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要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人文性和工具性并重,应使全体学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人文修养,立德树人和增强文化自信。人文性,就是尊重人的个性和精神世界。语文课堂上如果能多一些人文性,多一些真正的“语文味”,那么,我们便离生动活泼的绿色课堂近了一步。
一、有的放矢的课堂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的放矢的课堂导语就像磁石一样,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又像指南针般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若能言情兼备,则又如春风化雨般给学生好的引领和熏陶。
有老师在讲授梁实秋《雅舍》时,课间给学生播放《非诚勿扰》的歌曲,我听完一头雾水,总觉得它的动感旋律跟《雅舍》这篇娴雅淡然的散文格调是不搭的,后来方知这正是这位老师的智慧所在,她用学生耳熟能详的《非诚勿扰》歌曲导入,迅速过渡到节目中的“闺房真像”环节,让学生试着揣摩男嘉宾要求观看女嘉宾卧室的目的所在,然后引出“观房阅人”的主题,继而引用文中“人入我室,即知此是我室”的原话,巧妙地实现了导语和文本的衔接,既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又让学生明确了本堂课“品赏雅舍,阅读梁实秋”的学习目标。
可见,有的放矢的导入,不仅弥补了惯常的开门见山式导入的枯燥生硬,避免了目的不明,单为导入而导入的盲目性,也为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只有在这种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已有的生命体验的人文关怀基础上,学生才可能心无旁骛地融入到课堂中来,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成为绿色语文课堂的一分子。
二、情境相融的教学语言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根据所授文章的具体体裁、主题、风格,调整自己的教学语言,如诗歌、散文教学时注重教学语言的优美,“母爱”等情意绵长的主题文章教学时注重语言的温婉,豪放之作教学时注重教学语言的慷慨激昂,便能让学生在特定的课堂语言环境中更好地进入状态,体悟到文章表达的情感。在这样一个情境相融的课堂中,学生的情感自然也被调动起来,他们渴望表达,渴望将自己的体会、感悟与人分享。试问,这样一个有着无穷交流乐趣、随时都闪烁着思想火花的课堂又怎会是一个鲜活不起来的课堂呢?
教学之余,听了很多大家的课,感触最深的便是名家们散文教学时温情脉脉的教学语言,如诗如歌,总让人很快就进入到特定的情境当中,随着老师的语言一起遨游,一起思考,一起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语言的感染下,思维活跃,注重表达,连自身回答问题、交流思想时的语言也变得优美起来,整个课堂飘荡着自由、和谐的人文之风。
《学记》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精准适当、情境相融的教学语言魅力如此之大,我们每位教师都应充分利用好语言的艺术,引领学生自觉地、快乐地学习、求知,并达到开启心智、陶冶情操的目的。
三、机智灵活的应变艺术
当那些不利于教学继续进行的情况出现时,我們要做的,不是束手无策地杵在那里,也不是借机对学生恶言相讽,更不是实施暴力镇压,而是应该多些人文关怀,采取机智灵活的应变艺术,巧妙地化解不必有的尴尬,让教学顺利甚至是更和谐地开展下去。
笔者一位教小学的同学曾跟我说起她的一次课堂应变。不得不佩服,她能将自己当时的教学尴尬导演成一次精彩的课堂生成。当时她刚教完《火烧云》这篇文章,安排了一节习作课,要求学生写自然奇观。课堂上,她让学生发言,并引导她们如何写,但二十分钟过去了,学生还咬着笔头左顾右盼的,不知如何动笔。她急了,似乎这次作文碰到孩子们的死穴了。突然,外面雷声大作,一群正在上体育课的小朋友尖叫着跑回教学楼,吸引了她和班上学生的注意力。她灵机一动:写雷雨不就是一个很好的素材吗?于是,她让孩子们聚集在窗前看了一会,然后问他们:雷雨之时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这时孩子兴致高昂,个个举手向她描述。接着她又引导学生回想雷雨之前的景象。这下,孩子们终于喜笑颜开地写起作文来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在教学中,我们要灵活机敏地处理一些事件,幽默含蓄地扭转看似“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尴尬局面,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让课堂多一些人文之风。
教学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有的放矢的课堂导入、情境相融的教学语言和机智灵活的应变艺术能给我们的语文课堂带来更多的人文之风,而这人文之风也必将让我们的语文课堂饱含绿意,鲜活而又灵动。
(本文是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高中语文‘阶梯阅读’区域性应用与推广研究”的成果,编号:B-b/2016/02/129)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中学(22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