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并发心衰时的急诊护理。方法:对98例慢性肺心病并发心衰患者在急诊就诊时,进行各项生命体征监测及一般监护并分析。结果:慢性肺心病并发心衰患者在急诊就诊时需要特别监测呼吸、心脏功能及密切关注患者的神志改变、胃肠道反应,体内水电解质稳态,周围皮肤情况及体温。结论:对于慢性肺心病并发心衰患者及时有效的监护、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慢性肺心病心衰急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2-0194-02
慢性肺心病是指肺、胸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引起肺循环阻力增高,造成右心室肥大,而后发生心力衰竭的一类心脏病。肺心病在急性发作时,易合并多脏器损害,如不及时抢救治疗,周到细心护理,就会危及生命[1]。因此,掌握肺心病并发呼衰的特点,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精心护理,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是提高肺心病急性发作治愈好转率,减少死亡的关键。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我科从2010年以来,收治肺心病急性发作合并多脏器损害的患者98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入选年龄>60岁,肺心病诊断符合全国第三次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标准。均为急性期发作患者,男62例,女36例,平均年龄69.5岁;肺心病病程10~20年,平均14.5年;出现心衰后病程5-14年,平均6.5年。本次入院时心衰为I°25例,II°20例,III°22例。导致心衰加重的因素多数为感冒受凉或劳累过度,少数无明确诱因或因停药引起。
2观察
2.1呼吸功能监护: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主要由于感染,使肺泡的通气功能低下,肺通气/血液比例失调,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容易并发呼吸衰竭。因此,要严密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SPO2、SPCO2以及神志的改变。
2.2心功能监护: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由于肺动脉高压,心脏负荷加重,容易出现心衰和心律失常,应注意监测心率、心律、心电及下肢是否水肿。
2.3一般检测:注意患者的神志改变、有无烦躁、嗜睡、昏迷,是否胃肠道反应,体内水电解质稳态,周围皮肤情况、体温是否正常等。
3护理体会
3.1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时,患者的病情一般都比较重,此时陪同来院的家属,大都是急切要求喊赶快抢救。此时作为第一接诊的急诊护士必须沉着冷静,应立即安置在抢救室(或CCU),让病人坐位或半卧位,安置吸氧,立即通知医师按医嘱予药物治疗、利尿,并进行针对性的正确处理,让病人首先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护理,并仔细的监测生命体征。
3.2老年人患有多种综合性疾病,病情变化,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神志不清、烦躁、嗜睡或昏迷、紫绀,反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程度。如患者从烦躁不安变为安静,嗜睡,若伴有紫绀加重则可能是二氧化碳潴留过多,痰液引流不畅所致,要及时吸痰和勤翻身拍背,将痰液排出,可明显缓解;若紫绀不加重,则可能是肺部感染或脑缺氧导致继发性脑功能障碍。脉搏与心率增速、体温升高往往是感染的征象之一。但亦要注意由于心脏本身引起的心率增快。对于以上症状要注意观察并作详细记录,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和报告医生,避免意外发生。
3.3慢性肺心病并发心衰病人因水肿体内常伴有钠潴留,应限制饮水并给低盐饮食,但易引起低钠血症而诱发肺性脑病。护理中应重点掌握观察神经系统症状的改变,如患者出现头痛-烦躁,恶心-呕吐,紫绀加重,表浅静脉扩张多汗等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做好抢救工作。
3.4纠正低氧血症,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根据血气分析调整给氧浓度。一般以氧流量2-4L/min,纠正低氧血症。注意保持呼吸道、氧气管道的通畅,由于病人呼吸困难,痰液多且粘稠,在使用祛痰药物的同时,定时更换体位,鼓励病人排痰。如无力咳痰或口腔有较多分泌物者应用电动吸痰器及时吸出。昏迷者应将头偏向一侧防止舌后坠,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3.5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保持体内稳态。由于慢性肺心病患者呼吸困难,有时呈张口呼吸,水分散发多,且病人食欲不良,进食少,而导致体内水电解质平衡紊乱,需补充液体,维持体内稳态,在输液过程中要注意输液的速度、保持输液管道的通畅。老年人因有多种复合性疾病,有不同程度的器官衰竭,用药较复杂,故注意配伍禁忌,用药前要核实清楚,按医嘱要求给予输液,控制好输液量和输液速度,以免诱发心衰,急性肺水肿等并发症。
3.6心理护理。现代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急诊护理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循。从以疾病为中心,只重视病人的病理生理上转为同时要注意心理状态和社会因素的参与,在抢救过程中要注意把心理和社会因素列入急诊护理内容[2]。慢性肺心病患者由于病程长、病情复杂、需要长期治疗。患者除了面临着疾病的巨大压力,同时还要面临经济、家庭方面的压力。此类患者都不同程度上存在心里上的问题。因此,作为与病人接触最密切的护士,帮助病人树立去乐观的生活态度、战胜疾病的决心,对于患者的预后是非常重要的。
4小结
慢性肺心病急性并发心衰病情复杂而多变[3]。在急诊科就诊时,急诊护士作为与病人接触最密切的医护人员,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严格按医嘱用药同时掌握常用药物的用法、用量以及毒副作用。对于出现的新症状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护理措施并及时报告医生;对各种并发症及时预见及处置,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同时加强心理护理,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可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念与决心。总之,对于慢性肺心病并发心衰患者,及时、有效的护理,对于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
[1]那丽秋,吴立静,邓淑仙.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9,4(4):201
[2]张秀伟,姜安丽.护理人文关怀概念的研究现状与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8,55(06):102-104
