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惰化的角度分析为什么小组合作任务反而“人多力量小”?

来源 :新生代·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o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大学生学习过程中,小组合作展示作为评价指标之一占据重要地位,但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反而会导致“人多力量小”的现象出现。本文从社会惰化的角度对此现象进行分析,认为该现象的成因主要有:责任过于分散,重视程度降低;贡献难以衡量,个体动力不足;群体认同较低,协作意愿不强。在控制小组规模的前提下做到明确个体责任、公示个体贡献、增强情感联系以缓解社会惰化现象。大学生小组合作效率低下的现象也对中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开展具有启示作用,使合作学习更能发挥其积极作用。
  【关键词】:合作学习 社会惰化 成因 措施
  目前,大学生的课程评价普遍由两项以上的指标共同构成,各指标分别占据一定的比重。除了必备的期末考试这一项之外,以下几项指标也较为常见,如:期中考试、小组合作任务、课程论文等。其中,小组合作任务这一形式与其他几项略为不同,它是唯一一项需要多人努力以共同完成的任务。事实上,如果实施到位,小组合作任务是一项很好的考察学生综合素质的方式,它能够锻炼学生的沟通协商能力、合作互助能力与责任担当能力。然而,在具体实践中小组合作任务却往往较难实现其预期效果,反而出现“人多力量小”的奇怪现象,这是因为在小组合作中容易出现“浑水摸鱼”的同学。因此,本文将从社会惰化的角度对小组合作任务中“人多力量小”的行为进行分析。
  一、社会惰化现象的内涵及其消极影响
  20世纪30年代, 心理学家达谢尔通过实验设计, 测量拔河比赛中每个人的用力水平, 结果发现, 如果是一个人单独参加拔河比赛, 那么平均拉力可以达到63公斤, 但如果是群体一起参加拔河比赛, 则参加的人越多, 每个人所贡献的平均拉力也就越少。此后也有别的心理学家更精确地重复了达谢尔的实验,最终杰克森和威廉姆斯等对49个社会惰化的研究做了统计摘要图,发现个体所付出的努力百分比随群体规模的增大而降低。根据实验证明与理论的提出,学术界把这一现象称为“社会惰化”。它是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 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社会惰化的消极影响无疑是明显的。首先,社会惰化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降低工作效率。小组合作任务与课程评价相挂钩,需要小组成员群策群力,合作互助以获得好的结果。如果小组成员在合作任务中都有所保留,那么最终会导致整体工作效率的降低。其次,社会惰化会导致不公平的分工。如果一个小组里每个同学都不在乎小组任务,社会惰化对分工的影响并不大,因为无论如何分工,组内成员都不会去做。但是只要在这个小组里存在哪怕一个在乎小组任务(或者说在乎自己这一模块分数)的同学,那么为了获得让自己满意的成绩,这位同学就会“自愿”承担起整个小组的任务,而其他同学则自动少做或不做。这种不合理的合作最终带来的结果就是“搭便车”行为,最终还会影响同学间的良好关系与后续合作。最后,社会惰化是对资源的浪费。每个人在团队中都有自己的价值,不合理的分工会导致部分成员的价值未得到合理运用,最终导致资源的浪费。
  二、社会惰化现象的产生原因
  社会惰化的产生因素可以分为外部和内部两个部分来分析。其中,内部因素即是心理层面的因素。
  责任过于分散,重视程度降低。拉塔奈认为出现社会惰化的原因之一是社会作用力的作用。小组合作任务大多由三人以上合作完成,部分老师甚至以七人以上为小组。在任务难度一定的情况下,任务人数越多则会导致每个人分到的任务量越少,那么小组成员更倾向于认为他们的不尽力完成任务对任务的总体效果影响更小,因此他们所感受到的来自小组任务的压力更小,最终导致他们对该任务的重视程度降低。这也就是说:源自该任务的压力对小组每个个体的影响程度随着个体数量的增加而减少,这有点类似于物理里的压力与压强的关系。
  贡献难以衡量,个体动力不足。卡饶等人提出的集体努力模型中认为,个体努力条件的三个条件之一就是“个体相信努力工作会被认可”。然而,小组合作任务的成果最终往往会以小组的名义进行评价,属于整体评价,个人的努力在其中较难进行准确的量化评价。在这种个人贡献难以衡量的情况下,个体明白自己的努力并不会被特别关注,这就会导致两种情况。不够努力的成员知道自己可以吃团队的“红利”,也知道自己的不努力会被掩盖在小组成果之下,因此他们更倾向于“搭便车”的行为。而努力的成员则因为自己的付出被平均化了而感到不公,他们认为自己努力过后的评价与不努力的成员的评价一样,因此他们的不公平感会被放大,积极性随之下降。这两种情况都会使小组中的个体动力不足。
