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采取多层次互动教学,可以为学生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为小学生素质全面提升奠定重要的基础,对其未来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语文教学;课堂互动;策略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5-0103-02
一、加强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简单,教师通常按照认字、读课文以及解释课文意思来进行教学,最后让学生做作业巩固教学效果。这样的教学方式枯燥乏味,不足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教學效果也不甚理想。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互动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愉快,从而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学习质量。
二、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1.单一型互动 课堂互动的主体由教师和学生组成。也就是说学生作为课堂互动双方中的一方,应该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中。而实际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是采用教师与学生全体,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互动,而教师与学生小组、学生个体与个体、群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等多向主体互动严重缺乏。而实际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它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更强有力。”因此,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学中的人力资源,加强生生之间互动,可把教学建立在更广阔的交流背景上,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2.点缀型互动 师生互动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互动,其内容多种多样。现行的课堂教学以知识掌握为主要目标,而把认知方式的相互影响,知识技能的获得,主体人格的完善等等作为辅助性目标,因而课堂上缺乏与学生真诚的内心沟通,真挚的情感交流,更无法让学生体验到展示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这种点缀型互动是贴着“新课标”标签的形式互动,没有互动实质。
3.深度缺失型互动 在课堂教学互动中,经常是教师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的提问,学生机械反应似的回答,这一问一答看似热闹,实际上,缺乏教师对学生的深入启发,也缺乏学生对教师问题的深入思考,学生在对某一问题的回答中,存在许多雷同与重复,缺乏激烈的辩论,少见强烈的反驳,此谓“无争论的统一,非真正的统一”。
4.情感缺失型互动
教学中当教师提问学生答不出时,侮辱或罚站;当学生听不懂提问时,遭到的往往是语气生硬等。教学互动是师生之间作为平等的人而发生的相互对话、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和相互影响的过程。它不只是知识的弥漫和智慧的扩张,更是师生情感、人格的相互碰撞、相互作用。没有情感的互动,就像没有色彩的生活,是不可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
二. 实现课堂师生有效互动的策略
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的双向活动,教学过程是教与学互相影响的过程,即教师以“教”来促动学生的“学”,学生以“学”来促进教师的“教”。师生互动是老师与学生在自觉活动的基础上相互作用的教学。它最终的目的是要达到使课堂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和学习有效性。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动,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增加教师自身的亲和力。要想让学生和教师之间增加互动,首先,教师自身就要不断地增加亲和力,这样学生才敢于和教师进行互动和交流。有的教师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教师就应该板着脸严肃上课,这样才能“压得住”课堂。但是,在教育改革和新型人才的需求之下,教师应当积极做出调整,不再仅仅以压住课堂作为教学标准,而应以引导学生学习和进步的教学来要求自己。作为教师应该认识到,新型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以教师为课堂主体,而应当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教师引导学生不断学习新知识为辅,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够更好地在思想上做出改变,增加自身的亲和力,让学生敢于和教师沟通,更好地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达到让学生由于敬佩老师的人格魅力从而产生尊敬,而不仅仅是凭借教師严肃的面孔创造一个所谓安静的课堂。
2.创设民主、和谐良好的课堂互动环境。教学是教师、学生、情景三方面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课堂气氛作为教学环境的重要条件,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不容小觑。 只有建立起师生之间沟通的绿色通道,才会有教与学之间的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才能为师生互动创造条件。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帮助者,要吃透大纲、教材,把握重点、难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在课堂教学的互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活动参与者,他们既是信息的发送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和加工者。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与学生保持单向交往,教学效果较差,所以要把教师的“一言堂”改为“众言堂”。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保持双向交往,同时也允许学生之间的交往。当然最佳的交往模式是多方位的,即从教师到学生,从学生到教师,从学生到学生,从个体到群体,从群体到个体,从群体到群体等。为了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学过程应该提升教学环境,使学生学习赖以发生的心理背景与学习兴趣相融合,注意力因此集中,语文课堂上应该尤为注意环境的影响,将有效互动贯穿于课堂情景之中,让学生在课堂中多交流、多讨论,这种课堂互动的形式打破了原有的师生互动实质内涵的缺失。
评价与社会评价并重的模式,把全日制教学制度转化成学分制的教学制度等,不断优化专业设置,探索知识+技能的招生录取模式。
