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18世纪末,英国派使者马戛尔尼来到中国,准备开启两国平等交往的大门。但清朝官员在向乾隆传递英使信息过程中,或隐瞒事实,或认知有异,使乾隆误把马戛尔尼使团当做众多远道而来表达“慕顺之心”的朝贡国中的一个。最后终因马戛尔尼拒绝向乾隆行使“三拜九叩”礼而引发中英交往史上的“礼仪危机”。试从经济学的信息不对称理论着手,探究中英之间礼仪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其给两国关系后续发展带来的严重影响和后果。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乾隆;马戛尔尼;“礼仪危机”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4-0261-02
经济学上的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信息拥有程度不同的行为人之间发生契约关系的理论。在信息不对称环境中,交易双方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凭着自己掌握的信息对对方进行价值研判和选择,使双方的选择逆向进行,导致了“劣币驱逐良币”或“劣剩优汰”的逆向选择结果。信息不对称的直接后果是造成市场交易双方的利益失衡,导致市场运行的低效率甚至是市场失灵。信息不对称理论产生于微观信息经济学领域,但同时也广泛存在于社会、政治、管理、外交等领域。本文试图通过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运用,分析18世纪英使马戛尔尼使华过程中,因中英双方信息的严重不对称和信息失真,最终导致“礼仪危机”引发的外交冲突,给中英两国的交往和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一、清朝官员在马戛尔尼使华过程中提供的种种不对称信息
1.清朝官员对马戛尔尼来华事件的误读曲解。18世纪英国确立了西方世界的霸主地位后,为了加强与东方帝国的联系,开辟更广阔的海外市场,于1792年派马戛尔尼率领700余人的庞大船队,携带大量礼品出使中国。目的十分明确:希望清政府开放市场,扩大与英国的贸易;建立大英帝国与中华帝国之间的主权平等,扩大两国的交往和联系。然而,时处盛世的大清王朝只知道外来国家都是 “四面来朝”的番邦,从不知道“主权平等”为何物。因此,清朝官员把英国出使的目的按自己的认知进行诠释。当东印度公司董事长写信给两广总督,傲慢地表达了英国遣使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两国的平等交往和维持双方的利益。广东巡抚郭世勋却把它译成下级对上级的禀帖,上奏给乾隆的信息变成了:英国携带大量贵重贡物,不远万里前来表其“慕顺之心”,希望大皇帝“恩准”。乾隆阅后自然十分高兴,并非传统朝贡国的英吉利遣使而来,大大满足了他的虚荣心,马上批准了英国的遣使请求。清朝官员凭借自己的想象和理解定位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目的,这种误读使乾隆皇帝从一开始就把英国使团当做众多属国使团的一个来看待。这种先入为主的错误认知,为后来的礼仪风波埋下了祸根。
2.钦差大臣对马戛尔尼使团信息的失实奏报。马戛尔尼一行到达天津后,直隶总督梁肯堂、钦差大臣徵瑞负责接待,两人在向乾隆的奏折中称筵宴时马戛尔尼等“免冠叩首”,即行了叩头礼。而在之前梁肯堂上奏说到与马戛尔尼初次见面宣读皇帝的恩旨时,马戛尔尼“免冠竦立”。这些相互矛盾的信息把乾隆搞糊涂了,马戛尔尼究竟有否叩首?因此,他下旨徵瑞:“如该使臣于筵宴时实在叩首则已,如仍止免冠点首,则当于无意闲谈时告知……若尔等拘泥国俗不行此礼,转失尔国王遣尔航海远来祝厘纳賫之诚,且贻各藩部使臣讥笑,恐在朝引礼大臣亦不容也。”但是,当徵瑞对英使提及觐见礼仪叩首问题时,想不到马戛尔尼态度非常坚决,明确表示不能做出与他崇高的君主地位不相称的行为,不愿奉行在皇帝面前行叩头礼,“敝使系西方独立国帝王所派之钦使,与贵国附庸国君主遣贡使不同,贵国必欲以中国礼节相强,敝使抵死不敢奉教。”面对马戛尔尼强硬的态度,钦差怕被皇帝知道丢了乌纱帽,因此只好隐瞒事实,向乾隆谎报贡使十分恭敬,“英吉利使臣等深以不娴天朝礼节为愧,连日学习,渐能跪叩,徵瑞随时导教,俾臻妥善。”乾隆对此深信不疑。
