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五六年级是关键时期,对于学生来说,五六年级所涉及到的抽象知识增多,使得学生的学习困难将会加大,而学困生通常被视为拖了班级后退的特殊群体,但在小学五六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以正确心态对待学困生,主动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困难,与家长一道努力,形成良好的数学教育氛围。
关键词:小学五六年级;数学教学;学困生;策略;
引言:
虽然素质教育主张重视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每个班级都存在学习困难的学生,这部分学生被统称为“学困生”,学困生们在学习上的困难并不是因为智力存在缺陷,如果教师对这部分学生保持漠视,不仅对课堂学习氛围的营造不利,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对于五六年级的小学准毕业生来说,甚至会限制他们的未来发展。因此,小学教师需要关注每个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不断研究学困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原因,鼓励学困生积极学习。
一、小学五六年级数学学困生特征
(一)课堂注意力不集中
小学五六年级数学学困生的突出特征是他们不喜欢学习,对数学教学的内容不感兴趣,他们不愿意回答教师提出来的问题,不喜欢进行课堂互动,在数学知识的课堂上缺乏学习能力和自主思考意识[1]。
(二)无法按时完成作业
数学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无论是在课堂上回答数学问题,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还是在课后复习功课,他们都表现出十分消极的反应。例如,一些小学五六年级的学困生会抄袭其他学生的家庭作业,或者依靠网络寻找课后练习的答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消极反应使得他们在数学学习上更加困难,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三)基础理论知识薄弱
小学数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是指数学基本概念、定律公式等等,对于学困生来说,因此学困生数学基础十分薄弱,因此他们很难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这也导致了他们难以在小学阶段学好数学科目。虽然存在部分学困生可能会死记硬背相关的数学基础理论知识,但是他们无法理解基础理论知识,不能灵活运用相关的定律公式来解决题目。
二、小学五六年级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一)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足
掌握基础数学知识往往决定了学生的学习程度如何,对学生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有重要影响。但是,由于学困生基础知识阶段學习能力不足,或不愿意努力进行努力,小学五六年级的学困生无法跟上班级学习进度。在学习过程中,学困生只是死记硬背相关概念,而不是通过理解具体内容来加以记忆,这不仅妨碍了学困生基础知识的灵活性,也降低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从长远来看,学困生将失去对数学学习的耐心和信心,并最终放弃学习数学。
(二)学困生受到主观条件的制约
学困生是普遍存在的,他们经常因为在一门或多门考试中取得的成绩不满意而放弃自己,并认为自己天生就不如其他优秀学生[2]。如果这种主观心态无法进行改变,就会让学生认为数学学习很难,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和热情。数学本身是一门抽象科学,相关定律知识很是枯燥,在加上部分数学教师的方法过时,因此学困生很难理解相关知识,课堂效率也很低。同时,数学也是一门系统性较强的学科,如果学生的知识衔接处理不好,将会影响到学生后续的学习,大多数学困生认为自己在数学上天生不如别人,在数学学习上存在自卑感,成绩迅速下滑。
(三)老师及家庭教育对学困生带来了影响
学困生往往是班上的最后几名,他们成绩较差,但生性好动,属于难以管理的那一类学生,因此他们通常不受教师的欢迎。而教师在课堂上对学困生的漠视可能会导致他们产生逆反心态,长期下来师生之间关系很难和谐,甚至演变成敌对关系。还有家庭教育的影响也很重要,家长没有树立好榜样容易导致学生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家长不够重视孩子的学习也会容易导致学生学习上的困难。
(四)学生对作业的态度不够严谨
课后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和升华自身的重要环节,但是,从小学五六年级数学教学的现状来看,部分学困生对待作业很不认真,总是敷衍了事。对于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他们不会思考解决方式,或者采取上网寻求捷径,从长远来看,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成绩提高,也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习惯。
三、小学五六年级数学教学中转化学困生策略
(一)简化教学方式,减轻学困生的负担
小学五六年级的数学课程比其他年级的数学课程更难,一些抽象的知识学生难以理解[3]。教师应简化抽象的数学知识,杜绝照本宣科,以易于理解的方式进行讲解,以便学困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相关知识。例如,在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的数学课本中,涉及到了圆锥知识,这时候教师可以在生活中找到一些圆锥形的物品到课堂上让学生理解。这样一来,学困生就可以从生活中学到与圆锥形有关的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减少学习数学的难度。因此,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数学知识实践内容,耐心地向学困生解释数学知识的关键和难点,以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减轻知识学习困难程度。
(二)教师与家长相互沟通,进行良好合作
