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论语》中详细记载了很多孔子及其门人的教育思想理论与智慧,其中,成就理想人格,塑造君子与圣人的教育目标,人格为先、知识其次的教育内容,以及学行并重、学以致知的教育理念。这些教育智慧对我国传统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论语》 教育智慧 君子
孔子是中国传统教育理论的创立者,首倡官学与私学并行,打破贵族阶级的教育特权,为后世教育的普及奠定坚实基础,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位被广泛认同的教育家。在他的一生中,大多数时间都在从事教学活动,被后世尊为“大成至圣先师”。在四十余年的从教生涯中,可谓是桃李满天下,且“皆异能之士也”。两千五百年来,历史已经细碎斑驳,但孔子的教育思想却被他的弟子后人完整地记录在《论语》一书中,从而深深地滋润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直至今天,《论语》上所载的教育思想依然可以给予我们现代化教育许多智慧的启迪。
一、成就理想人格的教育目标
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失道,各家各派纷纷致力于道的建构,力图重建有道的和平盛世。以孔子为首的儒家学派将人作为哲学思考的主题,渴望重建社会秩序,实现天下一统的局面。在先秦儒家的視野中,教化是用来平天下最理想的方式。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学主张使得受教育的阶层前所未有地扩大,而这些受过教育之人,就成为维护国家稳定,协调社会运转,使得人民安家乐业的中坚力量。所以,在孔子看来教育的目标就是使教育对象成就儒家的理想人格——君子和圣人。
君子在孔子之前只是一个政治概念,指的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而孔子给予了君子一个承担道义的重要责任,在《论语》中,有关君子的描述有百余处, 类似于“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的精彩描述塑造了一个真实可感、立体丰满的君子形象。因此儒家的君子指的是既有高尚的道德,又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还具备优雅风度仪容的这样一部分人。所以儒家提倡的道德从来不是泛泛而谈,道德具有可实现的方式,这就体现在君子的身上。君子作为道德的体现者,这就意味着儒家的道德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另外,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可见君子的言行是具有影响性的,通过君子的上行下效来影响社会。整个社会的道德状况如何,取决于君子是如何。因此在儒家看来,教导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塑造和培养君子,是建立稳定社会和政治秩序的关键。
儒家成就理想人格的教育目标不仅使得儒家学说有了现实可行性,亦充满着无限的魅力。另外也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我们理解世界角度。并进一步雕琢着中华民族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民族性格。在21世纪的今天,这种成就理想人格教育的教育目标,理应在当代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激励人们修身力行,自强不息,使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和意义。
二、人格为先,知识其次的教育内容
孔子成就理想人格的教育目标决定了他的教育内容,所以孔子特别重视伦理道德教育,但同时他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也就是说,教育的内容需同时包括培育学生“文”和“质”两个方面。所谓质,主要是指个人的内在德行。所谓文,则指个人的外在表现。因此,《论语》中主张人格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结合,且人格教育为先,知识其次。
孔子曾感叹过君子不器,这在《子路》一篇中表现的十分清楚。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载,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孔子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忧道不忧贫,谋道不谋食”的君子,所以孔子对这个问题表示回绝。在他看来,君子不是以某种确定性的技能来完善自己的,而更加强调的是对道义的积极而主动地承担。在《论语》中,技艺与技能在君子那里似乎是被否定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反对专门的技艺,并非是要把技艺给完全地否定掉,只是认为君子应该在二者之间明确自己承担道义的社会责任,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因为就连孔子自身也并非轻视具体的方法、知识和技能,相反,孔子也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子罕》他本人可以说是多能多艺的,他只是反对学生拘泥沉迷于此而丧志。
