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在游戏中,最能表现儿童的创造性和自主性。在幼儿园教育中,区域活动是幼儿游戏的主要载体。作为幼儿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要积极地为幼儿创设动态的活动区域,在幼儿的游戏活动中积极地支持与帮助,创造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并在游戏的效果上给予正确的评价与指导,让幼儿在游戏中实现创造力的发展。
关键词:游戏;幼儿;创造力;活动区域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游戏只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成为课堂教学的手段,以完成制订的教学目标。这种情况难以引发幼儿探索活动的主动性,其创造力更难以被激发。因此,满足和保障幼儿游戏的需要和权利,让幼儿充分游戏是教育者的责任。游戏本身的特点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游戏是幼儿自主探索的活动,伴随着愉悦的情绪体验,利于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因此,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础活动,在游戏中为幼儿带来创造的快乐和美好体验,为幼儿提供自主学习和直接操作的机会,让游戏成为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正因为如此,引导研究游戏指导策略,发挥其教育功能犹为重要。
一、创设动态的活动区域
如果说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那么活动区域与活动材料就是游戏的载体,儿童也正是在对这些材料的摆弄、创造、利用、交流中实现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这些区域活动的材料不是一股脑地堆放在那里就能达到相应目的的,它需要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要,动态地“收”与“放”,适当地增添和调换,才能更好地为幼儿创造力的提高服务。
幼儿各方面发展尚不完善,缺乏生活经验,创造力仍处在萌芽阶段。因此,在提供玩具材料时要考虑幼儿不同的心理需要和兴趣。在幼儿刚入园时,心理紧张、焦虑、情绪不稳定,可以投放一些幼儿喜欢的机械玩具,当幼儿对环境熟悉后,再逐渐添加不同的游戏内容。随着交往的增多,教师要投放更多有价值的替代材料,当游戏材料与幼儿的发展和需要相适应时,其创造性就可以表现出来。
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对活动的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易转移。在投放材料时,既不能使数量、品种过多,也不能更换过于频繁,避免因材料、玩具过多造成幼儿注意力的分散。因此,教师应认真观察活动中幼儿使用玩具、材料的频率和兴趣情况,及时进行必要的调整。让每个幼儿都有时间寻找适合自己的东西,有机会尝试不同的操作,从而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二、观察与发现,支持与帮助
教师和儿童之间积极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基础。一方面教师要相信儿童,热爱他们,只有这样才能观察到他们的情绪状态,观察到幼儿的想法和种种表现,通过观察,知道什么时候应当给予适当的帮助。另一方面,幼儿也正是由于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才产生一种动力,产生对周围事物的热情和探究的欲望。
1.教师应具备善于观察、发现教育契机,随机支持、帮助幼儿活动的能力。新课程强调教师应该是幼儿行为的鼓励者、支持者、研究者和记录者。教师在努力为幼儿创设自由探索的空间、采用适宜的方法让幼儿自己尝试的同时,应注意把握新的教育契机,在随机教育中将总体目标灵活地渗透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在活动中关注幼儿的探索过程,给予适度的指导;要注意启发和激励,因势利导;要积极提供材料,引发幼儿讨论;要设立疑问,鼓励交流发表看法,使幼儿在积极从事感兴趣的活动中,获得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增强。
2.教师在游戏活动中的支持与帮助。教师除了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从宏观上把握目标,创设适合本班幼儿发展特点的游戏环境外,还应针对具体的游戏活动,灵活地给予空间上的支持和必要的环境创设,以满足幼儿求知欲和创造性活动的需要。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探索过程,给予适度的指导,在自由探索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三、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幼儿的学习是一种互动的、以某种相互关系为基础的建构过程,是一个积极的、包含着丰富内容的关系系统,蕴涵有一种真实的自动教育机制。教师和幼儿的关系应力求平等、和谐,只有这样才能更了解儿童的需要,给予恰当的帮助。
当教师把自由探索的空间留给幼儿时,一定会有惊人的发现,会在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当教师把自己定位为幼儿行为的鼓励者、支持者、研究者和记录者时,会发现师生共同成长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这种快乐在于帮教师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在于教师会永远拥有一颗不变的童心。
四、游戏的讲评
以往组织游戏活动讲评是教师比较重视的一个环节。教师在与幼儿共同评价中,力求将在与幼儿谈话中捕捉到的信息有意识地供大家分享、体验,提高某种认识,引发对某个游戏的新构想,以实现其教育的职能。然而,游戏是幼儿的主体性活动,并非仅仅通过教师观察就可以预料,教师很难判断和揣摩幼儿在游戏中的心理状况和游戏体验。如果只观其表面就对幼儿游戏进行简单的讲评,势必会造成讲评的偏差,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应该将游戏评价看成是教师创设、支持幼儿主动进行游戏交流与分享成功的机会。在形式上灵活多样,使幼儿真正获得成功的喜悦。
