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验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感知、体验、自主构建学习过程的活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本文以我校机器人科技社团活动为例,简述体验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环节及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策略。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创新思维;教学策略
与传统教学相比,新课标理念倡导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前提,其中创新思维是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一、相关概念涵义
1. 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涵义
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基于一定理论指导,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积极创设各种情境或模拟相关应用场景以安排教学活动,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一种教学观、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
体验式教学借鉴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最新研究成果,依据现代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形成了有别于传统教学方式的新型模式。在体验式教学模式中,老师为了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需要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让知识融于情境之中,引发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情境中探索,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知识。同时,体验式教学模式创设了一种互动的交流形式,强调师生间的情感体验,教学过程是师生间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互的过程。总之,体验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体验教学过程,调动其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亲历中感知感悟,在实践中证实,从而达到自主发展的目的。
2. 创新思维的涵义
思维是借助中介物去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需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等操作活动来实现。创新思维也可叫做创造性思维,是指在活动中以新异、独创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它是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等多种思维活动的综合表现,人们一般把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和敏感性作为创新思维能力的判断标准。
二、体验式教学模式下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机器人科技活动凭借趣味性、综合性、高效性等特点,能够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提供良好的技术与环境支持。因此,在机器人科技活动中,探讨体验式教学模式下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对于当前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 创设情境,启动体验,培养形象思维
体验式教学法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受,教师应尽可能地利用可视、可听、可感的多功能教学媒体和教具,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和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全身心地进行思考体验和行动体验,从而达到“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思”的课堂教学效果,使课堂学习高效开展。
例如,在“认识机器人”一节中,教师展示了“小迪”机器人,并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地图,地图中有升旗台、加油站、火源点,让学生通过“小迪”身上的编程按键,亲自为“小迪”设计行走线路和动作:当“小迪”来到升旗台前时,就停下来奏国歌;当来到加油站前时,就停下来加油;当来到火源点时,就开启身上风扇,吹灭火源。通过创设情境,每位学生都跃跃欲试,学习机器人的兴趣和热情被充分激发,启动了体验之旅,培养了对机器人的形象思维,为接下来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2. 设计问题,激活体验,培养逻辑思维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里的“问得巧”指的就是要讲究提问的方法和技巧。在体验式教学法中,设计问题时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经历,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有针对性。有针对性的问题能激活思维活动,促进学生思考;能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②注意梯度。问题难度应是从易到难、从简单到综合的梯度过程,让问题引导学生不断进行探索。③注意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有机结合。封闭性问题,能明确引导学习知识点;开放性问题,能有效培养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体验活动。两者要有机结合,做到有的放矢。
一个好的问题,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体验。例如,学生体验了“小迪”机器人能感应外界环境,并能自动执行动作等功能之后。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接着设计问题1:机器人为什么能感应外界环境?这时,学生就会认真地研究“小迪”机器人的身体,在它身上找到了各种感应器,自然地过渡到感应器内容的学习活动。设计问题2:机器人为什么能自动执行动作?学生回忆到“小迪”身上的编程按键,知道了要让“小迪”做动作,必须先进行按键编程。这样,自然地引出“程序”概念。问题设计3:如果让你设计,你想设计出什么功能的机器人?这个属于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发挥创意,展开联想,各抒己见,充分激活体验。通过设计问题,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有助于引导学生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转化。
3. 交流感悟,升华体验,培养发散思维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教学不仅仅是种告诉,更不是简单地告诉。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实践的一个体验、感悟过程。”学生在探究机器人活动过程中,都会碰到各种难题,一时无法解决。这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让学生尝试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问题,多找一种解决办法,培养发散思维。当学生通过多次尝试之后,问题解决了,快乐的心情会油然而生;当问题总无法得到解决,学生会感到沮丧,这些现象都很正常。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交流心得体会,把快乐的、沮丧的都分享出来,这样,一份快乐会变成全部人的快乐,难题会在众人的帮助下得到解决。
例如,在学习步进电机的内容时,同学们很快便学会接线,实现电机的正转或反转,初步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快乐时,很快又被难住了,如何实现控制电机正反转?很多同学不知如何实现,正当一筹莫展时,老师及时进行引导:步进电機正转和反转是如何实现的?什么是步进电机的方向信号?如何控制电机的方向信号?同学们可从多角度思考,尝试多种解决办法。经过一番探究,查阅学习资料,有的同学开始感悟了,提出可通过改变控制系统的方向信号来控制电机的方向信号;有的提出可通过调整步进电机的接线来改变方向。通过这种互动、交流,集体智慧得到交融,学生对学习内容感悟更深,进一步升华体验,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4. 实践创新,践行体验,培养创造性思维
体验式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力求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达到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积极的情感将会促进实践创新和创造热情。
机器人活动作为一项科技实践活动,讲究在实践中应用,在实践中创新,关注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因此,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通过适时组织机器人比赛活动,发掘优秀学生和优秀作品,带动实践活动持续开展。例如:曾庆樾同学在学习了机器人知识之后,学以致用,创作作品“智能书桌”,该作品具有智能台灯控制、坐姿纠正、久坐提醒、恒温水杯等功能,获得广东省第十七届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创意设计二等奖。学生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践行体验,亲历机器人作品的设计、制作、安装、调试全过程,知识得到巩固、技能得到提升、创造性思维也得到很好的培养。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本质,创新思维是创新教育的核心,体验是创新思维培养的途径。体验总是与个体的自我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密切相关。在积极的体验中,个体可以展开“幻想”的翅膀,不断产生新的联想。所以,体验式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习惯。
参考文献:
[1]杨通宇等.体验教学的理论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6(4).