二、信息不对称导致热河“礼仪危机”的爆发
1.乾隆对英使马戛尔尼来华目的的误判。清朝官员向乾隆提供的这些失真、失实信息,使乾隆把马戛尔尼定位为一位远道而来“向化之成”的西洋贡使,足以彰显大清帝国的声威,乾隆的喜悦自不待言。因此,他下旨要求热情款待英国使团,体现帝国的“怀柔远人”政策。同时,要求英国使者按朝贡国的礼节行事:送来的礼品一律称贡品;沿途的旗子打上“英吉利贡使”字样;觐见皇帝必须行“三跪九叩”之礼等等。清朝官员随后反馈给他都是这样的信息:英国使团非常仰慕帝国的恩威和皇帝的仁慈,态度十分恭顺。失实的信息使乾隆完全错误地理解了英使来华的目的意图,盲目自傲地认为,不管你英国在西方有多强大,贡物有多先进,面对威武壮严的大清帝国,谁都必须臣服!于是,他同意英使9月初从圆明园来热河觐见。同时对英使在觐见时行传统的“三拜九叩”之礼没有丝毫的怀疑。
2.信息不对称终于引发中英双方的 “礼仪”冲突。在清朝官员对双方提供不对称信息的情况下,乾隆和马戛尔尼都按照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来对待中英历史上的第一次正式外交接触,即乾隆以为英使必然按帝国的规矩行“三跪九拜”的觐见礼仪;而马戛尔尼则认为,作为主权平等独立的大英帝国,不能使自己在外交中处于屈辱一方,他觐见中国皇帝和觐见英王一样,只行单腿下跪礼。因此,双方都在沿着对方相反的方向思考着、前行着,直到英国使者来到乾隆在热河的住地,乾隆方知马戛尔尼的真实态度。然而,一切都为时已晚,英国人已经来到皇帝御地和来自各地的王公大臣一起等待接受觐见。乾隆帝龙颜大怒,连下两道谕旨怒斥英国使臣不知礼节,“朕意甚为不惬”。同时,大骂徵瑞“糊涂已极”、“如此昏愦”、“可鄙可笑可恨”。在清朝官员失实失真信息的作用下,热河“礼仪危机”公开爆发!
三、“礼仪危机”下中英双方的博弈
乾隆和马戛尔尼在这场因磕头引发的“礼仪危机”中成了博弈双方,这是一个典型的“斗鸡博弈”,支付矩阵如下:
上图中数字的意思是:乾隆和马戛尔尼如果均选择不妥协,结果是两败俱伤,双方均获得-2的支付;如果一方坚持,一方妥协,则坚持方得1的支付,妥协方得-1的支付,但没有双方均坚持受到的损失大;双方均妥协,那么双方均输掉了面子,获得-1的支付。当然表中的数字只是相对的值。从以上矩阵可以看出,这个博弈有两个纳什均衡:一方坚持,另一方妥协。也就是说,如果马戛尔尼坚持维护大英帝国的独立和尊严,在乾隆面前行单腿下跪礼,那么乾隆只好妥协。反之亦然。双方博弈的结果是,不管清朝官员对他如何威逼利诱,马戛尔尼拒绝行“三跪九叩”礼,他已做好了充分准备,在这场博弈中坚决不妥协。乾隆皇帝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他在这场博弈中仓促上阵,被动应战。最后,为了大清帝国的面子,他只好选择妥协,同意马戛尔尼按本国礼仪行“单腿下跪”礼。“礼仪危机”总算暂时得到平息。 四、对“礼仪危机”的再认识
1.“礼仪危机”带来的严重后果。这场“礼仪危机”虽然以乾隆妥协而暂时平息,但对双方来说都没有赢家。乾隆不但没有得到他所期待的声威满足,反而史无前例地让马戛尔尼挑战了大清帝国的权威,乾隆的怒气可想而知了。觐见一结束他就下了逐客令,并对英国提出的所有要求都一概拒绝。马戛尔尼虽然暂时维护了大英帝国的尊严,但最后被清朝“赶”出了国门,他只好带着未完成的使命抱憾离去。此次博弈的结果,对双方来说都是失败的。更严重的是,它不仅直接影响了当时中英两国的相互交往和联系,甚至还影响了以后两国关系的走向和两国历史发展的进程。1816年英国阿美士德使团与嘉庆皇帝又在磕头问题上产生分歧,最终导致使团被驱赶出境,这与1793年的礼仪危机是有直接关联的。