对于学困生来说,他们一方面想要好好学习,不想让老师和家长失望,另一方面却不知道该怎么学习,处于焦灼状态。这时,教师的指导是不可或缺的,父母的心理辅导更是重要,而教师的指导可以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教师应注意在课堂上使用鼓励性的词汇,平等对待学困生;其次,教师应该更加关心学困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困生不应该承受教师的怒火和讥讽,对待学困生要注意鼓励和耐心。作为父母,如果五六年级的孩子属于数学学困生,千万不能过于焦虑而责骂孩子,甚至使用一些极端的方式怪罪孩子不努力,家长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以帮助他们克服目前存在的学习困难。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殊技能,父母应挖掘孩子的潜能,采取不同的措施来帮助学习困难的孩子,而不是用怨气和怒气来对待他们。
(三)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积极性
数学是一门相对抽象的学科,许多五六年级的学困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会感到枯燥,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勇于承担培养学困生学习兴趣的责任。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注意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而有趣的内容,从而吸引学困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的数学知识园为例,教师在教授相关基本知识时,可以将绳索带到教室,让学生用绳索围成一个圆,或者直接借助圆形水杯等物品,让学生测量半径,猜测半径和周长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方式,让学困生提起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四)合理布置家庭作业,鼓励学生独立完成
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应考虑到学困生的学习进度,合理布置作业,提高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及时准确地完成数学作业。教师要通过作业布置加强对学困生的学习指导,以作业的方式逐步填补他们缺失的知识点。学困生如果在家庭作业上取得进步,数学教师应该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并依据学困生的学习情况逐步增加学困生的家庭作业数量以及困难程度。
四、结束语
对数学教师来说,改变学困生是非常困难的,需要长期坚持,教师应该让学困生感到温暖,关注他们,为学困生赢得自信。因材施教是教育界的第一原则,数学教师应该遵循这一原则,正确对待学困生,以高尚的情操为祖国培育合格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刘春霞.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7(9):62.
[2] 纪红艳.小学数学教学中调动学困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6, 32(7):92-95.
[3] 吴华.浅析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变策略[J].考试周刊, 2016(5):59-59.
关键词:小学五六年级;数学教学;学困生;策略;
引言:
虽然素质教育主张重视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每个班级都存在学习困难的学生,这部分学生被统称为“学困生”,学困生们在学习上的困难并不是因为智力存在缺陷,如果教师对这部分学生保持漠视,不仅对课堂学习氛围的营造不利,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对于五六年级的小学准毕业生来说,甚至会限制他们的未来发展。因此,小学教师需要关注每个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不断研究学困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原因,鼓励学困生积极学习。
一、小学五六年级数学学困生特征
(一)课堂注意力不集中
小学五六年级数学学困生的突出特征是他们不喜欢学习,对数学教学的内容不感兴趣,他们不愿意回答教师提出来的问题,不喜欢进行课堂互动,在数学知识的课堂上缺乏学习能力和自主思考意识[1]。
(二)无法按时完成作业
数学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无论是在课堂上回答数学问题,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还是在课后复习功课,他们都表现出十分消极的反应。例如,一些小学五六年级的学困生会抄袭其他学生的家庭作业,或者依靠网络寻找课后练习的答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消极反应使得他们在数学学习上更加困难,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三)基础理论知识薄弱
小学数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是指数学基本概念、定律公式等等,对于学困生来说,因此学困生数学基础十分薄弱,因此他们很难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这也导致了他们难以在小学阶段学好数学科目。虽然存在部分学困生可能会死记硬背相关的数学基础理论知识,但是他们无法理解基础理论知识,不能灵活运用相关的定律公式来解决题目。
二、小学五六年级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一)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足
掌握基础数学知识往往决定了学生的学习程度如何,对学生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有重要影响。但是,由于学困生基础知识阶段學习能力不足,或不愿意努力进行努力,小学五六年级的学困生无法跟上班级学习进度。在学习过程中,学困生只是死记硬背相关概念,而不是通过理解具体内容来加以记忆,这不仅妨碍了学困生基础知识的灵活性,也降低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从长远来看,学困生将失去对数学学习的耐心和信心,并最终放弃学习数学。
