必要性,论述了如何实施中小学图书馆学教育。
本文分析了目录学研究的分化与综合、整体化与科学化的发展趋势,并探讨了这些发展趋势的动因
本文阐述了公共图书馆网页建设中有关观念、定位,资源来源及技术支撑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对如何从类目设置、类名与注释、类目数量等方面实行类目控制进行了探讨。
美国著名应用语言学家Krashen建立了他的二语习得理论。他认为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理解输入的信息或获得可理解的输入”。只有通过大量的输入,学生的视野和大脑才能够变得丰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英语中的输入途径主要有听和读,其中阅读在高中生的英语输入中占主导地位,下面谈一下教师在给学生提供课外阅读材料时应关注的问题。  1. 了解学情,恰当选材  教师在给学生提供课外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