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S架构的职业院校实验实训基地信息管理系统应用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clou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院校实验实训基地信息管理系统经过分析、设计、实现和测试等开发过程之后,即可应用于实践教学管理活动。本文以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介绍了该系统应用的背景、模式、效果、不足和对策。
  关键词:C/S架构;职业院校;实验实训基地;信息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4-2117(2017)08-0052-02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实训基地基本情况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按照实训环境真实化、服务功能多元化、设施设备生产化原则,紧扣课程体系、实训任务、生产过程、真实工作、职业要求,建成了一批融职业训练、教学科研、技术交流、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实验实训基地,为培养高技能人才提供了充足的实践教学条件。学院现有各类实训室及实训基地75个。另外,学院积极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实习实训基地,在林业技术等林业类专业拥有3700亩实习林场和55亩“校中厂”实训基地的基础上,与企业共建了机电专业实训工厂、汽车技术实训中心、建筑工程实训基地等“校中厂”实训基地,实现了教学生产一体化。
  传统管理方式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以往对实验实训基地的管理是教务管理部门监管和各院系直管相结合,采用传统人工手段進行监督和管理的方式,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职业院校实验实训基地信息管理系统管理模式
  现在,职业院校实验实训基地信息管理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数据库技术采集实验实训基地基本信息和实时信息,建立了统一的管理平台,确定了不同用户具体的权力和责任,能够高效有序地实现信息化管理的目的,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
  应用效果评价
  1.建立了可视化的管理平台
  职业院校实验实训基地信息管理系统在设计和实现时充分考虑了操作的便捷性和用户的使用习惯,建立了可视化的监控平台。用户可以直观地了解全院各实验实训基地的运行状态,并进行实时信息的查询和其他相关操作。
  2.规范了管理操作流程
  通过应用职业院校实验实训基地信息管理系统,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有效地整合了自有的实验实训基地的资产、运行和人员管理工作,不仅为实验实训基地的管理建立了一套完整、规范的制度,而且形成了一套计划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操作流程。
  3.数据统计更加高效及时
  职业院校实验实训基地信息管理系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实时准确地汇总统计相关信息和各项指标,以期为教学决策提供服务。
  不足之处
  1.结构问题
  职业院校实验实训基地信息管理系统采用C/S架构模式设计,其优点是客户端响应速度快,能充分发挥客户端PC的处理能力,很多工作可以在客户端处理后再提交给服务器。但C/S结构也给用户带来了不便,一方面要求用户安装客户端软件,连接服务器后才能使用,另一方面维护、升级花费的时间较多。
  2.标准化问题
  职业院校实验实训基地信息管理系统的管理内容、方式、流程等问题是在对多所职业院校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并设计的,并不能代表国家标准作为统一的管理规范。在推广应用时,会与职业院校的实际管理现状和管理措施有出入。
  3.数据共享问题
  职业院校实验实训基地信息管理系统是针对职业院校内部实验实训基地的管理工作进行设计和开发的,尚没有考虑到职业院校与职业院校之间实验实训基地信息的共享问题。
  对策研究
  1.提高系统性能,完善系统结构
  为了提高职业院校实验实训基地信息管理系统对职业院校实验实训基地的管理效率、改善管理效果,在系统的升级过程中,一方面要不断地优化程序代码,提高系统性能,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扩展系统功能,满足管理的需要。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时推出C/S和B/S相结合的混合结构模式,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系统的功能,更好地为教学工作服务。
  2.加强与相关学校的沟通交流,形成标准化的管理规范和数据共享机制
  为了扩大职业院校实验实训基地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范围,改善系统的应用效果,实现实验实训基地的共建共享,开发小组应该加强与相关职业院校的沟通和交流,在实验实训基地的管理问题上形成一套统一的、可行的、标准化的管理规范和信息共享机制。
  小结
  职业院校实验实训基地信息管理系统的推广与应用,不仅能服务于职业院校的教学工作,而且在促进职业院校教学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面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同时,对完善职业院校实验实训基地的管理制度、更新管理机制、探索新的管理思路、建立新的管理办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许仁涛.基于Web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3.
  [2]为了陇原绿色,我们一直在努力[EB/OL].[2017-03-08].http://www.gsfc.edu.cn/xxgk/xinxigongkaizhuanlan/2017-03-08/7683.html.
  [3]沈黎玮.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应用——以杭州某高校为例[C].“决策论坛——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武汉:决策与信息杂志社,2016:1.
  [4]小兰.管理信息系统成功案例[EB/OL].[2016-03-02].http://www.xuexila.com/success/chenggonganli/507146.html.
  [5]C/S结构[EB/OL].[2016-06-22].http://baike.baidu.com/item/C/S结构.