  群体认同较低,协作意愿不强。派克威斯齐研究发现,当工作人员的群体感很少时,社会惰化最有可能发生。巴纳德也指出组织中普遍存在着协作意愿不足的问题 。当小组规模适宜时,小组成员集中在几个熟人之间,他们对彼此更为熟悉,对彼此和整体小组的认同度更高,因此其小组荣誉感更强,更愿意协作配合以完成任务。但是,当小组规模过大时,很有可能出现与自己并不熟悉甚至完全不认识的成员合作,这时彼此对对方的工作习惯与工作思路并不熟悉,更加容易出现误解与分歧,整个小组的群体认同感较低,最终可能降低小组成员的努力程度与合作意愿,影响小组合作成果。
  三、社会惰化现象的缓解措施
  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只要有合作这种形式存在,社会惰化现象就不可能被完全消除,因此,作为组织者,我们只能尽力去缓解这种现象以减轻它对小组合作的影响,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
  根据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不论是责任过分散,还是贡献难衡量,又或者是群体认同低,都是由于小组规模未控制好而导致的。弗梅蒂谈到:“小组人数超过4个将会带来许多的困难。比如,大组就会给一些试图搭便车的学生提供庇护场所和可乘之机。”因此,要缓解社会惰化现象,最首要的措施是控制小组的规模。当然,控制规模只是第一步,在控制好规模的基础上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从社会作用力的角度来看,要明确个体责任。上文我们提到,一旦小组规模过大,人数过多,可能会导致责任过于分散,个人受到来自任务的压力减少,最终导致对任务的重视程度下降。因此,在控制好團队规模这一个大前提下,还要明确个体责任,将责任细化到个人,使个人感受到自己在团队中所负责的部分是完整的、不可替代的、至关重要的。这会使他体会到小组合作工作中的意义,体验到对工作成果的责任。   从社会评价的角度来看,要公示个体贡献。小组团队之所以会出现“浑水摸鱼”的现象,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个体的贡献难以衡量。面对这种情况,在明确个体责任的基础上,还要做到将个体的贡献加以公示,这时小组中的个体会顾忌来自社会外界的评价,从而主动或者被动地增加自己完成任务的动力。同时,由于每个个体的贡献程度不同,因此,组织者对小组成果的评价并不能够直接作为对组内所有个体的评价,而应该增加组内互评,从而增加公正性,既能够鼓舞足够努力的同学,也能够使小组中不够努力的个体不敢轻易推卸组内责任。
  从群体认同的角度看,要增强情感联系。认同感与归属感的缺乏易导致组内分歧的出现和凝聚力的降低,社会惰化就不可避免。根据赖思的研究,当群体规模能够控制在2-6人时,小组内能够有足够的面对面交流,组内每个成员都能够有充分的发言机会,这样既有利于顺畅沟通与化解矛盾,也能够增强组内的情感联系,营造一个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民主组内氛围,增强群体认同感。
  四、社会惰化现象对中学教师教学的启示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特别指出高中思想政治是一门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实施需要做到以下三点:(1)围绕议题,设计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2)强化辨析,选择积极价值引领的学习路径;(3)走出教室,迈入社会实践活动的大课堂。以上三个措施归根结底是要从学生的主体性与知识的生成性出发,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科素养。因此,合作学习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地位会逐渐提高,小组合作任务在政治课堂的应用也会日益普遍。相较于大学生,中学生的心理具有以下特点:思维的不成熟、处理问题较为偏激与情绪化、争强好胜等等 ,那么大学生在小组合作任务中的社会惰化现象有更高的概率在中学生小组合作任务时出现,需要得到中学教师的注意。
  中学教师作为小组合作任务的组织者,要注意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对小组合作任务的影响。外部因素指的是小组之外的因素,如任务难度、任务奖励等。工作项目本身具有挑战性、号召性,能够激发人们的工作动机,使得群体成员有着更高的自我卷入水平,因此,教师在布置小组任务时要注意控制人物难度。注重群体效益,以群体整体成功为目标的奖励引导。有吸引力的任务奖励有利于增强群体凝聚力,促进合作进行。内部因素指的是小组内部的因素,如个体重视程度、个体动力情况与个体协作意愿。因此,教师在分组合作时要控制小组规模,允许自由组队,在合作过程中要加以引导,以减少社会惰化现象出现的几率,充分发挥合作学习对学生自觉生成知识,提高综合能力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葛玉辉.基于3P模式的社会惰化效应系统思考[J].企业经济,2011(1):5-7.
  【3】郑淑贞,盛群力.在合作学习中促进生生互动的有效策略[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4):78-83.