那么圣人之教,到底教育些什么呢?而君子之学又该学什么呢?《论语》中有着清楚的表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即圣人之教莫过于教人以学文修行而存忠信。可以看出儒家的教育内容的特点:人格教育与知识教育并存,但知识性教育则必须指向和完善道德教育,二者不存在截然相分。是学生通过学习知识,下学而上达,言行举止之间都渐渐养成君子之风。例如,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弥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学习《诗》、《书》等书本知识,只是借助知识教育,最终是要学习者能够兴发情怀,观察社会现实,与人和谐相处,并且对现实能怨而不怒。使学习不仅仅只停留在知识性、技能性的经验层面上,而能在人伦日用中的种种知识性教育中实现个人道德的超越,完成人格教育的目的。培养高尚的品德是孔子教育的核心,他从每天我们日常生活礼乐诗教中看到转变和教育的机会。总而言之,圣人之教在价值上人格教育是绝对优先的,但从人格教育和知识性教育上来看,知识性学习并不是否认和妨碍道,相反从某种程度上与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
《论语》中的教育内容中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大有裨益。圣人之教德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学生完善人格的培养应放在首位,所以说抓教育首先要抓德育。然而我们今天虽然仍然强调以德育为基础,主张德、智、体、美和谐而全面发展。但是在现实学习生活中,在升学的压力下,教育仍然把学生的分数的高低作为衡量学生的最重要的标准,而所谓的分数,也是由其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依据的。在现行的教育体系中,我们更倾向于西方的知识教育,正因为这种知识的可重复性与可检验性,才能用分数考察,但这种简单的知识性教育却将人格教育远远地丢掷在一边,让学生变成了学习的机器,让社会成为了名利的争夺场。现在,我们的社会多的是高分的中高考“状元”,而缺乏“君子”和“淑女”,关注的是教人如何生存,却忽略了教人如何存在。因此,《论语》中的教育智慧可谓是深刻地切中了时弊,值得当世之人进一步挖掘,学习。 三、学行并重、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
为了实现自己的主张,孔子通过言传身教,一方面不断启发学生的道德自觉,提高其道德上的自尊和自信。另一方面,还积极勉励学生注意道德实践,在实践中完善自己的道德人格并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论语》开篇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习,鸟数飞也。学之不已,如鸟数飞也,既学而又时时习之,则所学者熟,而中心喜悦,其进自不能已矣。” 孔子把教学过程分为学与习(行)两个阶段,其中,“学”指的是获取知识的第一阶段,“习”或者说“行”则是知识践行、外化的第二阶段。孔子教育思想的可贵之处在于学行并重、学以致用的教育传统。
在孔子的教育体系中,“学”占有着極大的分量,关系到整个体系地建立。孔子说下学而上达,表明不管是仁、礼还是更高的圣人境界,都必须藉由学而进入。因此,孔子虽然否认自己是圣人,但却笃定地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学作为儒学的门径,在《论语》中为学由己、学无常师、终身学习、以学为乐等论断比比皆是。除此之外,孔子在讲“学”的时候,并不仅仅只是知识性和概念式的学,而是要把学到的成果拿到生活中去反复践行,并在实践中使得学的内容更加真切、深刻。也就是说,学是包含着行,在“学”之后,更为重要的去用,去反复实践。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可见,无论学的怎样的渊博,如果不能很好的应用于生活与工作之中,在孔子看来也是不得学习的要领,知等于不知。在《学而》篇中,对于学与行的关系有更加精要的论述,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夏跟老师也是一样的见解,他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他们甚至都把道德行为放在了学习的前面,把德行视作为学之本,而将文艺之学看作为学之末。论语中关于知与行的关系的讨论,不仅引发了后世大儒对为学功夫、知行关系的深入思索与热烈讨论,千百年来亦深刻地塑造着中华民族学以致用的务实为学风格。
在马克思哲学影响下的中国现代教育,把实践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认为实践是检验知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在教育理论中实践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我国的教育体系借鉴了西方的教育模式,在发展中也不免带有西方现代教育模式的弊端。以现代科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西方教育思想,往往注重的是对外在世界具体知识的掌握,缺乏对道德主体的体认与完善方面的引导,从而漠视了道德知识的传授。也由此,教育仅仅只是重复前人的间接经验,而缺乏教育对象自身的直接体验,教育内容与教育对象的生活体验全然脱节,变成了空中楼阁。教育过程停留在学的阶段,使得教育的成效大打折扣。那么,《论语》中学行并重、学以致用的教育智慧,无疑为当前的教育走出象牙塔做出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论语》中的教育智慧灿若星辰,千百年来,这些古老而深刻的教育智慧都曾经在历史上为提高中华民族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发挥了非常重要而积极的作用。直至今天,这些内容非但没有过时,且历久弥新,于我们而言仍是一笔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在教育改革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论语》中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承载着古代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值得我们深刻而系统的挖掘与开发,使其更好地为我国现代化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1版(2016.1重印),第49页
