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世间情为何物

来源 :女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tcatg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人最安心的还是学生时代吃饱饭后,拿着一杯冰镇的果汁,走回教室时看着天空中渐渐落下的黄昏。”

1


  十二岁,小学六年级。
  发育不良,齐耳短发,白蓝校服,灰色球鞋,加上破洞的袜子,我在班上占据着十八线的咖位。
  C位是扎着两个长长羊角辫的班花,肤白貌美,白衣红裙,相传当时暗恋她的男生可以组成一个新班,其中包括我的同桌。
  那时的生理知识课,经常被班主任以巩固知识为理由,霸占半节课,甚至整节课。偶尔能成功开展一次健康教育,代课老师也会精准地在讲到“月经是什么”的时候,宣布自由閱读。
  同桌比我好学,把这一页翻烂了,他问我,“你来月经了吗?”
  “流氓。”我翻了一个白眼。
  虽然我也不知道那是什么,但是老师躲躲闪闪的态度告诉我,这事儿“铁定上不了台面”,就像同桌跟我说他也喜欢班花一样。
  同桌是个极具潜力的“歌手”,花了半天时间,就学会了《对面的女孩看过来》,还模仿着任贤齐戴墨镜,袒胸露背。不过他没有成功吸引到班花的注意,却惹来班主任的竹藤条伺候。
  右后桌是个肤黑龅牙的妹子,喜欢在数学课上写大摞的情书,暗恋对象是我一直瞧不上的差生——坐在最后一排那个三句不合就秒变古惑仔的“大哥”。
  龅牙妹子的情书最后都被退了回来,她哭得稀里哗啦的。

  我坐在位置上,回头看着人群里被众星捧月的“大哥”,怀疑自己是不是“爱无能”。为什么在所有女孩子眼里帅到掉渣的“大哥”,我却觉得他和我那憨厚的同桌没有区别,甚至还差那么一点。
  后来有一天,我在放学的路上,看见龅牙妹子的裤子殷红一片,身边的闺蜜告诉我,她是一个女人了。
  我被“女人”这个词膈应得浑身不自在,闺蜜却熟练地把自己的外套围在龅牙妹子的身后,然后我想到了闺蜜也曾宣称自己暗恋过“大哥”。
  我想,应该我不是“爱无能”,而是我还没有长大。
  可我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呢?

2


  十三岁,初一。
  我的右后桌,一个自称从小学五年级就开始暗恋的妹子,突然告诉我,她的同桌,一个每天除了学习不知道天地为何物的学痴,暗恋我。
  这种感觉很奇怪,就像你还没有解锁某项技能,却可以获取这项技能带来的收益。
  我发誓我并没有喜欢上那个笑起来一口黄牙的学痴,可仿佛率先“心动”的人却是我。
  自此之后,原本没有任何意义的对话,我也会放在心里不停发酵,膨胀成庞大的虚荣心。
  右后桌的妹子不嫌事大地在一旁继续煽风点火,每天搜寻各种蛛丝马迹,来佐证这份“暗恋”的存在。
  比如,学痴会主动把习题册给我借鉴,却不搭理她这个近在咫尺的同桌。
  比如,学痴会在跟我讲话的时候认真看着我。
  我好奇地问,他既然是跟我说话,不看我看谁?
  右后桌想了想说,可他跟我说话时,就从来不看我。
  我心领神会地说,哦。
  三个月后,在我快要信以为真,爱情这玩意儿就要大驾光临的时候,学痴的“绯闻女友”横空出世,就是班上美貌排名前三的语文课代表。
  而右后桌却坚称,这绝对子虚乌有,学痴心里只有我。
  我在这场只有内心独白的“恋爱”里,怅然若失,决定不再理会孜孜不倦的八卦。
  再后来,学痴调了座位,然后就没有然后。

3


  十四岁,初二。
  《流星花园》成为当时最热门的电视剧。我侥幸逃脱了F4的控制,仅仅是因为家里没有电视。
  有天女同学拿着四张照片,问我哪一个人最帅。
  我横竖研究了半天,觉得这四个人,都是一个鼻子两只眼,刘海盖了半边脸,如同复制粘贴。纠结了半天,又不敢中途放弃,怕显得自己不合群,我勉强指了其中一个。
  女同学摇摇头,评价我的审美别具一格,竟然喜欢花心的朱孝天,而不是帅到人神共愤、富可敌国、深情专一的道明寺。
  “道明寺是谁?”我只知道有个男演员叫陈道明。
  “就是那个说‘如果道歉有用还要警察干嘛’的道明寺啊。”女同学解释一通后,我一脸不可思议。
  如果那时候流行外星文化,估计他们会把我隔离到火星上去。而我也成功地告诉所有人,我真的不合群。

