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能力并不是一种单一的能力,而是思维活动转变为实践的重要举措。初中阶段的学生其思维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在该时期培养其思维意识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围绕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展开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具体如下: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学生;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0-141-01
一、转变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创新兴趣
随着新课改的落实与实施,教育部门愈发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教师也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转变教学理念,改变以往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思路,将提高学生创新兴趣为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发展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突破以往“满堂灌”、“一言堂”教学方式的束缚,尊重学生的课堂中的主体性,围绕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让学生来推动课堂的进展,教师在旁起到辅助引导作用即可。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灵活的运用在生活实践中,并根据现实情况灵活的转变调整,做到学以致用。数学本身就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若单纯的依赖讲解的方式,学生会逐渐丧失兴趣,且缺乏一定的创新精神,因此教师應当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并能够打破常规,大胆的展开质疑,在实践论证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能够得到质的提升,这也是提高学生创新兴趣的重要举措。
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初中生因年龄特点,其思维理解能力与成人相比还存在些许欠缺,但是已经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因此教师应当紧紧抓住这一特点,鼓励学生大胆的探求真理,让学生深入了解数学的乐趣所在,这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有积极促进作用。因数学的理论知识较多,教师可采用情境教学法,将课程知识与情境融为一体,让学生在玩中学,做到寓教于乐,该方式符合现阶段学生的心理需求,可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例如在学习《三角形》一课时,教师可先利用小游戏的方式进行引入,在此需准备长短不同的小棒,然后分别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利用小棒摆出数量最多的三角形,这些三角形可以为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在进行个人评比后,可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比拼,这也是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一种方式,在学生摆放后,教师需及时给予肯定,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教师可进行提问:“同学们,你们都认识这些三角形吗?”“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部分已经提前预习过功课的学生这时会踊跃举手,并回答:“这些三角形的角度、边长、形状都具有一定的差异,而且面积也都不尽相同。”这时学生的探索欲望及创新意识已经被有效激发,教师可顺势将各种三角形的区别分别讲解给学生,并将学生引入至教学过程中,这种过渡式的情景教学法,学生会更易接受,可为后期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若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首先需要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观察作为创新思维发展的重要基础,学生只有在观察过程中发现问题,才能在解决及论证过程中,推动自身思维能力的有效发展。这也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探索欲望,著名的哲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需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做好课堂的合理安排规划工作,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将学习及计算技巧教给学生,让学生根据知识点运用不同的技巧进行探索,发现其中的本质与联系,这不仅可提高教学效率及质量,更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讲解《统计初步》这一课程时,教师可先将统计的技巧讲解给学生,并以班级为范围,以“最喜爱的综艺节目”为题,让学生进行统计,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统计过程中采用饼形图、柱状统计图等多种方式将各项节目明确标出,以便于查看并计算。在学生计算完成后,教师可适当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附近超市进行统计,路过行人总数?进入超市人数量?购买与未购买商品的总人数分别是多少,并结合以往所学的概率,让学生进行概率统计,该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更能够对以往知识进行巩固。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利用数学知识的原定定理进行大胆的假设,让学生在观察——摸索——论证过程中,将问题有效的解决,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创新的快乐,调动学生创新积极性,推动教学效率及质量的提升。
四、基于个体差异进行积极评价
因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及性格特点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其想法与学习能力也有较大的不同,教师需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对学困生加强重视度,并将关注重心放至与此,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同时,因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尽相同,所质疑的点也很大出入,教师需一视同仁,鼓励每一位学生大胆的质疑探索,对于不当的地方教师在要求学生进行调整改进时,需注意语气、态度,避免给学生的积极性造成影响,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从而才能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综上所述,初中数学的难度系数相比小学有所提升,这也给学生增加了一定的学习难度与压力,针对该问题,教师应适当调整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去探索、论证,让学生在发现并解决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知识点。创新意识不论是对现阶段学生的学习还是后期的发展都有一定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当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才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丁宇,孟凤娟,刘存才,张计鑫,陈超超,钱克仕. 数学文化对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以常州市某中学为例[J].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9,25(06):88-96.
[2]仇文筱,向虹雨,陆吉健. 研学旅行课程数学任务整体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去远方”梦想课程[J]. 教育观察,2019,8(42):36-37.
[3]唐海军,吕传汉. 数学教学为什么需要“教思考、教体验、教表达”——“三教”教学理念与实践的再探析[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9(10):51-55.
