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篇西河大鼓小段儿《大姑娘偷杏》是在1997-2004年出版的《中国传统山东快书大全》《中国传统西河大鼓鼓词大全》同一书段的基础上再度整理的版本。而一篇书帽,反复修订(曾向本刊编辑提供八篇参阅样本),意在敬重经典曲目原貌,求之完美传唱久远。诚然,这个段子同本人从艺情缘、所获教益、所从传承皆有关联。
讲情缘:八岁时(即1943年)父亲曾教我演唱西河鼓书小段,其中就有二十二句一篇的《二妞偷杏》;1956年拜师杨立德,而《偷杏》是“杨派”快书所必学的段子;年愈花甲,投入编纂出版“快书、西河大全”工作,整理二书段时参照了西河大鼓名家马增芬演唱的《大姑娘偷杏》錄音版本。
论教益:两部“大全”问世,令人欣喜的是美学大家王朝闻老人、著名诗作家(时任中国文联党组书记)高占祥同志分别撰写了序文。王朝闻老人在“快书大全”书序《庄重的开心》中,对《偷杏》唱段称赞道:“它那出色的想象和虚构与文采,不见得比学者公认的名著逊色。十六岁的小姑娘路过杏林,想摘来吃却够不着,也没有破砖碎瓦可投出,只得‘脱下绣鞋把杏投’。坏了,飞出的绣鞋‘正扣住了斑鸠的头’。‘这个斑鸠觉着天昏地又暗’,逼得它‘顶着个绣鞋满山悠。姑娘一见心好恼,光着个脚丫撵斑鸠’。最后两句虽有篇末垂教的特点,但仍没有破坏‘小段’整体的幽默感。”
这样有趣的读物,再一次引起了我的思考:如果要把握供大众欣赏的曲艺的美学特征,其解决方案可能存在于曲艺段子和表演里。包括我所关心和思考的这种艺术形式的特殊性,或其特别显著的标志与征象,也即是这种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特殊之处,既然存在于艺术作品和它与听众的联系之中,我看,与其生拉活扯地从彼时彼地的论著中套取定义,不如反复探索某些自己已经感兴趣的作品,从中发现它的艺术规律。
王老以美学理念观照曲艺艺术的特殊性及其特征等问题,当成为我们创演、研究审美学知的一篇辅导教材。然而,首要先认清大师所指作品存有“篇末垂教”问题的实质,其要点在最后两句上,即:“你要问这叫什么小段,这就是为嘴伤身把人丢。”(同西河鼓词尾句基本相似,并且开头便将人物定位在“她好吃懒做是个馋丫头”)经思考再三,从段子选材、情节、人物设置及结构方式语言特点分析,可以认定原作者(艺术先辈)秉承美乃艺术本质之道,着力于以曲艺特长打造一篇多彩的唱段。不然那般诗情画意描述田园之美、天真秀丽少女倩影,连同“不巧不成书”独特的技法—贯穿在故事中那一个个出乎受众想象的细节、一句句令人开心的笑点,只为讽刺挖苦一个十六岁的小村姑?硬是把段子主题归结到小姑娘“为嘴伤身”“好吃懒做”的过错上,实在于理不通,情与意背离了。
以上论断是否准确,曾向天津等地资深专家求教,得知上世纪五十年代,所公演书曲节目的主题、演员皆要一一填表上报,于是闹出过不少文不对题的笑话。随即联想到幼时唱的《二妞偷杏》段子里,并没有那些过激丑化女孩的词句。对此,只好再次精心整理,凭借演出影响力,以弥补昔日工作缺憾吧。
议传承:许多经典曲作是久经演出加工成的,不断修正作品为曲艺人传承习惯。此次整理曲目应由实践感悟出发—充分开掘家传师授及专家学者“扶贫帮教”的资源,遵循美学大家王老那段深切教导:“……不如反复探索某些自己已经感兴趣的作品,从中发现它的艺术规律。”现对原版本再修订的重点概述如下,请大家批评指正。
1.以“精确·美奂”为全段基点。
2.保持鼓词口语化、诗歌化相融合的文学品位。
3.运用曲艺笔法构制成甜美杏园中一幅仕女画卷。
4.采取“串串烧”连贯“包袱”的技法,用更多“美好的意外”供人欣喜。
5.发挥曲艺词句美、辙口俏及“楼上楼”辙韵展示其多类语言魅力。
6.追求含蓄之美,虽然曲目定名为《偷杏》,但整段儿里却没有一个“偷”字。这不只为有益于人物形象美,并意识到“偷”字里不含多大的悬念性,巧借听众那点好奇心来引出系列事件。
7.掌握书帽形式与其结构难度。书帽以短小为主,要求能“缩龙成寸”;其结构难在小而全。着眼书帽这一规律,就要在情节、人物迅速丰盈上下苦功夫。
