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学习的核心要求是激发他们的探索兴趣,培养幼儿初步的探索能力。自然角是幼儿认识事物、探索自然的智慧角,是其學习科学的重要场所,它集中反映并再现了自然界中的事物,能够帮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长期的探索、观察活动。
关键词:自然角;大班幼儿;探索能力
一、创设自然角支持幼儿探索
以大班自然角为载体,教师把生活中有价值的内容融入班级自然角,引导幼儿动手操作,积极探索,建构起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让幼儿在富有活力的环境中得到发展。
1.创设知识化的自然角。自然角为幼儿提供了学习科学知识的平台。例如,开展“瓶瓶罐罐”的主题活动,幼儿需要收集造型、材质各异的瓶子或罐子。主题活动结束后,这些瓶瓶罐罐不知如何处理。于是,笔者选出了造型特别、材质不同的瓶子放在了自然角,引起了全班的关注。幼儿们自发搜集陶瓷物品,于是笔者抓住创设自然角的契机,将幼儿对陶瓷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大班幼儿通过长时间的探索,了解了陶瓷、陶泥等内容,发现了陶瓷的更多秘密,增强了对自然的兴趣。
2.搭建动态化的自然角。动态化的自然角是指教师为幼儿提供可触摸、可观察、可操作的环境,引导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知识,建构起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每天早上有好多幼儿争先恐后地到自然角来活动,因此教师应增加自然角中的材料,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为此,笔者创设了动态的自然角,让幼儿大胆触摸,仔细观察,细心操作,将探索的过程进一步延伸。在这期间,幼儿围绕陶瓷展开讨论。笔者突发奇想,何不让幼儿参与制作,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感受陶瓷艺术呢。于是,笔者买来了陶泥和机器,放在自然角,在一旁放好收集的瓶子。果然,幼儿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得到了激发,幼儿们开始玩陶泥。经过几天的学习,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笔者请来陶泥师傅为幼儿解决困难,并将制作陶泥的步骤图打印下来,贴在自然角的墙壁上。教师要抓住一切机会为幼儿打造动态化的自然角,为幼儿的探索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采用有效指导助推幼儿探索
1.积极关注,激趣导入。幼儿科学教育最重要的价值是使幼儿学会获取知识。幼儿在自然角中可以进行细致地观察,自由操作,探索并获取知识。教师就要时刻关注幼儿生活中的兴趣点,趁热打铁,激趣导入。一次,我园所在的地方接连下雨。天气转晴后,幼儿走出教室到操场活动。走到操场后他们发现了许多蚯蚓,就大声喊道:“老师,快来看,有蚯蚓。”为了保证活动时间的有效性,又不会影响幼儿对蚯蚓的探索欲望。笔者给他们留出五分钟的时间,帮助其使用工具捕捉蚯蚓,从而共同创设“养蚯蚓”的自然角。
2.鼓励参与,适时介入。教师指导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鼓励幼儿参与活动,使其能顺利地进行探索。在“养蚯蚓”活动后,笔者发现部分幼儿对蚯蚓的兴趣逐渐消退。在与幼儿的谈话中得知,他们对养蚯蚓有很多困惑,又无法根据已有的经验解决问题。为此,笔者把绘本故事《蚯蚓的日记》放在自然角中,幼儿通过翻阅故事书,对蚯蚓重新产生了兴趣。随后,笔者与幼儿根据对实际生活的观察,一同绘制出自己的《蚯蚓日记》。这样,自然角对幼儿的吸引力越来越大,自然角与幼儿的互动在无形之中变得更加频繁。笔者鼓励幼儿亲手实践,积极动脑,让孩子亲身经历探索的过程,因为这会使幼儿的印象更深刻。
三、关注幼儿的自主探索
自然角是幼儿自主探索的有效场所。每年春天班内总会养蚕。幼儿通过观察,了解蚕的卵、幼虫、成虫等不同阶段。笔者让幼儿每次观察时都提出一个问题,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幼儿带着问题去观察、探索,就会有目的性。同时,笔者还会鼓励幼儿自己先去寻找答案,再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寻找答案。为了让幼儿自主探索,教师遵循“放手”的原则,给幼儿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幼儿在来园时、午餐后、离园前都会参与观察、探索。在幼儿参与自然角的活动时,教师应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当幼儿遇到困难时为其提供帮助,使幼儿的探索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教师要利用班级自然角,引导幼儿感知、观察、操作,进而发现问题,最终寻求答案,获取初步探索科学的方法和技能。这种教学方法开发了幼儿的智力,激发了幼儿对科学的兴趣,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自主探索。
参考文献:
[1]贾华.大班幼儿学习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3.
