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昆曲

来源 :金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yJZ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想重温你,贴近你的灵魂,聆听你的吟唱。郭晨子說,昆曲是河对岸的风景,河水潺潺,没有摆渡的舟,而我们只能停留在河的这头,听着对岸“咿咿呀呀”的水磨腔,回首前尘,想象着戏里女子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向往着戏中似真似假的人生。叹一声戏如人生,却不知人生如戏,只是一味地感怀着那一段段从未经历的人生旅程,觉得戏里演得真切,好似那就是自己苦寻多年的前尘往事。于是我轻叹:昆曲,今生看到的前世。在昆曲那酥人入骨的腔调中,我分明嗅到了一丝江南微湿的味道。
  昆曲诞生于苏州昆山,并由此得名,她被称为“百戏之母”,因为她是最古老的一种戏曲,剧本的文学性很高。歌与舞,虚实结合,神形俱备。后来发展的戏剧都从昆曲的表演形式上汲取了养分,可以说,昆曲用它的乳汁哺育了众多的戏曲。说的是戏中词,道的是人间情。昆曲所讲求的不正是人世间的美善丑恶吗? 昆曲舞台的一方春色,令人心醉神迷、流连忘返,并在陶醉中思索人生。
  “她们好美呀,声音也好听,妈妈,我想学。”稚嫩而又认真的童音在耳畔响起,我转头去寻,原来是与我们同行的一对母女。小女孩白嫩的小手紧紧抓住戏台前的栏杆,眼神痴痴地望向那戏台上动情演绎的女子,纯粹明亮的眸子中折射出的羡慕与喜爱,让人看了不禁心头一软。她转过头,水汪汪的眼睛望向她的母亲,似是恳求母亲的认可。着一袭水蓝色裙装的温婉女子上前一步,拍拍小女孩的肩:“好啊,可不知,你能否承担这重任啊!”女子如秋水般的眸中似有一股淡淡的悲伤。小女孩又转身望向戏台。“当然能!”这声郑重的话语从女孩口中说出,我与那女子都微微一战,可女孩眼神中流露出的坚定让我莫名地信任于她。那女子眼中泛有泪光,一连三声“好”,令我不禁动容。
  她想必与这昆曲有很深的渊源吧。我暗自思忖。
  蓦地,戏台上跳出一位吐着白印的圆眼男子,滑稽的动作,明快的语调,一出场,便惹得一众人哈哈大笑,这就是昆曲中的丑角。我本以为不会有人愿意去演丑角,可转念一想,他逗人欢乐,自己也欢乐,为何要被人看不起。丑角也罢,名旦也好,难道不都是付出努力吗?我满意于现在的心境,又向台上凝目望去,认真观赏。
  一场戏罢,红色帷幕缓缓拉上,看一众人等相继离去,我又不禁心生悲怜:如此妙曲,却少有人传承,岂不为世上一大憾事?
