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50000平方米的超大规模,高手云集的过招盛宴,2011年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秋冬)博览会(简称intertexfile面料展)于10月18~21日在上海落下帷幕,新产品、新技术、来自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新老面孔,让这一届展会更加精彩纷呈。皇家定制的启迪
经过多年发展,intertextile面料展已成为全球知名度最高、规模最大的行业盛会之一。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断改变对纺织行业产生的深刻影响,越来越多的参展企业和专业采购商对全球面料市场的发展变化、流行趋势、采购方向、商业模式的需求正变得越来越迫切。
intertextile面料展以其专业性,为纺织企业开阔视野、转变观念、了解市场、寻找新商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此次博览会使用了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13个展馆,展出面积达150000平方米,有来自约23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3020家参展商携带最新产品参展。其中国内参展商超过2100家,海外参展商超过920家,比上届增加了近20%。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副会长许坤元、王天凯、杨东辉、高勇、张延恺、孙瑞哲、张莉,秘书长杨纪朝等领导,中国棉花协会名誉会长林乃基,原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季国标、王曾敬,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国际贸促会纺织行业分会常务副会长徐迎新、法兰克福展览(香港)有限公司总经理温婷等主办方领导、以及曾经为纺织工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老干部、老专家以及中国专业观众分别参观了展位。
来到英国赫盾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的展位时,到场的领导、嘉宾以及记者们都对其生产的一款120支、嵌入24K金丝线的超细羊毛面料兴趣盎然,当得知其每米的售价为7500英镑时,现场一片惊叹。公司总裁萨默·乔姆西帕夏向杜钰洲会长介绍道:“这次来参加展会,正是因为我们看好中国的消费市场。像这样高端的产品,我们一年制作成衣不超过10套。在英国,我们的产品服务于上流社会,伊莉莎白女王的座驾内饰,王子们的高级定制,甚至包括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都是我们的客户。因此,在中国,我们相信肯定能找到与我们的品牌定位相匹配的客户。”
许坤元在来到日本东丽纺织公司展位时,仔细观看了其生产的仿鸡皮绒超细纤维面料,并对同行的人说:“与此相同材质和制造技术的面料,我们的企业也做得很好,但是我们缺乏好的设计人才,尤其是在织物结构、颜色和配套设计方面尚有差距,今后要加强这方面的人才培养。”
英国UK Fashion and Texti Je Association再度参加intertextile面料展,为展会带来众多英国纺织品供货商组成英国展团。负责人Paul Algers先生向王天凯介绍说,“我们深信中国市场庞大的发展潜力,英国企业很高兴能在十月的展会上争取这些市场的商机,期望展会空前成功。”加盟英国展团的参展商包括亚伯拉罕·默父子公司、Dormeuil(多美)、贺兰榭瑞(HOIland&Sher~)、HFW有限公司(英国)等。科技创新与技术推进的魔力
这一次,intertextile面料展展会再一次以强大的号召力吸引了海内外知名的参展商,更吸引着众多国际品牌采购商,去年来自109个国家和地区的56645名专业观众到场参观。而2011年的本届面料展创下了17年来的最高纪录,首日参展观众逾13000人,远超去年8000多人的纪录,而总体专业观众的人数在展会第二天就已经过5万人,相较往年都有质的突破。
为更好的服务于展商及专业贸易买家,今年专业观众组织邀请方式更加丰富,同时利用平面媒体及网络媒体扩大辐射面。这一切,正如中国国际贸促会纺织行业分会常务副会长徐迎新所说,展会的成熟正是基于展会一年年循序渐进的努力,“面料展身兼国际面料供应与采购的贸易平台、产业链的桥梁和纽带、科技创新与信息交流的窗口,我们努力要做的不仅是为参展商服务,更是要为中国纺织工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
