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高年级数学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的第一个分水岭。小学数学的学习,从接触基础知识开始,逐步学会运算、应用。高年级数学就要达到综合应用,并能实践于生活中。新课程标准中,对小学高年级数学学习要求中,包含“会独立思考,体会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等内容。
小学是教育的开始,也是学生夯实基础的关键阶段,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的学生存在“学困”情况,学习的效率和成绩一直得不到有效地提高,这大大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小学高年级数学学习过程中,因为学习内容的复杂和综合,学困生数量呈现增长态势,造成学困生产生的原因较多,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数学老师,要结合学困生的实际情况,传授一些必要的学习方法,努力提高学习效率,有效地转化学困生,为他们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学困生的表现及特点
因为学困生个人能力素质的差异,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特点不尽相同,但总体来说,可以总结如下:
1.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感觉数学枯燥无味,学习无目的,不主动,只是被动地应付了事地完成作业。
2.学习习惯不好。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听课只听简单的或者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对于较难的知识就放弃听讲。不会预习、复习,不能按時完成作业。
3.学生的思维活动限于某一个知识点,没有形成完整的数学认知结构体系,迁移能力低,概括水平低,数学的应用能力低。
二、造成高年级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1.学习兴趣不浓,自学能力较差。学困生独立性差、自信心不强、目标性不明,普遍缺少克服各种学习困难和生活困难的坚持,时间一长,就会由厌恶到放弃,严重的学困生还会自暴自弃。
2.知识掌握不系统、不连贯。学困生基础较差,无法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无法融会贯通,更加不会举一反三。对前面所学的内容未能很好地消化吸收,造成知识脱节。
3.探究意识不强、合作能力欠缺。实施新课程以后,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多了,机械模仿的时间少了。同样是一节课,由于学困生的探究意识不强、合作能力欠缺,无疑就成了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观望者。
三、促进学困生转化的对策
1.充分调动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结合生活实际,不断地向学生进行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意义,看到数学的真正价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帮助学生克服厌倦心理,树立信心。对于小学生来讲,对于外界事物拥有好奇心,他们一旦获得一些成功就很容易得到满足。而对于学困生而言,数学底子薄,害怕数学,他们越不会数学便越不想学数学,逐渐就对数学课产生了厌倦心理。教师应该了解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困生敢于回答问题,如果学困生能够采取相应的行为,那么教师就一定要积极地进行鼓励,使他们获得满足感,而且对于学困生来说,教师最好少批评、少讽刺,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以及优点,让他们树立起良好的自信心,从而正确地对待数学学习。
3.用良好的课堂环境激发学困生。首先要科学地备课。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特别要充分考虑到学困生,只有这样备课才能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学困生的学习。教学形式要多样化,老师在课堂上要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时时刻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4.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课后组织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在辅导学困生时要讲究方法,学困生往往不愿动脑筋,一遇到问题就问老师,在解答问题时,要注意启发式教学方式的应用,逐步让他们自己动脑,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随时纠正他们在分析解题中出现的错误,逐步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总而言之,关注学困生的学习与成长也属于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教师应当引起重视。既要从情感态度方面激发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也要从课堂入手,提高他们课堂学习的效率;更要通过课后辅导的形式,一对一地进行指导。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困生的转变。
版
责任编辑/孙玥琛
小学是教育的开始,也是学生夯实基础的关键阶段,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的学生存在“学困”情况,学习的效率和成绩一直得不到有效地提高,这大大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小学高年级数学学习过程中,因为学习内容的复杂和综合,学困生数量呈现增长态势,造成学困生产生的原因较多,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数学老师,要结合学困生的实际情况,传授一些必要的学习方法,努力提高学习效率,有效地转化学困生,为他们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学困生的表现及特点
因为学困生个人能力素质的差异,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特点不尽相同,但总体来说,可以总结如下:
1.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感觉数学枯燥无味,学习无目的,不主动,只是被动地应付了事地完成作业。
2.学习习惯不好。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听课只听简单的或者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对于较难的知识就放弃听讲。不会预习、复习,不能按時完成作业。
3.学生的思维活动限于某一个知识点,没有形成完整的数学认知结构体系,迁移能力低,概括水平低,数学的应用能力低。
二、造成高年级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1.学习兴趣不浓,自学能力较差。学困生独立性差、自信心不强、目标性不明,普遍缺少克服各种学习困难和生活困难的坚持,时间一长,就会由厌恶到放弃,严重的学困生还会自暴自弃。
2.知识掌握不系统、不连贯。学困生基础较差,无法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无法融会贯通,更加不会举一反三。对前面所学的内容未能很好地消化吸收,造成知识脱节。
3.探究意识不强、合作能力欠缺。实施新课程以后,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多了,机械模仿的时间少了。同样是一节课,由于学困生的探究意识不强、合作能力欠缺,无疑就成了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观望者。
三、促进学困生转化的对策
1.充分调动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结合生活实际,不断地向学生进行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意义,看到数学的真正价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帮助学生克服厌倦心理,树立信心。对于小学生来讲,对于外界事物拥有好奇心,他们一旦获得一些成功就很容易得到满足。而对于学困生而言,数学底子薄,害怕数学,他们越不会数学便越不想学数学,逐渐就对数学课产生了厌倦心理。教师应该了解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困生敢于回答问题,如果学困生能够采取相应的行为,那么教师就一定要积极地进行鼓励,使他们获得满足感,而且对于学困生来说,教师最好少批评、少讽刺,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以及优点,让他们树立起良好的自信心,从而正确地对待数学学习。
3.用良好的课堂环境激发学困生。首先要科学地备课。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特别要充分考虑到学困生,只有这样备课才能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学困生的学习。教学形式要多样化,老师在课堂上要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时时刻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4.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课后组织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在辅导学困生时要讲究方法,学困生往往不愿动脑筋,一遇到问题就问老师,在解答问题时,要注意启发式教学方式的应用,逐步让他们自己动脑,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随时纠正他们在分析解题中出现的错误,逐步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总而言之,关注学困生的学习与成长也属于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教师应当引起重视。既要从情感态度方面激发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也要从课堂入手,提高他们课堂学习的效率;更要通过课后辅导的形式,一对一地进行指导。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困生的转变。
版
责任编辑/孙玥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