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啦啦操运动已经成为全世界受欢迎的新兴运动项目,啦啦操融入到教学中也成为当前中国学校教育的趋势。如今,很多学校都将啦啦操运动引入了体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更真切地体会啦啦操运动的魅力;部分中小学也将啦啦操运动作为课间操、运动会、各大庆典等内容进行展示,教练员不再拘于传统的课间操锻炼形式,而是把啦啦操这一新颖的锻炼方式授予学生,使其充分感受运动所带来的快乐。
【关键词】小学;啦啦操;基本动作
一、核心概念界定
啦啦操:啦啦操,英文 Cheer leading,是指在音乐伴奏下,通过运动员集体配合的方式,完成复杂及高难度的基本手位、舞蹈动作、难度动作以及过渡配合等动作内容,以展示团队高度一致性、高超运动技术为主要表现方式,并以体现运动员健康阳光、积极向上,努力追求团队最高荣誉感的一项体育运动。
少儿啦啦操基本跳跃动作:指在小学水平啦啦操难度动作中出现的跳跃,如C跳(并腿C跳、分腿C跳);跨栏跳;分腿跳、跨跳、团身跳等动作。对观赏者有着强烈的感染力。
啦啦操肌肉发力特征:跳跃类的动作是来自于身体某一个关节与肌肉预发力,带动全身协调用力,要求肌肉与关节之间的联合性非常重要,而且发力对方向的一致性要求很高。肌肉的发力特征,我们可以根据跳跃动作的三阶段:跳起—腾空—落地的三个不同阶段来分析。跳起阶段要求肌肉的预发力与蓄力,腾空阶段身体姿态始终要保持躯干、腰髋、手臂控制位和稳固性、腹肌收缩和背部固定姿态。落地阶段要求身体在缓冲中保持姿态的正直挺拔。
二、啦啦操现状分析
啦啦操运动已经成为全世界受欢迎的新兴运动项目,啦啦操融入到教学中也成为当前中国学校教育的趋势。如今,很多学校都将啦啦操运动引入了体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更真切地体会啦啦操运动的魅力;部分中小学也将啦啦操运动作为课间操、运动会、各大庆典等内容进行展示,人们不再拘于传统的课间操锻炼形式,而是把啦啦操这一新颖的锻炼方式授予学生,使其充分感受运动所带来的快乐。
全国啦啦操的形式主要分为:花球啦啦操;舞蹈啦啦操、技巧啦啦操。其中舞蹈啦啦操又分为街舞啦啦操、爵士啦啦操、自由舞蹈或混合风格啦啦操、广场啦啦操、亲子啦啦操等。
现阶段,全国啦啦操的推广人群主要集中在大中小学,以人数比例来看,全国中小学的参与人数多于综合大学和学院。花球、街舞啦啦操以其色彩的艳丽,丰富的队形,简单有力的动作在校园内广受学生欢迎,主要分布在小学中高段,开展形式多样。
目前,全国中小学的啦啦操教练员队伍主要呈现以下情况:教练年轻化,女性比例约为67%,专业背景为本科全日制体育学院人才培养学历,主要专业为啦啦操、健美操、体育舞蹈专业。
在啦啦操比赛遍地开花的两广地区,学校啦啦操作为向全民展示、宣传与推广的一个重要窗口,在国家体育总局艺术体操处对啦啦操运动密切关注中,在深圳市啦啦操氛围的良好渲染中,啦啦操在龙岗区的推广工作已经从赛事、教学、第二课堂等多方面进行,如何对啦啦操进行教授是目前体育教师需要研讨的重要课题。在教学过程中和啦啦操比赛中,跳跃类动作是提高学生啦啦操水平的关键,也是待研究的重难点。教练员在训练基本功的同时,要着重加强难度动作的训练。
啦啦操基本跳跃动作是啦啦操项目的基础核心动作,也是一整套啦啦操动作的难度加分项,也是啦啦操项目独特性的体现,要确保啦啦操作为一项独立的体育项目,并按照其自身独特运动技术特征发展。因而,对啦啦操基本跳跃动作技术特征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三、小学女生啦啦操基本跳跃动作的影响因素
啦啦操比赛的竞赛时间为2min30s左右,在这期间,啦啦操队员需要进行高强度的运动。而这呈现给观众的几分钟需要展示的是肌肉发力特征、肌肉控制特征、身体姿态特征、安全性特征、艺术性特征、美学特征等方面。而这些动作技术的达成影响因素主要由身体素质来决定。
1.身体柔韧素质
舞蹈啦啦操中的跳跃动作有很多种类可以进行选择,如,最基本的小跳、大跳;还有双飞跳、屈膝跳、跨栏跳等都需要大幅度展示动作,所以动作的完整性与动作的完美性需要练习者的柔韧性非常突出,如反身C跳需要练习者主躯干伸髋超过180°,需要伸展腹直肌和股二头肌,同时,双臂最大幅度的伸直后展,双腿斜下45°的屈膝后展对四肢肌肉的柔韧性要求更高。在展示动作的瞬间要求身体综合的柔韧性能够共同达到一定水平,这也是影响啦啦操跳跃动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2.身体弹跳力