谈到创新,今年年初,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曾指出,中国纺织工业的软实力、硬实力要靠产品来体现,要以纺织服装产业链集成创新重塑商业模式。产品创新是中国纺织工业创新驱动的聚焦点。只有把硬实力和软实力结合好,才能增强纺织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软实力,这一次成为intertextile面料展群芳争艳的焦点。上海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本次可谓是重拳出击,推出了葆莱纤维咖啡炭产品、葆莱纤维库思玛凉感(凉爽玉)产品、葆莱纤维派丝特系列、里奥竹纤维等新产品。
“咖啡炭”,这个听上去噱头十足的词汇让许多来到上海纺织集团展位上的专业观众们都感到十分新鲜。其品牌经理邹冰介绍说,所谓咖啡炭纤维产品是利用咖啡渣吸附异味、除湿导汗快、可循环利用的特点,把咖啡渣回收再利用制成的产品,可以消臭、升温、快干,带给消费者一种享受清爽舒适的触觉,更重要的是能够回收再利用,不增加地球的负担。
邹冰说,咖啡炭产品自面市后就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多家知名企业都推出了咖啡炭纤维系列产品,将咖啡炭纤维应用在时尚服饰、休闲服饰、运动服饰等产品中。与此同时,其葆莱纤维库思玛凉感(凉爽玉)产品可以永久且不断释放冷元素,它含有矢然的矿物质,产品接触肌肤后会产生1—2度的瞬间凉感,经太阳光长时间照射后的皮肤接触产品会产生5—6度的凉感温差,让人更加舒适。此外,几度的温差还可使室内空调温度调高1度,节能减排。
一直以“原汁原味意大利”为主旨的湖北迈亚股份有限公司,本次围绕新颖雅致的高品质套西、修身耍酷的韩式套西、轻松时尚的休闲单西、保暖修身的易打理裤料、粗犷硬朗的大衣中偻、特殊功能的职装、可水洗的羊毛床品等七大市场需求推出新品系列。迈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济方告诉记者,公司今年上半年销售额增长35%,但外销增长不到10%,内销贡献大,今年内外销比例是7比3,明年要达到8比2。
而以时尚毛纺为代表产品的江苏丹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在本次展会上将主推弹性面料“Danmao Stretch”,这是一款由丹毛自主研发的新产品,本次在intertextile面料展亮相是这款已申请了专利的丹毛新产品的首发。据了解,这款面料的弹性功能并非来自于莱卡纤维,但是保型性很好,生产过程低碳环保,节约能源。
此外,本次展会上,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亚麻面料成为了海内外采购商、服装企业、专家学者趋之若鹜的最大亮点。其中来自江苏苏州的亚麻面料领军企业——新申集团成为了此次展会亮点中的亮点,受到了海内外采购商、服装企业、经销商、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
除了展示最新的产品与技术,intertextile面料展还实实在在地把纺织新技术与企业的新品研发有效对接起来。本届博览会特别安排了26场技术推介会,利用“技术创新空间”促成高新技术与 面料研发联姻,推动中国纺织面料行业的发展落在实处。以消费者的热爱为本
金秋十月,intertextile面料展以其强大的展商阵容,专业、时尚、生动的相关活动,国际化人性的服务理念,呈现给海内外专业人士一场高水准的行业盛宴。
在这里,intertextile面料展成为了行业和企业寄予了厚望的载体,除了其不可替代的商贸平台价值,也在不断利用其庞大影Ⅱ向力和传播力,发挥巨大的示范效应和推广效应,体现出其难能可贵的行业引导价值,继续助推中国纺织行业的发展,为中国纺织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前进方向。
在德国企业Dralon的展位上,该公司的负责人向杜钰洲会长介绍说,该公司是欧洲最大的涤纶超细纤维面料生产企业,且专门面向日本和中国市场的大众消费者进行产品开发。而杜钰洲也指出,化纤企业一定要研究大众的消费需求,我们需要碳纤维这样的高科技产品,但也要针对日常消费需求不断开发新产品。
如何以消费者为本来开发新产品,创新新技术?这一点成为众多企业们竞争的焦点。本届博览会上,有两大令人期待的特色区域:内衣与牛仔面料区,工艺精良的产品、绚丽夺目的色彩、搭配独树一帜的设计,完美演绎并深情诠释了参展商带来的最新产品。位于W3馆的内衣面料区云集了海内外40多家优质的内衣面料生产商,展示采用了最新材料与独特的设计制造的产品,吸引众多业界目光,与此同时,大会采用流线型的展位搭建设计点缀雅致的蕾丝绣花图案,与柔软的面料相结合,充分展现内衣面料的时尚与浪漫。
位于W4馆的牛仔面料区一直深受时尚界的钟爱,结合牛仔元素的独特展位设计,参展产品将全方位演绎牛仔面料的休闲、狂野、活力与性感魅力。国内70多家知名牛仔色织布生产商组成的方阵让人们对于“牛仔”有了别样的体验。
