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四川省作为农产品产出大省,其生鲜农产品物流存在着现有物流模式单一、物流产业链构建不完整,冷链物流发展缓慢、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物流组织化程度低和物流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创新发展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加快发展冷链物流,健全生鲜农产品物流产业链、加快建设生鲜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发挥政策导向作用,扶持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养符合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要求的专业物流人才等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实现农民收入,促进四川省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生鲜农产品 农村物流 问题 对策 四川省
生鲜农产品物流具有成本高、损耗大等特点,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民日常生活质量的高低。四川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生鲜农产品产量丰富,加快四川省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进程,不仅能够解决老百姓生活必需品的即时供应问题,而且能够解决生鲜农产品丰产不丰收的现象。本文针对这一现象,研究四川省生鲜农产品物流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四川省生鲜农产品物流现状
1.四川省生鲜农产品产量逐年增加。由《四川省“十三五”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相关数据可知,2010-2015年四川省主要生鮮农产品总产量逐年平稳增长。其中2015年四川省主要生鲜农产品总产量为5927.3万吨,2014年为5747.6万吨,同比增长3.13%。
由图1-1-1可知,2010-2015年四川省各主要生鲜农产品产量也逐年增加。其中2015年四川省蔬菜产量为4240.万吨,2014年为4069.3万吨,同比增长4.21%。2010-2015年四川省蔬菜总产量增长最为明显,增长速度逐年上升。
数据来源:四川省“十三五”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2.四川省各地区物流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据《四川统计年鉴—2016》相关数据显示,2010-2015年,四川省公路、内河及民航线路长度不断增加。其中,随着航空物流港的增建,民航线路长度增长明显,增幅较大。同时,随着四川省不断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依托中欧班列(蓉欧快速)铁路,四川省将不断加强与沿线国家及城市的农产品贸易合作,构建起四川连接亚欧的国际物流运输大通道,进一步完善四川省生鲜农产品的物流运输设施。
二、四川省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1.生鲜农产品现有物流模式单一。四川省生鲜农产品现有物流模式主要为传统的物流模式。主要为“农户+批发商”或“农户+商贩”模式,物流模式单一。在这种物流模式下,批发商和商贩作为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中的流通者,他们直接联系农户或者通过经纪人(俗称“代办”)从农户手中购买生鲜农产品,再转卖给下一级的流通者。由于批发商和商贩一次性购买的数量有限,且商贩由于资金有限,一次能从农户手中购买的农产品更少,这种单一的传统的生鲜农产品的物流模式远远不能满足季节性的极大的物流需求,使得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在农村市场的物流供需就已经形成了供不应求的情况,造成农民丰产不丰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被严重挫伤,不利于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
2.个别地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缓慢。根据《四川省“十三五”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相关数据,2015年四川省水产品、肉类产品与果蔬产品在流通过程形成的产品流通腐损率分别高达10%、11%和18%。数据表明,生鲜农产品物流产业链构建不完整与冷链物流缺失在增加生鲜农产品物流成本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其品质,导致原本应该进入流通领域送达消费者市场的生鲜农产品无法物尽其用。一方面造成农业资源的严重浪费,增大农民损失,影响农民收入;另一方面,产品品质无法保证也会严重损伤消费者信任,造成农村生鲜农产品滞销。
3.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中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市场中互相对应的个体之间掌握信息的程度是不相同的,人们不可能完全完全了解市场中的所有经济信息。在生鲜农产品物流市场中,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获取信息、搜集信息和发布信息的能力弱,其掌握的信息少之又少,无法获取全面、充分的信息,处于相对劣势地位。而掌握市场信息的经济行为者极易利用这一现象低价收购生鲜农产品转而高价卖出,增加社会流通总成本的同时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生鲜农产品收入的减少、利润的降低势必会加重农村劳动力人口的流失,不利于农村的长远发展。
4.生鲜农产品物流组织化程度低。生鲜农产品物流具有技术要求高、成本高和时效性强等三大特点,这三大特点决定了生鲜农产品物流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依赖性较强。四川省小农户生产模式无满足多品种、多批量的市场需求,导致了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生鲜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组织化程度低。农户除了将自己生产的生鲜农产品部分运输到集贸市场、路边摊去销售,大部分通过联系经纪人找到批发商、商贩流通到消费者市场。而这些经纪人大多生鲜农产品物流专业水平低,且由于农村投资环境差,社会资本不愿进入农村,更不愿涉足农村物流,导致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滞后、缓慢。
5.生鲜农产品物流专业人才缺乏。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具备扎实物流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业物流人才。四川省生鲜农产品物流起步较晚,物流专业人才匮乏,由于人们认知上的局限性,生鲜农产品物流人才不尽如人意。