啦啦操跳跃动作起跳、腾空、落地三个动作需要连贯一致,相互协调配合,所以对运动员的弹跳能力要求很高。因此,这也是影响动作完整度与美观度的重要因素。任何一个跳跃动作的跳跃技巧都要严格经过蹲、推地、绷脚来完成起跳动作,而跳跃动作难度大小又对弹跳力的要求不一样。
3.身体肌肉爆发力
啦啦操跳跃动作不同于普通艺术体操的套路动作,它需要身体肌肉爆发力,特别是运动员腿部的力量,对跳跃动作的腾空高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四、啦啦操跳跃动作训练方法
随着功能性体能训练在竞技體育中的发展与应用,啦啦操基本跳跃动作训练方与手段日益丰富,各种体育活动的方法也值得我们去借鉴。除了常规体能训练,跳跃动作专项训练方法主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柔韧素质训练。简单的徒手练习,如原地横竖叉练习、把杆压腿压肩练习、行进间踢腿练习、教师或同伴辅助性柔韧练习。(二)力量训练。如,使用单一器械小哑铃托举进行的全身性练习;局部增压如大腿绑沙袋跳跃练习;原地负重杠铃的蹲起练习;个人悬吊训练;教师或同伴辅助性力量训练。(三)身体爆发力训练。采用音乐训练法,跳跃类动作是一个向上腾空的过程,所以在音乐上通常选择在鼓点,在重音上进行跳跃类动作,在音乐进入高潮部分的时候,运动员通常会用连续跳步类来表现。(四)弹跳力训练。采用常规弹跳力训练,如单双脚跳跃、负重跳跃等方法。训练方法分类样表见表1。
五、总结与反思
1.啦啦操项目文化着重体现在团队配合、协作的团队精神,基本跳跃动作技术特征往往蕴含着啦啦操项目文化的精髓。啦啦操基本跳跃动作的美学特征和艺术性特征就是技术特征与项目文化完美结合的体现。
2.完善、健全、优化啦啦操赛事机制,发挥啦啦操竞赛规则的导向,推进啦啦操项目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3.啦啦操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教练人才是根本。相关部门要大力加强专门人才的培养,拓宽人才培养途径,要提高啦啦操教练员与裁判员对项目的认知水平,从整体推进我国啦啦操运动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啦啦操;基本动作
一、核心概念界定
啦啦操:啦啦操,英文 Cheer leading,是指在音乐伴奏下,通过运动员集体配合的方式,完成复杂及高难度的基本手位、舞蹈动作、难度动作以及过渡配合等动作内容,以展示团队高度一致性、高超运动技术为主要表现方式,并以体现运动员健康阳光、积极向上,努力追求团队最高荣誉感的一项体育运动。
少儿啦啦操基本跳跃动作:指在小学水平啦啦操难度动作中出现的跳跃,如C跳(并腿C跳、分腿C跳);跨栏跳;分腿跳、跨跳、团身跳等动作。对观赏者有着强烈的感染力。
啦啦操肌肉发力特征:跳跃类的动作是来自于身体某一个关节与肌肉预发力,带动全身协调用力,要求肌肉与关节之间的联合性非常重要,而且发力对方向的一致性要求很高。肌肉的发力特征,我们可以根据跳跃动作的三阶段:跳起—腾空—落地的三个不同阶段来分析。跳起阶段要求肌肉的预发力与蓄力,腾空阶段身体姿态始终要保持躯干、腰髋、手臂控制位和稳固性、腹肌收缩和背部固定姿态。落地阶段要求身体在缓冲中保持姿态的正直挺拔。
二、啦啦操现状分析
啦啦操运动已经成为全世界受欢迎的新兴运动项目,啦啦操融入到教学中也成为当前中国学校教育的趋势。如今,很多学校都将啦啦操运动引入了体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更真切地体会啦啦操运动的魅力;部分中小学也将啦啦操运动作为课间操、运动会、各大庆典等内容进行展示,人们不再拘于传统的课间操锻炼形式,而是把啦啦操这一新颖的锻炼方式授予学生,使其充分感受运动所带来的快乐。
全国啦啦操的形式主要分为:花球啦啦操;舞蹈啦啦操、技巧啦啦操。其中舞蹈啦啦操又分为街舞啦啦操、爵士啦啦操、自由舞蹈或混合风格啦啦操、广场啦啦操、亲子啦啦操等。
现阶段,全国啦啦操的推广人群主要集中在大中小学,以人数比例来看,全国中小学的参与人数多于综合大学和学院。花球、街舞啦啦操以其色彩的艳丽,丰富的队形,简单有力的动作在校园内广受学生欢迎,主要分布在小学中高段,开展形式多样。