  作者简介:姓名:古静欣(1998—),性别:女,民族:漢,籍贯:广东广州,职务/职称:无,学历:本科,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掀起了新一轮的深化改革热潮,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员工的思想发生较大变化,这给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诸多新情况、新问题。鉴于此,本文针对思想政治工作在国有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希望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 思想政治工作 改革发展 作用  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
期刊
加强青年员工队伍建设是摆在企业各级领导和组织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笔者在认真调研和科学研判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取得明显成效。希望能够为基层烟草企业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烟草企业 青年员工 队伍建设  青年员工是企业职工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发挥好青年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促进企业更好、更快、更强发展。那么,如何加強基层烟草企业青年员工队伍建设呢?笔者认为,应当把握如下几
期刊
【摘要】:“解决行政争议”在新修订的刑政诉讼法中被增添作为立法目的,同时有限调解原则也被确定。以上两项内容为我们在行政诉讼中重新认识调节制度的作用,进一步探索行政诉讼中调解制度的机制提供了必要的法律支撑。对于符合起诉条件且属于调解范围的,选择诉前调解的情况下可纳入诉前调解机制。该项制度有利于案件简繁分流提高司法审判效率。在具体的制度设计上应明确行政诉讼的诉前调解机制有别于民事诉讼的诉前调解机制,明
期刊
【摘要】: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希望建立联合政府和平建国,但随着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并挑起内战而破灭。战争硝烟四起,人民苦难加重。而在1948年我军解放东北后疾速入关,对平津展开攻势,成功使得北平以和平方式实现了解放。而当时坚持留于北平的国民党将领马占山,积极响应和平解放政策,说服好友傅作义达成和谈,为促成和平解放助力。  【关键词】:马占山 北平 和平解放 历史作用  在解放战争中,为使北平这
期刊
【摘要】:民国时期,帝国主义侵略者从我国边疆地区入手,不断向边地少數民族渗透独立思想,弱化“中华民族”统一体的民族认同意识,以达到鼓动边疆民族独立的分裂目的。民国初年,就有英国策动西藏独立事件,俄国策动外蒙古独立事件,唐努乌梁海问题,中印边界等问题。政府不得不采取措施,强化对边地少数民族的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促成各民族共同联合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统一体。  【关键词】:中华民
期刊
【摘要】: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中,辞赋作为一个重要发展对象,对文学的影响不可小觑。从屈原、宋玉等辞创作者的出现,到脱离音乐和舞蹈的以文本形式出现的纯作品形式赋的产生,让文学在主体和客体上都逐渐独立,审美特征也变得丰富,可以说,文学的自觉萌芽时期是从辞赋的创作中开始的。虽然其中经历了沦为服务外在目的工具的低谷时期,对文学自觉产生一定影响外,辞赋在文学自觉进程中担任重要角色。本文通过简要概述辞赋在中国文学
期刊
一、丹麦文化参与和消费概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丹麦制定了全面的福利战略,其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从摇篮到坟墓”无所不包。 今天的丹麦已经从传统的农业国转向现代化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在世界经济论坛2016—2017年全球竞争力排名中位列第十二。 在文艺业余爱好者的活动方面, 根据一项调查研究,16% 的人演奏过乐器, 6% 的人参加过演出, 26% 的人跳过舞, 23% 的人曾经写
期刊
【摘要】:美国文学作品对世界的文化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运用浪漫主义的写法讲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在人们面前显示出来,其中女性的形象在美国作家的笔下得到不同的展示,让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美国女性生活,美国与众不同的文化。美国作为一个发达的国家,不仅是经济上的发展,与他的文化发展也有很深的关联。文化的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一个国家的背景,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一个国家。  【关键词】:白种人 黑种人
期刊
【摘要】:《重庆之眼》是云南作家范稳以“重庆大轰炸”为创作背景的抗战题材长篇小说。为了获得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作者亲身赶往重庆并驻扎在原抗战地点,四处奔波走访经历过“重庆大轰炸”的幸存者和见证者。在花费了整整一年时间后,五次修改稿本之后,作者范稳发表了总字数高达三十万余字的《重庆之眼》。  与以往的抗日题材类小说不同,传统战争类小说往往将重点放在了反侵略这一主题,力图刻画苦难者的愤懑悲伤。而范稳则是
期刊
【摘要】:可行能力立足于对传统福利主义效用观的批判,这一理论的提出为平等问题的研究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因此对可行能力的关注是非常重要的,思考可行能力的方法在平等理论与实践中将会产生的重要意义也十分值得我们去思考。但是其自身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我们要想了解可行能力的重要作用就要从整体上分析与把握其重要内容。  【关键词】:阿玛蒂亚·森 可行能力平等 福利主义  “福利主义是这样一种观点,即在对事物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