[3]黄莉萍.慢性肺心病的护理体会[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17(04):178-182
关键词:慢性肺心病心衰急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2-0194-02
慢性肺心病是指肺、胸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引起肺循环阻力增高,造成右心室肥大,而后发生心力衰竭的一类心脏病。肺心病在急性发作时,易合并多脏器损害,如不及时抢救治疗,周到细心护理,就会危及生命[1]。因此,掌握肺心病并发呼衰的特点,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精心护理,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是提高肺心病急性发作治愈好转率,减少死亡的关键。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我科从2010年以来,收治肺心病急性发作合并多脏器损害的患者98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入选年龄>60岁,肺心病诊断符合全国第三次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标准。均为急性期发作患者,男62例,女36例,平均年龄69.5岁;肺心病病程10~20年,平均14.5年;出现心衰后病程5-14年,平均6.5年。本次入院时心衰为I°25例,II°20例,III°22例。导致心衰加重的因素多数为感冒受凉或劳累过度,少数无明确诱因或因停药引起。
2观察
2.1呼吸功能监护: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主要由于感染,使肺泡的通气功能低下,肺通气/血液比例失调,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容易并发呼吸衰竭。因此,要严密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SPO2、SPCO2以及神志的改变。
2.2心功能监护: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由于肺动脉高压,心脏负荷加重,容易出现心衰和心律失常,应注意监测心率、心律、心电及下肢是否水肿。
2.3一般检测:注意患者的神志改变、有无烦躁、嗜睡、昏迷,是否胃肠道反应,体内水电解质稳态,周围皮肤情况、体温是否正常等。
3护理体会
3.1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时,患者的病情一般都比较重,此时陪同来院的家属,大都是急切要求喊赶快抢救。此时作为第一接诊的急诊护士必须沉着冷静,应立即安置在抢救室(或CCU),让病人坐位或半卧位,安置吸氧,立即通知医师按医嘱予药物治疗、利尿,并进行针对性的正确处理,让病人首先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护理,并仔细的监测生命体征。
3.2老年人患有多种综合性疾病,病情变化,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神志不清、烦躁、嗜睡或昏迷、紫绀,反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程度。如患者从烦躁不安变为安静,嗜睡,若伴有紫绀加重则可能是二氧化碳潴留过多,痰液引流不畅所致,要及时吸痰和勤翻身拍背,将痰液排出,可明显缓解;若紫绀不加重,则可能是肺部感染或脑缺氧导致继发性脑功能障碍。脉搏与心率增速、体温升高往往是感染的征象之一。但亦要注意由于心脏本身引起的心率增快。对于以上症状要注意观察并作详细记录,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和报告医生,避免意外发生。
3.3慢性肺心病并发心衰病人因水肿体内常伴有钠潴留,应限制饮水并给低盐饮食,但易引起低钠血症而诱发肺性脑病。护理中应重点掌握观察神经系统症状的改变,如患者出现头痛-烦躁,恶心-呕吐,紫绀加重,表浅静脉扩张多汗等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做好抢救工作。
3.4纠正低氧血症,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根据血气分析调整给氧浓度。一般以氧流量2-4L/min,纠正低氧血症。注意保持呼吸道、氧气管道的通畅,由于病人呼吸困难,痰液多且粘稠,在使用祛痰药物的同时,定时更换体位,鼓励病人排痰。如无力咳痰或口腔有较多分泌物者应用电动吸痰器及时吸出。昏迷者应将头偏向一侧防止舌后坠,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3.5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保持体内稳态。由于慢性肺心病患者呼吸困难,有时呈张口呼吸,水分散发多,且病人食欲不良,进食少,而导致体内水电解质平衡紊乱,需补充液体,维持体内稳态,在输液过程中要注意输液的速度、保持输液管道的通畅。老年人因有多种复合性疾病,有不同程度的器官衰竭,用药较复杂,故注意配伍禁忌,用药前要核实清楚,按医嘱要求给予输液,控制好输液量和输液速度,以免诱发心衰,急性肺水肿等并发症。
3.6心理护理。现代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急诊护理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循。从以疾病为中心,只重视病人的病理生理上转为同时要注意心理状态和社会因素的参与,在抢救过程中要注意把心理和社会因素列入急诊护理内容[2]。慢性肺心病患者由于病程长、病情复杂、需要长期治疗。患者除了面临着疾病的巨大压力,同时还要面临经济、家庭方面的压力。此类患者都不同程度上存在心里上的问题。因此,作为与病人接触最密切的护士,帮助病人树立去乐观的生活态度、战胜疾病的决心,对于患者的预后是非常重要的。
4小结
慢性肺心病急性并发心衰病情复杂而多变[3]。在急诊科就诊时,急诊护士作为与病人接触最密切的医护人员,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严格按医嘱用药同时掌握常用药物的用法、用量以及毒副作用。对于出现的新症状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护理措施并及时报告医生;对各种并发症及时预见及处置,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同时加强心理护理,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可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念与决心。总之,对于慢性肺心病并发心衰患者,及时、有效的护理,对于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
[1]那丽秋,吴立静,邓淑仙.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9,4(4):201
[2]张秀伟,姜安丽.护理人文关怀概念的研究现状与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8,55(06):102-104
[3]黄莉萍.慢性肺心病的护理体会[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17(04):17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