如今,在纺织行业一片“创新”的呼声中,牛仔面料也打破了原有的“大众”印象,不仅在创新上独树一帜,也在追求“高端”的地位,众多国际高端品牌也将牛仔产品推上了各大时装周的T形台,相应的,高端牛仔面料品牌应运而生。致力于牛仔面料生产的广州北江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顾翔告诉记者,作为第一家建立高端品牌的牛仔面料生产企业,北江纺织要做的,不仅仅是紧随市场潮流,最根本的是要以消费者为导向,来实现自己的产品升级,设计优化。“现在的原材料成本以及各种风险的增加,使得任何企业都必须正视自己的生存空间,这也更让我们这些品牌企业认识到,忠实地为客户服务,为消费者服务有多重要。我们的公司如今在面料研发上更加倾向于与我们的客户一起努力,从面料研发上就在消费者的喜好上做文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产品为大众服务。”
总经理顾翔介绍说,如今,他们的客户遍布很多国内的知名企业,如以纯,美特斯邦威,卡宾等。北江几乎每半年就开发一百多条新品,季节性的系列开发更加注重细节变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准确的迎合市场,甚至引导市场。
另外,本届展会上,面料流行趋势和辅料流行趋势发布区也别具特色,尤其是辅料流行趋势发布区,独特的创意,斑斓的色彩和各企业的最新产品完美结合,将最新流行趋势都展现于观众眼前,别具创意。
众所周知,国内需求已成为中国纺织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过去五年中,纺织服装行业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增长,而且预期今后一段时期内还将继续这一强劲的发展势头。因此,对国内的服装加工企业来说,除了不断提高产能之外,如何提升整体设计、品质以及品牌知名度至关重要。
“如今的中国消费者在选购服饰产品时已不再仅考虑价格,而会综合考虑服装的质量、款式及功能等因素。消费者对于服装时尚度、品质感及功能性诉求的不断提高也成为国内服装品牌和面料商所面对的挑战。”一位国内服装生产企业的面料采购经理告诉记者,“所以,其实最根本的,还是要以大众的需求为导向,甚至要从纤维的创新开发开始,一直到面料包括服装的生产都要紧抓这一点,否则,盲目的创新,只会成为没有根基的改变,不会真正地创造生产力。”苦练内功乃王道
“通过‘十一五’的调整升级,中国的纺织工业在新技术、新工艺,在环保、节能减排方面,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理论上,而是实实在在地落到实处。”中国国际贸促会纺织行业分会常务副会长徐迎新说道。“从今年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内销数据较去年同期提高了一个点,这说明强劲的内需市场给国内企业提供了机遇,也说明了国内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由于欧美市场的不景气,近两年,许多企业的出口业务频频受阻,在国家扩内需、保增长的号召下,许多企业抓住了国内市场增长所带来的商机,企业的销售额并没有受外需市场的减缓而下降,反而由于扩大了内需市场份额,整体销售额呈现增长态势。
然而,困难依然还在。近年来,我国纺织行业的外部发展环境更加复杂,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市场需求不足而且变化加快,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劳动力、能源等要素成本持续上涨,融资难、用工荒等问题凸现,企业经营风险加大。
也正是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中国纺织业要做的,就正是如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所言,将硬实力与软实力相结合,无论是产品创新、技术改造还是渠道建设、模式探索,企业要做的必然是“苦练内功”。
在本届展会上,不难看出,无论是最新面料产品的开发,还是最新纤维技术的应用,来自英国和日本、德国的许多企业,相较国内的企业,都更胜一筹。这种领先,不仅仅体现在某一项技术的超前,更重要的,是品牌文化的塑造以及核心竞争力的积累。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在“天虹·2011中国纺织市场论坛”上指出:“世界还在为走出危机而探索,中国按照‘十二五’规划,正在转变发展方式,稳步推进。在转变发展方式的过程中,我们对于纺织工业的市场变化和前景,应该有更深刻的认识。”杜钰洲还强调:“找准目标非常重要!
