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间体育游戏“活”起来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chi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现状审视
  目前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普遍存在体育活动形式单一、体育活动评价一刀切、教师对体育活动缺少系统性指导等情况,很多幼儿园也由于场地、器具的限制,在开展体育活动时达不到幼儿体育运动的需求。教师在组织的体育活动中,更多的是注重动作的要领,看起来幼儿好像是“动”了起来,实质上达到的效果并不理想。在实际的小班幼儿体育活动中,教师常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要確保幼儿的生命安全,担心体育活动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如果把体育活动范围缩小化、可控化,仅局限于让幼儿玩一些大型玩具、枯燥游戏、单一器械,不仅达不到幼儿幼儿体育活动的强度和密度的要求,更起不到锻炼幼儿身心的效果。
  二、实践探索
  1.借助民间游戏激发小班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激发了小班幼儿的兴趣和爱模仿的特性,让每一个幼儿都玩在其中,乐在其中,学在其中。
  2.借助民间游戏中的童谣帮助小班幼儿掌握体育活动动作要领。
  形象有趣又好记的童谣,在帮助小班幼儿掌握投掷、跑、跳等动作技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借助民间游戏培养小班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规则意识及合作精神。
  让幼儿身临其境感受情景,从而使幼儿学会了听指令,明白了只有遵循规则,团结协作,才能保证胜利。
  4.借助民间游戏培养幼儿在体育活动中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
  在教师的鼓励下,幼儿克服了困难,继续向前进,这种意志的锻炼,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
  三、体会与思考
  1.精心筛选适合幼儿年龄的民间游戏,注重科学性。
  小班幼儿年龄小,四肢协调能力较弱,耐力较差,教师在挑选民间游戏时要把握好游戏的难度。如,游戏“背板跷板”,它的游戏方法是甲乙幼儿相互背靠背,挽住胳膊,然后边念儿歌,边按节奏轮换相互背起来,放下;第四句念完后一起蹲下,互相问答,念最后一句时,一起起来,自始至终胳膊相挽。这个游戏由于需要幼儿有一定的耐力,要有背得起对方的力气,像这样的游戏就不适合在小班的幼儿之间进行。
  另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风俗习俗都发生了变化,而民间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时代和地方的局限性。教师在筛选时,要充分注意到游戏的科学性,选择一些易操作、寓教于乐的民间游戏。在各班开展民间游戏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参与者的特点适时介入到幼儿的游戏中,进行适宜的交流、示范与指导。
  2.对一些民间游戏进行改编与创新以满足幼儿不同的需求。
  由于年龄差异,民间游戏的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抓住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来制定游戏的规则及目标。如,游戏踢毽子,它可以锻炼幼儿单脚跳的能力,发展幼儿的四肢协调性。可是,小班幼儿的平衡能力较弱,如果仅仅是踢毽子的游戏,对于幼儿难度太大了。可以将毽子这个游戏道具进行改造,在毽子的上面系上了一条绳子,幼儿一手拿着绳子,一只脚踢毽子,降低了传统踢毽子的难度。对这个民间游戏稍稍进行修改,小班幼儿就能进行踢毽子的游戏活动了。
  3.创设情境有助于民间游戏的开展。
  “环境是会说话的老师”,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小班幼儿又有拟人化的特点,把任何事物都当做是有生命的,游戏中的情境创设显得格外重要。如,设置的“小兔子家”,小朋友就把自己变成小白兔,创设这样一个情景化的环境,让幼儿就更容易对这个游戏产生兴趣;同样,教师用“梅花桩”铺成“独木桥”的情景化环境,也让幼儿全身心地融入到游戏情节中,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幼儿游戏的兴趣倍增。
  4.家园共育,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民间游戏道具。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密不可分。为了更好地利用民间游戏开展体育活动,教师一定要取得家长的支持,民间游戏源远流长,源于生活,家长对它也不会陌生。教师可以鼓励家长利用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材料、一些被废弃的材料来制作游戏道具,如,梅花桩可以用废弃的牛奶罐、奶粉罐制成,小推车可以用废弃的水管和饮料瓶来制作,毽子可以用破旧的衣服撕成条来制作,还可以用废旧的毛线来制作。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制作完成民间游戏中的游戏器具,不但可以增加亲子间的情感,而且能更好地让家长和幼儿了解民间游戏的内涵,有效地达成家园共育的目标。
其他文献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主动将课堂还给学生,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学生的生命价值得以在课堂中不断提升。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教师还不能达到得心应手、运用自如的程度。课堂时间分配上,仍存在着教师占用的时间偏多、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偏少的现象;课堂活动空间里,教师活动仍局限在讲台上,还没有真正走到学生中间;课堂教学内容上,学生掌握的情况教师不能