3、个体上:高职院校面临错综复杂的招生形势,应制定科学的招生方案,稳定生源,并借助申报或建设示范院校等提高自身竞争力,提高自身办学质量与实力,提高社会认可度。一是高职院校要按照自身发展历史、办学规模以及区位、资源等优势、行业企业背景等,细分纷繁复杂的高职生源市场;二是凝练特色、准确定位,明确自身在全国的位置、在社会的形象;三是按照自身的生源、教育产品等科学定位,合理制定招生方案,充分招生政策优势全面落实自主招生、订单招生、注册招生以及定向招生等多元录取工作,在巩固已有生源的同时拓展招生范围。 4、做好就业工作:就业率是有效吸引生源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只有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树立良好形象,才能吸引更多生源。所以高职院校应积极运行学习、操作、实践三位一体化教学模式,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让学生学以致用,按照不同专业类别及岗位需要,及时调整就业导向。一是重视培养高职学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加大建设实训基地的力度,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综合能力;二是逐渐弱化专业影响、淡化专业限制、打破专业壁垒,统一整合相似的专业,促进学生顺利就业;三是强调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迁移能力,促使学生更快适应相似的、大同小异的专业,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5、中高职合作办学:依托“2+3”模式实施中高职合作办学,为学生提供升学直通车。当然,中高职合作办学并非简单把中职、高职加在一起,更不是简单组合学制,而是中高职真正的一体化办学。中职、高职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根据职业教育发展及经济社会发展等规律,基于市场需求合理设置专业,规范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一体化课程,这是中高职合作办学的核心,是改革职业教育、助力高职院校突破招生瓶颈的重要途径。
6、重视宣传:一是高职院校要打造相对稳定的、责任心强的专业招生队伍,加强招生细节培训,使招生队伍有良好服务意识、强烈责任心、无私奉献精神,全面熟悉招生业务,细致为考生服务,从而提高考生对高职院校的亲近感、认同感。二是充分发挥家长以及校友的良好宣传作用,因为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往往受从众心理与第一印象的重要影响,且学生、家长对高职院校的宣传的可信度比院校招生宣传更高,所以高职院校可尝试吸纳一些校友、家长参与招生宣传工作,组织优秀毕业生带着荣誉与成就回到母校进行交流,做介绍,提升学生对高职院校的熟知度、认同度;三是动员校企合作的企业积极参与高职院校招生宣传工作,在提升企业知名度的同时帮助学生明确未来从业取向,达到校企双赢的效果。
本文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2015-2017年度首批重点科技项目《高职院校单独与对口招生问题与对策》(2015ZD061)研究成果。(课题请在文章中保留,谢谢)
参考文献
[1] 刘爱英. 对口招生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广西教育,2014年15期.
[2] 王晓平、谢声和、陈海红. 广西高职院校招生宣傳大篷车活动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1年15期.
[3] 陆云卿. 浅议高职教育招生考试制度及学制改革——以广西为例[J].高教论坛,2015年03期.
[4] 邓福田. 广西高等职业教育的贡献、问题与改革 [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年11期.
[5] 杨星、刘宏朝、崔佳、吴迪.高职高专招生困境分析及应对措施 [J].时代教育,2015年06期.
关键词: 语文教学;课堂互动;策略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5-0103-02
一、加强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简单,教师通常按照认字、读课文以及解释课文意思来进行教学,最后让学生做作业巩固教学效果。这样的教学方式枯燥乏味,不足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教學效果也不甚理想。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互动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愉快,从而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学习质量。
二、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1.单一型互动 课堂互动的主体由教师和学生组成。也就是说学生作为课堂互动双方中的一方,应该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中。而实际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是采用教师与学生全体,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互动,而教师与学生小组、学生个体与个体、群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等多向主体互动严重缺乏。而实际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它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更强有力。”因此,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学中的人力资源,加强生生之间互动,可把教学建立在更广阔的交流背景上,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2.点缀型互动 师生互动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互动,其内容多种多样。现行的课堂教学以知识掌握为主要目标,而把认知方式的相互影响,知识技能的获得,主体人格的完善等等作为辅助性目标,因而课堂上缺乏与学生真诚的内心沟通,真挚的情感交流,更无法让学生体验到展示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这种点缀型互动是贴着“新课标”标签的形式互动,没有互动实质。
3.深度缺失型互动 在课堂教学互动中,经常是教师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的提问,学生机械反应似的回答,这一问一答看似热闹,实际上,缺乏教师对学生的深入启发,也缺乏学生对教师问题的深入思考,学生在对某一问题的回答中,存在许多雷同与重复,缺乏激烈的辩论,少见强烈的反驳,此谓“无争论的统一,非真正的统一”。
4.情感缺失型互动
教学中当教师提问学生答不出时,侮辱或罚站;当学生听不懂提问时,遭到的往往是语气生硬等。教学互动是师生之间作为平等的人而发生的相互对话、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和相互影响的过程。它不只是知识的弥漫和智慧的扩张,更是师生情感、人格的相互碰撞、相互作用。没有情感的互动,就像没有色彩的生活,是不可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
二. 实现课堂师生有效互动的策略