‘十二五’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指导思想就是扩大内需,内需是我们纺织工业发展的第一动力。今后的5到10年,中国扩大内需对纺织工业来讲,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遇。”
正如杜钰洲所言:“我们纺织行业是最开放的,我们不怕竞争,融入全球化有利于我们用国际先进技术来提高自身,有利于我们学会产品研究和开发,有利于我们利用国际人才和国际营销渠道。”
经过多年发展,intertextile面料展已成为全球知名度最高、规模最大的行业盛会之一。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断改变对纺织行业产生的深刻影响,越来越多的参展企业和专业采购商对全球面料市场的发展变化、流行趋势、采购方向、商业模式的需求正变得越来越迫切。
intertextile面料展以其专业性,为纺织企业开阔视野、转变观念、了解市场、寻找新商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此次博览会使用了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13个展馆,展出面积达150000平方米,有来自约23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3020家参展商携带最新产品参展。其中国内参展商超过2100家,海外参展商超过920家,比上届增加了近20%。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副会长许坤元、王天凯、杨东辉、高勇、张延恺、孙瑞哲、张莉,秘书长杨纪朝等领导,中国棉花协会名誉会长林乃基,原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季国标、王曾敬,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国际贸促会纺织行业分会常务副会长徐迎新、法兰克福展览(香港)有限公司总经理温婷等主办方领导、以及曾经为纺织工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老干部、老专家以及中国专业观众分别参观了展位。
来到英国赫盾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的展位时,到场的领导、嘉宾以及记者们都对其生产的一款120支、嵌入24K金丝线的超细羊毛面料兴趣盎然,当得知其每米的售价为7500英镑时,现场一片惊叹。公司总裁萨默·乔姆西帕夏向杜钰洲会长介绍道:“这次来参加展会,正是因为我们看好中国的消费市场。像这样高端的产品,我们一年制作成衣不超过10套。在英国,我们的产品服务于上流社会,伊莉莎白女王的座驾内饰,王子们的高级定制,甚至包括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都是我们的客户。因此,在中国,我们相信肯定能找到与我们的品牌定位相匹配的客户。”
许坤元在来到日本东丽纺织公司展位时,仔细观看了其生产的仿鸡皮绒超细纤维面料,并对同行的人说:“与此相同材质和制造技术的面料,我们的企业也做得很好,但是我们缺乏好的设计人才,尤其是在织物结构、颜色和配套设计方面尚有差距,今后要加强这方面的人才培养。”
英国UK Fashion and Texti Je Association再度参加intertextile面料展,为展会带来众多英国纺织品供货商组成英国展团。负责人Paul Algers先生向王天凯介绍说,“我们深信中国市场庞大的发展潜力,英国企业很高兴能在十月的展会上争取这些市场的商机,期望展会空前成功。”加盟英国展团的参展商包括亚伯拉罕·默父子公司、Dormeuil(多美)、贺兰榭瑞(HOIland&Sher~)、HFW有限公司(英国)等。科技创新与技术推进的魔力
这一次,intertextile面料展展会再一次以强大的号召力吸引了海内外知名的参展商,更吸引着众多国际品牌采购商,去年来自109个国家和地区的56645名专业观众到场参观。而2011年的本届面料展创下了17年来的最高纪录,首日参展观众逾13000人,远超去年8000多人的纪录,而总体专业观众的人数在展会第二天就已经过5万人,相较往年都有质的突破。
为更好的服务于展商及专业贸易买家,今年专业观众组织邀请方式更加丰富,同时利用平面媒体及网络媒体扩大辐射面。这一切,正如中国国际贸促会纺织行业分会常务副会长徐迎新所说,展会的成熟正是基于展会一年年循序渐进的努力,“面料展身兼国际面料供应与采购的贸易平台、产业链的桥梁和纽带、科技创新与信息交流的窗口,我们努力要做的不仅是为参展商服务,更是要为中国纺织工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