(二)学困生受到主观条件的制约
学困生是普遍存在的,他们经常因为在一门或多门考试中取得的成绩不满意而放弃自己,并认为自己天生就不如其他优秀学生[2]。如果这种主观心态无法进行改变,就会让学生认为数学学习很难,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和热情。数学本身是一门抽象科学,相关定律知识很是枯燥,在加上部分数学教师的方法过时,因此学困生很难理解相关知识,课堂效率也很低。同时,数学也是一门系统性较强的学科,如果学生的知识衔接处理不好,将会影响到学生后续的学习,大多数学困生认为自己在数学上天生不如别人,在数学学习上存在自卑感,成绩迅速下滑。
(三)老师及家庭教育对学困生带来了影响
学困生往往是班上的最后几名,他们成绩较差,但生性好动,属于难以管理的那一类学生,因此他们通常不受教师的欢迎。而教师在课堂上对学困生的漠视可能会导致他们产生逆反心态,长期下来师生之间关系很难和谐,甚至演变成敌对关系。还有家庭教育的影响也很重要,家长没有树立好榜样容易导致学生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家长不够重视孩子的学习也会容易导致学生学习上的困难。
(四)学生对作业的态度不够严谨
课后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和升华自身的重要环节,但是,从小学五六年级数学教学的现状来看,部分学困生对待作业很不认真,总是敷衍了事。对于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他们不会思考解决方式,或者采取上网寻求捷径,从长远来看,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成绩提高,也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习惯。
三、小学五六年级数学教学中转化学困生策略
(一)简化教学方式,减轻学困生的负担
小学五六年级的数学课程比其他年级的数学课程更难,一些抽象的知识学生难以理解[3]。教师应简化抽象的数学知识,杜绝照本宣科,以易于理解的方式进行讲解,以便学困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相关知识。例如,在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的数学课本中,涉及到了圆锥知识,这时候教师可以在生活中找到一些圆锥形的物品到课堂上让学生理解。这样一来,学困生就可以从生活中学到与圆锥形有关的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减少学习数学的难度。因此,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数学知识实践内容,耐心地向学困生解释数学知识的关键和难点,以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减轻知识学习困难程度。
(二)教师与家长相互沟通,进行良好合作
对于学困生来说,他们一方面想要好好学习,不想让老师和家长失望,另一方面却不知道该怎么学习,处于焦灼状态。这时,教师的指导是不可或缺的,父母的心理辅导更是重要,而教师的指导可以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教师应注意在课堂上使用鼓励性的词汇,平等对待学困生;其次,教师应该更加关心学困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困生不应该承受教师的怒火和讥讽,对待学困生要注意鼓励和耐心。作为父母,如果五六年级的孩子属于数学学困生,千万不能过于焦虑而责骂孩子,甚至使用一些极端的方式怪罪孩子不努力,家长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以帮助他们克服目前存在的学习困难。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殊技能,父母应挖掘孩子的潜能,采取不同的措施来帮助学习困难的孩子,而不是用怨气和怒气来对待他们。
(三)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积极性
数学是一门相对抽象的学科,许多五六年级的学困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会感到枯燥,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勇于承担培养学困生学习兴趣的责任。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注意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而有趣的内容,从而吸引学困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的数学知识园为例,教师在教授相关基本知识时,可以将绳索带到教室,让学生用绳索围成一个圆,或者直接借助圆形水杯等物品,让学生测量半径,猜测半径和周长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方式,让学困生提起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四)合理布置家庭作业,鼓励学生独立完成
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应考虑到学困生的学习进度,合理布置作业,提高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及时准确地完成数学作业。教师要通过作业布置加强对学困生的学习指导,以作业的方式逐步填补他们缺失的知识点。学困生如果在家庭作业上取得进步,数学教师应该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并依据学困生的学习情况逐步增加学困生的家庭作业数量以及困难程度。
四、结束语
对数学教师来说,改变学困生是非常困难的,需要长期坚持,教师应该让学困生感到温暖,关注他们,为学困生赢得自信。因材施教是教育界的第一原则,数学教师应该遵循这一原则,正确对待学困生,以高尚的情操为祖国培育合格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刘春霞.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7(9):62.
[2] 纪红艳.小学数学教学中调动学困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6, 32(7):92-95.
[3] 吴华.浅析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变策略[J].考试周刊, 2016(5):5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