现阶段四川省的生鲜农产品物流人才大多为“半路出家”,缺乏从事现代化物流的知识背景和实践经验,更无法满足生鲜农产品物流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高要求。并且由于四川省物流专业学科建设起步较晚,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许多物流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大多具有急功近利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高学历、低技能,根本无法适应我国现阶段农村物流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加之生鲜农产品物流具有的高技术等特点,对物流专业人才的要求更高,导致了生鲜农产品物流专业人才的严重缺乏。
三、四川省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对策和建议 1.创新发展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加快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的创新型发展,是进一步解决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单一困境的有力途径。在现有物流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现代化新型物流模式。
1.1进一步发展现有的“农户+批发商”或“农户+商贩”物流模式,将现有模式中的个体经纪人团队化,即成立专门的经纪人组织。通过建立农村专业化的经纪人组织一方面能使得生鲜农产品物流更专业化,另一方面也能规范经纪人行为,明确经纪人职责,并承担一定程度的物流风险。农户通过专业的经纪人组织流转生鲜农产品,能使得生鲜农产品物流过程更专业的同时也能进一步降低物流风险。
1.2加快“农超对接”,提高生鲜农产品质量。大型超市在物流方面具有现代化的物流技术,其物流设施设备更完备,生鲜农产品物流经验也更丰富。实现“农超对接”,在持续、大量、稳定提高生鲜农产品质量的同时,不仅可以解决现有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单一的问题,也更有利于降低农民生产风险,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1.3优化生鲜农产品龙头企业物流水平,延伸生鲜农产品产业链条。由于龙头企业在其所在产业链上具有优势地位,发展农村生鲜农产品产业链上龙头企业的物流水平,势必延伸四川省生鲜农产品产业链条,进一步提高四川省生鲜农产品物流的整体水平。
2.加快发展冷链物流,健全生鲜农产品物流产业链。冷链物流在生鲜农产品物流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加强生鲜农产品的保鲜技术、冷库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冷藏车等生鲜运输设备,优化农村物流条件,进一步降低生鲜农产品在仓储、运输、流通加工等环节的腐损率,从生产到销售,从田地到市场,从生产者到消费者,每个环节严格保证生鲜农产品品质。生鲜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腐损率降低后将大大降低生鲜农产品产业链上的风险,将会促进更多的企业进入该领域,进一步健全和丰富生鲜农产品物流产业链,实现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
3.加快生鲜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建设进程。随着互联网+传统农业模式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对农民、农村、农业的影响会越来越大。互联网进农村、网络降费提速等政策的实施将促进农村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发展农村通信技术。提高农民智能手机使用能力,加快农村智能手机普及率,增强农民的信息接收、信息搜集和信息发布能力。通过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以及北斗系统和RFID、条形码、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农民将实时掌握生鲜农产品物流信息,一定程度上实现生鲜农产品物流交易信息的可视化与透明化,进一步减少乃至消除信息不对称现象,实现生鲜农产品价值。
4.扶持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基于生鲜农产品物流具有成本高、技术性强和时效性强等特点,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需要由强有力的战略导向与政策领导。在组织、实施过程中,重点扶持建立生鲜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设立农村专业合作社。农村专业合作社通过联合农户,统一农产品生产种类,并对其生产过程给予专业技术指导,规范农户的生产管理过程。通过设立农村专业合作社,能提高同一优质品种生产数量的同时,也有利于改进农产品品质,整合生鲜农产品资源。政府应实施支持西部地区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优化农村投资环境,引导社会资本进入这一领域,增强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潜力。
5.培养符合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要求的专业物流人才。社会各界应正确认识物流行业和物流职业,消除对物流行业的片面理解,全方位深入了解物流行业,加强对农村物流的认识,提高对物流职业的社会认可度。加强西部地区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完善西部地区生鲜农产品物流人才培养机制与教育体系,加大对院校師资、实训器材等的投入力度,扶持高校建立交叉研究机构,提高教育机构对于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能力。同时,建立产学研联盟,发挥中国物流学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物流组织在物流领域的权威领导作用,对物流领域的在职人员进行在职培训,提高物流人才的专业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进一步适应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的高技术要求。引进高级物流专业人才,健全四川省物流人才层次体系,带动四川省物流领域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水平的提高。建立健全四川省生鲜农产品物流人才激励机制,激发生鲜农产品物流人才的从业热情,使其积极投身于生鲜农产品物流领域,进一步发展四川省特别是西部地区的生鲜农产品物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
[2]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四川省“十三五”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M].2016.12.
[3]四川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四川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4]四川省人民政府. 四川省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5-2020年)[M].2015.3.
[5]季辉,王冰,秦俭.四川丘陵地区农业物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物流·贸易, 2016,(7).
[6]马小雅.“互联网+”背景下广西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 2017,(6).
