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学素养包含了许多方面,提高一个人的科学素养不是只说就可以实现的,应该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培养。初三是学生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有着十分强烈的好奇心。初三的复习阶段涉及到很多的东西,在这个阶段对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培养,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科学素养;初三化学;复习
上个世纪60年代以后,国际上掀起了一股化学改革的浪潮,不少国家都化学课程的内容体系、教学方式、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实践。近几年来,我国的化学教学也进行了深入的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从原来的注重课程的“学术性”向重视课程的“社会性”,从“知识系统”向“多元能力”进行转变。在这一系列的改革和转变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主要从初三复习出发,谈谈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一、国家《化学课程标准》中对科学素养的要求
《化学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中提出:“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从标准中已经可以看出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已经受到了重视。
二、如何在初三复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1 注重“双基”,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夯实基础
近几年来各地的新课改都在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在许多的中考试题都在围绕提高叙事的科学素养,注重了以“双基”为载体,通过态度、观点、方法、情感及现实生活中重大化学问题进行“包装”,重点考查能力,特别是对学生的实验能力、信息的采集和处理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自学能力的考查。因此在复习过程中通过搞好“双基”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一种可行的途径。
通过化学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化学复习中要让学生牢牢撑握“双基”,特别要注重前后知识的联系并重视化学实验,通过实验来探究和理解书中的理论。例如在复习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中,让学生讨论可否用木炭来代替红磷?学生在进行思考的时候一定会想:“木炭燃烧时,c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后的产物仍然是气体,如何能够断定空气中的成分?”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是否可以将实验中的水换成其他的液体?此时教师不应该给出更多的提示,应该让学生自己用这一年年学过的化学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此时有的学生会提出用澄清石灰水,这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澄清石灰水是否真的可用?教师可提醒学生,要将O2完全除去,木炭在用量要注意什么问题,由此会不会引发新的问题?由此,学生知道用木炭代替红磷时,木炭过量则会发生反应:C+CO3→点燃2CO,要除去这里的CO则较为复杂,最后总结分析,得到结论:木炭代替红磷不太可取。这样让学生在复习测定空气组成的过程中又对C的可燃性和CO2与碱液的反应复习了一遍,同时还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出发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2 利用好试题,在知识的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态度和方法
中考复习在复习的过程中掺杂着许多的习题训练与评讲。因此教师利用好了习题,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更能培养他们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例如09年南通中考题有这样一道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涂上盐酸溶液
B 在滴有石蕊溶液的水中通入CO2后溶液变红,说明CO2与水反应生成了酸
C 酚酞和NaOH混合溶液中加稀硫酸红色褪去,说明硫酸与酚酞发生了反应
D 熟石灰涂在墙体表面后变硬,原因是熟石灰与CO2反应生成了坚硬的碳酸钙
该题的答案选B,但是有同学对于C选项出现了疑问:在氢氧化钠和酚酞共存的情况下,为什么不能说明是硫酸与酚酞发生了反应,而一定是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了呢?有这种问题的学生很多,学生能提出问题,则表明学生在思考,所以应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予以重视,激发学生更加积极的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所以可以反问学生,那怎么证明硫酸不是和酚酞反应呢?引导学生继续思考下去,立即会有学生回答道,可以通过对比试验:只在酚酞中滴加硫酸,颜色不改变不就行了么?随后又问“没现象一定代表没反应吗?”。通过讨论以后发现,只要证明后者的溶液中仍然还存在着氢离子就可以了。
在这个习题的讲解过程中,一则学生通过主动的思考,提高了解决问题能力;二则巩固了对比探究的科学实验方法,三则在讨论和交流中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并加以改进。由此可见习题的讲解并不是枯燥的对答案阐释,而是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的一个很好的承载体。
3 重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科学价值观
科学素养中包括了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的了解程度。化学与生活习性相关,让学生通过复习了解化学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途径。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在新授课时,教师对于化学和社会发展、生活的联系一般都是比较重视的,但是在复习阶段,有很多的教师由于时间的限制,可能会忽视这个方面。但是,事实证明,重视了化学和社会生活的关系,能创造出良好的化学情景,也能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从而使学生在面对这些社会问题时能更科学的对待。比如在复习到燃料时,就可以讨论,常用的几种燃料中,谁最理想;如何使燃料充分的利用以解决能源问题等等,不仅可以让学生复习旧知识,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好化学对于改善生活和促进发展的作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2]杨剑春,把握新课程目标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九年级化学复习的建议[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12):47-49