作者简介:王琪雯(1994-03-25)女 土家族 湖南张家界 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中国哲学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论语》 教育智慧 君子
孔子是中国传统教育理论的创立者,首倡官学与私学并行,打破贵族阶级的教育特权,为后世教育的普及奠定坚实基础,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位被广泛认同的教育家。在他的一生中,大多数时间都在从事教学活动,被后世尊为“大成至圣先师”。在四十余年的从教生涯中,可谓是桃李满天下,且“皆异能之士也”。两千五百年来,历史已经细碎斑驳,但孔子的教育思想却被他的弟子后人完整地记录在《论语》一书中,从而深深地滋润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直至今天,《论语》上所载的教育思想依然可以给予我们现代化教育许多智慧的启迪。
一、成就理想人格的教育目标
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失道,各家各派纷纷致力于道的建构,力图重建有道的和平盛世。以孔子为首的儒家学派将人作为哲学思考的主题,渴望重建社会秩序,实现天下一统的局面。在先秦儒家的視野中,教化是用来平天下最理想的方式。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学主张使得受教育的阶层前所未有地扩大,而这些受过教育之人,就成为维护国家稳定,协调社会运转,使得人民安家乐业的中坚力量。所以,在孔子看来教育的目标就是使教育对象成就儒家的理想人格——君子和圣人。
君子在孔子之前只是一个政治概念,指的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而孔子给予了君子一个承担道义的重要责任,在《论语》中,有关君子的描述有百余处, 类似于“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的精彩描述塑造了一个真实可感、立体丰满的君子形象。因此儒家的君子指的是既有高尚的道德,又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还具备优雅风度仪容的这样一部分人。所以儒家提倡的道德从来不是泛泛而谈,道德具有可实现的方式,这就体现在君子的身上。君子作为道德的体现者,这就意味着儒家的道德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另外,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可见君子的言行是具有影响性的,通过君子的上行下效来影响社会。整个社会的道德状况如何,取决于君子是如何。因此在儒家看来,教导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塑造和培养君子,是建立稳定社会和政治秩序的关键。
儒家成就理想人格的教育目标不仅使得儒家学说有了现实可行性,亦充满着无限的魅力。另外也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我们理解世界角度。并进一步雕琢着中华民族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民族性格。在21世纪的今天,这种成就理想人格教育的教育目标,理应在当代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激励人们修身力行,自强不息,使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和意义。
二、人格为先,知识其次的教育内容
孔子成就理想人格的教育目标决定了他的教育内容,所以孔子特别重视伦理道德教育,但同时他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也就是说,教育的内容需同时包括培育学生“文”和“质”两个方面。所谓质,主要是指个人的内在德行。所谓文,则指个人的外在表现。因此,《论语》中主张人格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结合,且人格教育为先,知识其次。
孔子曾感叹过君子不器,这在《子路》一篇中表现的十分清楚。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载,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孔子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忧道不忧贫,谋道不谋食”的君子,所以孔子对这个问题表示回绝。在他看来,君子不是以某种确定性的技能来完善自己的,而更加强调的是对道义的积极而主动地承担。在《论语》中,技艺与技能在君子那里似乎是被否定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反对专门的技艺,并非是要把技艺给完全地否定掉,只是认为君子应该在二者之间明确自己承担道义的社会责任,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因为就连孔子自身也并非轻视具体的方法、知识和技能,相反,孔子也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子罕》他本人可以说是多能多艺的,他只是反对学生拘泥沉迷于此而丧志。
那么圣人之教,到底教育些什么呢?而君子之学又该学什么呢?《论语》中有着清楚的表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即圣人之教莫过于教人以学文修行而存忠信。可以看出儒家的教育内容的特点:人格教育与知识教育并存,但知识性教育则必须指向和完善道德教育,二者不存在截然相分。是学生通过学习知识,下学而上达,言行举止之间都渐渐养成君子之风。例如,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弥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学习《诗》、《书》等书本知识,只是借助知识教育,最终是要学习者能够兴发情怀,观察社会现实,与人和谐相处,并且对现实能怨而不怒。使学习不仅仅只停留在知识性、技能性的经验层面上,而能在人伦日用中的种种知识性教育中实现个人道德的超越,完成人格教育的目的。培养高尚的品德是孔子教育的核心,他从每天我们日常生活礼乐诗教中看到转变和教育的机会。总而言之,圣人之教在价值上人格教育是绝对优先的,但从人格教育和知识性教育上来看,知识性学习并不是否认和妨碍道,相反从某种程度上与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