因为,阿美士德使团的副使正是当年随马戛尔尼使团来华的见习童子斯当东,也正是他对阿美士德磕头问题的态度十分强硬,坚决拒绝使团在清朝皇帝面前磕头。而且时隔二十三年后,又是这个中国通在英国议会的一番言论促使英国决定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2.“礼仪危机”的启示。马戛尔尼遭遇的这场磕头风波,不仅是清朝愚昧落后、盲目自大的反映,更是中英双方因信息不对称、虚假错误信息对博弈双方策略的最终选择产生严重影响的结果。假设乾隆一开始接收到真实的信息,知道大英帝国出使的目的是为了英国的商业利益和建立平等主权的外交关系,那么他可能会断然拒绝英使来华。这样,马戛尔尼使团还没出发就结束了使命。当然,历史没有假设,再说把中英两国关系发展的走向全部归咎于清朝官员的失实信息,可能夸大了官员的作用。“礼仪危机”的根源在于中英两个帝国在政治体制、经济结构、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实质是东方第一强国与西方第一强国之间为维护本国权威和尊严的一场对抗,背后潜藏着两种不同“世界体系”的碰撞冲突,人为因素只是加快或助长了危机的爆发而已。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是,完整、公开、对称的信息无论是在从事经济活动还是在处理国与国的关系中,都是十分重要的。信息不完备、不对称、失真等问题会使我们失去很多本来属于我们的东西,从而造成“双输”的局面。经济学的理论证明合作是最优的,中国的古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
参考文献:
[1] 故宫博物院掌故部.掌故丛编[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90:671-691.
[2] [英]马戛尔尼.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M].刘半农,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93-94.
[3] [法]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M].王国卿,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5.
[4]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 王玉妹]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乾隆;马戛尔尼;“礼仪危机”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4-0261-02
经济学上的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信息拥有程度不同的行为人之间发生契约关系的理论。在信息不对称环境中,交易双方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凭着自己掌握的信息对对方进行价值研判和选择,使双方的选择逆向进行,导致了“劣币驱逐良币”或“劣剩优汰”的逆向选择结果。信息不对称的直接后果是造成市场交易双方的利益失衡,导致市场运行的低效率甚至是市场失灵。信息不对称理论产生于微观信息经济学领域,但同时也广泛存在于社会、政治、管理、外交等领域。本文试图通过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运用,分析18世纪英使马戛尔尼使华过程中,因中英双方信息的严重不对称和信息失真,最终导致“礼仪危机”引发的外交冲突,给中英两国的交往和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一、清朝官员在马戛尔尼使华过程中提供的种种不对称信息