4


  十五岁,初三。
  教室后几排的女生们,已经完全放弃了念书这条路,每天从学校附近的书店,借来成捆成捆的言情小说。而我每天都在纠结动物细胞到底有没有细胞壁,以及老爸是单眼皮,老妈是双眼皮,那我到底应该是双眼皮还是单眼皮的问题,诸如此类。
  有一天,有个关系比较好的女同学借了我一张卡,然后领我去了她们的秘密基地,一家四面八方都是言情小说的书店。我挑来选去,选中了一本琼瑶的《一帘幽梦》,毕竟小时候还是看过《还珠格格》的人。
  回家后我躲在被窝里,没翻几页就睡着了。半夜老爸来房间关灯,发现我和一本老不正经的书抱在一起,毫不犹豫地一巴掌削下去,彻底断了我春心萌动的祸根。
  以至于初中毕业后,在很多妹子宣称自己已经在暗恋明恋失恋的泥沼里打滚了好几回时,我还没有听过“问世界情问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句话。

5


  高中三年,在“爱情杀手”老班的带领下,我们班组成了全校闻名的“灭绝师太”女团和“四眼青蛙”男团。当然,再团结的组织,都会有心有旁骛的分支。我们班的分支就是那一群“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后排联盟。他们在没有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时代,就开始用开水瓶煲小米粥等新奇的做法。连“死”都不怕,自然不惧老班的镇压。   有一回,年度大扫除的日子,老班带头扛着锄头带我们去清理教室外边的小沟渠。
  我们的教室靠着学校围墙,外围是平时连狗都不会钻进去的地方,自然掩埋了许多来不及销毁的证据。
  老班挖着挖着,就翻出一张年代还很新的小纸条,上面留写着“I love GPP”
  当晚的晚自习,老班甩着纸条开始了长达一个小时的批判大会,唾沫横飞地咆哮着:“不要以为你们这样写,我就不知道是谁,够浪漫的啊,可惜大名都不敢留,一看就是个怂包。”
  话音刚落,后排的一个男生“嗖”地站了起来,同样唾沫横飞地咆哮着:“谁怂包了!我今儿就在这发誓了,我这辈子就只爱GPP!”
  老班一臉得意,随即吼道:“你给我滚出来!”
  刚刚还硬着脖子的男生,最后耷拉着脑袋出去了。
  那会儿我在想,要说为什么学生时代的恋爱容易夭折,大抵是因为像老班这样有大智慧的辛勤园丁遍布全国,顺利地把我们这一代又一代祖国花朵浇灌成了“爱无能”的仙人掌。