总之,在组织游戏活动中,教师要不断总结,发现游戏活动的规律,挖掘游戏活动的功能,发挥游戏活动在培养幼儿个性和创造性方面的作用,使之能够更好地发挥幼儿的创造力。
关键词:游戏;幼儿;创造力;活动区域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游戏只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成为课堂教学的手段,以完成制订的教学目标。这种情况难以引发幼儿探索活动的主动性,其创造力更难以被激发。因此,满足和保障幼儿游戏的需要和权利,让幼儿充分游戏是教育者的责任。游戏本身的特点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游戏是幼儿自主探索的活动,伴随着愉悦的情绪体验,利于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因此,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础活动,在游戏中为幼儿带来创造的快乐和美好体验,为幼儿提供自主学习和直接操作的机会,让游戏成为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正因为如此,引导研究游戏指导策略,发挥其教育功能犹为重要。
一、创设动态的活动区域
如果说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那么活动区域与活动材料就是游戏的载体,儿童也正是在对这些材料的摆弄、创造、利用、交流中实现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这些区域活动的材料不是一股脑地堆放在那里就能达到相应目的的,它需要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要,动态地“收”与“放”,适当地增添和调换,才能更好地为幼儿创造力的提高服务。
幼儿各方面发展尚不完善,缺乏生活经验,创造力仍处在萌芽阶段。因此,在提供玩具材料时要考虑幼儿不同的心理需要和兴趣。在幼儿刚入园时,心理紧张、焦虑、情绪不稳定,可以投放一些幼儿喜欢的机械玩具,当幼儿对环境熟悉后,再逐渐添加不同的游戏内容。随着交往的增多,教师要投放更多有价值的替代材料,当游戏材料与幼儿的发展和需要相适应时,其创造性就可以表现出来。
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对活动的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易转移。在投放材料时,既不能使数量、品种过多,也不能更换过于频繁,避免因材料、玩具过多造成幼儿注意力的分散。因此,教师应认真观察活动中幼儿使用玩具、材料的频率和兴趣情况,及时进行必要的调整。让每个幼儿都有时间寻找适合自己的东西,有机会尝试不同的操作,从而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二、观察与发现,支持与帮助
教师和儿童之间积极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基础。一方面教师要相信儿童,热爱他们,只有这样才能观察到他们的情绪状态,观察到幼儿的想法和种种表现,通过观察,知道什么时候应当给予适当的帮助。另一方面,幼儿也正是由于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才产生一种动力,产生对周围事物的热情和探究的欲望。
1.教师应具备善于观察、发现教育契机,随机支持、帮助幼儿活动的能力。新课程强调教师应该是幼儿行为的鼓励者、支持者、研究者和记录者。教师在努力为幼儿创设自由探索的空间、采用适宜的方法让幼儿自己尝试的同时,应注意把握新的教育契机,在随机教育中将总体目标灵活地渗透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在活动中关注幼儿的探索过程,给予适度的指导;要注意启发和激励,因势利导;要积极提供材料,引发幼儿讨论;要设立疑问,鼓励交流发表看法,使幼儿在积极从事感兴趣的活动中,获得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增强。
2.教师在游戏活动中的支持与帮助。教师除了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从宏观上把握目标,创设适合本班幼儿发展特点的游戏环境外,还应针对具体的游戏活动,灵活地给予空间上的支持和必要的环境创设,以满足幼儿求知欲和创造性活动的需要。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探索过程,给予适度的指导,在自由探索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三、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幼儿的学习是一种互动的、以某种相互关系为基础的建构过程,是一个积极的、包含着丰富内容的关系系统,蕴涵有一种真实的自动教育机制。教师和幼儿的关系应力求平等、和谐,只有这样才能更了解儿童的需要,给予恰当的帮助。
当教师把自由探索的空间留给幼儿时,一定会有惊人的发现,会在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当教师把自己定位为幼儿行为的鼓励者、支持者、研究者和记录者时,会发现师生共同成长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这种快乐在于帮教师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在于教师会永远拥有一颗不变的童心。
四、游戏的讲评
以往组织游戏活动讲评是教师比较重视的一个环节。教师在与幼儿共同评价中,力求将在与幼儿谈话中捕捉到的信息有意识地供大家分享、体验,提高某种认识,引发对某个游戏的新构想,以实现其教育的职能。然而,游戏是幼儿的主体性活动,并非仅仅通过教师观察就可以预料,教师很难判断和揣摩幼儿在游戏中的心理状况和游戏体验。如果只观其表面就对幼儿游戏进行简单的讲评,势必会造成讲评的偏差,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应该将游戏评价看成是教师创设、支持幼儿主动进行游戏交流与分享成功的机会。在形式上灵活多样,使幼儿真正获得成功的喜悦。
总之,在组织游戏活动中,教师要不断总结,发现游戏活动的规律,挖掘游戏活动的功能,发挥游戏活动在培养幼儿个性和创造性方面的作用,使之能够更好地发挥幼儿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