现整理本故事元素包括:人物芳龄,容貌装饰,出外探亲,路逢奇事,连遭尴尬,无奈返回(故事达到完整)。以上情景三十句唱词可以清晰完成。
讲情缘:八岁时(即1943年)父亲曾教我演唱西河鼓书小段,其中就有二十二句一篇的《二妞偷杏》;1956年拜师杨立德,而《偷杏》是“杨派”快书所必学的段子;年愈花甲,投入编纂出版“快书、西河大全”工作,整理二书段时参照了西河大鼓名家马增芬演唱的《大姑娘偷杏》錄音版本。
论教益:两部“大全”问世,令人欣喜的是美学大家王朝闻老人、著名诗作家(时任中国文联党组书记)高占祥同志分别撰写了序文。王朝闻老人在“快书大全”书序《庄重的开心》中,对《偷杏》唱段称赞道:“它那出色的想象和虚构与文采,不见得比学者公认的名著逊色。十六岁的小姑娘路过杏林,想摘来吃却够不着,也没有破砖碎瓦可投出,只得‘脱下绣鞋把杏投’。坏了,飞出的绣鞋‘正扣住了斑鸠的头’。‘这个斑鸠觉着天昏地又暗’,逼得它‘顶着个绣鞋满山悠。姑娘一见心好恼,光着个脚丫撵斑鸠’。最后两句虽有篇末垂教的特点,但仍没有破坏‘小段’整体的幽默感。”
这样有趣的读物,再一次引起了我的思考:如果要把握供大众欣赏的曲艺的美学特征,其解决方案可能存在于曲艺段子和表演里。包括我所关心和思考的这种艺术形式的特殊性,或其特别显著的标志与征象,也即是这种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特殊之处,既然存在于艺术作品和它与听众的联系之中,我看,与其生拉活扯地从彼时彼地的论著中套取定义,不如反复探索某些自己已经感兴趣的作品,从中发现它的艺术规律。
王老以美学理念观照曲艺艺术的特殊性及其特征等问题,当成为我们创演、研究审美学知的一篇辅导教材。然而,首要先认清大师所指作品存有“篇末垂教”问题的实质,其要点在最后两句上,即:“你要问这叫什么小段,这就是为嘴伤身把人丢。”(同西河鼓词尾句基本相似,并且开头便将人物定位在“她好吃懒做是个馋丫头”)经思考再三,从段子选材、情节、人物设置及结构方式语言特点分析,可以认定原作者(艺术先辈)秉承美乃艺术本质之道,着力于以曲艺特长打造一篇多彩的唱段。不然那般诗情画意描述田园之美、天真秀丽少女倩影,连同“不巧不成书”独特的技法—贯穿在故事中那一个个出乎受众想象的细节、一句句令人开心的笑点,只为讽刺挖苦一个十六岁的小村姑?硬是把段子主题归结到小姑娘“为嘴伤身”“好吃懒做”的过错上,实在于理不通,情与意背离了。
以上论断是否准确,曾向天津等地资深专家求教,得知上世纪五十年代,所公演书曲节目的主题、演员皆要一一填表上报,于是闹出过不少文不对题的笑话。随即联想到幼时唱的《二妞偷杏》段子里,并没有那些过激丑化女孩的词句。对此,只好再次精心整理,凭借演出影响力,以弥补昔日工作缺憾吧。
议传承:许多经典曲作是久经演出加工成的,不断修正作品为曲艺人传承习惯。此次整理曲目应由实践感悟出发—充分开掘家传师授及专家学者“扶贫帮教”的资源,遵循美学大家王老那段深切教导:“……不如反复探索某些自己已经感兴趣的作品,从中发现它的艺术规律。”现对原版本再修订的重点概述如下,请大家批评指正。
1.以“精确·美奂”为全段基点。
2.保持鼓词口语化、诗歌化相融合的文学品位。
3.运用曲艺笔法构制成甜美杏园中一幅仕女画卷。
4.采取“串串烧”连贯“包袱”的技法,用更多“美好的意外”供人欣喜。
5.发挥曲艺词句美、辙口俏及“楼上楼”辙韵展示其多类语言魅力。
6.追求含蓄之美,虽然曲目定名为《偷杏》,但整段儿里却没有一个“偷”字。这不只为有益于人物形象美,并意识到“偷”字里不含多大的悬念性,巧借听众那点好奇心来引出系列事件。
7.掌握书帽形式与其结构难度。书帽以短小为主,要求能“缩龙成寸”;其结构难在小而全。着眼书帽这一规律,就要在情节、人物迅速丰盈上下苦功夫。
现整理本故事元素包括:人物芳龄,容貌装饰,出外探亲,路逢奇事,连遭尴尬,无奈返回(故事达到完整)。以上情景三十句唱词可以清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