[2]程玲.优化自然角提升幼儿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性[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2(1).
[3]杨枫.新课程背景下幼儿园自然角区域环境的创设[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1(6).
关键词:自然角;大班幼儿;探索能力
一、创设自然角支持幼儿探索
以大班自然角为载体,教师把生活中有价值的内容融入班级自然角,引导幼儿动手操作,积极探索,建构起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让幼儿在富有活力的环境中得到发展。
1.创设知识化的自然角。自然角为幼儿提供了学习科学知识的平台。例如,开展“瓶瓶罐罐”的主题活动,幼儿需要收集造型、材质各异的瓶子或罐子。主题活动结束后,这些瓶瓶罐罐不知如何处理。于是,笔者选出了造型特别、材质不同的瓶子放在了自然角,引起了全班的关注。幼儿们自发搜集陶瓷物品,于是笔者抓住创设自然角的契机,将幼儿对陶瓷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大班幼儿通过长时间的探索,了解了陶瓷、陶泥等内容,发现了陶瓷的更多秘密,增强了对自然的兴趣。
2.搭建动态化的自然角。动态化的自然角是指教师为幼儿提供可触摸、可观察、可操作的环境,引导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知识,建构起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每天早上有好多幼儿争先恐后地到自然角来活动,因此教师应增加自然角中的材料,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为此,笔者创设了动态的自然角,让幼儿大胆触摸,仔细观察,细心操作,将探索的过程进一步延伸。在这期间,幼儿围绕陶瓷展开讨论。笔者突发奇想,何不让幼儿参与制作,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感受陶瓷艺术呢。于是,笔者买来了陶泥和机器,放在自然角,在一旁放好收集的瓶子。果然,幼儿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得到了激发,幼儿们开始玩陶泥。经过几天的学习,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笔者请来陶泥师傅为幼儿解决困难,并将制作陶泥的步骤图打印下来,贴在自然角的墙壁上。教师要抓住一切机会为幼儿打造动态化的自然角,为幼儿的探索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采用有效指导助推幼儿探索
1.积极关注,激趣导入。幼儿科学教育最重要的价值是使幼儿学会获取知识。幼儿在自然角中可以进行细致地观察,自由操作,探索并获取知识。教师就要时刻关注幼儿生活中的兴趣点,趁热打铁,激趣导入。一次,我园所在的地方接连下雨。天气转晴后,幼儿走出教室到操场活动。走到操场后他们发现了许多蚯蚓,就大声喊道:“老师,快来看,有蚯蚓。”为了保证活动时间的有效性,又不会影响幼儿对蚯蚓的探索欲望。笔者给他们留出五分钟的时间,帮助其使用工具捕捉蚯蚓,从而共同创设“养蚯蚓”的自然角。
2.鼓励参与,适时介入。教师指导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鼓励幼儿参与活动,使其能顺利地进行探索。在“养蚯蚓”活动后,笔者发现部分幼儿对蚯蚓的兴趣逐渐消退。在与幼儿的谈话中得知,他们对养蚯蚓有很多困惑,又无法根据已有的经验解决问题。为此,笔者把绘本故事《蚯蚓的日记》放在自然角中,幼儿通过翻阅故事书,对蚯蚓重新产生了兴趣。随后,笔者与幼儿根据对实际生活的观察,一同绘制出自己的《蚯蚓日记》。这样,自然角对幼儿的吸引力越来越大,自然角与幼儿的互动在无形之中变得更加频繁。笔者鼓励幼儿亲手实践,积极动脑,让孩子亲身经历探索的过程,因为这会使幼儿的印象更深刻。
三、关注幼儿的自主探索
自然角是幼儿自主探索的有效场所。每年春天班内总会养蚕。幼儿通过观察,了解蚕的卵、幼虫、成虫等不同阶段。笔者让幼儿每次观察时都提出一个问题,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幼儿带着问题去观察、探索,就会有目的性。同时,笔者还会鼓励幼儿自己先去寻找答案,再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寻找答案。为了让幼儿自主探索,教师遵循“放手”的原则,给幼儿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幼儿在来园时、午餐后、离园前都会参与观察、探索。在幼儿参与自然角的活动时,教师应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当幼儿遇到困难时为其提供帮助,使幼儿的探索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教师要利用班级自然角,引导幼儿感知、观察、操作,进而发现问题,最终寻求答案,获取初步探索科学的方法和技能。这种教学方法开发了幼儿的智力,激发了幼儿对科学的兴趣,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自主探索。
参考文献:
[1]贾华.大班幼儿学习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3.
[2]程玲.优化自然角提升幼儿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性[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2(1).
[3]杨枫.新课程背景下幼儿园自然角区域环境的创设[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