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要重视情感教育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h82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教学并不仅仅是音乐知识的综合传授与音乐技能综合训练的过程,更重要的一点,它是一个引导学生对现代音乐教学艺术的一种感觉、理解的过程。在音乐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情感的因素,将会获得更良好的音乐教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身心发展。那我们音乐教师在实践中究竟应该怎样做呢?
  一、教师自身素质开发
  作为教师自身首先要有对作品的审美感,对作品的深入挖掘的能力,这也是作为音乐老师的重要业务素质之一。作为音乐作品的传播人,在授课之前,应准确理解、把握音乐作品的情感情绪,把握音乐作品的感情脉络。然后把这种感情传给学生们。具体地说就是吃透教材,利用教学内容自身的知识和艺术性,去做必需的引申发挥,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学《卢沟谣》这首歌时,老师对作品时代背景的讲述和歌曲创作的意境进行了研究,知道这首歌用小语言唱出了爱国的大情怀,并结合歌曲搜索相关历史资料,课上结合多媒体课件生动的讲述,这么好的作品陈述引起了学生内心向往,增加听唱的欲望和兴趣,从而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情境,了解它的内容,与作者同悲同愤,这就是音乐感情教学的一个基本阶段,也是学生对作品进一步了解的铺垫。
  与此同时,教师本身还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教师的素质好坏是上好每堂课的关键。当老师的示范唱奏达到规范、传情的境界,学生通过聆听老师的范唱,使学生对作品产生印象和好感,从而受到感染;欣赏课中听老师的范奏,就被乐曲的美所打动,进入乐曲描绘的情景氛围,进而产生学习的热望;随着老师优美的舞姿翩翩起舞,进而体验民族音乐和地域文化的魅力,自觉的对音乐产生兴趣;这样在老师美好情感的带动下,学生会受到熏陶,也会兴趣满满的上好一节课。
  二、不断丰富内心体验
  音乐课是一种形式多样的实践教育活动,在音乐教师的具体组织和教学引导下经常开展。学生受年龄的限制,没有多少生活经验,情感的体验也较浅,随着年龄的增长,情感也就会不断丰富起来。我们的老师要把情绪寓于教学中,调动学生感觉体验。以丰富的感染力为学生表演,用丰富的语言来描述音乐作品的内容,引导学生体验艺术形象,领悟音乐的情感,帮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音乐活动中。
  在学校综合音乐教学中,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地与参加各种各类音乐教育活动,参加各种各类音乐教育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表现,也是丰富学生情感的一种方式:如学完一首歌后,进行一段简单的即兴演出或欣赏一首乐曲,可以用语言来描述内心的经历,或者用图绘来表达一种境界。这一步骤能充分发挥学生艺术的潜能,体现学生主体功能,激发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活动。还可以多听一些悠扬活泼、优美的音乐。用生动的声音来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例如:为了养成低年级的教学习惯,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和兴趣,我将常规的音乐训练与听音训练相结合,如学生进出、师生问好等,都要用音乐来驾驭。课前组织教学,用律动音乐优美的节奏和旋律来组织学生起舞,使孩子兴致洋溢地进入到音乐氛围中。在教学上还结合孩子的特点,注意赔养学生求知的欲望与幻想的能力,选择一些很好的儿童歌曲来欣赏,如《劳动最光荣》,《种太阳》,《七子之歌》,等等,不断地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培养学生的音乐倾听习惯,发挥思维的能力,并不断积累认知音乐的能力。
  三、选择优化教学方法
  在教歌或唱一曲之前,必须研究一下教法。例如:把讨论和欣赏相结合,把演唱和动作相结合,把声乐和器乐相结合等等。在课堂上,要根据不同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把枯燥的、难解的阅读知识联系起来,用一些形象的、直观的教具来引发思想,各学科的知识相互融合,教师、学生、音乐相互融合,把情感的体验贯穿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里。音乐老师每一教歌,都是以对歌曲进行分析,亲切感染的语言,以及优美动听的范唱、范奏,把学生引入作品的情境,让学生感受作品的情感,以引起学生的共鸣与联想。同时激发学生以生动、贴切的语言来描述作品内容,表达他们的思想情感,让他们感同身受。
  赏乐入情:好的音乐把孩子的心灵拨动,得到美的享受,也丰富了自己的情感。在音乐欣赏课上,充分利用各种教学环节,用有启发的问题,给学生一个联想空间,进入音乐的情境中。现行的音乐教材所选的歌曲,都是中外精选的优秀音乐作品。这些作品大多具有清晰的思想和较高的艺术意义,通过渗透的演唱和欣赏,对学生的道德情操有很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例如:学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了解我们国家日新月的变迁,用歌唱抒发对自己故乡的热爱;在唱《国歌》的时候,学生们激发出爱国的情感,让他们了解今天的生活是不容易的。更加愛我国的祖国;学习《卢沟谣》让孩子们走进历史的深处,铭刻历史的瞬间;通过对《我爱你塞北的雪》这首歌的欣赏,学生可以认识到,它用拟人的方式赞美了我们家乡;通过对《春节序曲》这样的优秀民间音乐,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祖国的悠久史文化;《长江之歌》等著作则加深了学生对大好的祖国河山的爱;《爱我中华》使学生感受到我国五十六个国家幸福生活的民族,团结发展。
  参与达情:音乐活动课上,针对学生的特点,可采用综合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教师给予鼓励。如:器乐进课堂,口琴、竖笛、葫芦丝等,演奏适合的乐曲,引导学生根据音乐的意境表现,通过音乐创造活动更好的理解音乐、表现音乐,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从而抒发了内心的情感。
  课外活动:如:小乐队,鼓号,花束,合唱,舞蹈,等,在活动中,大家都会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例如,在合唱队排练过程中,指挥和合唱队之间的配合,唱和伴唱之间的配合,唱和低声之间的配合,等等。这样,就必须培养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点,让他们明白,任何小意的疏忽,都会对整体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失。让学生自幼就养成了团结、顾全大局的道德风范,这种情感教育既发展出学生的性情,又增加了集体合作意识,还培育了学生的开朗性格,与周边人友好、默契相处的能力,为学生未来适应各种人际组合,更好地投身于社会生活,奠定基础。
  四、教师要有百倍热情
  在上音乐课的时候,老师不管是范唱,伴奏,还是语言表达都应该情绪充满,富有表达力,在美好的歌曲中,用自己的动作、表演来感染学生,使他们觉得亲切。我更倾向于用自身的表现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用自己的热情对学生进行鼓舞和鞭策。老师们有饱满的感情,歌声优美,孩子也会精神奕奕,老师如果说话不好听,学生们也就没有精力,演唱不好。老师精心示范,会给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们总是喜欢模仿,老师们的一首美妙的舞姿,一首动听的歌,一句美好的话,一句赞许的微笑,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让他们愉快的心灵中感受到音乐的美好,体会音乐是快乐的。如果教师对学生态度冷漠,学生会对学习的表现表现得非常冷漠,就会使认识过程中出现间断、障碍的现象。教师也要对所有学生的态度诚恳,合理地运用鼓励的话语,这也是教学的法宝,对学生来说,一声“给你赞”“你真棒”“好极了”常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应,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情感的共鸣,心与心拉近距离,使课堂的教学更加有声有色。
