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新课程理念下生物实验教学与技能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ts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中学的生物学教育改革严重滞后,生物学科被认为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特别在生物学实验教学中,过多强调书本知识和应试能力,普遍存在以看代做、以讲代做、甚至以练代做的现象,实验开课率严重不足。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教学的课时不足,要赶进度”、“实验课没有效果,不如看看录像”、“与考试评价相关性不大”、“学生不重视实验,实验课课堂纪律难以维持”、“实验条件有限”等原因占很大的比例。总体强调客观原因的較多,较少涉及主观原因。事实上,教师的教学观念直接影响教学方法和教学行为。如何搞好中学生物实验教学,如何通过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验分析能力,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生物教师在思想意识上要重视实验,不断改进教学教学方式方法。
  一、充分认识实验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作用
  1.实验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基础
  实验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为中学生物教学提供了生动直观的实践平台。实验教学是一种典型的体验式学习,从感性到理性,从抽象到具体,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教学实践证明,在生物教学中运用实验,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事实、概念、原理,掌握生物学实验技能和培养科学精神,为达到生物教学的总体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2.实验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生物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通过实验使学生的动眼、动手和动脑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观察实验,调动多感官直接感知事物本身,增强直接经验,获得生动表象,并作为形成概念、理解原理和掌握规律的依据。纵观生物科学的发展历史,它的每项发现都同实验分不开,从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到沃森、克里克的“DNA双螺旋结构”无不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
  3.实验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方式
  教育家布鲁纳指出,教学不应该“奉送真理”,而应该“教人发现真理”。实践是创新的摇篮,学生以实验活动为中心,以探究为出发点,从“做”中“学”。通过实验教学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培养有重要作用。实验过程既是文化知识的复习运用与实践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团结协作的个性品质的重要过程。
  二、充分尊重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1.创造宽松和谐的实验环境
  要相信学生,让学生在实验中大胆提问,大胆设想,大胆选择,大胆创新,给学生自主研究实验的机会。使学生的情绪、情感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从而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让学生在这种自主实验的过程中对实验现象进行主动分析,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技巧和方法。
  2.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实验教学中,要使学生树立起自信、自尊、主动积极的学习观念,端正学习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在实践过程中,自己去想、去做,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只提出选题和要求,学生自主去实现,去完成。通过这样的实验教学,学生能够亲自体验思维的奥妙和创造的神奇,从而逐步养成创新思维的习惯。
  3.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
  在很多学生实验中,实验材料、试剂都是书本上指定的,课前由教师准备好的。学生通过实验达到什么目的,需要哪些器材,以及实验方法,教材都事先做了具体的规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完全是不用思考的机械操作者,甚至到结束都没留下完整的印象。这种教学没有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和余地,虽然对于培养学生实验基本技能有一定作用,但是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必然有所欠缺。而现代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因此,教师可结合具体实验,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实验研究方法,然后提出要探究的问题,让他们自己主动查找资料,弄清实验原理,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把教材中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索性实验。例如,《细胞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是一个验证性实验,课本上要求用0.3g/ml的蔗糖溶液和紫色的洋葱,可能会有学生提出可不可以改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或同浓度的其他溶液(如0.3g/ml的NaC1溶液)来替代?换用其他材料能否发生质壁分离的现象?如果学生有了这样的疑问,就要鼓励他们通过实验来解答,组织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包括改变试剂浓度和换用其他材料,分组讨论确定切实可行的实验设计。通过这样的探索,既可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科学思维能力。
  三、充分利用实验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1.分析实验材料用具
  启发学生想一想,为什么用这种材料?可否用其他材料替代?例如:“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取材部位应该是在新鲜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紫色较深处,如果在内表皮取材或用其他无色材料,则往往不易观察到明显的液泡变化。又如,在做“渗透作用”这一实验前,“半透膜”的材料也可由学生自己寻找。课本上用的是动物膀胱膜,要大量获得膀胱膜并不十分容易。那么,能否采用其他材料做半透膜呢?这时,有人可能会想到用鸡蛋膜、玻璃纸或鱼鳔等,不妨把这些材料都找出来,逐个实验会发现鸡蛋膜和鱼鳔是较为理想的实验材料。这样不仅可使学生获得某种程度上的成就感,而且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分析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教给学生探究未知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学生在实验中不能只按规定的步骤机械操作,满足于既定结果的出现。教师要指导学生理解实验程序,分析实验中每一步骤的作用,每一个处理的意义。既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做,又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思考步骤换一下是否可以?条件可否改变?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在学生明确实验原理和方法后可以先播放几段实验步骤有缺漏或次序颠倒的录像,让学生分析实验结果的可能情况,然后做实验。如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中漏掉解离或漂洗等步骤会怎样?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的实验设计及结果的实验中,实验试剂斐林试剂是否可以用碘液代替?
