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中,计算能力是基本的数学能力,同时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及时更新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能力。教师应灵活运用各种策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 计算能力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8)36-0116-02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况,如何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下去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下地有效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下面几点策略:
1.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
好习惯让人终身受益,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深切体会到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的重要性。良好的计算习惯不仅可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而且有利于计算能力的培养。
(1)认真审题
在平时的教学当中,大部分学生在计算应用题中能认真审题,但对于计算题,部分学生却是提笔就算,造成比较不少的学生出现遇上相似的符号、数字,就会出现抄错数据,运算顺序错误或抄错符号。在的教学当中,老师就应该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看清楚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和运算符号。
(2)规范书写
平时计算中要求学生书写要工整,格式要规范。强化学生养成规范打草稿,仔细计算的好习惯。
(3)专心校对
在平时的训练中老师严格要求学生对抄写的题目,做到要认真及时校对,不抄错题不漏题。对于在计算过程中,对学生出现抄错数字或符号的现象。老师对学生的抄题有严格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作业连续3次得优秀的就可以得到1颗智慧星,满5颗智慧星就可以得到1颗年级之星,得到年级之星的学生期末有机会参加学校和悦之星的评比;假如作业中出现2次或以上抄错现象的,就要把出错的地方重做2遍或以上。
(4)自觉验算
比较多的学生以为验算不重要可有可无。其实不是,验算不仅能保证计算正确无误,而且还能培养学生一絲不苟的学习态度,所以平时老师鼓励学生在每次做题后都要认真自觉验算。并且,教师要教给学生验算的方法,并将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进行严格要求。
(5)及时订正
学习是一个反复认识和实践的过程,学生的出错难免。对于在作业与练习中出现较多的错误,老师可以组织全班学生进行集体纠正;假如是极少数情况,必须让学生马上改正来,要认真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避免类似的情况再出现。同时让学生自己收集错题,做成错题集,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错误。教学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其计算错误的原因,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
2.重视对算理的理解
数学计算教学当中,不但要使学生懂得如何计算,还要让他们弄清算理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例如,在进行教学9加几时可以让学生拿出学具进行来辅助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动手操作中得出凑十法,为后面学习进位加、退位减打下基础。又比如在教学261÷29中,学生学习用整十法试商,试商过小了要改商,这样就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错误。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应该先让学生弄清被除数不变,除数变大,商变小的规律,让学生明确用五入法把29看成30来试商,试商时的除数比原来的除数大,所上的商就偏小了,即余数大于除数的道理,这样就建立起试商偏小了需要改商的认识过程。通过实际的做一做,让学生体会到把除数29看作30试商比较简便,因为试商次数少,初步体会如何合理试商。在教学中,学生能够在初步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快速地掌握计算方法,这样比较有利于计算能力的提高。
3.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会接触到一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教师要通过了解、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学习新的知识、探索解决新的问题。实践证明,基于生活经验的学习,更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那些来自生活的问题或实例不仅有利于学生感受计算的价值,更有助于学生深入地分析和理解运算本身。对算理的分析与算法的掌握,始终是计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所以,无论是哪个学段的教学,都应使每部分的学习都与孩子的已有的生活经验相结合。
例如:在执教小学加减法时,学生对于0.7+2.58的分析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整数的加减法的认知经验。让学生先尝试着去做一做并且说明理由,学生可以道理,也可以举例子来说明,比如利用我们一年级就学习的元角分的知识来举例说明0.7元是7角,2.58元是2元5角8分,7角应该和5角加在一块,而不是和8分相加在一起。这样深奥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同时也揭示了小数点对齐这一算法。学生根据已有的认知经验经历判断、推理、抽象的思维品质也得到了一定的磨练。
4.加强合理有效的训练
学生重要的数学素养之一就是计算能力,让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算法的已有基础上,更加注重练习的有效性,为提高运算能力做出的重要保证。在平时的计算技能训练当中老师要把握好所任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好适度性、层次性、阶段性;科学合理地组织好每次的训练。
(1)加强简便运算意识的培养
小学数学计算题中,简便运算题占有较大的题量,有时集中出现,有时分散出现在其他计算题中。处理好计算题一般解法和简便解法的关系,就能使枯燥无味的计算过程生动有趣,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简便运算的优越性,把运算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从而体验到简便运算带来的成功喜悦。
(2)允许选择合适喜欢的方法计算
因为每位小学生的环境、背景存在差异,因此他们在选择计算方法上会表现出一定的不同性。作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给予鼓励和允许学生自己自主选择喜欢的或适合自身特点的计算方法。例如在口算40×20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先算40×2=80,然后再算80×10=800,也可以先算4×2=8,再在8的末尾添上两个零,这样的计算方法都是可以的。
总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数学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师只有在日常的计算教学中找准合理的定位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优化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理组织练习,不断使学生积淀数学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雪清.小学数学高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知识窗(教师版),2017(10).
[2]张茹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J].数学教育,2017(05).
[3]于萍.谈小学数学书写能力与运算能力培养[J].小学教学教育,2016(05).
[4]赵春玲.浅析小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教育数学论坛,2015(3).