谈到创新,今年年初,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曾指出,中国纺织工业的软实力、硬实力要靠产品来体现,要以纺织服装产业链集成创新重塑商业模式。产品创新是中国纺织工业创新驱动的聚焦点。只有把硬实力和软实力结合好,才能增强纺织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软实力,这一次成为intertextile面料展群芳争艳的焦点。上海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本次可谓是重拳出击,推出了葆莱纤维咖啡炭产品、葆莱纤维库思玛凉感(凉爽玉)产品、葆莱纤维派丝特系列、里奥竹纤维等新产品。
“咖啡炭”,这个听上去噱头十足的词汇让许多来到上海纺织集团展位上的专业观众们都感到十分新鲜。其品牌经理邹冰介绍说,所谓咖啡炭纤维产品是利用咖啡渣吸附异味、除湿导汗快、可循环利用的特点,把咖啡渣回收再利用制成的产品,可以消臭、升温、快干,带给消费者一种享受清爽舒适的触觉,更重要的是能够回收再利用,不增加地球的负担。
邹冰说,咖啡炭产品自面市后就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多家知名企业都推出了咖啡炭纤维系列产品,将咖啡炭纤维应用在时尚服饰、休闲服饰、运动服饰等产品中。与此同时,其葆莱纤维库思玛凉感(凉爽玉)产品可以永久且不断释放冷元素,它含有矢然的矿物质,产品接触肌肤后会产生1—2度的瞬间凉感,经太阳光长时间照射后的皮肤接触产品会产生5—6度的凉感温差,让人更加舒适。此外,几度的温差还可使室内空调温度调高1度,节能减排。
一直以“原汁原味意大利”为主旨的湖北迈亚股份有限公司,本次围绕新颖雅致的高品质套西、修身耍酷的韩式套西、轻松时尚的休闲单西、保暖修身的易打理裤料、粗犷硬朗的大衣中偻、特殊功能的职装、可水洗的羊毛床品等七大市场需求推出新品系列。迈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济方告诉记者,公司今年上半年销售额增长35%,但外销增长不到10%,内销贡献大,今年内外销比例是7比3,明年要达到8比2。
而以时尚毛纺为代表产品的江苏丹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在本次展会上将主推弹性面料“Danmao Stretch”,这是一款由丹毛自主研发的新产品,本次在intertextile面料展亮相是这款已申请了专利的丹毛新产品的首发。据了解,这款面料的弹性功能并非来自于莱卡纤维,但是保型性很好,生产过程低碳环保,节约能源。
此外,本次展会上,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亚麻面料成为了海内外采购商、服装企业、专家学者趋之若鹜的最大亮点。其中来自江苏苏州的亚麻面料领军企业——新申集团成为了此次展会亮点中的亮点,受到了海内外采购商、服装企业、经销商、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
除了展示最新的产品与技术,intertextile面料展还实实在在地把纺织新技术与企业的新品研发有效对接起来。本届博览会特别安排了26场技术推介会,利用“技术创新空间”促成高新技术与 面料研发联姻,推动中国纺织面料行业的发展落在实处。以消费者的热爱为本
金秋十月,intertextile面料展以其强大的展商阵容,专业、时尚、生动的相关活动,国际化人性的服务理念,呈现给海内外专业人士一场高水准的行业盛宴。
在这里,intertextile面料展成为了行业和企业寄予了厚望的载体,除了其不可替代的商贸平台价值,也在不断利用其庞大影Ⅱ向力和传播力,发挥巨大的示范效应和推广效应,体现出其难能可贵的行业引导价值,继续助推中国纺织行业的发展,为中国纺织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前进方向。
在德国企业Dralon的展位上,该公司的负责人向杜钰洲会长介绍说,该公司是欧洲最大的涤纶超细纤维面料生产企业,且专门面向日本和中国市场的大众消费者进行产品开发。而杜钰洲也指出,化纤企业一定要研究大众的消费需求,我们需要碳纤维这样的高科技产品,但也要针对日常消费需求不断开发新产品。
如何以消费者为本来开发新产品,创新新技术?这一点成为众多企业们竞争的焦点。本届博览会上,有两大令人期待的特色区域:内衣与牛仔面料区,工艺精良的产品、绚丽夺目的色彩、搭配独树一帜的设计,完美演绎并深情诠释了参展商带来的最新产品。位于W3馆的内衣面料区云集了海内外40多家优质的内衣面料生产商,展示采用了最新材料与独特的设计制造的产品,吸引众多业界目光,与此同时,大会采用流线型的展位搭建设计点缀雅致的蕾丝绣花图案,与柔软的面料相结合,充分展现内衣面料的时尚与浪漫。
位于W4馆的牛仔面料区一直深受时尚界的钟爱,结合牛仔元素的独特展位设计,参展产品将全方位演绎牛仔面料的休闲、狂野、活力与性感魅力。国内70多家知名牛仔色织布生产商组成的方阵让人们对于“牛仔”有了别样的体验。