1.清朝官员对马戛尔尼来华事件的误读曲解。18世纪英国确立了西方世界的霸主地位后,为了加强与东方帝国的联系,开辟更广阔的海外市场,于1792年派马戛尔尼率领700余人的庞大船队,携带大量礼品出使中国。目的十分明确:希望清政府开放市场,扩大与英国的贸易;建立大英帝国与中华帝国之间的主权平等,扩大两国的交往和联系。然而,时处盛世的大清王朝只知道外来国家都是 “四面来朝”的番邦,从不知道“主权平等”为何物。因此,清朝官员把英国出使的目的按自己的认知进行诠释。当东印度公司董事长写信给两广总督,傲慢地表达了英国遣使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两国的平等交往和维持双方的利益。广东巡抚郭世勋却把它译成下级对上级的禀帖,上奏给乾隆的信息变成了:英国携带大量贵重贡物,不远万里前来表其“慕顺之心”,希望大皇帝“恩准”。乾隆阅后自然十分高兴,并非传统朝贡国的英吉利遣使而来,大大满足了他的虚荣心,马上批准了英国的遣使请求。清朝官员凭借自己的想象和理解定位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目的,这种误读使乾隆皇帝从一开始就把英国使团当做众多属国使团的一个来看待。这种先入为主的错误认知,为后来的礼仪风波埋下了祸根。
2.钦差大臣对马戛尔尼使团信息的失实奏报。马戛尔尼一行到达天津后,直隶总督梁肯堂、钦差大臣徵瑞负责接待,两人在向乾隆的奏折中称筵宴时马戛尔尼等“免冠叩首”,即行了叩头礼。而在之前梁肯堂上奏说到与马戛尔尼初次见面宣读皇帝的恩旨时,马戛尔尼“免冠竦立”。这些相互矛盾的信息把乾隆搞糊涂了,马戛尔尼究竟有否叩首?因此,他下旨徵瑞:“如该使臣于筵宴时实在叩首则已,如仍止免冠点首,则当于无意闲谈时告知……若尔等拘泥国俗不行此礼,转失尔国王遣尔航海远来祝厘纳賫之诚,且贻各藩部使臣讥笑,恐在朝引礼大臣亦不容也。”但是,当徵瑞对英使提及觐见礼仪叩首问题时,想不到马戛尔尼态度非常坚决,明确表示不能做出与他崇高的君主地位不相称的行为,不愿奉行在皇帝面前行叩头礼,“敝使系西方独立国帝王所派之钦使,与贵国附庸国君主遣贡使不同,贵国必欲以中国礼节相强,敝使抵死不敢奉教。”面对马戛尔尼强硬的态度,钦差怕被皇帝知道丢了乌纱帽,因此只好隐瞒事实,向乾隆谎报贡使十分恭敬,“英吉利使臣等深以不娴天朝礼节为愧,连日学习,渐能跪叩,徵瑞随时导教,俾臻妥善。”乾隆对此深信不疑。
二、信息不对称导致热河“礼仪危机”的爆发
1.乾隆对英使马戛尔尼来华目的的误判。清朝官员向乾隆提供的这些失真、失实信息,使乾隆把马戛尔尼定位为一位远道而来“向化之成”的西洋贡使,足以彰显大清帝国的声威,乾隆的喜悦自不待言。因此,他下旨要求热情款待英国使团,体现帝国的“怀柔远人”政策。同时,要求英国使者按朝贡国的礼节行事:送来的礼品一律称贡品;沿途的旗子打上“英吉利贡使”字样;觐见皇帝必须行“三跪九叩”之礼等等。清朝官员随后反馈给他都是这样的信息:英国使团非常仰慕帝国的恩威和皇帝的仁慈,态度十分恭顺。失实的信息使乾隆完全错误地理解了英使来华的目的意图,盲目自傲地认为,不管你英国在西方有多强大,贡物有多先进,面对威武壮严的大清帝国,谁都必须臣服!于是,他同意英使9月初从圆明园来热河觐见。同时对英使在觐见时行传统的“三拜九叩”之礼没有丝毫的怀疑。
2.信息不对称终于引发中英双方的 “礼仪”冲突。在清朝官员对双方提供不对称信息的情况下,乾隆和马戛尔尼都按照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来对待中英历史上的第一次正式外交接触,即乾隆以为英使必然按帝国的规矩行“三跪九拜”的觐见礼仪;而马戛尔尼则认为,作为主权平等独立的大英帝国,不能使自己在外交中处于屈辱一方,他觐见中国皇帝和觐见英王一样,只行单腿下跪礼。因此,双方都在沿着对方相反的方向思考着、前行着,直到英国使者来到乾隆在热河的住地,乾隆方知马戛尔尼的真实态度。然而,一切都为时已晚,英国人已经来到皇帝御地和来自各地的王公大臣一起等待接受觐见。乾隆帝龙颜大怒,连下两道谕旨怒斥英国使臣不知礼节,“朕意甚为不惬”。同时,大骂徵瑞“糊涂已极”、“如此昏愦”、“可鄙可笑可恨”。在清朝官员失实失真信息的作用下,热河“礼仪危机”公开爆发!