  我们一般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不是为了培养特殊的音乐人,而是为了培养他们对艺术的兴趣,能够通过艺术来体验人生的美好。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应充分运用情感教学,以情促美、以情促德、以情促智,使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法能够很好地发挥,只有这种方式才能让我们的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形象,感受音乐的感染力,对音乐艺术产生真正的热爱。
其他文献
摘要:高职院校的“三教”改革在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道路上起到指路牌的作用,进入新时代,高职教育将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将以高职院校思政课入手,与“三教”改革协同发展,提出在“三教”改革的前提下对思政课提出改革优化策略,为思政创新教学方式提供实效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三教”  前言  “三教”改革是落实职业教育的二十项基本要求,也是对高职教育高质
期刊
摘要:伴随教育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地方政府也开始注重构建区域推进教育国际化的系统发展战略,以保证区域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持续性有效性。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教育国际化现状的述评旨在考察区域高校教育国际化在地模式的可行性和研究思路,以期为构建教育国际化在地模式提供立论和决策支持。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高等教育国际化体现国家和区域特色。民族特性和文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关键所在。教育国际化研究开始考虑到不同的国
期刊
摘要:中职卫校的班主任,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他们较少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在就业指导方面欠缺科学性,班主任自身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本文对此提出的解决对策是要明确班主任的岗位职责,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科学的、专业的就业指导,加强自身的思想文化、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建设。  关键词:中职教育;卫生学校;班主任;管理对策  引言: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卫生类中职学
期刊
摘要:习总书记提出思想政治工作要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强调每个教师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教书与育人有效融合,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过程的理想状态,而“课程思政”的提出更是强调了这一教学状态的必要性和常态化。  关键词:行业英语;课程思政  目前中职学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课时有限,涉及的理论面也很狭窄,而且很多都是
期刊
摘要:在高职院校教学中,药理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在医学课程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药理学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渠道,也使得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改进,促进药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使得信息化技术及网络资源可以得到有效的运用,打造精品药理学课程。本文主要对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药理学课程建设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课程教学设计与课程教学改革,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信
期刊
摘要:随着疫情防控期间的各大高校延期开学,线上教学成为高校教学的主流模式。因此引导学生适应线上学习生活就成为辅导员疫情防控期间的必要工作。为适应线上教学活动,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需要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教育学生积极转变学习态度,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同时发挥沟通能力处理好多方关系,做好学校与家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从而培养出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技能专长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疫情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是思政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体现思政课程的先进性和时代性,实现思想教育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要求。本文通过分析目前二者融合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针对性深度融合的路径,旨在切实为提升思想政治课程在新时代进一步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信息技术;思政教育;创新教学模式  引言  网络信息技术的随着社会发展的进程不断变化,思政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各行业的极速发展与改革更新需求的变化,各个产业的技术型人才都面临着储备不足的情况,特别是在一些公共服务行业这种人才缺失的情况更为明显。2030年是国家规划的医药行业“健康中国”节点,也是国家下一步规划的转折点,特别是在今年初2019-nCoV病毒爆发的环境下,高职院校作为国家着重建设的专职技术人员产生地,其药理学课程的优化与诊断改进研究无疑奠定了其未来在高等教育行业的地位,并
期刊
摘要:《人体结构》作为五年制医护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其教学和育人至关重要,将思政与人文教育融入到其教学中,对培养新型技能型、实用型医护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就思政与人文教育融入到人体结构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  关键词:人体结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质教育  教育是人的社会化过程,高职医学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医护人才的使命。因此在职业医学教育中,
期刊
摘要:受高考的影响,学校与学生注意力都在如何提高文化课成绩上,繁重的课业压力使得学生没有时间参加体育活动,阻碍了高中体育教学发展。本文结合高中体育教学实际,以教学现存问题为基础,从四方面讨论了体育教学的创新实施途径,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与制度,体现了体育课堂的实用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高中体育;新课改;创新思维;途径  引言:新课改的发展与深入,促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