《论语》中的教育内容中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大有裨益。圣人之教德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学生完善人格的培养应放在首位,所以说抓教育首先要抓德育。然而我们今天虽然仍然强调以德育为基础,主张德、智、体、美和谐而全面发展。但是在现实学习生活中,在升学的压力下,教育仍然把学生的分数的高低作为衡量学生的最重要的标准,而所谓的分数,也是由其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依据的。在现行的教育体系中,我们更倾向于西方的知识教育,正因为这种知识的可重复性与可检验性,才能用分数考察,但这种简单的知识性教育却将人格教育远远地丢掷在一边,让学生变成了学习的机器,让社会成为了名利的争夺场。现在,我们的社会多的是高分的中高考“状元”,而缺乏“君子”和“淑女”,关注的是教人如何生存,却忽略了教人如何存在。因此,《论语》中的教育智慧可谓是深刻地切中了时弊,值得当世之人进一步挖掘,学习。 三、学行并重、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
为了实现自己的主张,孔子通过言传身教,一方面不断启发学生的道德自觉,提高其道德上的自尊和自信。另一方面,还积极勉励学生注意道德实践,在实践中完善自己的道德人格并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论语》开篇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习,鸟数飞也。学之不已,如鸟数飞也,既学而又时时习之,则所学者熟,而中心喜悦,其进自不能已矣。” 孔子把教学过程分为学与习(行)两个阶段,其中,“学”指的是获取知识的第一阶段,“习”或者说“行”则是知识践行、外化的第二阶段。孔子教育思想的可贵之处在于学行并重、学以致用的教育传统。
在孔子的教育体系中,“学”占有着極大的分量,关系到整个体系地建立。孔子说下学而上达,表明不管是仁、礼还是更高的圣人境界,都必须藉由学而进入。因此,孔子虽然否认自己是圣人,但却笃定地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学作为儒学的门径,在《论语》中为学由己、学无常师、终身学习、以学为乐等论断比比皆是。除此之外,孔子在讲“学”的时候,并不仅仅只是知识性和概念式的学,而是要把学到的成果拿到生活中去反复践行,并在实践中使得学的内容更加真切、深刻。也就是说,学是包含着行,在“学”之后,更为重要的去用,去反复实践。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可见,无论学的怎样的渊博,如果不能很好的应用于生活与工作之中,在孔子看来也是不得学习的要领,知等于不知。在《学而》篇中,对于学与行的关系有更加精要的论述,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夏跟老师也是一样的见解,他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他们甚至都把道德行为放在了学习的前面,把德行视作为学之本,而将文艺之学看作为学之末。论语中关于知与行的关系的讨论,不仅引发了后世大儒对为学功夫、知行关系的深入思索与热烈讨论,千百年来亦深刻地塑造着中华民族学以致用的务实为学风格。
在马克思哲学影响下的中国现代教育,把实践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认为实践是检验知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在教育理论中实践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我国的教育体系借鉴了西方的教育模式,在发展中也不免带有西方现代教育模式的弊端。以现代科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西方教育思想,往往注重的是对外在世界具体知识的掌握,缺乏对道德主体的体认与完善方面的引导,从而漠视了道德知识的传授。也由此,教育仅仅只是重复前人的间接经验,而缺乏教育对象自身的直接体验,教育内容与教育对象的生活体验全然脱节,变成了空中楼阁。教育过程停留在学的阶段,使得教育的成效大打折扣。那么,《论语》中学行并重、学以致用的教育智慧,无疑为当前的教育走出象牙塔做出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论语》中的教育智慧灿若星辰,千百年来,这些古老而深刻的教育智慧都曾经在历史上为提高中华民族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发挥了非常重要而积极的作用。直至今天,这些内容非但没有过时,且历久弥新,于我们而言仍是一笔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在教育改革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论语》中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承载着古代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值得我们深刻而系统的挖掘与开发,使其更好地为我国现代化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1版(2016.1重印),第49页
作者简介:王琪雯(1994-03-25)女 土家族 湖南张家界 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中国哲学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