期刊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无论是低年级写话还是中高年级的写作,首要地就是要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我们的每一次习作和写话都要使孩子有一种很强烈的表达欲望,有一种不吐不快,跃跃欲试,如果我们的习作做到这一步,我们就成功了一半。习作能力的根在阅读,在阅读能力。平时我们说写作积于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就是这个道理。 
期刊
记得那是一个朦胧的雨天,天空阴着那张满是愁云的脸,毛毛细雨密密地斜织着,带着淡淡的离别的味道。  正是在那样的三月里那样阴霾的天空下,她走了,去了另一个城市。  她,和我是从小玩到大的好友。无论是做功课,玩游戏,还是讨论问题,我们两个总是形影不离。  记得那是一个童年时代的秋天,我在莱芜那座繁华的城市,在茫茫人海中与她失散,就是找不着她了。那是我第一次與她一同出门,也是第一次与她失散。  而我却不
期刊
现在多媒体教学已进入了普及阶段,利用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可以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地化解知识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但是,常规教学也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也有多媒体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应如何正确处理多媒体教学与常规教学的关系呢?  一、在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教学中的应用  在多媒体设备未进入课堂之前,很多教师都深刻地体会到:有些物理概念和规律对学生来说确实很抽象,因此使教师的教学增大了难度
期刊
现在的社会环境下,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现状令人担忧。原因甚多,农村中学教学设施简陋、教学手段落后,导致教学效果欠佳。农村中学语文的教材,脱离农村实际的比较多。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教师在观念、能力及水平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许多教师仍旧存在陈旧的教学观念,没有跳出传统的思想。主要还表现在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等方面。还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只是成为接受的载体。机械地掌握呆板的知识,没有充分的吸收。
期刊
众所周知,语文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给人以审美的愉悦,从而陶冶人们的情感操守,涵养人们的精神世界。新课程改革实施后,编入教材的课文,大都是文道合一、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因此语文教师理应根据学科特点,凭借语文课堂教学阵地,将德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使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学生。  一、透过文章的字里行间,探究文章内在的思想教育因素  在课文中,有些词语句子看似平淡,可字里行间往
期刊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道出了复习的重要性。如今,在语文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单元整合教学越来越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青睐。那么,在单元整合教学中,怎样上好复习课呢?下面我以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复习课为例,具体地谈一谈。  一、 着眼于整个单元的复习,合理设定教学目标  复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复习,将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归纳、拓展、迁移,从而达到加深理解
期刊
2001年南京一考生凭着一篇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激起全国的反响,一时间激起了学生创作古白话作文的兴趣,也激发了许多学者关于文言文写作是否值得提倡的争辩。笔者认为,文言文不是单纯性地翻译、解释和死记硬背,也不是看似活泼热闹却失去语文教学实质,而应该是发散思维的教学实践活动,是实实在在、有血有肉的人文课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一句名言:“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
期刊
《七色花》讲述了小女孩珍妮用神奇的七色花帮助她实现心愿的故事。如果我有七色花,我会用七色花实现我的教学心愿:多学习最新的教育资讯,多融合英语教学和生活内容,多设计灵活的教学方式,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多种方式评价学生,多板书条理的教学内容,多反思教学中的不足,让美绽放小学英语课堂。  一、教学心态前沿化  传统的英语教学以语言知识的讲解传授为主,长期以来形成了“广种薄收”的状态。新课程教师的角色发生很
期刊
考场作文,不同于平时作文。平时作文需要的时间长:准备材料,布局构思,首尾照应等斟酌,而考场作文则如相面一样,根据特定的要求做出整体的判定,打出“分解分”。因此,面对考官——阅卷老师,我们不妨在作文中多“打扮”,给考官留下美好印象,多争取些印象分。让“亮丽”文眉,吸引阅卷老师的目光;让作文得体的“服饰”,装扮试卷那静美雅致的“容颜”;让真挚的“话语”,敲开阅卷人情投意合的“心扉”;让珠玑隽永的“妙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