三、“礼仪危机”下中英双方的博弈
乾隆和马戛尔尼在这场因磕头引发的“礼仪危机”中成了博弈双方,这是一个典型的“斗鸡博弈”,支付矩阵如下:
上图中数字的意思是:乾隆和马戛尔尼如果均选择不妥协,结果是两败俱伤,双方均获得-2的支付;如果一方坚持,一方妥协,则坚持方得1的支付,妥协方得-1的支付,但没有双方均坚持受到的损失大;双方均妥协,那么双方均输掉了面子,获得-1的支付。当然表中的数字只是相对的值。从以上矩阵可以看出,这个博弈有两个纳什均衡:一方坚持,另一方妥协。也就是说,如果马戛尔尼坚持维护大英帝国的独立和尊严,在乾隆面前行单腿下跪礼,那么乾隆只好妥协。反之亦然。双方博弈的结果是,不管清朝官员对他如何威逼利诱,马戛尔尼拒绝行“三跪九叩”礼,他已做好了充分准备,在这场博弈中坚决不妥协。乾隆皇帝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他在这场博弈中仓促上阵,被动应战。最后,为了大清帝国的面子,他只好选择妥协,同意马戛尔尼按本国礼仪行“单腿下跪”礼。“礼仪危机”总算暂时得到平息。 四、对“礼仪危机”的再认识
1.“礼仪危机”带来的严重后果。这场“礼仪危机”虽然以乾隆妥协而暂时平息,但对双方来说都没有赢家。乾隆不但没有得到他所期待的声威满足,反而史无前例地让马戛尔尼挑战了大清帝国的权威,乾隆的怒气可想而知了。觐见一结束他就下了逐客令,并对英国提出的所有要求都一概拒绝。马戛尔尼虽然暂时维护了大英帝国的尊严,但最后被清朝“赶”出了国门,他只好带着未完成的使命抱憾离去。此次博弈的结果,对双方来说都是失败的。更严重的是,它不仅直接影响了当时中英两国的相互交往和联系,甚至还影响了以后两国关系的走向和两国历史发展的进程。1816年英国阿美士德使团与嘉庆皇帝又在磕头问题上产生分歧,最终导致使团被驱赶出境,这与1793年的礼仪危机是有直接关联的。因为,阿美士德使团的副使正是当年随马戛尔尼使团来华的见习童子斯当东,也正是他对阿美士德磕头问题的态度十分强硬,坚决拒绝使团在清朝皇帝面前磕头。而且时隔二十三年后,又是这个中国通在英国议会的一番言论促使英国决定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2.“礼仪危机”的启示。马戛尔尼遭遇的这场磕头风波,不仅是清朝愚昧落后、盲目自大的反映,更是中英双方因信息不对称、虚假错误信息对博弈双方策略的最终选择产生严重影响的结果。假设乾隆一开始接收到真实的信息,知道大英帝国出使的目的是为了英国的商业利益和建立平等主权的外交关系,那么他可能会断然拒绝英使来华。这样,马戛尔尼使团还没出发就结束了使命。当然,历史没有假设,再说把中英两国关系发展的走向全部归咎于清朝官员的失实信息,可能夸大了官员的作用。“礼仪危机”的根源在于中英两个帝国在政治体制、经济结构、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实质是东方第一强国与西方第一强国之间为维护本国权威和尊严的一场对抗,背后潜藏着两种不同“世界体系”的碰撞冲突,人为因素只是加快或助长了危机的爆发而已。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是,完整、公开、对称的信息无论是在从事经济活动还是在处理国与国的关系中,都是十分重要的。信息不完备、不对称、失真等问题会使我们失去很多本来属于我们的东西,从而造成“双输”的局面。经济学的理论证明合作是最优的,中国的古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
参考文献:
[1] 故宫博物院掌故部.掌故丛编[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90:671-691.
[2] [英]马戛尔尼.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M].刘半农,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93-94.
[3] [法]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M].王国卿,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5.
[4]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 王玉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