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物保护意识为导向的文物陈列与保管

来源 :丝路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pi7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直以来,文物对于国家来说,都有承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作用,并且,随着《国家宝藏》、《鉴宝》等节目的播出,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开始关注文物所承载的价值,对文物的保护水平彰显着国家实力。在本文中,我们将从文物保护意识的角度出发,探索文物陈列与保管的科学方法。
  关键词:文物保护意识;文物陈列与保管;方法
  【中图分类号】G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物保护是我国一门重要的科学,能够研究古文物在自然状态下的变化,并提出有效防护措施,优化文物的存放条件,从而实现对文物的良好保护。文物一般情况下都是保持在展览和陈列这两个状态,因此对文物的保护也主要从这两个方面来进行。不过,我国目前文物陈列和保管中依然存在着不完善的现象,下面让我们共同来探索。
  一、文物保护宣传现状分析
  要想使文物保管人员乃至社会所有人员都具备文化保护意识,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注重保护身边的文物,就能够有效提高文物保护水平。但是目前我国在文物保护宣传方面力度不够,使得基层群众缺乏文物保护意识,甚至负责文物保护的工作人员的文物保护意识也比较单薄,从而影响了文物陈列和保管的效果。
  目前,文物宣传保护的途径大多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途径,但现在很多收听广播的人的比例少之又少。所以起不到宣传教育的效果。很多媒体宣传看似覆盖面和受众面广,但是旅游期间,国人破坏文物的现象仍很普遍。究其原因,就在于文物宣传教育不到位。没能从更高的高度看待文物保护工作,在发展旅游经济中,对文物资源强调开发多,强调加强保护少。同时在文物旅游改革探索中,没能严格遵守《文物保护法》,而且文物保护额宣传教育形式化。如果文物宣传教育不到位,不深入,人们就意识不到文物对于我们的重要意义。
  二、从文物保护意识角度出发,探索文物陈列与保管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以文物保护意识为导向的本质,就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管理方法,能够提前预知风险,并做好风险控制工作。我们将从文物陈列与保管两个方面,来探索文物保护意识的应用方法。
  1、以文物保护意识为导向的文物陈列
  首先,我们应做好对文物陈列环境的保护,定期监测文物中温度、湿度、光线、噪音等因素,及时排除消极因素,为文物陈列提供良好的环境,在日常工作中,文物保管人员也要做好对文物状态的了解,明确不同材料的文物陈列的环境,根据文物材料的不同,来采用适当的清洁和保管方法,确保文物能够陈列在适当的环境中,延长文物的寿命。其次,在文物存放过程中有可能存在着虫害,将对文物质量产生极大影响。为了防止文物遭到病虫的迫害,我们应对害虫的生活习惯进行了解,一旦在环境中发现害虫,就应及时对病虫害进行控制,防止病虫规模的发展,减少文物的损害数量。对于一些材质比较特殊、脆弱的文物,如纸张、丝绸等,应进行重点监测和治理,降低虫害的发生概率。在文物馆发生了病虫害之后,要做好清理和扫除工作,将环境温度进行调整,营造不利于虫害生长的条件。
  2、以文物保护意识为导向的文物保管
  (1)培养工作人员的文物保护意识
  文物工作人员直接面对各类文物,并围绕文物开展工作,相关工作人员的意识与行为直接影响了文物保护的效果,因此,文物工作人員应从根本上提升意识,改变传统文物保管工作中的误区,以创新思想来应对工作中的变化,提升自己的文物保护意识。
  (2)做好文物巡检工作
  文物保管人员,应仔细对自己管辖区域中的文物状态进行了解,及时掌握文物的病变情况,一旦发现文物存在着质量问题,应先保护好文物,进行简单的质量保障工作,并及时上报给主管单位,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对文物的质量保护。
  (3)做好文物修复工作
  《我在故宫修文物》一片走红之后,很多人对于文物修复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也间接体现出文物修复工作的重要性。以文物保护意识为导向的文物保管,更应重视文物修复工作。当前有很多高新设备,能够最大限度地修复文物,使其恢复到原有的状态。对文物修复应在了解、掌握文物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工作人员应清楚文物的价值、损害情况、发觉情况、保管时间等,对文物的盲点进行资料收缩,在忠于历史的基础上,对文物进行修复。
  (4)在日常工作中秉承文物保护的意识
  在文物保管的日常工作中,我们应时刻将“文物保护意识”贯穿在一举一动当中,一切行动从文物保护的角度出发,坚持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并且,我们应跟随时代发展变化,有计划地进行文物挖掘工作,确保文物能够以真实的面貌,准确地传达出历史信息,使其承载的文化能够顺利传递给观众。
  三、结语
  文物对于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来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文物保护的效果,直接显示了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凝聚力。我们应将文物保护意识作为导向,做好文物陈列与保管工作,彰显五千年文化,展现民族实力。
  参考文献:
  [1]娄景莉.以文物保护意识为导向的文物陈列与保管[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03):154-155.
  [2]王丽萍.以文物保护意识为导向的文物陈列与保管[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01):136-137.