6


  十八岁,我上了大学,跟异性一起吃饭的次数不超过三次,地点包括但不限于食堂。
  开学后不久,在一次“卧谈会”上,我一脸憧憬地说要谈一场惊天动地的恋爱,才对得起自己前面十八年的单身生涯。
  宿舍的北京姑娘像看怪物一样看着我:“你竟然没有谈过恋爱?”
  这种感觉就像有人说,你竟然不知道周树人就是鲁迅。
  我傻傻地点点头。
  然后北京姑娘开始徐徐展开自己悠长的记忆画卷,从第一任到第五任,从初中到高中,跨度很大,浪漫很多,伤害也不少。
  最后说累了,北京姑娘翻了一个身,困倦袭来,像一个出世的智者,摆摆手说:爱情这玩意儿,就是狗屁。
  我突然想起了高中老班曾经在一次班会上,苦口婆心地说:“孩子们啊,现在不要急着用一场恋爱来证明自己的魅力,你们这么美好的青春根本不用去证明,你们应该在学习的时间好好学习,然后在可以恋爱的年龄再谈一场有未来的恋爱,这样不是会更好吗?”
  犹记得那天,我看着雪花般的试卷,听着老班的这番苦口婆心的话,昏昏欲睡。
  而现在,当我真正理解了那句话的时候,愿意苦口婆心的那个人却已经不在我身旁了。
  那些用恋爱来证明日子没有白过的我们啊,只顾一心盼着长大,盼着王子和公主的到来,盼着爱情光临。
  殊不知在这一路的期盼中,一路失去有限的青春。
  当年被我摘录了“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的那本笔记本,早就不知所踪了。
其他文献
1  祖母是个厉害人物,若是有人招惹了她,她能踮起小脚骂上三天三夜,直到被骂者低头认错,祖母才偃旗息鼓,收骂回家。  祖母骂功一流,底气来自于会武功的祖父,虽然后来祖父去世,可五个儿子也已经长大成人,个个都一米八的个头,更没人敢欺负祖母。姑姑是祖母的老来女,被祖母和五个哥哥宝贝着长大的。  姑姑长得模样俊俏,身材也出挑,方圆十里有名的好姑娘,说媒者踏破了祖母家的门槛儿,祖母说:“二十亩地里這一颗菠
期刊
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少女的祈祷》,很多学琴的人都弹过。这首钢琴小品是波兰女钢琴家巴达捷芙斯卡在18岁时创作的。6年后,这位让世界铭记她内心祈祷的少女,被肺炎带离了人世。  后来香港词人林夕和作曲家陈辉阳有感而发,为歌手杨千嬅写了一首同名的粤语歌,咏叹少女的爱情。歌词讲了一个故事:初恋少女想要与爱人一生一世,为此向天父祈祷,企盼她的爱情得到成全。  “祈求天父做十分钟好人,赐我他的吻,如怜悯罪人。
期刊
视线不到处,有张书桌  监视器的摄像头不能调整方向,终日里只能看见同样的情形, 就是我家用来做起居室的那间屋子。  我每天都会点开来看一看,时间不固定。老妈在那间屋子里,通常都是晚上看电视时,或者吃饭时。她不在的时候,我就将手机里的画面调大,看屋子里由近到远的摆设。  监视器下的第一个家具,是靠西面墙而放的一张木质沙发。沙发前是一个小方桌,冬天需要烤火时,就用厚厚的夹棉桌套拢着,桌套上面再铺一层硬
期刊
离婚  刚刚过了30岁的莫琳离婚了,谁都没想到。  莫琳的前夫家世好,工作好,模樣也周正,挣钱也不少,在外人面前,谦和善良的样子。这样的男人,莫琳怎么就不要了呢?  是的,离婚是莫琳提出来的,并且表示在财产分割上让步。  这让吃瓜群众更是不解——难道莫琳在外有什么情况?要不然不会这么斩钉截铁地要离婚。  只有莫琳自己知道,前夫伪装得很好,却一直拈花惹草,有一次竟然把发给野花的信息误发给莫琳。还有一
期刊
昨天被一位大姐惊到了。  七年前,大姐从北京一家公司退休,拿了一笔退休金,虽说不能大富贵,小康是有了。没想到,三个月不到,这位大姐告诉我她已任职于深圳某广告公司。我震惊之余,笑说应该干不了一年,她原本是做海外林業项目的,这跨界也跨太大了,况且深圳这个城市和广告这个行业都最是年轻化,她年过半百的人,怎么可能融入企业文化。  没想到她一做就是七年,做得有声有色。就在昨天,我听说了她再一次辞职跳槽的消息
期刊
每每路过张家饭店的时候,我总喜欢朝里面瞅几眼,不是看上了什么新菜品,而是想“窥探”一下老板娘在做什么。  我所说的这位老板娘是张家饭店的第二任老板娘孙姐,第一任老板娘王姐在前年已经和老板张大刚离婚了。  那天,我又路过张家饭店,好奇的眼神不由地又转进了饭店,正好瞅见孙姐端着一大盆刚擀出来的板面从饭店里出来。面很沉,孙姐的腰都直不起来了,垂下来的头发挡住了脸。  太能干了!我在心里给孙姐点了一个大大
期刊
有人说,深圳是一座没有女人的城市。  是啊,深圳人来自天南地北,都做着同一件事:奋斗!  每个人都为更好的生活和未来打拼。  地铁有“女士优先车厢”,但生活从来没有“lady first”。  性别,不是让职场和生活优待你的理由。  深圳,“没有”女士优先!  深圳“没有女人”深圳“没有女人”  科兴科技园的“996”,没有男人女人之分。  凌晨12点走出科兴科技园排队等滴滴的加班族,女性也占一半
期刊
4月4日,饶平如先生逝世了,他和他的美棠,团聚了。  几年前,读他的书《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看着字里行间的爱与守护,更加真切地体会到木心的那句诗:“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平如和美棠,一生只爱了一个人。他们执手在这烟火人间,共同度过了暗波涌动的岁月,把爱融进了一粥一饭的朝夕相处中。  六十载光阴,如白云苍狗,他们终究是深深地爱了一辈子。“白石为凭,明月为证
期刊
憋在家里,和病毒战斗的这三个月,该玩的游戏玩得差不多了,该唠的嗑也只剩得些陈年旧事,因此有人想出了新招:自己家的八卦弹尽粮绝,不如搜刮些邻里亲戚间的八卦,以他人故事为自己生活添色。  但诸位定想不到,邻里八卦,也能惹得鸡飞狗跳,明明这事儿与自己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其实,都得怪一种人在听八卦时的奇妙心理——共情。一件事情,总有人站A面,有人站B面,然后充分共情,从八卦里的一切细枝末节,找到支持自己观点
期刊
一  杨婧这小半生最烦的人是李凡,然而她最亲密的朋友也是李凡。  李凡长相周正,在一家知名旅行社当双语导游,每天西装革履提着棕色牛皮公文包,凭借着一张笑脸和风趣幽默赢得不少客户的欢心,尤其是老年团的师奶们。  “我这有两张张家界天门山的通票,你去不去?”  杨婧干脆果断地拒绝了李凡,理由是孤男寡女单独去深山野岭不安全。  李凡把青菜转到杨婧眼前,说:“这不给了你两张票,你叫个人一块儿去啊,金牌导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