  作者简介:张超(1983—),男,汉族,陕西西安人,现任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生态旅游教研室专业教师,讲师,主要从事信息技术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GS[2015]GHB0182。
其他文献
“碎片化”已成为当前“移动互联”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微博、微信、微课、微电影、微访谈、微技能、微学习等各种贴上“碎片化”标签的新生事物,特别是在社交平台、移动APP的传播下,已经渗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但是我们不禁要问:你天天接触碎片化信息,学习真的在你身上发生了吗?我认为未必。  当前,碎片化学习存在几种误区(现象):一是碎片化学习信息过于“碎片”和“无序”。如网上提供的碎片信息过于简短,通常是
《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翻转课堂的实践——以〈非谓语复习及其写作运用〉为例》是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英语教师朱雅红所撰,反映她初试翻转课堂之后的回顾与反思。  翻转课堂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是一个突破,而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勇于尝试则更为鲜见。朱雅红敢于闯入这片“沼泽”是需要勇气的。尤其是在实践之后,朱雅红勇于反思,更属难能可贵。我想,此时的朱雅红,更需要的是发现前行路上的提升空间。因此,愿意为她把脉支招。 
编者按:2014年11月,教育部启动了高中所有学科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历经近3年的努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修订稿已经初步完成了。从修订开始,全国的信息技术教师就高度关注本次课标修订,期待它能改变当前信息技术课程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为了使广大教师了解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修订的最新理念和进展情况,为了深度解析修订背后的来龙去脉,我们特别采访了教育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任友群教授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颠覆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传统教学结构。纵观各地的教学实验,我们发现设计并实施好课前任务是破解“翻转课堂”难题的好抓手。笔者结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统计表与统计图(二)》(以下简称“统计图表二”)的教学,谈一谈翻转课前任务的设计与实施策略。  目标细化,知识分层,学习视频模块化  按照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翻转课堂的课前任务是学生对学习内容要达到“领会(理解)”水平,
2016年7月14日至20日,第十四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决赛在合肥工业大学翡翠湖校区举行。我们三位小伙伴组成的小团队参加了网络教研团队赛项的角逐。  为了此次比赛,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如教材的研读、理念以及技术的学习、模板的准备等。比赛第一天现场宣布课题后,我们开始进行教案的编写、文字的说明、微视频的制作等工作,当天晚上,我们又准备汇报答辩到深夜,第二天,我们的精彩答辩得到了现场
一节好的微课虽然时间很短,却浓缩了正确的教学理念、合理的教学设计、恰当的教学方式、预期的教学效果,它对教师来说是挑战,也是检测,需要教师跟上教育发展的步伐,及时更新自己的理念和技术,提高专业能力,对微课制作中的一些关键问题需要深入思考。笔者根据自己制作微课的经验并结合自己参与第十三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微课程评优赛项的比赛作品,来谈谈微课制作的两个问题及解决方法。  ● 问题1:缺
开年寄语:时间过得真快,教学APP的学科运用这个栏目转眼已经进入第四个年头了,笔者追一下潮流,也要回想一下开这个栏目的“初心”了。在教育变革的汹涌浪潮下,笔者希望能够帮助一些想改变的教师,通过教学APP这个抓手,从他人的经历中获取一些经验,使其适应未来的变化。几年过去了,笔者发现,这种经历依然是很多人需要的,笔者的工作依然还有意义。  当然,在信息化已经渗入教育每个角落的今天,教学APP的应用视角
近年来,与“深度学习”“思维可视化”相关的教学研究及实践不断深入,与之相关的论文、专著、培训活动也越来越多。那么,当深度学习与思维可视化相融合又会产生怎样的效应呢?  南京濯源心智文化发展研究院的刘濯源教授在思維可视化教学领域深耕十余载,曾指导数十所学校引入思维可视化教学体系,取得显著成效。自2015年起,其研究团队又将深度学习理论与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进行了融合研究,并付诸教学实验。历时四年,他们
在教学设计中,“故事化”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情境化”方法。因为“故事”是最为符合人类认知特点和心灵结构的方法。故事的魅力在于人格化,以及情节的曲折与发展。人们在生活中(无论自己或他人),总是要经历各种事情,遇到各种困难,最后找到办法克服困难,这是人类共同的心灵成长历程。看到故事主人公的这些经历,就会唤起观看者自身的同理心和代 入感。因此,在故事化教学设计中,“人物设定”和“情节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将“新技术”作为话题引入课堂教学活动是华师大版新教材的一个“亮点”,同时也是信息时代赋予教师和学生的一个“责任”。而教师和学生在“新技术”探究过程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又如何更好地相互配合呢?借助课堂实际教学的经验我有了如下思考。● 学生“探”,教师“究”?  《高中信息科技》中提到,现代信息技术的主体就是计算机和网络。也正因为有了这两大核心技术,才使得学生在新技术的学习中能够非常便捷地“探”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