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的双向活动,教学过程是教与学互相影响的过程,即教师以“教”来促动学生的“学”,学生以“学”来促进教师的“教”。师生互动是老师与学生在自觉活动的基础上相互作用的教学。它最终的目的是要达到使课堂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和学习有效性。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动,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增加教师自身的亲和力。要想让学生和教师之间增加互动,首先,教师自身就要不断地增加亲和力,这样学生才敢于和教师进行互动和交流。有的教师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教师就应该板着脸严肃上课,这样才能“压得住”课堂。但是,在教育改革和新型人才的需求之下,教师应当积极做出调整,不再仅仅以压住课堂作为教学标准,而应以引导学生学习和进步的教学来要求自己。作为教师应该认识到,新型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以教师为课堂主体,而应当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教师引导学生不断学习新知识为辅,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够更好地在思想上做出改变,增加自身的亲和力,让学生敢于和教师沟通,更好地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达到让学生由于敬佩老师的人格魅力从而产生尊敬,而不仅仅是凭借教師严肃的面孔创造一个所谓安静的课堂。
2.创设民主、和谐良好的课堂互动环境。教学是教师、学生、情景三方面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课堂气氛作为教学环境的重要条件,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不容小觑。 只有建立起师生之间沟通的绿色通道,才会有教与学之间的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才能为师生互动创造条件。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帮助者,要吃透大纲、教材,把握重点、难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在课堂教学的互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活动参与者,他们既是信息的发送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和加工者。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与学生保持单向交往,教学效果较差,所以要把教师的“一言堂”改为“众言堂”。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保持双向交往,同时也允许学生之间的交往。当然最佳的交往模式是多方位的,即从教师到学生,从学生到教师,从学生到学生,从个体到群体,从群体到个体,从群体到群体等。为了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学过程应该提升教学环境,使学生学习赖以发生的心理背景与学习兴趣相融合,注意力因此集中,语文课堂上应该尤为注意环境的影响,将有效互动贯穿于课堂情景之中,让学生在课堂中多交流、多讨论,这种课堂互动的形式打破了原有的师生互动实质内涵的缺失。
评价与社会评价并重的模式,把全日制教学制度转化成学分制的教学制度等,不断优化专业设置,探索知识+技能的招生录取模式。
3、个体上:高职院校面临错综复杂的招生形势,应制定科学的招生方案,稳定生源,并借助申报或建设示范院校等提高自身竞争力,提高自身办学质量与实力,提高社会认可度。一是高职院校要按照自身发展历史、办学规模以及区位、资源等优势、行业企业背景等,细分纷繁复杂的高职生源市场;二是凝练特色、准确定位,明确自身在全国的位置、在社会的形象;三是按照自身的生源、教育产品等科学定位,合理制定招生方案,充分招生政策优势全面落实自主招生、订单招生、注册招生以及定向招生等多元录取工作,在巩固已有生源的同时拓展招生范围。 4、做好就业工作:就业率是有效吸引生源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只有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树立良好形象,才能吸引更多生源。所以高职院校应积极运行学习、操作、实践三位一体化教学模式,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让学生学以致用,按照不同专业类别及岗位需要,及时调整就业导向。一是重视培养高职学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加大建设实训基地的力度,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综合能力;二是逐渐弱化专业影响、淡化专业限制、打破专业壁垒,统一整合相似的专业,促进学生顺利就业;三是强调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迁移能力,促使学生更快适应相似的、大同小异的专业,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5、中高职合作办学:依托“2+3”模式实施中高职合作办学,为学生提供升学直通车。当然,中高职合作办学并非简单把中职、高职加在一起,更不是简单组合学制,而是中高职真正的一体化办学。中职、高职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根据职业教育发展及经济社会发展等规律,基于市场需求合理设置专业,规范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一体化课程,这是中高职合作办学的核心,是改革职业教育、助力高职院校突破招生瓶颈的重要途径。
6、重视宣传:一是高职院校要打造相对稳定的、责任心强的专业招生队伍,加强招生细节培训,使招生队伍有良好服务意识、强烈责任心、无私奉献精神,全面熟悉招生业务,细致为考生服务,从而提高考生对高职院校的亲近感、认同感。二是充分发挥家长以及校友的良好宣传作用,因为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往往受从众心理与第一印象的重要影响,且学生、家长对高职院校的宣传的可信度比院校招生宣传更高,所以高职院校可尝试吸纳一些校友、家长参与招生宣传工作,组织优秀毕业生带着荣誉与成就回到母校进行交流,做介绍,提升学生对高职院校的熟知度、认同度;三是动员校企合作的企业积极参与高职院校招生宣传工作,在提升企业知名度的同时帮助学生明确未来从业取向,达到校企双赢的效果。
本文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2015-2017年度首批重点科技项目《高职院校单独与对口招生问题与对策》(2015ZD061)研究成果。(课题请在文章中保留,谢谢)
参考文献
[1] 刘爱英. 对口招生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广西教育,2014年15期.
[2] 王晓平、谢声和、陈海红. 广西高职院校招生宣傳大篷车活动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1年15期.
[3] 陆云卿. 浅议高职教育招生考试制度及学制改革——以广西为例[J].高教论坛,2015年03期.
[4] 邓福田. 广西高等职业教育的贡献、问题与改革 [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年11期.
[5] 杨星、刘宏朝、崔佳、吴迪.高职高专招生困境分析及应对措施 [J].时代教育,2015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