目前,全国中小学的啦啦操教练员队伍主要呈现以下情况:教练年轻化,女性比例约为67%,专业背景为本科全日制体育学院人才培养学历,主要专业为啦啦操、健美操、体育舞蹈专业。
在啦啦操比赛遍地开花的两广地区,学校啦啦操作为向全民展示、宣传与推广的一个重要窗口,在国家体育总局艺术体操处对啦啦操运动密切关注中,在深圳市啦啦操氛围的良好渲染中,啦啦操在龙岗区的推广工作已经从赛事、教学、第二课堂等多方面进行,如何对啦啦操进行教授是目前体育教师需要研讨的重要课题。在教学过程中和啦啦操比赛中,跳跃类动作是提高学生啦啦操水平的关键,也是待研究的重难点。教练员在训练基本功的同时,要着重加强难度动作的训练。
啦啦操基本跳跃动作是啦啦操项目的基础核心动作,也是一整套啦啦操动作的难度加分项,也是啦啦操项目独特性的体现,要确保啦啦操作为一项独立的体育项目,并按照其自身独特运动技术特征发展。因而,对啦啦操基本跳跃动作技术特征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三、小学女生啦啦操基本跳跃动作的影响因素
啦啦操比赛的竞赛时间为2min30s左右,在这期间,啦啦操队员需要进行高强度的运动。而这呈现给观众的几分钟需要展示的是肌肉发力特征、肌肉控制特征、身体姿态特征、安全性特征、艺术性特征、美学特征等方面。而这些动作技术的达成影响因素主要由身体素质来决定。
1.身体柔韧素质
舞蹈啦啦操中的跳跃动作有很多种类可以进行选择,如,最基本的小跳、大跳;还有双飞跳、屈膝跳、跨栏跳等都需要大幅度展示动作,所以动作的完整性与动作的完美性需要练习者的柔韧性非常突出,如反身C跳需要练习者主躯干伸髋超过180°,需要伸展腹直肌和股二头肌,同时,双臂最大幅度的伸直后展,双腿斜下45°的屈膝后展对四肢肌肉的柔韧性要求更高。在展示动作的瞬间要求身体综合的柔韧性能够共同达到一定水平,这也是影响啦啦操跳跃动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2.身体弹跳力
啦啦操跳跃动作起跳、腾空、落地三个动作需要连贯一致,相互协调配合,所以对运动员的弹跳能力要求很高。因此,这也是影响动作完整度与美观度的重要因素。任何一个跳跃动作的跳跃技巧都要严格经过蹲、推地、绷脚来完成起跳动作,而跳跃动作难度大小又对弹跳力的要求不一样。
3.身体肌肉爆发力
啦啦操跳跃动作不同于普通艺术体操的套路动作,它需要身体肌肉爆发力,特别是运动员腿部的力量,对跳跃动作的腾空高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四、啦啦操跳跃动作训练方法
随着功能性体能训练在竞技體育中的发展与应用,啦啦操基本跳跃动作训练方与手段日益丰富,各种体育活动的方法也值得我们去借鉴。除了常规体能训练,跳跃动作专项训练方法主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柔韧素质训练。简单的徒手练习,如原地横竖叉练习、把杆压腿压肩练习、行进间踢腿练习、教师或同伴辅助性柔韧练习。(二)力量训练。如,使用单一器械小哑铃托举进行的全身性练习;局部增压如大腿绑沙袋跳跃练习;原地负重杠铃的蹲起练习;个人悬吊训练;教师或同伴辅助性力量训练。(三)身体爆发力训练。采用音乐训练法,跳跃类动作是一个向上腾空的过程,所以在音乐上通常选择在鼓点,在重音上进行跳跃类动作,在音乐进入高潮部分的时候,运动员通常会用连续跳步类来表现。(四)弹跳力训练。采用常规弹跳力训练,如单双脚跳跃、负重跳跃等方法。训练方法分类样表见表1。
五、总结与反思
1.啦啦操项目文化着重体现在团队配合、协作的团队精神,基本跳跃动作技术特征往往蕴含着啦啦操项目文化的精髓。啦啦操基本跳跃动作的美学特征和艺术性特征就是技术特征与项目文化完美结合的体现。
2.完善、健全、优化啦啦操赛事机制,发挥啦啦操竞赛规则的导向,推进啦啦操项目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3.啦啦操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教练人才是根本。相关部门要大力加强专门人才的培养,拓宽人才培养途径,要提高啦啦操教练员与裁判员对项目的认知水平,从整体推进我国啦啦操运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