如今,在纺织行业一片“创新”的呼声中,牛仔面料也打破了原有的“大众”印象,不仅在创新上独树一帜,也在追求“高端”的地位,众多国际高端品牌也将牛仔产品推上了各大时装周的T形台,相应的,高端牛仔面料品牌应运而生。致力于牛仔面料生产的广州北江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顾翔告诉记者,作为第一家建立高端品牌的牛仔面料生产企业,北江纺织要做的,不仅仅是紧随市场潮流,最根本的是要以消费者为导向,来实现自己的产品升级,设计优化。“现在的原材料成本以及各种风险的增加,使得任何企业都必须正视自己的生存空间,这也更让我们这些品牌企业认识到,忠实地为客户服务,为消费者服务有多重要。我们的公司如今在面料研发上更加倾向于与我们的客户一起努力,从面料研发上就在消费者的喜好上做文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产品为大众服务。”
总经理顾翔介绍说,如今,他们的客户遍布很多国内的知名企业,如以纯,美特斯邦威,卡宾等。北江几乎每半年就开发一百多条新品,季节性的系列开发更加注重细节变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准确的迎合市场,甚至引导市场。
另外,本届展会上,面料流行趋势和辅料流行趋势发布区也别具特色,尤其是辅料流行趋势发布区,独特的创意,斑斓的色彩和各企业的最新产品完美结合,将最新流行趋势都展现于观众眼前,别具创意。
众所周知,国内需求已成为中国纺织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过去五年中,纺织服装行业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增长,而且预期今后一段时期内还将继续这一强劲的发展势头。因此,对国内的服装加工企业来说,除了不断提高产能之外,如何提升整体设计、品质以及品牌知名度至关重要。
“如今的中国消费者在选购服饰产品时已不再仅考虑价格,而会综合考虑服装的质量、款式及功能等因素。消费者对于服装时尚度、品质感及功能性诉求的不断提高也成为国内服装品牌和面料商所面对的挑战。”一位国内服装生产企业的面料采购经理告诉记者,“所以,其实最根本的,还是要以大众的需求为导向,甚至要从纤维的创新开发开始,一直到面料包括服装的生产都要紧抓这一点,否则,盲目的创新,只会成为没有根基的改变,不会真正地创造生产力。”苦练内功乃王道
“通过‘十一五’的调整升级,中国的纺织工业在新技术、新工艺,在环保、节能减排方面,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理论上,而是实实在在地落到实处。”中国国际贸促会纺织行业分会常务副会长徐迎新说道。“从今年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内销数据较去年同期提高了一个点,这说明强劲的内需市场给国内企业提供了机遇,也说明了国内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由于欧美市场的不景气,近两年,许多企业的出口业务频频受阻,在国家扩内需、保增长的号召下,许多企业抓住了国内市场增长所带来的商机,企业的销售额并没有受外需市场的减缓而下降,反而由于扩大了内需市场份额,整体销售额呈现增长态势。
然而,困难依然还在。近年来,我国纺织行业的外部发展环境更加复杂,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市场需求不足而且变化加快,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劳动力、能源等要素成本持续上涨,融资难、用工荒等问题凸现,企业经营风险加大。
也正是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中国纺织业要做的,就正是如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所言,将硬实力与软实力相结合,无论是产品创新、技术改造还是渠道建设、模式探索,企业要做的必然是“苦练内功”。
在本届展会上,不难看出,无论是最新面料产品的开发,还是最新纤维技术的应用,来自英国和日本、德国的许多企业,相较国内的企业,都更胜一筹。这种领先,不仅仅体现在某一项技术的超前,更重要的,是品牌文化的塑造以及核心竞争力的积累。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在“天虹·2011中国纺织市场论坛”上指出:“世界还在为走出危机而探索,中国按照‘十二五’规划,正在转变发展方式,稳步推进。在转变发展方式的过程中,我们对于纺织工业的市场变化和前景,应该有更深刻的认识。”杜钰洲还强调:“找准目标非常重要!
‘十二五’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指导思想就是扩大内需,内需是我们纺织工业发展的第一动力。今后的5到10年,中国扩大内需对纺织工业来讲,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遇。”
正如杜钰洲所言:“我们纺织行业是最开放的,我们不怕竞争,融入全球化有利于我们用国际先进技术来提高自身,有利于我们学会产品研究和开发,有利于我们利用国际人才和国际营销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