作者简介:何婷(1995.12—)女。四川眉山人。西北师范大学。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指导老师:王恒玉,男。甘肃天水人。西北师范大学,副教授。
关键词:生鲜农产品 农村物流 问题 对策 四川省
生鲜农产品物流具有成本高、损耗大等特点,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民日常生活质量的高低。四川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生鲜农产品产量丰富,加快四川省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进程,不仅能够解决老百姓生活必需品的即时供应问题,而且能够解决生鲜农产品丰产不丰收的现象。本文针对这一现象,研究四川省生鲜农产品物流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四川省生鲜农产品物流现状
1.四川省生鲜农产品产量逐年增加。由《四川省“十三五”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相关数据可知,2010-2015年四川省主要生鮮农产品总产量逐年平稳增长。其中2015年四川省主要生鲜农产品总产量为5927.3万吨,2014年为5747.6万吨,同比增长3.13%。
由图1-1-1可知,2010-2015年四川省各主要生鲜农产品产量也逐年增加。其中2015年四川省蔬菜产量为4240.万吨,2014年为4069.3万吨,同比增长4.21%。2010-2015年四川省蔬菜总产量增长最为明显,增长速度逐年上升。
数据来源:四川省“十三五”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2.四川省各地区物流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据《四川统计年鉴—2016》相关数据显示,2010-2015年,四川省公路、内河及民航线路长度不断增加。其中,随着航空物流港的增建,民航线路长度增长明显,增幅较大。同时,随着四川省不断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依托中欧班列(蓉欧快速)铁路,四川省将不断加强与沿线国家及城市的农产品贸易合作,构建起四川连接亚欧的国际物流运输大通道,进一步完善四川省生鲜农产品的物流运输设施。
二、四川省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1.生鲜农产品现有物流模式单一。四川省生鲜农产品现有物流模式主要为传统的物流模式。主要为“农户+批发商”或“农户+商贩”模式,物流模式单一。在这种物流模式下,批发商和商贩作为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中的流通者,他们直接联系农户或者通过经纪人(俗称“代办”)从农户手中购买生鲜农产品,再转卖给下一级的流通者。由于批发商和商贩一次性购买的数量有限,且商贩由于资金有限,一次能从农户手中购买的农产品更少,这种单一的传统的生鲜农产品的物流模式远远不能满足季节性的极大的物流需求,使得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在农村市场的物流供需就已经形成了供不应求的情况,造成农民丰产不丰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被严重挫伤,不利于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
2.个别地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缓慢。根据《四川省“十三五”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相关数据,2015年四川省水产品、肉类产品与果蔬产品在流通过程形成的产品流通腐损率分别高达10%、11%和18%。数据表明,生鲜农产品物流产业链构建不完整与冷链物流缺失在增加生鲜农产品物流成本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其品质,导致原本应该进入流通领域送达消费者市场的生鲜农产品无法物尽其用。一方面造成农业资源的严重浪费,增大农民损失,影响农民收入;另一方面,产品品质无法保证也会严重损伤消费者信任,造成农村生鲜农产品滞销。
3.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中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市场中互相对应的个体之间掌握信息的程度是不相同的,人们不可能完全完全了解市场中的所有经济信息。在生鲜农产品物流市场中,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获取信息、搜集信息和发布信息的能力弱,其掌握的信息少之又少,无法获取全面、充分的信息,处于相对劣势地位。而掌握市场信息的经济行为者极易利用这一现象低价收购生鲜农产品转而高价卖出,增加社会流通总成本的同时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生鲜农产品收入的减少、利润的降低势必会加重农村劳动力人口的流失,不利于农村的长远发展。
4.生鲜农产品物流组织化程度低。生鲜农产品物流具有技术要求高、成本高和时效性强等三大特点,这三大特点决定了生鲜农产品物流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依赖性较强。四川省小农户生产模式无满足多品种、多批量的市场需求,导致了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生鲜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组织化程度低。农户除了将自己生产的生鲜农产品部分运输到集贸市场、路边摊去销售,大部分通过联系经纪人找到批发商、商贩流通到消费者市场。而这些经纪人大多生鲜农产品物流专业水平低,且由于农村投资环境差,社会资本不愿进入农村,更不愿涉足农村物流,导致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滞后、缓慢。
5.生鲜农产品物流专业人才缺乏。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具备扎实物流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业物流人才。四川省生鲜农产品物流起步较晚,物流专业人才匮乏,由于人们认知上的局限性,生鲜农产品物流人才不尽如人意。
现阶段四川省的生鲜农产品物流人才大多为“半路出家”,缺乏从事现代化物流的知识背景和实践经验,更无法满足生鲜农产品物流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高要求。并且由于四川省物流专业学科建设起步较晚,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许多物流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大多具有急功近利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高学历、低技能,根本无法适应我国现阶段农村物流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加之生鲜农产品物流具有的高技术等特点,对物流专业人才的要求更高,导致了生鲜农产品物流专业人才的严重缺乏。