  我眉目一瞥,竟望见一位儒雅少年退下丑角的戏服,我的心下转瞬一片明亮。林园末尾处,是那一对母女依偎的身影,辉光灿灿,细水泠泠,微风阵阵,原来一切都是如此美好。
  只愿我手中的笔也能尽些绵薄之力。身后的帷幕终会拉开,迎接她的终会是满眼繁花。
  [作者系镇江市江南学校九(9)班学生]
  点评:
  小作者的文字朴实而真切,一次与昆曲的邂逅心生喜悦,在聆听中欣赏与思忖,审美的意趣提升、思虑的见解渐深。台上台下都是入戏的人,少年、稚童的声音正是文化传承多年努力后开花结果的最好见证。小作者自己的心中恐怕也有一曲至善至美的歌,用文字歌唱、追逐梦想。
  (指导老师:奚昕)
其他文献
平江路是一条历史老街,小桥流水,吴侬软语,蕴藏着老苏州最绵长久远的记忆。来苏州,从干将路一路向前,不经意间闯进平江路,便倏地从现代化建设的大潮中一下穿越到800年前古朴秀美的老城。  正值中午,阳光毫不吝啬地洒着,绿意扶疏,花意盎然,呼吸到的一口空气,也充满了粉墨江南的温情软意。  在老苏州人的眼里,是先有平江路才有苏州城的。确实,苏州古称为平江府。据《吴门表隐》记载:“平江路古名十泉里,有古井十
期刊
一叶红船  在南湖的烟波浩渺中  承载最美丽的初心  承载着一个民族苦难中的梦想  历经峥嵘岁月  穿越惊涛骇浪     你是信念之舟  不论是黑暗笼罩的漫漫长夜  还是血光黯日的惨烈白昼  你始终坚守着最初的执着  用生死考验摇摆与坚定  只有用血水洗涤过的灵魂  才配得上你的纯洁  不论是渺无人烟的草地  还是飞鸟罕见的雪山  前行的路上不断有人倒下  而后继者的脚步更加坚定  只有经历极限的
期刊
活在世上,就有很多的责任。这话听起来一点也不陌生。懂事时,父母说过,读书时老师说过,到了单位,成了一名护士后,时时听护士长说。  我是护士,对病人负责,便是自己的责任。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对自己人生负责的人,才有可能对他人负责。上班第一天,护士长话不多,她的眼神、她的工作态度,都是最好的榜样。  护士长是一位工作极认真的人,一个心里满是阳光的人。和她在一起工作,我特别害怕
期刊
我眼里浮现的一条河  是一场雪和如今的雨  如同它现在的缺失  和勇气有关、和遥远有关  和三十四岁的离开有关  我失去你好像没什么意义  只是难过  比如今年的七月  漫无边际的热  嗨,像是对着谁诉说  也怕是一个误会  惊扰了谁的心  轻轻摇摆  如果我想你该想你什么  青春,美好、没有兑现的承诺  那仿佛都是我的遗憾,你不曾知道  善于伪装的人会盼望一场雪  可以回到过去  伪装一切  偽
期刊
《 离骚》有言:“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诗经写道:“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先秦文学,汉赋诗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說,那些留在岁月深处的声音,是我们的祖祖辈辈走了无数年的路。  我曾见过几岁的稚子在读唐诗,也曾见过已过不惑之年的人在读论语,我曾徜徉于宋词的精致中,也曾迷惘在汉赋的拗口里。我畏惧过古典文学的晦涩难懂,但是最后沉溺于诗词歌赋的精炼巧妙中。  不似如今宽敞的柏油马路,诗词是一
期刊
在人的一生中,不可能任何时候都有人伴随着你、陪伴着你,在这“时间”的列车上,总会有人选择下车,这时,你还会像之前一样做吗?答案只有你自己知道。  夏日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入房内,照到了我的身上,我感到好兴奋、好激动。  “自己一个人在家,要好好写作业,不准偷懒。”妈妈一边穿着鞋,一边说道。“我走了。”爸爸也留下了稳重又简洁的叮嘱。我看着他们渐行渐远的身影,不由得松了口气。我快速地打开了电脑,熟练地
期刊
曾闻言: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恰如其所述,在这物欲横流、暗潮汹涌的社会中,做到不为世界所改变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反观当下,多少人如饥似渴地追寻着那虚无飘渺的名与利,而忽视了身边可贵的人与情;多少人被世俗的灯红酒绿所蛊惑,改變了最初的信仰与忠贞;多少人被风霜雨雪磨平了棱角,失去了生命的热血与追求……不要妄图以“改变世界”与“因时而易”作为被世界改变自己的借口,当你不再是你,那么,你便已经输给了世
期刊
水声激激,芦苇瞑瞑,一叶小舟划开水面,苍穹在脚下浮涌,一切跃然于纸上。  烈日当头,大地像是被榨干了水分,窗外蝉声鸣鸣,热浪朝我袭来,我的心情也如这天气般焦躁。望着笔下毫无生气的线条,想着作品还有三天就要上交,我垂下了头,是我做得还不够好吗?是我还不够勤奋吗?失望与自责涌上心头。我停下手中忙碌的彩笔,在纸页上勾勒出村落、古树、人家……  临近交作业的第六天,我仔细比较了先前绘出的几幅作品,水纹没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