关键词:科学素养;初三化学;复习
上个世纪60年代以后,国际上掀起了一股化学改革的浪潮,不少国家都化学课程的内容体系、教学方式、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实践。近几年来,我国的化学教学也进行了深入的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从原来的注重课程的“学术性”向重视课程的“社会性”,从“知识系统”向“多元能力”进行转变。在这一系列的改革和转变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主要从初三复习出发,谈谈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一、国家《化学课程标准》中对科学素养的要求
《化学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中提出:“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从标准中已经可以看出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已经受到了重视。
二、如何在初三复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1 注重“双基”,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夯实基础
近几年来各地的新课改都在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在许多的中考试题都在围绕提高叙事的科学素养,注重了以“双基”为载体,通过态度、观点、方法、情感及现实生活中重大化学问题进行“包装”,重点考查能力,特别是对学生的实验能力、信息的采集和处理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自学能力的考查。因此在复习过程中通过搞好“双基”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一种可行的途径。
通过化学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化学复习中要让学生牢牢撑握“双基”,特别要注重前后知识的联系并重视化学实验,通过实验来探究和理解书中的理论。例如在复习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中,让学生讨论可否用木炭来代替红磷?学生在进行思考的时候一定会想:“木炭燃烧时,c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后的产物仍然是气体,如何能够断定空气中的成分?”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是否可以将实验中的水换成其他的液体?此时教师不应该给出更多的提示,应该让学生自己用这一年年学过的化学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此时有的学生会提出用澄清石灰水,这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澄清石灰水是否真的可用?教师可提醒学生,要将O2完全除去,木炭在用量要注意什么问题,由此会不会引发新的问题?由此,学生知道用木炭代替红磷时,木炭过量则会发生反应:C+CO3→点燃2CO,要除去这里的CO则较为复杂,最后总结分析,得到结论:木炭代替红磷不太可取。这样让学生在复习测定空气组成的过程中又对C的可燃性和CO2与碱液的反应复习了一遍,同时还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出发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2 利用好试题,在知识的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态度和方法
中考复习在复习的过程中掺杂着许多的习题训练与评讲。因此教师利用好了习题,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更能培养他们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例如09年南通中考题有这样一道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涂上盐酸溶液
B 在滴有石蕊溶液的水中通入CO2后溶液变红,说明CO2与水反应生成了酸
C 酚酞和NaOH混合溶液中加稀硫酸红色褪去,说明硫酸与酚酞发生了反应
D 熟石灰涂在墙体表面后变硬,原因是熟石灰与CO2反应生成了坚硬的碳酸钙
该题的答案选B,但是有同学对于C选项出现了疑问:在氢氧化钠和酚酞共存的情况下,为什么不能说明是硫酸与酚酞发生了反应,而一定是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了呢?有这种问题的学生很多,学生能提出问题,则表明学生在思考,所以应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予以重视,激发学生更加积极的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所以可以反问学生,那怎么证明硫酸不是和酚酞反应呢?引导学生继续思考下去,立即会有学生回答道,可以通过对比试验:只在酚酞中滴加硫酸,颜色不改变不就行了么?随后又问“没现象一定代表没反应吗?”。通过讨论以后发现,只要证明后者的溶液中仍然还存在着氢离子就可以了。
在这个习题的讲解过程中,一则学生通过主动的思考,提高了解决问题能力;二则巩固了对比探究的科学实验方法,三则在讨论和交流中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并加以改进。由此可见习题的讲解并不是枯燥的对答案阐释,而是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的一个很好的承载体。
3 重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科学价值观
科学素养中包括了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的了解程度。化学与生活习性相关,让学生通过复习了解化学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途径。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在新授课时,教师对于化学和社会发展、生活的联系一般都是比较重视的,但是在复习阶段,有很多的教师由于时间的限制,可能会忽视这个方面。但是,事实证明,重视了化学和社会生活的关系,能创造出良好的化学情景,也能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从而使学生在面对这些社会问题时能更科学的对待。比如在复习到燃料时,就可以讨论,常用的几种燃料中,谁最理想;如何使燃料充分的利用以解决能源问题等等,不仅可以让学生复习旧知识,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好化学对于改善生活和促进发展的作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2]杨剑春,把握新课程目标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九年级化学复习的建议[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12):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