  3.分析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的分析和探索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学生实验能力的重要表现。有时,实验不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此时,要鼓励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并通过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实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中还原糖的鉴定实验结果不变砖红色,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分析原因:(1)是否温度不适合,过高或过低?(2)检验用的试剂是否使用正确?(3)斐林试剂是否现配现用?又如: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结果中四条色素带部分或者全部不明显,老师可提示:(1)是否无水乙醇用量过多,导致滤液太稀;(2)叶片是否新鲜,是否取用的幼嫩叶过多;(3)研磨时是否忘记加入CaCO;(4)划滤液细线时是否重复画线;(5)层析时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是否被层析液没及过,等等。这样一来,对知识的引用能力和领悟能力得到了发展,提高了综合处理生物学信息的能力。
  实验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巩固学生实验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生物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主要途径。从高考改革的趋势看,命题正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方向发展,近几年的生物高考试题都对实验能力进行了重点考查。重视实验教学,加强对学生实验分析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对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是应对高考,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盱眙县是2013年江苏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试点县,2014年评定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示范县。自2013年以来,盱眙县农广校作为全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心,为了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有效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培育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经过实践,总结了一套运行规范、操作性强的培训流程。坚持流程化管理,坚持规范化培训,坚持参与式教学,训前注重学员需求的调研分析和入学教育,训中加
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论述了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实现中国梦,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因此在新常态背景下, 加强国有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
近年来因高胆固醇血症引发缺血性中风的发病率在增加。高血脂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只有在患病一段时间后,才会表现为头晕、胸闷、心悸、神疲乏力、失眠健忘等症状,所以别不拿高血脂当回事。  高血脂危害遍及全身  如果血脂过高,就容易住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小斑块(就是我们常说的“动脉粥样硬化”),这些“斑块”增多、增大,逐渐堵塞血管,使血流变慢,严重时血流被中断,就会引起心脑血管病、高血压、肾动脉硬化、肾功能
期刊
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的改革是化学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新课改特别重视化学实验教学,并特别强调要改进传统的实验方式、方法。探究是学习化学重要手段,它往往在实验中进行。实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与手段,也是化学教学中的一种基本的教学手段。在新课改理念的倡导下,我们要积极地改进化学实验,不断优化实验教学。  一、做好演示实验,使抽象的理论知识直观化  化学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目的:探究糖尿病合并脑卒中后低血糖症的观察与护理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96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后低血糖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均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
XML 是新一代网络数据表示、传递和交换的标准,是 Internet 环境中跨平台的、依赖于内容的技术,其应用已经渗透到与网络数据处理相关的各个领域.现主要介绍了与 XML 相关的一
化学是自然科学中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它是在原子和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递变规律的科学。化学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武器,人类的衣食住行,防病治病,资源利用、能源利用……样样都离不开化学,可以说化学已成为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因此对学生的化学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化学学科具有知识点既多又分散,并且大量的知识需要识记的特点,不能直接套用以前学习数学、物理
摘 要: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中一个重要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原则,也是当前教育界的一个热点话题。本文旨在阐述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教学策略:激发兴趣,营造氛围,体验探究,鼓励质疑,改革评价方法。  关键词: 初中化学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策略  长期以来,中学化学教学一直受凯洛夫“讲解—接受”教学模式的影响和束缚,“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的现象
本文基于EN 62493:2010叙述了EMF对人体的影响,介绍了照明设备电磁辐射测量的技术要求,分析了EN62493与EN55015测试项目的异同点,重点说明了感应电流密度的测量方法.
湖南省石门县自2012年成为全国首批100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以来,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始终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一项事业来抓,成立了县长任组长的新型职业农民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