  [3]孟波.以文物保护意识为导向的文物陈列与保管[J/OL].北方文学(下旬),2017(04):176.
其他文献
摘 要:洮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这千年的发展变化中,洮砚的改变越来越精致,越来越朝着极具现代美和艺术价值的方向发展,也展现了在传承洮砚文化这条路上,传承人员做出的努力和奋斗。这些对洮砚的发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推进洮砚向着更好方向发展的极大推力。  关键词:洮砚;雕刻历史;工艺传承  引言  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些内涵不仅体现在精神层面,更加体现在物质文化等物上。砚是一种
期刊
摘 要:公共艺术除了其自身作品主题内涵外,还有其表达的文化内涵与社会意义,就因为其特质,公共艺术不应该只局限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范围内,应该走向乡村公共空间的文化建设中去,作为改造和激活乡村内在文化建设的一种新思路,为乡村建设发展注入文化元素,突出乡村的文化底蕴与特色,提高乡村人民文化的素养,同时带动其经济发展。  关键词:公共艺术;乡村公共空间;文化建设;  一、公共艺术中的文化性  作为当代的艺术
期刊
摘 要:明朝建国后,为了解决北方边镇的军粮供应问题,明朝政府采取了由商人向边关输纳粮食、布匹等饷需而换取盐引,用以经营盐业的开中法。开中法的实施,不仅有效解决了明朝初期北方边镇的军粮供应问题,加强了农业与商业的联系,而且还为明清时期山西商人的崛起提供了重要契机。本文拟就开中法的实施与晋商崛起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作一探讨。  关键词:明初;开中法;晋商崛起  一、开中法的创施  明朝开国后,蒙元势力虽然
期刊
摘 要:我国历史久远,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而房屋作为人最主要的活动场所,其布置与装饰一直是我国先民所探究的。从古代家具在房屋装饰中的种种布局和讲究,到现在人民对室内设计的迷恋,无不反映出这种现象。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人们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人们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室内生活也是生活中的一大部分。从工作场所,到娱乐场所,从娱乐场所到休息场所,无不与室内设计相关联。所以室内设计是我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
期刊
摘 要:永乐宫,又名大纯阳万寿宫,位于山西省芮城县。永乐宫始建于元代,施工前后共110多年。现存的永乐宫主要建筑为一门三殿,一门为龙虎殿,也就是无极门,三殿为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永乐宫的壁画满布在四座大殿内,壁画总面积达960平方米。其中以三清殿的“朝元图”最为出名,《朝元图》把线的审美属性无限放大,壁画整体有着饱满的构图和生动的人物造型,对后世绘画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永乐宫 朝元图
期刊
摘 要:《说文解字》是一部具有历史意义与文化意义的字书,它根据汉字的形体构造,将字本身所蕴含的意思以及带有的文化所解释出来,对其中字形结构的分析探讨可以掌握一个时代的文化背景,本文通过对女部字研究,浅谈从母系氏族过渡到父系氏族后,女性附庸地位的体现。  一、妻妾婚姻制度  婚姻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生产力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提高,人们的生产方式也从狩猎采集到畜牧农耕转变,男性在社会经济
期刊
摘 要:祭祀乐舞是祭祀者向神灵或其他祭祀对象表达虔诚和敬仰时表演的音乐、歌舞。它是古代祭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一种沟通、愉悦神灵的主要祭祀礼仪。由于南北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和民族特性的不同,《诗经》和《楚辞》的祭祀乐舞在祭祀乐器、歌曲结构、舞蹈等方面存在差异。《楚辞》中乐舞欢快自由,《诗经》中的乐舞循规蹈矩,但祭祀与乐舞都要和谐统一,才能更好发挥乐舞在祭祀中的作用。  关键词:诗经;楚辞,祭祀
期刊
摘 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各国的设计无论从理论构建还是职业化的进程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材料和新的加工技术的出现促进了工业技术的发展。本篇文章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从德国工业设计的产品进行了观察,归纳二战后德国工业设计发展概况。德国工业化的进程很快,加之,德意志民族的固有的品质,为其实现工业化大生产助力,德意志民族特有的理性价值观,促进了战后德国工业设计的理性化与系统化风格的产生,为人类工
期刊
摘 要:在时代发展的今天,我们要加强文化自信的树立,本文通过北海市人居环境的调研分析,提出景观设计元素的提取、归纳、整合和运用的基本原则,进行地域气候因素、植物配置原则和植物特性的分析,提出北海市居住区应该把景观设计中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融合,才能打造舒适的,文化氛围浓厚的特色居住小区。  关键词:北海市;人居环境;文化元素  在景观设计中,文化的体现尤为重要,本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融合是北海市文化
期刊
摘 要:笙,是我国古老的簧管乐器,是吹管乐器中唯一可以演奏和声的乐器。笙是我国传统民族器乐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它结合了许多民族传统的民族文化和元素,解放后一些演奏家和笙制造者对笙进行了改良,极大地扩展了笙的发展空间。现代笙的发展更是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笙演奏家和一些优秀的作品。本文通过分析研究笙的起源和发展与改革,进一步剖析笙的文化内在和艺术风格。  关键词:笙;艺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