三、四川省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对策和建议 1.创新发展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加快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的创新型发展,是进一步解决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单一困境的有力途径。在现有物流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现代化新型物流模式。
1.1进一步发展现有的“农户+批发商”或“农户+商贩”物流模式,将现有模式中的个体经纪人团队化,即成立专门的经纪人组织。通过建立农村专业化的经纪人组织一方面能使得生鲜农产品物流更专业化,另一方面也能规范经纪人行为,明确经纪人职责,并承担一定程度的物流风险。农户通过专业的经纪人组织流转生鲜农产品,能使得生鲜农产品物流过程更专业的同时也能进一步降低物流风险。
1.2加快“农超对接”,提高生鲜农产品质量。大型超市在物流方面具有现代化的物流技术,其物流设施设备更完备,生鲜农产品物流经验也更丰富。实现“农超对接”,在持续、大量、稳定提高生鲜农产品质量的同时,不仅可以解决现有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单一的问题,也更有利于降低农民生产风险,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1.3优化生鲜农产品龙头企业物流水平,延伸生鲜农产品产业链条。由于龙头企业在其所在产业链上具有优势地位,发展农村生鲜农产品产业链上龙头企业的物流水平,势必延伸四川省生鲜农产品产业链条,进一步提高四川省生鲜农产品物流的整体水平。
2.加快发展冷链物流,健全生鲜农产品物流产业链。冷链物流在生鲜农产品物流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加强生鲜农产品的保鲜技术、冷库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冷藏车等生鲜运输设备,优化农村物流条件,进一步降低生鲜农产品在仓储、运输、流通加工等环节的腐损率,从生产到销售,从田地到市场,从生产者到消费者,每个环节严格保证生鲜农产品品质。生鲜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腐损率降低后将大大降低生鲜农产品产业链上的风险,将会促进更多的企业进入该领域,进一步健全和丰富生鲜农产品物流产业链,实现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
3.加快生鲜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建设进程。随着互联网+传统农业模式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对农民、农村、农业的影响会越来越大。互联网进农村、网络降费提速等政策的实施将促进农村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发展农村通信技术。提高农民智能手机使用能力,加快农村智能手机普及率,增强农民的信息接收、信息搜集和信息发布能力。通过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以及北斗系统和RFID、条形码、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农民将实时掌握生鲜农产品物流信息,一定程度上实现生鲜农产品物流交易信息的可视化与透明化,进一步减少乃至消除信息不对称现象,实现生鲜农产品价值。
4.扶持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基于生鲜农产品物流具有成本高、技术性强和时效性强等特点,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需要由强有力的战略导向与政策领导。在组织、实施过程中,重点扶持建立生鲜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设立农村专业合作社。农村专业合作社通过联合农户,统一农产品生产种类,并对其生产过程给予专业技术指导,规范农户的生产管理过程。通过设立农村专业合作社,能提高同一优质品种生产数量的同时,也有利于改进农产品品质,整合生鲜农产品资源。政府应实施支持西部地区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优化农村投资环境,引导社会资本进入这一领域,增强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潜力。
5.培养符合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要求的专业物流人才。社会各界应正确认识物流行业和物流职业,消除对物流行业的片面理解,全方位深入了解物流行业,加强对农村物流的认识,提高对物流职业的社会认可度。加强西部地区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完善西部地区生鲜农产品物流人才培养机制与教育体系,加大对院校師资、实训器材等的投入力度,扶持高校建立交叉研究机构,提高教育机构对于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能力。同时,建立产学研联盟,发挥中国物流学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物流组织在物流领域的权威领导作用,对物流领域的在职人员进行在职培训,提高物流人才的专业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进一步适应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的高技术要求。引进高级物流专业人才,健全四川省物流人才层次体系,带动四川省物流领域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水平的提高。建立健全四川省生鲜农产品物流人才激励机制,激发生鲜农产品物流人才的从业热情,使其积极投身于生鲜农产品物流领域,进一步发展四川省特别是西部地区的生鲜农产品物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
[2]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四川省“十三五”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M].2016.12.
[3]四川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四川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4]四川省人民政府. 四川省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5-2020年)[M].2015.3.
[5]季辉,王冰,秦俭.四川丘陵地区农业物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物流·贸易, 2016,(7).
[6]马小雅.“互联网+”背景下广西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 2017,(6).
作者简介:何婷(1995.12—)女。四川眉山人。西北师范大学。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指导老师:王恒玉,男。甘肃天水人。西北师范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