[4]胡语芯,于敏章,彭雯,曾翔. 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途径探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20):36-37 75.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学生;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0-141-01
一、转变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创新兴趣
随着新课改的落实与实施,教育部门愈发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教师也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转变教学理念,改变以往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思路,将提高学生创新兴趣为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发展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突破以往“满堂灌”、“一言堂”教学方式的束缚,尊重学生的课堂中的主体性,围绕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让学生来推动课堂的进展,教师在旁起到辅助引导作用即可。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灵活的运用在生活实践中,并根据现实情况灵活的转变调整,做到学以致用。数学本身就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若单纯的依赖讲解的方式,学生会逐渐丧失兴趣,且缺乏一定的创新精神,因此教师應当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并能够打破常规,大胆的展开质疑,在实践论证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能够得到质的提升,这也是提高学生创新兴趣的重要举措。
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初中生因年龄特点,其思维理解能力与成人相比还存在些许欠缺,但是已经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因此教师应当紧紧抓住这一特点,鼓励学生大胆的探求真理,让学生深入了解数学的乐趣所在,这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有积极促进作用。因数学的理论知识较多,教师可采用情境教学法,将课程知识与情境融为一体,让学生在玩中学,做到寓教于乐,该方式符合现阶段学生的心理需求,可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例如在学习《三角形》一课时,教师可先利用小游戏的方式进行引入,在此需准备长短不同的小棒,然后分别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利用小棒摆出数量最多的三角形,这些三角形可以为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在进行个人评比后,可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比拼,这也是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一种方式,在学生摆放后,教师需及时给予肯定,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教师可进行提问:“同学们,你们都认识这些三角形吗?”“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部分已经提前预习过功课的学生这时会踊跃举手,并回答:“这些三角形的角度、边长、形状都具有一定的差异,而且面积也都不尽相同。”这时学生的探索欲望及创新意识已经被有效激发,教师可顺势将各种三角形的区别分别讲解给学生,并将学生引入至教学过程中,这种过渡式的情景教学法,学生会更易接受,可为后期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若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首先需要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观察作为创新思维发展的重要基础,学生只有在观察过程中发现问题,才能在解决及论证过程中,推动自身思维能力的有效发展。这也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探索欲望,著名的哲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需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做好课堂的合理安排规划工作,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将学习及计算技巧教给学生,让学生根据知识点运用不同的技巧进行探索,发现其中的本质与联系,这不仅可提高教学效率及质量,更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讲解《统计初步》这一课程时,教师可先将统计的技巧讲解给学生,并以班级为范围,以“最喜爱的综艺节目”为题,让学生进行统计,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统计过程中采用饼形图、柱状统计图等多种方式将各项节目明确标出,以便于查看并计算。在学生计算完成后,教师可适当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附近超市进行统计,路过行人总数?进入超市人数量?购买与未购买商品的总人数分别是多少,并结合以往所学的概率,让学生进行概率统计,该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更能够对以往知识进行巩固。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利用数学知识的原定定理进行大胆的假设,让学生在观察——摸索——论证过程中,将问题有效的解决,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创新的快乐,调动学生创新积极性,推动教学效率及质量的提升。
四、基于个体差异进行积极评价
因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及性格特点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其想法与学习能力也有较大的不同,教师需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对学困生加强重视度,并将关注重心放至与此,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同时,因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尽相同,所质疑的点也很大出入,教师需一视同仁,鼓励每一位学生大胆的质疑探索,对于不当的地方教师在要求学生进行调整改进时,需注意语气、态度,避免给学生的积极性造成影响,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从而才能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综上所述,初中数学的难度系数相比小学有所提升,这也给学生增加了一定的学习难度与压力,针对该问题,教师应适当调整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去探索、论证,让学生在发现并解决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知识点。创新意识不论是对现阶段学生的学习还是后期的发展都有一定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当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才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丁宇,孟凤娟,刘存才,张计鑫,陈超超,钱克仕. 数学文化对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以常州市某中学为例[J].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9,25(06):88-96.
[2]仇文筱,向虹雨,陆吉健. 研学旅行课程数学任务整体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去远方”梦想课程[J]. 教育观察,2019,8(42):36-37.
[3]唐海军,吕传汉. 数学教学为什么需要“教思考、教体验、教表达”——“三教”教学理念与实践的再探析[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9(10):51-55.
[4]胡语芯,于敏章,彭雯,曾翔. 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途径探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20):36-37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