[5]李晓婷,江春明.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2015(10).
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 计算能力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8)36-0116-02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况,如何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下去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下地有效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下面几点策略:
1.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
好习惯让人终身受益,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深切体会到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的重要性。良好的计算习惯不仅可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而且有利于计算能力的培养。
(1)认真审题
在平时的教学当中,大部分学生在计算应用题中能认真审题,但对于计算题,部分学生却是提笔就算,造成比较不少的学生出现遇上相似的符号、数字,就会出现抄错数据,运算顺序错误或抄错符号。在的教学当中,老师就应该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看清楚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和运算符号。
(2)规范书写
平时计算中要求学生书写要工整,格式要规范。强化学生养成规范打草稿,仔细计算的好习惯。
(3)专心校对
在平时的训练中老师严格要求学生对抄写的题目,做到要认真及时校对,不抄错题不漏题。对于在计算过程中,对学生出现抄错数字或符号的现象。老师对学生的抄题有严格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作业连续3次得优秀的就可以得到1颗智慧星,满5颗智慧星就可以得到1颗年级之星,得到年级之星的学生期末有机会参加学校和悦之星的评比;假如作业中出现2次或以上抄错现象的,就要把出错的地方重做2遍或以上。
(4)自觉验算
比较多的学生以为验算不重要可有可无。其实不是,验算不仅能保证计算正确无误,而且还能培养学生一絲不苟的学习态度,所以平时老师鼓励学生在每次做题后都要认真自觉验算。并且,教师要教给学生验算的方法,并将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进行严格要求。
(5)及时订正
学习是一个反复认识和实践的过程,学生的出错难免。对于在作业与练习中出现较多的错误,老师可以组织全班学生进行集体纠正;假如是极少数情况,必须让学生马上改正来,要认真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避免类似的情况再出现。同时让学生自己收集错题,做成错题集,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错误。教学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其计算错误的原因,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
2.重视对算理的理解
数学计算教学当中,不但要使学生懂得如何计算,还要让他们弄清算理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例如,在进行教学9加几时可以让学生拿出学具进行来辅助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动手操作中得出凑十法,为后面学习进位加、退位减打下基础。又比如在教学261÷29中,学生学习用整十法试商,试商过小了要改商,这样就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错误。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应该先让学生弄清被除数不变,除数变大,商变小的规律,让学生明确用五入法把29看成30来试商,试商时的除数比原来的除数大,所上的商就偏小了,即余数大于除数的道理,这样就建立起试商偏小了需要改商的认识过程。通过实际的做一做,让学生体会到把除数29看作30试商比较简便,因为试商次数少,初步体会如何合理试商。在教学中,学生能够在初步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快速地掌握计算方法,这样比较有利于计算能力的提高。
3.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会接触到一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教师要通过了解、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学习新的知识、探索解决新的问题。实践证明,基于生活经验的学习,更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那些来自生活的问题或实例不仅有利于学生感受计算的价值,更有助于学生深入地分析和理解运算本身。对算理的分析与算法的掌握,始终是计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所以,无论是哪个学段的教学,都应使每部分的学习都与孩子的已有的生活经验相结合。
例如:在执教小学加减法时,学生对于0.7+2.58的分析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整数的加减法的认知经验。让学生先尝试着去做一做并且说明理由,学生可以道理,也可以举例子来说明,比如利用我们一年级就学习的元角分的知识来举例说明0.7元是7角,2.58元是2元5角8分,7角应该和5角加在一块,而不是和8分相加在一起。这样深奥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同时也揭示了小数点对齐这一算法。学生根据已有的认知经验经历判断、推理、抽象的思维品质也得到了一定的磨练。
4.加强合理有效的训练
学生重要的数学素养之一就是计算能力,让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算法的已有基础上,更加注重练习的有效性,为提高运算能力做出的重要保证。在平时的计算技能训练当中老师要把握好所任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好适度性、层次性、阶段性;科学合理地组织好每次的训练。
(1)加强简便运算意识的培养
小学数学计算题中,简便运算题占有较大的题量,有时集中出现,有时分散出现在其他计算题中。处理好计算题一般解法和简便解法的关系,就能使枯燥无味的计算过程生动有趣,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简便运算的优越性,把运算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从而体验到简便运算带来的成功喜悦。
(2)允许选择合适喜欢的方法计算
因为每位小学生的环境、背景存在差异,因此他们在选择计算方法上会表现出一定的不同性。作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给予鼓励和允许学生自己自主选择喜欢的或适合自身特点的计算方法。例如在口算40×20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先算40×2=80,然后再算80×10=800,也可以先算4×2=8,再在8的末尾添上两个零,这样的计算方法都是可以的。
总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数学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师只有在日常的计算教学中找准合理的定位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优化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理组织练习,不断使学生积淀数学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雪清.小学数学高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知识窗(教师版),2017(10).
[2]张茹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J].数学教育,2017(05).
[3]于萍.谈小学数学书写能力与运算能力培养[J].小学教学教育,2016(05).
[4]赵春玲.浅析小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教育数学论坛,2015(3).
[5]李晓婷,江春明.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