[2]黄堂红,李志河,陈东.基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整合[J].现代教育技术,2005(04):42-45.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创新思维;教学策略
与传统教学相比,新课标理念倡导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前提,其中创新思维是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一、相关概念涵义
1. 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涵义
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基于一定理论指导,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积极创设各种情境或模拟相关应用场景以安排教学活动,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一种教学观、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
体验式教学借鉴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最新研究成果,依据现代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形成了有别于传统教学方式的新型模式。在体验式教学模式中,老师为了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需要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让知识融于情境之中,引发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情境中探索,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知识。同时,体验式教学模式创设了一种互动的交流形式,强调师生间的情感体验,教学过程是师生间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互的过程。总之,体验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体验教学过程,调动其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亲历中感知感悟,在实践中证实,从而达到自主发展的目的。
2. 创新思维的涵义
思维是借助中介物去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需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等操作活动来实现。创新思维也可叫做创造性思维,是指在活动中以新异、独创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它是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等多种思维活动的综合表现,人们一般把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和敏感性作为创新思维能力的判断标准。
二、体验式教学模式下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机器人科技活动凭借趣味性、综合性、高效性等特点,能够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提供良好的技术与环境支持。因此,在机器人科技活动中,探讨体验式教学模式下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对于当前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 创设情境,启动体验,培养形象思维
体验式教学法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受,教师应尽可能地利用可视、可听、可感的多功能教学媒体和教具,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和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全身心地进行思考体验和行动体验,从而达到“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思”的课堂教学效果,使课堂学习高效开展。
例如,在“认识机器人”一节中,教师展示了“小迪”机器人,并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地图,地图中有升旗台、加油站、火源点,让学生通过“小迪”身上的编程按键,亲自为“小迪”设计行走线路和动作:当“小迪”来到升旗台前时,就停下来奏国歌;当来到加油站前时,就停下来加油;当来到火源点时,就开启身上风扇,吹灭火源。通过创设情境,每位学生都跃跃欲试,学习机器人的兴趣和热情被充分激发,启动了体验之旅,培养了对机器人的形象思维,为接下来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2. 设计问题,激活体验,培养逻辑思维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里的“问得巧”指的就是要讲究提问的方法和技巧。在体验式教学法中,设计问题时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经历,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有针对性。有针对性的问题能激活思维活动,促进学生思考;能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②注意梯度。问题难度应是从易到难、从简单到综合的梯度过程,让问题引导学生不断进行探索。③注意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有机结合。封闭性问题,能明确引导学习知识点;开放性问题,能有效培养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体验活动。两者要有机结合,做到有的放矢。
一个好的问题,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体验。例如,学生体验了“小迪”机器人能感应外界环境,并能自动执行动作等功能之后。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接着设计问题1:机器人为什么能感应外界环境?这时,学生就会认真地研究“小迪”机器人的身体,在它身上找到了各种感应器,自然地过渡到感应器内容的学习活动。设计问题2:机器人为什么能自动执行动作?学生回忆到“小迪”身上的编程按键,知道了要让“小迪”做动作,必须先进行按键编程。这样,自然地引出“程序”概念。问题设计3:如果让你设计,你想设计出什么功能的机器人?这个属于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发挥创意,展开联想,各抒己见,充分激活体验。通过设计问题,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有助于引导学生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转化。
3. 交流感悟,升华体验,培养发散思维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教学不仅仅是种告诉,更不是简单地告诉。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实践的一个体验、感悟过程。”学生在探究机器人活动过程中,都会碰到各种难题,一时无法解决。这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让学生尝试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问题,多找一种解决办法,培养发散思维。当学生通过多次尝试之后,问题解决了,快乐的心情会油然而生;当问题总无法得到解决,学生会感到沮丧,这些现象都很正常。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交流心得体会,把快乐的、沮丧的都分享出来,这样,一份快乐会变成全部人的快乐,难题会在众人的帮助下得到解决。
例如,在学习步进电机的内容时,同学们很快便学会接线,实现电机的正转或反转,初步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快乐时,很快又被难住了,如何实现控制电机正反转?很多同学不知如何实现,正当一筹莫展时,老师及时进行引导:步进电機正转和反转是如何实现的?什么是步进电机的方向信号?如何控制电机的方向信号?同学们可从多角度思考,尝试多种解决办法。经过一番探究,查阅学习资料,有的同学开始感悟了,提出可通过改变控制系统的方向信号来控制电机的方向信号;有的提出可通过调整步进电机的接线来改变方向。通过这种互动、交流,集体智慧得到交融,学生对学习内容感悟更深,进一步升华体验,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4. 实践创新,践行体验,培养创造性思维
体验式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力求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达到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积极的情感将会促进实践创新和创造热情。
机器人活动作为一项科技实践活动,讲究在实践中应用,在实践中创新,关注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因此,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通过适时组织机器人比赛活动,发掘优秀学生和优秀作品,带动实践活动持续开展。例如:曾庆樾同学在学习了机器人知识之后,学以致用,创作作品“智能书桌”,该作品具有智能台灯控制、坐姿纠正、久坐提醒、恒温水杯等功能,获得广东省第十七届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创意设计二等奖。学生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践行体验,亲历机器人作品的设计、制作、安装、调试全过程,知识得到巩固、技能得到提升、创造性思维也得到很好的培养。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本质,创新思维是创新教育的核心,体验是创新思维培养的途径。体验总是与个体的自我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密切相关。在积极的体验中,个体可以展开“幻想”的翅膀,不断产生新的联想。所以,体验式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习惯。
参考文献:
[1]杨通宇等.体验教学的理论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6(4).
[2]黄堂红,李志河,陈东.基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整合[J].现代教育技术,2005(04):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